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到1學PHP(十四):PHP 性能優化:打造高效應用

目錄

  • 一、PHP 性能評估與分析
    • 1.1 性能指標體系
    • 1.2 性能分析工具使用
    • 1.3 性能瓶頸定位方法與流程
  • 二、代碼層面優化技巧
    • 2.1 高效的循環與條件判斷寫法
    • 2.2 函數與類的優化設計
    • 2.3 內存管理與垃圾回收機制優化
  • 三、緩存策略與實現
    • 3.1 數據緩存
    • 3.2 頁面緩存與部分緩存技術
    • 3.3 OPcache 配置與優化
  • 四、數據庫操作優化
    • 4.1 高效 SQL 語句編寫與索引優化
    • 4.2 數據庫連接池的實現與配置
    • 4.3 查詢結果緩存與批量操作技巧
  • 五、高并發場景處理
    • 5.1 異步處理機制
    • 5.2 負載均衡與 PHP 應用集群部署
    • 5.3 限流與降級策略在 PHP 中的實現


一、PHP 性能評估與分析

在開發 PHP 應用時,性能評估與分析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只有準確了解應用的性能狀況,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優化,提升應用的效率和用戶體驗。

1.1 性能指標體系

  • 響應時間:指從客戶端發出請求到接收到服務器響應所花費的時間。它直接影響用戶體驗,響應時間過長,用戶可能會失去耐心,導致用戶流失。例如,一個電商網站的商品詳情頁面,如果響應時間超過 3 秒,很多用戶可能就會選擇離開去其他競品網站。在 PHP 應用中,響應時間受到代碼執行速度、數據庫查詢效率、網絡傳輸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 吞吐量:表示系統在單位時間內處理的請求數量。對于高流量的網站或應用,吞吐量是一個關鍵指標。比如一個新聞資訊網站,在重大事件發生時,會有大量用戶同時訪問,如果吞吐量不足,就會導致部分用戶無法及時獲取新聞內容。優化 PHP 應用的算法、合理使用緩存等可以提高吞吐量。
  • 內存占用:是指 PHP 應用在運行過程中占用的服務器內存空間。過高的內存占用可能會導致服務器性能下降,甚至出現內存溢出錯誤。例如,在處理大量數據的 PHP 腳本中,如果沒有及時釋放不再使用的內存,隨著時間推移,內存占用會不斷上升,最終影響系統的穩定性。通過優化代碼結構、合理管理變量生命周期等可以有效降低內存占用。

這些性能指標相互關聯,在評估 PHP 應用性能時,需要綜合考量多個指標,不能只關注某一個指標。例如,為了提高吞吐量而過度優化代碼,可能會導致內存占用大幅增加,從而影響系統的整體穩定性。

1.2 性能分析工具使用

  • Xdebug
    • 安裝:對于大多數 Linux 系統,可以通過包管理器進行安裝,如在 Ubuntu 上可以使用命令sudo apt-get install php-xdebug。對于 Windows 系統,需要從 Xdebug 官網下載對應的 DLL 文件,并配置到 PHP 的擴展目錄中。
    • 配置:在 php.ini 文件中添加或修改相關配置,如zend_extension = xdebug.so(Linux)或zend_extension = “C:\php\ext\php_xdebug.dll”(Windows),還可以配置xdebug.remote_enable = On等參數來開啟遠程調試功能。
    • 使用方法:安裝配置好后,它可以與 PHPStorm 等 IDE 集成,實現斷點調試。在性能分析方面,它會生成 cachegrind 格式的性能分析文件,通過 KCacheGrind 等工具可以直觀地查看函數調用次數、執行時間等信息。例如,在 PHPStorm 中,開啟 Xdebug 調試后,在代碼中設置斷點,運行程序,就可以逐行查看代碼執行情況,分析性能瓶頸。它適用于開發階段,方便開發者深入調試代碼,定位問題。
  • XHProf
    • 安裝:可以從 PECL(PHP Extension Community Library)下載安裝包,如wget http://pecl.php.net/get/xhprof-0.9.4.tgz,然后解壓、編譯安裝。
    • 配置:在 php.ini 文件中添加extension=xhprof.so,并設置xhprof.output_dir指定生成的 profile 文件存儲位置,如xhprof.output_dir=/tmp。
    • 使用方法:在代碼中通過xhprof_enable()函數開啟性能分析,xhprof_disable()函數停止分析并返回分析數據。例如:
xhprof_enable(XHPROF_FLAGS_MEMORY|XHPROF_FLAGS_CPU);
// 業務邏輯代碼
$xhprofData = xhprof_disable();
require '/vagrant/xhprof/xhprof_lib/utils/xhprof_lib.php';
require '/vagrant/xhprof/xhprof_lib/utils/xhprof_runs.php';
$xhprofRuns = new XHProfRuns_Default();
$runId = $xhprofRuns->save_run($xhprofData, 'xhprof_test');
echo 'http://localhost/xhprof/xhprof_html/index.php?run='.$runId.'&source=xhprof_test';

它提供了基于 web 的圖形界面來查看分析結果,圖中紅色部分通常表示性能較低、耗時較長的部分。它的性能開銷較小,適合在生產環境中進行性能分析。

  • Blackfire
    • 安裝:需要在服務器上安裝 Blackfire 代理,可以通過官方提供的安裝腳本進行安裝。
    • 配置:配置好代理后,還需要在項目中安裝 Blackfire 客戶端,可以使用 Composer 進行安裝,即composer require blackfire/php-sdk。
    • 使用方法:通過命令行工具或與 CI/CD 集成來進行性能測試。例如,使用blackfire run php your_script.php命令來運行 PHP 腳本并進行性能分析,它會生成詳細的性能報告,展示應用的性能瓶頸和優化建議。它功能強大,不僅可以分析單次請求,還能在多個請求和用戶交互期間持續分析,適合復雜的應用場景。

1.3 性能瓶頸定位方法與流程

定位 PHP 應用性能瓶頸一般遵循以下步驟:

  1. 性能指標異常發現:通過監控工具(如 Zabbix、New Relic 等)實時監測應用的性能指標,當發現響應時間突然變長、吞吐量下降或內存占用異常升高等情況時,確定存在性能問題。
  2. 初步排查:檢查服務器資源使用情況,如 CPU、內存、磁盤 I/O、網絡等。例如,使用top命令查看 CPU 使用率,如果發現某個 PHP 進程占用大量 CPU 資源,可能是該進程中的代碼存在問題。
  3. 借助分析工具:使用上述提到的性能分析工具,如 Xdebug 在開發環境中進行詳細的代碼調試,查看函數調用棧和執行時間;XHProf 在生產環境中對代碼進行性能分析,找出熱點函數;Blackfire 進行全面的性能測試和分析。
  4. 逐步深入分析:從整體應用架構到具體的代碼模塊,逐步排查。比如先檢查數據庫查詢是否優化,再看 PHP 代碼中的循環、條件判斷等邏輯是否合理。

