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項目包獲取:點擊文末名片
本項目旨在開發一個基于深度學習的圖像分割模型,專門用于處理醫學或遙感領域的圖像數據(以 TIFF 格式存儲)。通過結合 LeViT(基于 Vision Transformer 的輕量模型)和 U-Net 架構,設計了一個高效的分割模型 LeViT-UNet,用于像素級別的圖像分割任務。項目包含數據預處理、模型訓練、評估和優化流程,適用于小規模數據集的高精度分割需求。
模型細節
- 模型架構
LeViT-UNet 結合了 LeViT 和 U-Net 的優勢:
- LeViT 模塊:LeViT(Lightweight Vision Transformer)是一種高效的視覺變換器,利用自注意力機制捕捉全局上下文信息,相比傳統 CNN 具有更強的特征提取能力,同時保持較低的計算復雜度。
- U-Net 模塊:U-Net 的編碼-解碼結構擅長捕捉局部細節,適用于像素級分割任務。跳躍連接(Skip Connections)保留低層次特征,提升分割精度。
- 融合方式:LeViT 替換 U-Net 的編碼器部分,利用其高效全局建模能力;解碼器仍采用 U-Net 的上采樣結構,結合跳躍連接恢復空間信息。
- 輸入輸出:模型接受 224x224 單通道(灰度)圖像,輸出為同尺寸的分割掩碼(二值化標簽)。
- 損失函數
- Dice 損失:通過 Dice 系數衡量預測掩碼與真實掩碼的重疊程度,適用于不平衡數據(如醫學圖像分割中前景像素較少)。
- 二元交叉熵(BCE)損失:計算預測概率與真實標簽之間的差異,增強模型對邊界區域的敏感性。
- 組合損失:Dice 損失與 BCE 損失加權組合(1:1),兼顧全局重疊和像素級分類精度。
- 評價指標
- Dice 系數:衡量預測掩碼與真實掩碼的重疊程度,值越高表示分割效果越好。
- 準確率(Accuracy):像素級分類的準確率,作為輔助指標。
- 優化器與超參數
- 優化器:Adam 優化器,初始學習率為 1e-4。
- 批次大小(Batch Size):8。
- 訓練輪數(Epochs):可調整,示例中為 1。
- 學習率調度:ReduceLROnPlateau 回調函數,監測驗證集損失,5 個 epoch 無改善時學習率減半,最小為 1e-6。
- 回調函數
- ModelCheckpoint:保存驗證集 Dice 系數最佳的模型。
- EarlyStopping:監測驗證集損失,10 個 epoch 無改善時提前停止訓練。
- ReduceLROnPlateau:動態調整學習率,避免陷入局部最優。
創新點
- LeViT 與 U-Net 的結合:傳統 U-Net 使用 CNN 作為編碼器,缺乏全局建模能力;LeViT 的引入使得模型在全局特征提取和計算效率上更優。
- 輕量化設計:LeViT 的高效注意力機制減少參數量,適合資源受限環境。
- 組合損失函數:Dice 損失與 BCE 損失結合,針對不平衡數據優化分割性能。
- 靈活的數據流水線:自定義數據生成器支持 TIFF 格式,動態預處理(歸一化、調整尺寸),適合多種圖像分割任務。
數據處理與訓練流程
5. 數據準備
- 數據集:包含圖像和對應標簽(掩碼),均為 TIFF 格式。圖像存儲在 Bdata_resize_single_train 文件夾,標簽存儲在 label_resize_train 文件夾。
- 預處理:
- 圖像和標簽歸一化至 [0,1]。
- 確保單通道(灰度),并調整尺寸至 224x224。
- 數據增強未實現,可擴展(如翻轉、旋轉)。
- 數據集劃分:按 80:20 比例劃分為訓練集和驗證集。
- 數據加載
- 使用生成器(data_generator)按批次加載數據,避免一次性加載所有數據到內存。
- 每批次包含圖像和對應標簽,支持動態生成。
- 訓練流程
- 初始化 LeViT-UNet 模型。
- 編譯模型,設置優化器、損失函數和評價指標。
- 使用訓練生成器提供數據,訓練指定輪數。
- 通過回調函數保存最佳模型并動態調整訓練策略。
- 訓練結束后保存最終模型(levit_unet_final.keras)。
項目應用與擴展
8. 應用場景
- 醫學圖像分割:如細胞分割、腫瘤區域檢測。
- 遙感圖像分析:如土地使用分類、地物分割。
- 工業檢測:缺陷區域分割。
- 可擴展方向
- 數據增強:增加翻轉、旋轉、縮放等操作,提升模型泛化能力。
- 多模態輸入:支持多通道輸入(如 RGB 或多光譜圖像)。
- 模型優化:引入更多注意力機制(如 CBAM),進一步提升性能。
- 部署:將模型轉換為 TensorFlow Lite 或 ONNX 格式,用于邊緣設備。
結論
LeViT-UNet 結合了 Transformer 的全局建模能力和 U-Net 的局部細節捕捉能力,適用于高精度圖像分割任務。通過創新的損失函數設計和高效的數據處理流程,模型在小規模數據集上也能取得較好的分割效果。未來可通過數據增強和模型優化進一步提升性能,適應更復雜的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