AI編程專欄(二) - Cursor 深度使用指南
Cursor 深度使用指南(二) - 新能力使用教程
從Trae 2.0與CodeBuddy IDE發布,談大廠布局IDE
如何選擇AI IDE?對比Cursor分析功能差異
AI編程工具IDE/CLI/插件專欄-熱門AI編程CLI初識與IDE對
前面文章介紹過了國內AI原生IDE的崛起,從產品月活發布時間,與Cursor功能對比等多方面進行了評估/測試和講解,盡管國內產品相比Cursor有較大差距,但是各大廠商也開始發力,不斷發布各家新產品,而且快速迭代更新中。
本次來談談國際版本的IDE產品,對比Cursor有哪些優秀的產品,從產品月度使用和功能對比,我們還和上次一樣,從9大AI功能進行詳細對比,9大功能都有對應著實際的解決問題場景。
一、重點功能和解決問題
1.1 Agent模式,支持多模型選擇
解決問題:主要是為了使用不同模型;方便基于不同模型的特點,來完成功能開發。
1.2 Agent模式的 Custom Modes 自定義模式
解決問題:支持自定義模型和工具,方便完成業務型能力定制。
舉例說明:定義一個PM角色模型,主要是分析產品需求文檔,只調用查詢和編輯工具,不支持命令運行工具。
1.3 上下文限制提示和總結
解決問題:
- 上下文超限時提示,便于即使感知啟動新的對話。
- 總結早期消息,是為了保持速度和相關性,而不會丟失上下文。
舉例說明:當本次對話超限時,由于有小模型總結早期消息,可以在新開的chat中的上下文導入上次對話的總結**(@ Past Chats能力)**
1.4 Duplicating Chats 復制聊天
解決問題:當我想基于當前內容,讓AI探索其他方案時。新開分支對話并探索其他方法,同時保留原始線程 (在一個聊天里面探索多個分支容易出現上下文混亂)
1.5 多選項卡對話
解決問題:一次可以運行多個隔離的上下文對話,這個非常重要,并行多Tab對話,效率神器。
舉例說明:當我正在設計一個SDK,并拆分了很多任務。任務對話不適合做其他事情,我可以打開新的Tab去做。
1.6 撤回還原點 Restore checkpoint
解決問題:在你發現此次代碼被錯誤執行并接受了很多AI生成內容,可以反悔到這里。
1.7 rules能力支持
解決問題:用自然語言約束AI實現的規范,必備能力。
1.8 MCP能力支持
解決問題:調用外部的AI能力,與其他AI平臺/工具進行AI交互,必須能力。
1.9 后臺Agent(Background Agent)
解決問題:非常適合處理大批量任務/常耗時任務(批量修改,批量替換),讓大型任務不影響本地IDE使用。
二、國外其他IDE
2.1 Windsurf AI
https://windsurf.com/
功能 | 支持情況 |
---|---|
Agent模式,支持多模型選擇 | 支持 |
Custom Modes 自定義模式 | 支持 |
上下文限制提示和總結 | 支持 |
Duplicating Chats 復制聊天 | 不支持 |
多選項卡對話 | 不支持 |
撤回還原點 | 支持 |
Rules能力支持 | 支持 |
MCP能力支持 | 支持 |
后臺Agent | 支持 |
雖然cursor的幾個功能沒有完全支持,但是它卻有幾個非常強大的功能,cursor不具備。目前在AI的IDE這個方向,算是兩強競爭。
2.1.1 工作流 (非常棒)
定義與作用
- 自動化任務序列:定義一系列步驟來指導Cascade執行重復性任務
- Markdown格式:以markdown文件形式保存,便于團隊共享和維護
- 斜杠命令調用:通過 /[workflow-name] 格式在Cascade中調用
工作原理
- 結構化指導:在軌跡級別提供結構化的步驟序列
- 順序執行:Cascade按照工作流定義的步驟順序執行任務
- 嵌套調用:工作流內可以調用其他工作流,實現復雜任務組合
創建方式
- UI界面創建: 點擊Cascade右上角的"Customizations"圖標
- AI輔助生成:直接請求Cascade生成工作流
存儲位置
- 當前工作區:.windsurf/workflows/ 目錄
- 子目錄支持:工作區內任何子目錄的 .windsurf/workflows/
典型應用場景
- 代碼審查流程 (/address-pr-comments)
- Git工作流 (/git-workflows)
- 安全掃描 (/security-scan)