例如,一個在線教育平臺的課程播放頁面響應時間過長。首先通過監控發現服務器 CPU 使用率較高,初步懷疑是代碼或數據庫查詢問題。使用 XHProf 對相關 PHP 代碼進行分析,發現一個獲取課程詳情的函數執行時間較長,進一步查看該函數代碼,發現其中有一個復雜的數據庫查詢沒有使用索引,導致查詢效率低下,這就是定位到的性能瓶頸所在。

二、代碼層面優化技巧

2.1 高效的循環與條件判斷寫法

  • 循環優化
    • 減少循環次數:在執行for循環之前確定最大循環數,避免每循環一次都重新計算最大值。例如,在遍歷數組時,如果已知數組長度,可以提前計算好長度并賦值給一個變量,然后在循環條件中使用該變量,而不是每次都調用count()函數獲取數組長度。
$arr = [1, 2, 3, 4, 5];
$len = count($arr);
for ($i = 0; $i < $len; $i++) {// 循環體
}
  • 提前終止循環:當滿足某些條件時,提前使用break語句終止循環,避免不必要的計算。比如在查找數組中是否存在某個特定元素時,一旦找到就可以立即終止循環。
$arr = [1, 2, 3, 4, 5];
$target = 3;
foreach ($arr as $value) {if ($value === $target) {// 執行找到元素后的操作break;}
}
  • 使用foreach代替復雜的for或while循環:foreach在遍歷數組時語法更簡潔,且在內部做了一些優化,尤其適用于關聯數組。例如:
$user = ['name' => 'John','age' => 30,'email' => 'john@example.com'
];
foreach ($user as $key => $value) {echo "$key: $value<br>";
}
  • 條件判斷優化
    • 使用switch代替多個if - elseif語句:當需要對同一個變量進行多種條件判斷時,switch語句的性能通常更好,因為它只對條件表達式求值一次,而if - elseif語句會對每個條件表達式都求值。例如:
$status = 2;
switch ($status) {case 1:echo 'Active';break;case 2:echo 'Pending';break;case 3:echo 'Inactive';break;default:echo 'Unknown';
}
  • 簡化條件表達式:避免在條件判斷中使用復雜的邏輯表達式,將復雜的判斷邏輯提取成單獨的函數,這樣不僅可以提高代碼的可讀性,還便于調試和維護。例如:
// 不好的寫法
if ($user->isLoggedIn() && $user->hasPermission('edit') && ($post->author === $user->id || $user->hasRole('admin'))) {// 執行操作
}
// 優化后的寫法
function canEditPost($user, $post) {return $user->isLoggedIn() && $user->hasPermission('edit') && ($post->author === $user->id || $user->hasRole('admin'));
}
if (canEditPost($user, $post)) {// 執行操作
}

2.2 函數與類的優化設計

  • 減少不必要的函數調用:如果一個函數的返回結果在短期內不會改變,可以將其結果緩存起來,避免重復調用。例如,在一個頻繁調用的函數中獲取當前時間戳,由于時間戳在短時間內變化不大,可以緩存第一次獲取的結果。
function getCurrentTimestamp() {static $timestamp;if (!isset($timestamp)) {$timestamp = time();}return $timestamp;
}
  • 合理使用自動加載
    • 原理:自動加載是指在使用類時,不需要手動使用require或include語句引入類文件,而是由 PHP 自動根據類名去查找并加載對應的類文件。
    • PSR 標準:PHP-FIG(PHP Framework Interop Group)制定了多個關于自動加載的 PSR(PHP Standards Recommendations)標準,如 PSR-4。PSR-4 規定了一種基于命名空間的自動加載規范,它通過將命名空間和文件路徑進行映射,實現類的自動加載。例如,假設有一個命名空間為App\Utils,對應的類文件在src/App/Utils目錄下,按照 PSR-4 規范,當使用App\Utils\StringUtils類時,PHP 會自動去src/App/Utils/StringUtils.php文件中加載該類。
    • 示例:使用 Composer 來管理依賴和實現自動加載。在composer.json文件中定義自動加載規則:
{"autoload": {"psr-4": {"App\\": "src/App/"}}
}

然后執行composer dump - autoload命令生成自動加載文件。在代碼中就可以直接使用命名空間下的類,而無需手動引入:

<?php
require 'vendor/autoload.php';
use App\Utils\StringUtils;
$str = 'Hello, World!';
echo StringUtils::reverse($str);

2.3 內存管理與垃圾回收機制優化

  • PHP 內存管理原理:PHP 使用 Zend 引擎來管理內存。Zend 引擎通過引用計數和垃圾回收機制來跟蹤和管理變量的內存使用。當一個變量被創建時,它會被分配一塊內存空間,同時引用計數為 1。當有其他變量引用該變量時,引用計數增加;當變量的引用被移除時,引用計數減少。當引用計數為 0 時,該變量所占用的內存會被釋放。
  • 垃圾回收機制:除了引用計數,PHP 還引入了垃圾回收機制來處理循環引用的情況。循環引用是指兩個或多個變量相互引用,導致它們的引用計數永遠不會為 0,從而造成內存泄漏。PHP 的垃圾回收機制會定期掃描內存中可能存在循環引用的變量,當發現循環引用時,會釋放這些變量所占用的內存。
  • 優化建議
    • 及時釋放資源:對于不再使用的變量,特別是大數組或對象,使用unset()函數及時釋放它們所占用的內存。例如:
$largeArray = range(1, 1000000);
// 使用完$largeArray后
unset($largeArray);
  • 避免內存泄漏:在編寫代碼時,要注意避免產生循環引用。比如在類中,避免成員變量之間形成循環引用。如果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循環引用,可以手動解除引用關系,確保變量的引用計數能夠正確減少。例如:
class A {public $b;
}
class B {public $a;
}
$a = new A();
$b = new B();
$a->b = $b;
$b->a = $a;
// 手動解除引用
$a->b = null;
$b->a = null;
unset($a, $b);

三、緩存策略與實現

在 PHP 應用中,緩存是提升性能的關鍵手段之一。通過合理運用緩存策略,可以顯著減少數據獲取和處理的時間,提高應用的響應速度和吞吐量。

3.1 數據緩存

  • 文件緩存
    • 原理:將數據以文件的形式存儲在服務器磁盤上,下次需要相同數據時,直接從文件中讀取,而無需重新計算或從數據庫獲取。例如,一個博客系統可以將熱門文章的列表緩存到文件中,在一定時間內,用戶訪問熱門文章頁面時,直接讀取緩存文件中的數據,減少數據庫查詢次數。
    • 使用場景:適用于數據更新頻率較低,對讀取速度要求不是特別高的場景。比如一些靜態配置信息,像網站的基本設置(網站名稱、版權信息等),這些信息很少改變,可以使用文件緩存。
  • Memcached
    • 安裝與配置:在 Linux 系統中,可以通過包管理器安裝,如在 Ubuntu 上使用sudo apt - get install memcached安裝服務端,使用sudo pecl install memcache安裝 PHP 擴展。在 Windows 系統中,需要下載 Memcached 的安裝包和對應的 PHP 擴展 DLL 文件,將擴展文件放入 PHP 的擴展目錄,并在 php.ini 中添加extension=php_memcache.dll。配置時,需要指定服務器地址、端口等信息,例如:
$memcache = new Memcache;
$memcache->connect('127.0.0.1', 11211) or die ("Could not connect");
  • 使用方法:基本操作包括設置(set)、獲取(get)、刪除(delete)等。例如:
// 設置緩存
$memcache->set('user:1', ['name' => 'John', 'age' => 30], 0, 3600); // 緩存1小時
// 獲取緩存
$user = $memcache->get('user:1');
if ($user) {echo "User name: ". $user['name'];
} else {// 從數據庫獲取數據并重新緩存$user = getUserFromDatabase(1);$memcache->set('user:1', $user, 0, 3600);
}
  • 優缺點:優點是速度快,適合處理大量簡單的緩存數據,內存管理采用 Slab Allocation 機制,減少內存碎片;多線程模型可利用多核 CPU,吞吐量較高。缺點是僅支持簡單的鍵值對結構,value 只能是字符串(需手動序列化復雜對象),無內置數據結構,無法直接存儲列表、集合、哈希等,需在應用層實現;功能單一,僅支持基礎的緩存操作(GET/SET/DELETE),無持久化、事務、Lua 腳本等高級功能;數據僅存于內存,重啟后全部丟失,無高可用,需依賴外部工具實現故障轉移,但無法自動恢復。
  • Redis
    • 安裝與配置:在 Linux 系統中,從 Redis 官網下載安裝包,解壓后編譯安裝,如make && make install。安裝 PHP 擴展,對于 Ubuntu 系統,使用sudo pecl install redis。在 Windows 系統中,下載 Redis 的 Windows 版本安裝包進行安裝,同樣將 PHP 擴展 DLL 文件放入擴展目錄并在 php.ini 中配置extension=redis.so(Linux)或extension=php_redis.dll(Windows)。配置連接時:
$redis = new Redis();
$redis->connect('127.0.0.1', 6379);
  • 使用方法:支持多種數據結構操作,如字符串(set/get)、哈希(hSet/hGet)、列表(rPush/lPop)等。例如,使用哈希存儲用戶信息:
// 設置用戶信息到哈希
$redis->hSet('user:1', 'name', 'John');
$redis->hSet('user:1', 'age', 30);
// 獲取用戶信息
$name = $redis->hGet('user:1', 'name');
$age = $redis->hGet('user:1', 'age');
  • 優缺點:優點是支持豐富的數據結構,如字符串、哈希、列表、集合、有序集合等,能覆蓋更多業務場景(如排行榜、實時分析、消息隊列等);支持持久化(RDB 和 AOF),數據可持久化到磁盤;支持事務、Lua 腳本,可通過腳本實現復雜邏輯(如原子性計數器、限流);支持發布 / 訂閱、集群模式,原生支持分片和主從復制,擴展性強;內存管理靈活,可配置淘汰策略(如 LRU、LFU、TTL);社區活躍,版本迭代快,支持多種客戶端語言,衍生工具豐富。缺點是在簡單鍵值操作中,QPS 可能略低于 Memcached(差距通常在 10% - 20% 以內),內存分配采用動態分配,可能產生內存碎片。

3.2 頁面緩存與部分緩存技術

  • 頁面緩存
    • 概念與作用:頁面緩存是將整個頁面的 HTML 內容緩存起來,當用戶再次請求相同頁面時,直接返回緩存的 HTML 頁面,而無需經過 PHP 腳本的解析和執行以及數據庫查詢等操作。這大大減少了服務器的負載和響應時間,提高了用戶訪問速度。例如,一個新聞網站的首頁,內容更新頻率相對較低,對大量用戶提供相同的內容,非常適合使用頁面緩存。
    • 實現方法
      • 使用 APC(Alternative PHP Cache):APC 是一個 PHP 緩存擴展,除了可以緩存 Opcode(字節碼)外,也可以用于頁面緩存。首先確保 APC 已安裝并在 php.ini 中正確配置,如extension=apc.so(Linux)或extension=php_apc.dll(Windows),并開啟頁面緩存相關配置apc.page_break=On。在代碼中使用時:
if (!apc_exists('home_page')) {// 生成頁面內容ob_start();// 包含生成頁面的PHP代碼,例如:include('home.php');$content = ob_get_clean();apc_store('home_page', $content, 3600); // 緩存1小時
} else {$content = apc_fetch('home_page');
}
echo $content;
  • 使用 ESI(Edge Side Includes):ESI 是一種基于 XML 的標記語言,用于在 Web 內容中定義可緩存和不可緩存的部分。它通常與反向代理服務器(如 Varnish)一起使用。例如,在一個電商網站的商品詳情頁面,商品的基本信息(名稱、價格等)更新較少,而庫存信息和用戶評論更新頻繁。可以使用 ESI 將商品基本信息部分緩存,而動態獲取庫存和評論信息。在頁面模板中使用 ESI 標簽:
<esi:include src="/product/base_info?id=123" />
<esi:include src="/product/stock?id=123" />
<esi:include src="/product/comments?id=123" />

然后在 Varnish 配置中對 ESI 標簽進行解析和處理,實現頁面部分緩存。

3.3 OPcache 配置與優化

  • OPcache 原理與作用:OPcache(Opcode Cache)是 PHP 的一個擴展,它將 PHP 腳本編譯后的 Opcode(字節碼)緩存起來,避免每次請求都重新編譯 PHP 腳本。PHP 腳本在執行前,會先被解析器解析為 Tokens,然后編譯為 Opcode,最后由 Zend 引擎執行 Opcode。通過緩存 Opcode,下次請求相同腳本時,直接從緩存中讀取 Opcode 并執行,省略了解析和編譯步驟,大大提高了 PHP 應用的執行效率,減少了 CPU 和內存的消耗。
  • 安裝與配置
    • 安裝:在 Linux 系統中,對于大多數發行版,可以通過包管理器安裝,如在 Ubuntu 上使用sudo apt - get install php - opcache。在 Windows 系統中,需要從 PECL 下載對應的 OPcache 擴展 DLL 文件,并將其放入 PHP 的擴展目錄。
    • 配置:在 php.ini 文件中進行配置,主要配置項包括:
      • opcache.enable=1:啟用 OPcache。
      • opcache.memory_consumption=128:設置 OPcache 使用的內存大小,單位為 MB,根據應用規模和服務器內存情況進行調整。
      • opcache.interned_strings_buffer=8:設置用于存儲 interned 字符串的內存緩沖區大小,單位為 MB。
        opcache.max_accelerated_files=4000:設置 OPcache 能夠緩存的最大文件數,根據項目中 PHP 文件的數量進行合理設置。
      • opcache.validate_timestamps=1:如果設置為 1,OPcache 會檢查腳本文件的修改時間戳,以確定是否需要重新編譯;設置為 0 可以提高性能,但在開發階段不建議設置為 0,因為這樣修改代碼后不會立即生效。
  • 優化建議
    • 合理分配內存:根據應用的實際情況,調整opcache.memory_consumption參數,確保有足夠的內存用于緩存 Opcode,但又不會占用過多內存導致服務器內存緊張。如果內存分配過小,可能會導致緩存命中率下降,頻繁重新編譯腳本;如果分配過大,會浪費內存資源。
    • 優化緩存文件管理:通過調整opcache.max_accelerated_files和opcache.validate_timestamps等參數,減少不必要的緩存更新和重新編譯。在生產環境中,可以將opcache.validate_timestamps設置為 0,提高緩存命中率;在開發環境中,保持其為 1,以便及時反映代碼修改。
    • 定期清理緩存:雖然 OPcache 會自動管理緩存,但在某些情況下(如代碼大規模更新),可能需要手動清理緩存,以確保新的代碼能夠被正確緩存和執行。可以通過在代碼中調用opcache_reset()函數來清理 OPcache 緩存,或者在服務器上使用相關命令(如php -r “opcache_reset();”)來執行清理操作。