2.1.2 plan mode 計劃模式(非常棒)
- 長期思考協作界面:為AI與用戶提供長期項目規劃的原生協作環境
- 持久化計劃文件:生成、跟蹤和演進本地markdown計劃文件
- 智能規劃助手:Cascade能夠自主生成和維護項目計劃
核心特性
持續參考:AI在整個項目過程中持續參考和更新計劃
雙向編輯:用戶可手動編輯計劃文件,或請求Cascade自動更新
版本控制隔離:計劃文件存儲在~/.codeium/windsurf/brain目錄,不會被版本控制
雙重代理架構
- 專門規劃代理:后臺持續優化長期計劃
- 執行模型:專注于基于計劃的短期行動執行
- 協同工作:兩個代理協同確保計劃的連貫性和執行效率
運行行為
- 頻繁參考:Cascade在完成任務時頻繁參考計劃
- 尋求批準:實施計劃步驟前主動尋求用戶批準
- 動態更新:執行步驟后更新計劃并總結變更
- 自動優化:根據新信息(如Memories)自動調整計劃
應用場景
復雜項目開發
- 分解復雜任務為可管理的步驟
- 跟蹤項目進度和里程碑
- 協調多個開發階段
- 管理技術債務和重構計劃
2.1.3 上下文感知
RAG優化方法
https://docs.windsurf.com/context-awareness/windsurf-overview#knowledge-base-beta
- 檢索增強生成:采用優化的RAG方法而非傳統微調
- 高質量提示:構建上下文豐富的提示,減少AI幻覺
- 深度理解:對代碼庫、歷史操作和用戶意圖建立深度理解
- 企業級微調:為企業客戶提供RAG與微調的最佳組合方案
2.1.4 其他優秀功能
- 瀏覽器模式,https://docs.windsurf.com/windsurf-browser/overview
- 高級功能模式,https://docs.windsurf.com/windsurf/advanced
2.1.5 錄音功能
懶得打字,還可以使用錄音功能,算是獨有的能力,感覺不錯適合在家編程。
2.2 JetBrains AI Assistant
https://www.jetbrains.com/ai/
JetBrains AI Assistant在2025年獲得重大升級,增加了多文件編輯、MCP支持等功能。但是由于國內用戶較少,不做介紹。
說句實話,如果沒有AI的發展,以及Cursor帶來AI原生IDE的影響,JetBrains在個人開發者中流行程度很難起勢,但是這波AI原生IDE的發展,JetBrains在個人開發中將會迎來新的機會。
2.3 VS Code
VS Code在自身的AI能力上或許還沒太強,但它是絕大多數AI插件的基礎,就算是Cursor不也是基于VS Code來的嘛。
因為很多AI插件拓展都支持VS Code,盡管自身能力不夠,但是拓展能力確實無與倫比的。
功能 | 支持情況 |
---|---|
Agent模式,支持多模型選擇 | 支持 |
Custom Modes 自定義模式 | 支持 |
上下文限制提示和總結 | 不支持 |
Duplicating Chats 復制聊天 | 不支持 |
多選項卡對話 | 不支持 |
撤回還原點 | 不支持 |
Rules能力支持 | 支持(instructions) |
MCP能力支持 | 支持 |
后臺Agent | 不支持 |
2.4 Zed IDE
https://zed.dev/
Zed宣稱是"世界上最快的AI代碼編輯器",具有獨特的Agentic Editing功能。還沒完全開放,官方的windows也是bate版本。
2.5 Kiro IDE
https://kiro.dev/waitlist/
Kiro 是亞馬遜公司推出的 AI IDE,幫助開發者從概念到開發高效交付,目前還沒完全開發。
2.6 Firebase Studio
Firebase Studio 在AI能力上,更為推薦安卓開發使用,沒怎么聽說國內前端開發廣泛使用,所以不詳細介紹和體驗測評。
另外,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沒有太多宣傳和推廣的原因,感覺在AI領域,市場認知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高。
https://firebase.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