四、數據庫操作優化

在 PHP 應用中,數據庫操作是影響性能的關鍵環節之一。優化數據庫操作可以顯著提升應用的整體性能,減少響應時間,提高系統的吞吐量。

4.1 高效 SQL 語句編寫與索引優化

  • 編寫高效 SQL 語句的方法
    • 避免全表掃描:全表掃描是指數據庫在執行查詢時,需要遍歷表中的每一行數據來獲取滿足條件的記錄。這在數據量較大時,會消耗大量的時間和資源。例如,在一個擁有百萬條記錄的用戶表中,如果執行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age > 20;,由于沒有合適的索引,數據庫就會進行全表掃描,導致查詢效率低下。為了避免全表掃描,應盡量在查詢條件中使用索引列。可以為age列創建索引,然后查詢就可以利用索引快速定位到滿足條件的記錄,大大提高查詢速度。
    • 優化子查詢:子查詢是指在一個查詢語句中嵌套另一個查詢語句。雖然子查詢可以實現復雜的查詢邏輯,但如果使用不當,會影響查詢性能。例如,在一個查詢用戶及其訂單信息的場景中,如果使用多層子查詢,可能會導致查詢性能下降。可以將子查詢改寫為連接查詢,這樣可以減少數據庫的查詢次數,提高查詢效率。例如,原始的子查詢: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id IN (SELECT user_id FROM orders WHERE order_amount > 100);

可以改寫為連接查詢:

SELECT users.* FROM users
JOIN orders ON users.id = orders.user_id
WHERE orders.order_amount > 100;
  • 合理使用聚合函數:在使用聚合函數(如SUM、COUNT、AVG等)時,應盡量避免在SELECT子句中使用過多的列,因為這可能會導致數據庫讀取不必要的數據。例如,在統計訂單總金額時,如果使用SELECT user_id, SUM(order_amount) FROM orders GROUP BY user_id;,而實際上只需要總金額,那么可以改為SELECT SUM(order_amount) FROM orders;,這樣可以減少數據傳輸和處理的開銷。
  • 索引原理和創建、優化方法
    • 索引原理:索引是一種數據結構,它類似于書籍的目錄,可以幫助數據庫快速定位到滿足查詢條件的數據行。數據庫通過對索引列進行排序和存儲,使得在查詢時可以通過索引快速找到對應的數據行,而無需遍歷整個表。常見的索引結構有 B 樹和哈希表,B 樹索引適用于范圍查詢(如>、<、BETWEEN等),哈希索引適用于精確匹配查詢(如=)。
    • 創建索引:在 MySQL 中,可以使用CREATE INDEX語句來創建索引。例如,為users表的name列創建索引:
CREATE INDEX idx_name ON users(name);

如果要創建復合索引,即對多個列創建索引,可以這樣寫:

CREATE INDEX idx_name_age ON users(name, age);

需要注意的是,復合索引的列順序很重要,應將選擇性高(即不同值較多)的列放在前面,這樣可以提高索引的效率。

  • 索引優化:定期維護索引,在插入或更新大量數據后,索引可能會變得碎片化,導致性能下降。可以使用數據庫提供的工具(如 MySQL 的OPTIMIZE TABLE語句)來優化索引結構,減少碎片化。同時,要避免創建過多的索引,因為每個索引都會占用額外的存儲空間,并且在插入、更新和刪除數據時,需要維護索引,會增加數據庫的負擔。

4.2 數據庫連接池的實現與配置

  • 數據庫連接池概念和作用:數據庫連接池是一種緩存和管理數據庫連接的技術。它在應用程序啟動時創建一定數量的數據庫連接,并將這些連接存儲在連接池中。當應用程序需要訪問數據庫時,直接從連接池中獲取一個空閑的連接,使用完畢后,再將連接返回連接池,而不是每次都創建和銷毀連接。這樣做的好處是減少了創建和銷毀連接的開銷,提高了系統的響應速度和性能。在高并發的 Web 應用中,如果每次請求都創建新的數據庫連接,會消耗大量的系統資源,而使用連接池可以復用已有的連接,大大降低資源消耗,提高系統的吞吐量。
  • 使用 Pdo、mysqli 等擴展實現連接池的方法
    • 使用 Pdo 實現連接池:首先,需要創建一個連接池類來管理連接。以下是一個簡單的示例:
class PdoConnectionPool
{private $config;private $maxConnections;private $availableConnections = [];private $inUseConnections = [];public function __construct($config, $maxConnections = 10){$this->config = $config;$this->maxConnections = $maxConnections;// 初始化連接池for ($i = 0; $i < $maxConnections; $i++) {$this->availableConnections[] = $this->createConnection();}}private function createConnection(){try {$dsn = "mysql:host={$this->config['host']};dbname={$this->config['dbname']};charset={$this->config['charset']}";$options = [\PDO::ATTR_ERRMODE => \PDO::ERRMODE_EXCEPTION,\PDO::ATTR_PERSISTENT => false,\PDO::ATTR_EMULATE_PREPARES => false,];return new \PDO($dsn, $this->config['username'], $this->config['password'], $options);} catch (\PDOException $e) {throw new \Exception("Failed to create MySQL connection: ". $e->getMessage());}}public function getConnection(){if (empty($this->availableConnections)) {throw new \Exception("MySQL connection pool is exhausted");}$connection = array_pop($this->availableConnections);$this->inUseConnections[] = $connection;return $connection;}public function releaseConnection($connection){$key = array_search($connection, $this->inUseConnections, true);if ($key!== false) {unset($this->inUseConnections[$key]);$this->availableConnections[] = $connection;}}
}

使用時,可以這樣調用:

$config = ['host' => '127.0.0.1','dbname' => 'test','username' => 'root','password' => 'password','charset' => 'utf8mb4',
];
$pool = new PdoConnectionPool($config, 5);
$connection = $pool->getConnection();
try {$stmt = $connection->prepare('SELECT * FROM users');$stmt->execute();$result = $stmt->fetchAll(\PDO::FETCH_ASSOC);print_r($result);
} catch (\PDOException $e) {echo "Query failed: ". $e->getMessage();
} finally {$pool->releaseConnection($connection);
}
  • 使用 mysqli 實現連接池:同樣,創建一個連接池類:
class MysqliConnectionPool
{private $config;private $maxConnections;private $availableConnections = [];private $inUseConnections = [];public function __construct($config, $maxConnections = 10){$this->config = $config;$this->maxConnections = $maxConnections;for ($i = 0; $i < $maxConnections; $i++) {$this->availableConnections[] = $this->createConnection();}}private function createConnection(){$conn = new \mysqli($this->config['host'], $this->config['username'], $this->config['password'], $this->config['dbname']);if ($conn->connect_error) {throw new \Exception("Failed to create MySQL connection: ". $conn->connect_error);}$conn->set_charset($this->config['charset']);return $conn;}public function getConnection(){if (empty($this->availableConnections)) {throw new \Exception("MySQL connection pool is exhausted");}$connection = array_pop($this->availableConnections);$this->inUseConnections[] = $connection;return $connection;}public function releaseConnection($connection){$key = array_search($connection, $this->inUseConnections, true);if ($key!== false) {unset($this->inUseConnections[$key]);$this->availableConnections[] = $connection;}}
}

使用示例:

$config = ['host' => '127.0.0.1','dbname' => 'test','username' => 'root','password' => 'password','charset' => 'utf8mb4',
];
$pool = new MysqliConnectionPool($config, 5);
$connection = $pool->getConnection();
try {$query = "SELECT * FROM users";$result = $connection->query($query);if ($result) {while ($row = $result->fetch_assoc()) {print_r($row);}$result->free();}
} catch (\Exception $e) {echo "Query failed: ". $e->getMessage();
} finally {$pool->releaseConnection($connection);
}

4.3 查詢結果緩存與批量操作技巧

  • 查詢結果緩存概念和作用:查詢結果緩存是將數據庫查詢的結果存儲在緩存中,當再次執行相同的查詢時,直接從緩存中獲取結果,而無需再次執行數據庫查詢。這可以大大減少數據庫的負載,提高應用的響應速度。在一個新聞網站中,對于熱門新聞的查詢結果進行緩存,用戶多次訪問熱門新聞頁面時,就可以快速從緩存中獲取新聞內容,而不需要每次都查詢數據庫。
  • 使用 Memcached、Redis 緩存查詢結果的方法
    • 使用 Memcached 緩存查詢結果:首先,確保已經安裝并配置好了 Memcached 擴展。以下是一個簡單的示例:
$memcache = new \Memcache;
$memcache->connect('127.0.0.1', 11211) or die ("Could not connect");$cacheKey ='select_users';
if ($memcache->get($cacheKey)) {$result = $memcache->get($cacheKey);
} else {// 執行數據庫查詢$connection = new \PDO('mysql:host=127.0.0.1;dbname=test;charset=utf8mb4', 'root', 'password');$stmt = $connection->prepare('SELECT * FROM users');$stmt->execute();$result = $stmt->fetchAll(\PDO::FETCH_ASSOC);// 緩存查詢結果$memcache->set($cacheKey, $result, 0, 3600); // 緩存1小時
}
print_r($result);
  • 使用 Redis 緩存查詢結果:安裝并配置好 Redis 擴展后,示例代碼如下:
$redis = new \Redis();
$redis->connect('127.0.0.1', 6379);$cacheKey ='select_users';
if ($redis->exists($cacheKey)) {$result = json_decode($redis->get($cacheKey), true);
} else {// 執行數據庫查詢$connection = new \PDO('mysql:host=127.0.0.1;dbname=test;charset=utf8mb4', 'root', 'password');$stmt = $connection->prepare('SELECT * FROM users');$stmt->execute();$result = $stmt->fetchAll(\PDO::FETCH_ASSOC);// 緩存查詢結果$redis->set($cacheKey, json_encode($result), 3600); // 緩存1小時
}
print_r($result);
  • 批量操作技巧
    • 批量插入:在向數據庫中插入多條數據時,如果逐條插入,會導致大量的數據庫事務開銷。可以使用批量插入的方式,將多條數據一次性插入數據庫。在 MySQL 中,可以這樣寫:
INSERT INTO users (name, age, email) VALUES
('John', 30, 'john@example.com'),
('Jane', 25, 'jane@example.com'),
('Tom', 28, 'tom@example.com');

在 PHP 中使用 Pdo 進行批量插入的示例:

$connection = new \PDO('mysql:host=127.0.0.1;dbname=test;charset=utf8mb4', 'root', 'password');
$data = [['John', 30, 'john@example.com'],['Jane', 25, 'jane@example.com'],['Tom', 28, 'tom@example.com'],
];
$stmt = $connection->prepare('INSERT INTO users (name, age, email) VALUES (?,?,?)');
foreach ($data as $row) {$stmt->execute($row);
}
  • 批量更新:類似地,對于批量更新操作,也可以減少數據庫事務次數。例如,要更新多個用戶的年齡:
UPDATE users SET age = CASE idWHEN 1 THEN 31WHEN 2 THEN 26WHEN 3 THEN 29
END WHERE id IN (1, 2, 3);

在 PHP 中使用 Pdo 進行批量更新的示例:

$connection = new \PDO('mysql:host=127.0.0.1;dbname=test;charset=utf8mb4', 'root', 'password');
$data = [[1, 31],[2, 26],[3, 29],
];
$stmt = $connection->prepare('UPDATE users SET age =? WHERE id =?');
foreach ($data as $row) {$stmt->execute($row);
}

五、高并發場景處理

在當今的互聯網應用中,高并發場景越來越常見。隨著用戶數量的急劇增加,如何確保 PHP 應用在高并發情況下仍能穩定、高效地運行,成為了開發者面臨的重要挑戰。下面將從異步處理機制、負載均衡與應用集群部署以及限流與降級策略這三個關鍵方面來探討高并發場景的處理方法。

5.1 異步處理機制

  • AJAX 異步請求原理和在 PHP 中的應用
    • 原理: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是一種在不重新加載整個頁面的情況下,通過后臺與服務器進行數據交互的技術。它基于 XMLHttpRequest 對象來實現異步通信。在瀏覽器中,當用戶觸發某個事件(如點擊按鈕、滾動頁面等)時,JavaScript 代碼會創建一個 XMLHttpRequest 對象,然后使用該對象向服務器發送 HTTP 請求。這個過程不會阻塞頁面的其他操作,用戶可以繼續與頁面進行交互。服務器接收到請求后,進行相應的處理,并將結果返回給瀏覽器。瀏覽器接收到返回的數據后,再通過 JavaScript 動態地更新頁面的部分內容,從而實現無刷新的數據交互。
    • 在 PHP 中的應用示例:以一個簡單的用戶注冊表單驗證為例,當用戶在注冊表單中輸入用戶名后,失去焦點時,通過 AJAX 將用戶名發送到 PHP 腳本進行驗證。
<!DOCTYPE html>
<html><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AJAX注冊驗證</title>
</head><body><form id="registerForm"><label for="username">用戶名:</label><input type="text" id="username" name="username" onblur="checkUsername()"><span id="usernameError"></span><br><input type="submit" value="注冊"></form><script>function checkUsername() {var usernam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username').value;var xhr = new XMLHttpRequest();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if (xhr.readyState === 4 && xhr.status === 200) {document.getElementById('usernameError').innerHTML = xhr.responseText;}};xhr.open('GET', 'check_username.php?username=' + username, true);xhr.send();}</script>
</body></html>

在check_username.php中:

<?php
$username = $_GET['username'];
// 這里可以進行數據庫查詢等驗證操作,例如檢查用戶名是否已存在
if ($username === 'admin') {echo '該用戶名已被占用';
} else {echo '';
}
?>
  • 使用隊列(如 RabbitMQ、Kafka)實現異步任務的方法
    • RabbitMQ
      • 安裝與配置:在 Linux 系統中,可以通過包管理器安裝,如在 Ubuntu 上使用sudo apt - get install rabbitmq - server。安裝完成后,啟動服務sudo systemctl start rabbitmq - server。配置文件通常位于/etc/rabbitmq/目錄下,可以根據需要修改相關配置,如設置用戶名和密碼等。
      • 使用方法:首先,需要安裝 PHP 的 RabbitMQ 擴展,可以使用 Composer 安裝composer require php - amqplib/php - amqplib。在生產者端,代碼示例如下:
<?php
require_once __DIR__. '/vendor/autoload.php';
use PhpAmqpLib\Connection\AMQPStreamConnection;
use PhpAmqpLib\Message\AMQPMessage;$connection = new AMQPStreamConnection('localhost', 5672, 'guest', 'guest');
$channel = $connection->channel();$channel->queue_declare('task_queue', false, true, false, false);$data = '這是一個異步任務數據';
$msg = new AMQPMessage($data);
$channel->basic_publish($msg, '', 'task_queue');echo " [x] Sent $data\n";$channel->close();
$connection->close();
?>

在消費者端:

<?php
require_once __DIR__. '/vendor/autoload.php';
use PhpAmqpLib\Connection\AMQPStreamConnection;
use PhpAmqpLib\Message\AMQPMessage;$connection = new AMQPStreamConnection('localhost', 5672, 'guest', 'guest');
$channel = $connection->channel();$channel->queue_declare('task_queue', false, true, false, false);echo ' [*] Waiting for messages. To exit press CTRL+C', "\n";$callback = function ($msg) {echo " [x] Received ", $msg->body, "\n";// 這里處理具體的任務邏輯,例如發送郵件、處理數據等
};$channel->basic_consume('task_queue', '', false, true, false, false, $callback);while (count($channel->callbacks)) {$channel->wait();
}$channel->close();
$connection->close();
?>
  • Kafka
    • 安裝與配置:Kafka 依賴于 Zookeeper,首先需要安裝和配置 Zookeeper,然后從 Kafka 官網下載安裝包并解壓。在config/server.properties文件中配置 Kafka 的相關參數,如broker.id、listeners、zookeeper.connect等。
    • 使用方法:安裝 PHP 的 Kafka 擴展,例如confluent - kafka - php,可以通過 PECL 安裝sudo pecl install confluent - kafka。在生產者端:
<?php
$conf = new RdKafka\Conf();
$conf->set('bootstrap.servers', 'localhost:9092');$producer = new RdKafka\Producer($conf);$topicConf = new RdKafka\TopicConf();
$topicConf->set('auto.offset.reset', 'earliest');$topic = $producer->newTopic('my_topic', $topicConf);$data = '這是發送到Kafka的異步任務數據';
$topic->produce(RD_KAFKA_PARTITION_UA, 0, $data);while ($producer->getOutQLen() > 0) {$producer->poll(50);
}
?>

在消費者端:

<?php
$conf = new RdKafka\Conf();
$conf->set('bootstrap.servers', 'localhost:9092');
$conf->set('group.id', 'my_group');
$conf->set('auto.offset.reset', 'earliest');$consumer = new RdKafka\KafkaConsumer($conf);
$consumer->subscribe(['my_topic']);while (true) {$msg = $consumer->consume(1000);switch ($msg->err) {case RD_KAFKA_RESP_ERR_NO_ERROR:echo "Message on ". $msg->topic. ": ". $msg->payload. "\n";break;case RD_KAFKA_RESP_ERR__PARTITION_EOF:break;case RD_KAFKA_RESP_ERR__TIMED_OUT:break;default:throw new \Exception($msg->errstr(), $msg->err);break;}
}
?>

5.2 負載均衡與 PHP 應用集群部署

  • 負載均衡概念和作用:負載均衡(Load Balancing)是一種將網絡流量或計算任務合理分配到多個服務器、進程或資源上的技術。它的主要作用是避免單一節點過載,提高系統的性能、可靠性和可用性。在高并發的 PHP 應用中,負載均衡器就像一個 “交通指揮員”,負責把用戶的請求分發到不同的 “工人”(后端服務器),確保每個 “工人” 不會太忙或太閑。如果某臺服務器發生故障,負載均衡器會將流量重定向到其余的在線服務器,從而保證服務的連續性。同時,當業務流量不斷增長時,可以方便地添加更多服務器,負載均衡器會自動分配任務,實現系統的橫向擴展。
  • Nginx、HAProxy 等負載均衡器的配置和使用
    • Nginx
      • 安裝:在大多數 Linux 發行版上,可以通過包管理器安裝,如在 Ubuntu 上使用sudo apt - get install nginx。
      • 基本配置:編輯 Nginx 配置文件,通常位于/etc/nginx/nginx.conf或/etc/nginx/sites - available/目錄下。以下是一個簡單的負載均衡配置示例:
http {upstream backend {server backend1.example.com weight=5;server backend2.example.com;server backend3.example.com;}server {listen 80;location / {proxy_pass http://backend;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proxy_set_header X - Real - IP $remote_addr;proxy_set_header X - Forwarded - 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proxy_set_header X - Forwarded - Proto $scheme;}}
}

上述配置定義了一個名為backend的上游服務器組,包含三個后端服務器。通過proxy_pass指令,Nginx 將流量轉發到這些后端服務器。weight參數用于設置服務器的權重,權重越大,分配到的請求越多。

  • 優化配置:可以進行一些優化,如連接保持(Keepalive),保持后端連接以減少連接建立的開銷:
upstream backend {server backend1.example.com weight=5;server backend2.example.com;server backend3.example.com;keepalive 32;
}

還可以優化緩沖區配置以提高傳輸性能:

server {location / {proxy_buffering on;proxy_buffers 16 4k;proxy_buffer_size 2k;}
}
  • HAProxy
    • 安裝:在大多數 Linux 發行版上,可以通過包管理器安裝,如在 Ubuntu 上使用sudo apt - get install haproxy。
    • 基本配置:編輯 HAProxy 配置文件,通常位于/etc/haproxy/haproxy.cfg。以下是一個基本配置示例:
globallog /dev/log    local0log /dev/log    local1 noticechroot /var/lib/haproxystats socket /run/haproxy/admin.sock mode 660 level adminstats timeout 30suser haproxygroup haproxydaemondefaultslog     globaloption  httplogoption  dontlognulltimeout connect 5000timeout client  50000timeout server  50000frontend http_frontbind *:80default_backend http_backbackend http_backbalance roundrobinserver backend1 backend1.example.com:80 checkserver backend2 backend2.example.com:80 checkserver backend3 backend3.example.com:80 check

上述配置定義了一個前端http_front和后端http_back。前端接受來自客戶端的請求,并將其分配到后端服務器。使用balance roundrobin指令實現輪詢調度策略,check參數用于健康檢查,確保后端服務器正常運行。

  • 優化配置:可以啟用 HTTP 持久連接以減少連接建立的開銷:
defaultsoption http - server - closeoption forwardfor

還可以調整最大連接數,根據服務器性能調整最大并發連接數:

globalmaxconn 20480
defaultsmaxconn 20480
  • PHP 應用集群部署方法
    • 環境準備:準備多臺服務器,安裝好 PHP、Web 服務器(如 Nginx、Apache)以及相關的依賴組件。確保服務器之間的網絡通信正常。
    • 代碼部署:將 PHP 應用代碼部署到每臺服務器上,可以使用版本控制系統(如 Git)進行代碼同步。例如,在每臺服務器上克隆代碼倉庫:git clone <repository_url>。
    • 共享存儲:如果應用需要共享數據(如用戶上傳的文件、配置文件等),可以使用網絡文件系統(NFS)或分布式文件系統(如 Ceph)來實現共享存儲。在每臺服務器上掛載共享存儲目錄,確保所有服務器都能訪問到相同的數據。
    • 數據庫連接:所有服務器都連接到同一個數據庫集群,確保數據的一致性。可以使用數據庫連接池技術來優化數據庫連接,提高性能。
    • 負載均衡配置:根據前面介紹的 Nginx 或 HAProxy 的配置方法,將這些服務器配置為后端服務器組,實現負載均衡。

5.3 限流與降級策略在 PHP 中的實現

  • 限流和降級策略概念和作用
    • 限流:是指通過限制系統處理請求的速率,來保護系統資源,防止系統過載。限流策略通常用于防止突發流量對系統的沖擊。例如,設定 1 秒 QPS(Queries Per Second,每秒查詢率)閾值為 200,如果某一秒的 QPS 為 210,那超出的 10 個請求就會被攔截掉,直接返回約定的錯誤碼或提示頁面。通過限流,可以保障服務穩定性,在高并發情況下,保證服務的穩定性和響應速度,提高用戶體驗。
    • 降級:是指在系統部分功能出現異常或負載過高時,主動降低某些非核心功能的質量或直接停止這些功能,以保證核心功能的正常運行。例如,在一個電商平臺中,當遇到流量高峰時,可能會暫時關閉一些非核心功能,如商品推薦、優惠券發放等,以減輕服務器壓力。其目的是保障核心功能,在系統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優先保障對用戶和業務最重要的功能,提高系統可用性,防止系統全面崩潰,改善用戶體驗,即使在系統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也能為用戶提供基本可用的服務。
  • 使用漏桶算法、令牌桶算法實現限流的代碼示例
    • 漏桶算法:漏桶算法的原理是請求以固定速率從桶中流出,如果流出速度跟不上請求速度,多余的請求會被拒絕。以下是一個簡單的 PHP 實現:
class LeakyBucket
{private $capacity; // 桶的容量private $rate; // 漏水速率(每秒流出的請求數)private $leftWater; // 桶中剩余的水量private $lastLeakTime; // 上次漏水的時間public function __construct($capacity, $rate){$this->capacity = $capacity;$this->rate = $rate;$this->leftWater = 0;$this->lastLeakTime = time();}public function allowRequest(){$now = time();// 計算從上次漏水到現在漏了多少水$leaked = ($now - $this->lastLeakTime) * $this->rate;$this->leftWater = max(0, $this->leftWater - $leaked);$this->lastLeakTime = $now;if ($this->leftWater < $this->capacity) {$this->leftWater++;return true;}return false;}
}// 使用示例
$leakyBucket = new LeakyBucket(100, 10); // 桶容量為100,每秒流出10個請求
if ($leakyBucket->allowRequest()) {// 處理請求echo "請求被處理\n";
} else {// 拒絕請求echo "請求被限流\n";
}
  • 令牌桶算法:令牌桶算法是按照固定速率向桶中添加令牌,每次請求需要消耗一個令牌。以下是 PHP 實現:
class TokenBucket
{private $capacity; // 桶的容量private $rate; // 令牌生成速率(每秒生成的令牌數)private $tokens; // 桶中當前的令牌數private $lastRefillTime; // 上次添加令牌的時間public function __construct($capacity, $rate){$this->capacity = $capacity;$this->rate = $rate;$this->tokens = $capacity;$this->lastRefillTime = time();}public function allowRequest(){$now = time();// 計算從上次添加令牌到現在生成了多少令牌$newTokens = ($now - $this->lastRefillTime) * $this->rate;$this->tokens = min($this->capacity, $this->tokens + $newTokens);$this->lastRefillTime = $now;if ($this->tokens > 0) {$this->tokens--;return true;}return false;}
}// 使用示例
$tokenBucket = new TokenBucket(100, 10); // 桶容量為100,每秒生成10個令牌
if ($tokenBucket->allowRequest()) {// 處理請求echo "請求被處理\n";
} else {// 拒絕請求echo "請求被限流\n";
}
  • 降級實現思路
    • 功能降級:在代碼中識別出非核心功能,當系統負載過高或出現異常時,直接關閉這些功能。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bicheng/91992.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bicheng/91992.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bicheng/91992.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移動管家手機控車系統硬件安裝與軟件綁定設置

移動管家手機控車系統硬件安裝與軟件綁定配合使用&#xff0c;具體設置步驟如下&#xff1a;一、硬件安裝準備 ?加裝智能控制主機?&#xff1a;需在車輛上加裝移動管家專用智能控制模塊&#xff0c;該模塊需與原車電路系統連接&#xff0c;并將原車鑰匙芯片焊接至主控盒內以實…

51單片機入門:數碼管原理介紹及C代碼實現

本文是江協科技up的課堂筆記&#xff01;大家可以去bilibili配合這位up的51單片機入門教程食用&#xff0c;效果更佳~我這里進行詳細介紹&#xff0c;希望你忘記數碼管的時候來這里看看&#xff01;&#xff08;你猜我為什么寫這個TAT&#xff09;一.基本介紹LED數碼管&#xf…

Apache Camel 簡介

相關文檔地址 https://camel.apache.org/components/next/index.htmlhttps://camel.apache.org/components/4.10.x/languages/simple-language.htmlhttps://camel.apache.org/manual/exception-clause.htmlhttps://camel.apache.org/manual/index.htmlhttps://camel.apache.org…

IP離線庫 輸入IP地址立即返回IP所在地址信息(支持Java、Python)

描述 本文實現&#xff1a; 1、離線查詢IP地址 2、IP地址精確到區域 3、IP地址支持國外IP 此時需要一個創建&#xff0c;比如我輸入一個8.8.8.8的IP立馬就需要返回給我一個中文地址信息&#xff0c; 類似于百度的IP搜索&#xff1a; 113.111.186.123如果現在離線環境或者在…

解決MySQL刪除/var/lib/mysql下的所有文件后無法啟動的問題

刪除 MySQL 數據目錄 /var/lib/mysql 下的所有文件后&#xff0c;MySQL 將無法啟動&#xff0c;因為該目錄包含了數據庫的所有數據文件、配置文件和系統表。當這些文件被刪除時&#xff0c;MySQL 無法找到必要的數據和配置&#xff0c;從而無法正常啟動。本文將詳細介紹解決這個…

蒼穹外賣項目學習——day1(項目概述、環境搭建)

文章目錄一、軟件開發整體介紹1.1 軟件開發流程1.2 角色分工1.3 軟件環境分類二、蒼穹外賣項目介紹2.1 定位2.2 功能架構2.3 技術選型三、開發環境搭建3.1 前端環境3.2 后端環境3.3 前后端聯調3.4 登錄功能優化四、接口文檔管理4.1 YApi4.2 Swagger (Knife4j)一、軟件開發整體介…

【QT】Qt信號與槽機制詳解信號和槽的本質自定義信號和槽帶參數的信號和槽

文章目錄前言一、信號的本質二、槽的本質三、 信號和槽的使?3.1 連接信號和槽四、使用步驟4.1 通過QtCreator?成信號槽代碼五、 ?定義信號和槽5.1 ?例1&#xff1a;信號和槽函數初步使用5.2 ?例2 兩個類使用5.3 示例3 按鈕使用觸發信號六、 帶參數的信號和槽6.1 ?例1&…

【OD機試題解法筆記】文件緩存系統

題目描述 請設計一個文件緩存系統&#xff0c;該文件緩存系統可以指定緩存的最大值&#xff08;單位為字節&#xff09;。 文件緩存系統有兩種操作&#xff1a; 存儲文件&#xff08;put&#xff09;讀取文件&#xff08;get&#xff09; 操作命令為&#xff1a; put fileName …

Python中的sys.path與PYTHONPATH全解析:模塊導入路徑的底層機制與最佳實踐

在Python項目開發中&#xff0c;很多人遇到過類似“模塊導入失敗”、“路徑找不到”、“相對導入與絕對導入混亂”等問題。而這些問題的根源&#xff0c;幾乎都繞不開一個核心概念——Python模塊搜索路徑。 今天&#xff0c;我們圍繞sys.path 和 PYTHONPATH環境變量&#xff0…

python:如何調節機器學習算法的魯棒性,以支持向量機SVM為例,讓伙伴們看的更明白

魯棒性&#xff08;Robustness&#xff09;指模型在噪聲數據或異常值干擾下保持性能穩定的能力。想詳細了解的可參考本人之前的博文 python機器學習&#xff1a;評價智能學習算法性能與效果的常見術語&#xff1a;不收斂、過擬合、欠擬合、泛化能力、魯棒性一句話、一張圖給您…

號源加鎖升級思路(解決高并發問題)

原先邏輯鏈接&#xff1a;號源預約加鎖思路_java 預約 接口加鎖-CSDN博客 一、進行治療項目和號源數據緩存 1.新建一個定時任務&#xff0c;主要在凌晨時緩存治療項目和號源數據 1.1.類中使用redission獲取鎖&#xff08;用于分布式系統獲取數據&#xff0c;保證原子性&…

MCP革命:AI世界的“USB-C”接口如何重塑智能體與外部工具的連接

> 一條標準化的數據通道,讓AI從“對話專家”蛻變為“行動專家”,背后是一場由協議驅動的工具連接革命。 2024年11月,Anthropic公司開源了**Model Context Protocol(MCP)**。在短短9個月內,這項技術徹底改變了AI與外部世界的交互方式。截至2025年8月,MCP服務數量**從…

啟用“安全登錄”組合鍵(Ctrl+Alt+Delete)解鎖

文章目錄背景目標功能操作步驟效果背景 在日常工作中&#xff0c;我們有時需要讓電腦長期開機運行&#xff08;如處理長任務、作為服務器等&#xff09;。然而&#xff0c;這其中存在一個潛在風險&#xff1a;當電腦處于鎖屏或登錄界面時&#xff0c;如果有人無意中觸碰鍵盤比…

【08】C++實戰篇——C++ 生成動態庫.dll 及 C++調用DLL,及實際項目中的使用技巧

文章目錄一、創建動態庫dll (方法一)1 生成C 動態庫dll1.1 創建項目MyDLL1.2 編寫.h 和 .cpp文件1.3 設置 及 生成 DLL2 調用 C 動態庫dll2.1 創建C 空項目DLLtest2.2 動態庫配置 及代碼調用測試3 實際項目中的使用技巧3.1 設置dll輸出路徑3.2 設置頭文件引入路徑3.3 改進后 測…

kettle插件-kettle http client plus插件,輕松解決https接口無法調用文件流下載問題

場景&#xff1a;小伙伴在使用kettle調用https接口過程中無法正常調用&#xff0c;程序出錯問題&#xff0c;今天演示下用自研插件輕松解決這個問題。1、使用openssl 生成自簽名證書openssl req -x509 -newkey rsa:4096 -nodes -out cert.pem -keyout key.pem -days 3652、使用…

C#中的除法

在C#中&#xff0c;除法操作可以通過使用 / 運算符執行。這個運算符可以進行整數除法或浮點除法&#xff0c;這取決于操作數的類型。整數除法當兩個整數相除時&#xff0c;結果將自動向下取整到最接近的整數。這意味著結果是一個整數&#xff0c;而不是小數。int a 10; int b …

PPT文件密碼解密工具推薦:Tenorshare PassFab for PPT綠色免安裝一鍵解除密碼限制,附詳細教程和下載地址

前段時間&#xff0c;我幫朋友做一個商業演示的 PPT&#xff0c;為了防止文件被誤操作或者內容泄露&#xff0c;我給 PPT 設置了密碼。結果等朋友來拿文件的時候&#xff0c;我居然把密碼忘得干干凈凈&#xff0c;這下可把我倆都急壞了。朋友那邊馬上就要用這個 PPT 去參加重要…

【數據結構】二叉樹接口實現指南:遞歸方法的高效運用 (附經典算法OJ)

文章目錄 1、前置說明 1、定義二叉樹結點結構 2、創建新節點 3、手動創建二叉樹 2、二叉樹的遍歷 1、前序&#xff0c;中序和后序遍歷 1.1、二叉樹前序遍歷 1.2、二叉樹中序遍歷 1.3、二叉樹后序遍歷 2、二叉樹層序遍歷 3、二叉樹的基礎操作 1、二叉樹節點總數 2、…

自動駕駛控制算法——LQR控制算法

自動駕駛控制算法——LQR控制算法 文章目錄自動駕駛控制算法——LQR控制算法**一、LQR 是什么&#xff1f;**二、LQR 原理2.1 線性狀態空間模型 (State–Space Model)2.2 二次型性能指標 JJJ2.3 代數黎卡提方程 (ARE)2.4 特點總結2.5 一句話總結 LQR 原理&#xff1a;2.5.1 場景…

Jotai:React輕量級原子化狀態管理,告別重渲染困擾

簡介 Jotai 是一個為 React 提供的原子化狀態管理庫&#xff0c;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來進行狀態管理。Jotai 受 Recoil 啟發&#xff0c;通過組合原子來構建狀態&#xff0c;并且渲染基于原子依賴性進行優化。這解決了 React 上下文的額外重新渲染問題&#xff0c;并消除了對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