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學知識筆記
一、引言
金融學它結合了數學、概率論、統計學、經濟學和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的知識,用于解決金融領域中的各種問題,如金融衍生品定價、投資組合優化、風險管理和固定收益證券分析等。通過對金融學的學習,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金融市場中的復雜現象,并為金融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基礎
(一)隨機變量
- 定義
- 隨機變量 X X X是一個從樣本空間 Ω \Omega Ω到實數集 R \mathbb{R} R的函數。
- 分類
- 離散型隨機變量:取值為有限個或可數個的隨機變量,如二項分布 B ( n , p ) B(n, p) B(n,p)。
- 連續型隨機變量:取值為某個區間內的任意值的隨機變量,如正態分布 N ( μ , σ 2 ) N(\mu, \sigma^2) N(μ,σ2)。
(二)概率分布
- 離散型分布
- 二項分布:描述 n n n次獨立的伯努利試驗中成功的次數,其概率質量函數為:
P ( X = k ) = ( n k ) p k ( 1 ? p ) n ? k P(X = k) = \binom{n}{k} p^k (1-p)^{n-k} P(X=k)=(kn?)pk(1?p)n?k - 泊松分布:描述在固定時間間隔內發生某個事件的次數,其概率質量函數為:
P ( X = k ) = λ k e ? λ k ! P(X = k) = \frac{\lambda^k e^{-\lambda}}{k!} P(X=k)=k!λke?λ?
- 二項分布:描述 n n n次獨立的伯努利試驗中成功的次數,其概率質量函數為:
- 連續型分布
- 正態分布:描述許多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中的隨機變量,其概率密度函數為:
f ( x ) = 1 2 π σ 2 e ? ( x ? μ ) 2 2 σ 2 f(x) = \frac{1}{\sqrt{2\pi \sigma^2}} e^{-\frac{(x-\mu)^2}{2\sigma^2}} f(x)=2πσ2?1?e?2σ2(x?μ)2? - 均勻分布:在區間 ([a, b]) 上等概率分布的隨機變量,其概率密度函數為:
f ( x ) = { 1 b ? a , a ≤ x ≤ b 0 , 其他 f(x) = \begin{cases} \frac{1}{b-a}, & a \leq x \leq b \\ 0, & \text{其他} \end{cases} f(x)={b?a1?,0,?a≤x≤b其他?
- 正態分布:描述許多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中的隨機變量,其概率密度函數為:
(三)期望值與方差
- 期望值
- 對于離散型隨機變量 X X X,期望值 E [ X ] E[X] E[X]為:
E [ X ] = ∑ i x i P ( X = x i ) E[X] = \sum_{i} x_i P(X = x_i) E[X]=i∑?xi?P(X=xi?) - 對于連續型隨機變量 X X X,期望值 E [ X ] E[X] E[X] 為:
E [ X ] = ∫ ? ∞ ∞ x f ( x ) d x E[X] = \int_{-\infty}^{\infty} x f(x) dx E[X]=∫?∞∞?xf(x)dx
- 對于離散型隨機變量 X X X,期望值 E [ X ] E[X] E[X]為:
- 方差
- 方差 Var ( X ) \text{Var}(X) Var(X) 衡量隨機變量的波動性,定義為:
Var ( X ) = E [ ( X ? E [ X ] ) 2 ] = E [ X 2 ] ? ( E [ X ] ) 2 \text{Var}(X) = E[(X - E[X])^2] = E[X^2] - (E[X])^2 Var(X)=E[(X?E[X])2]=E[X2]?(E[X])2
- 方差 Var ( X ) \text{Var}(X) Var(X) 衡量隨機變量的波動性,定義為:
(四)大數定律與中心極限定理
- 大數定律
- 弱大數定律:設 X 1 , X 2 , … , X n X_1, X_2, \ldots, X_n X1?,X2?,…,Xn?是獨立同分布的隨機變量,且 E [ X i ] = μ E[X_i] = \mu E[Xi?]=μ,則:
lim ? n → ∞ P ( ∣ 1 n ∑ i = 1 n X i ? μ ∣ < ? ) = 1 \lim_{n \to \infty} P\left( \left| \frac{1}{n} \sum_{i=1}^{n} X_i - \mu \right| < \epsilon \right) = 1 n→∞lim?P( ?n1?i=1∑n?Xi??μ ?<?)=1 - 強大數定律:在相同條件下,樣本均值幾乎必然收斂到期望值:
1 n ∑ i = 1 n X i → a . s . μ \frac{1}{n} \sum_{i=1}^{n} X_i \xrightarrow{a.s.} \mu n1?i=1∑n?Xi?a.s.?μ
- 弱大數定律:設 X 1 , X 2 , … , X n X_1, X_2, \ldots, X_n X1?,X2?,…,Xn?是獨立同分布的隨機變量,且 E [ X i ] = μ E[X_i] = \mu E[Xi?]=μ,則:
- 中心極限定理
- 設 X 1 , X 2 , … , X n X_1, X_2, \ldots, X_n X1?,X2?,…,Xn?是獨立同分布的隨機變量,且 E [ X i ] = μ E[X_i] = \mu E[Xi?]=μ, Var ( X i ) = σ 2 \text{Var}(X_i) = \sigma^2 Var(Xi?)=σ2,則:
∑ i = 1 n X i ? n μ σ n → d N ( 0 , 1 ) \frac{\sum_{i=1}^{n} X_i - n\mu}{\sigma \sqrt{n}} \xrightarrow{d} N(0, 1) σn?∑i=1n?Xi??nμ?d?N(0,1)
這表明大量獨立隨機變量的和近似服從正態分布,無論單個隨機變量的分布如何。
- 設 X 1 , X 2 , … , X n X_1, X_2, \ldots, X_n X1?,X2?,…,Xn?是獨立同分布的隨機變量,且 E [ X i ] = μ E[X_i] = \mu E[Xi?]=μ, Var ( X i ) = σ 2 \text{Var}(X_i) = \sigma^2 Var(Xi?)=σ2,則:
三、隨機過程
(一)布朗運動
- 定義
- 布朗運動 W ( t ) W(t) W(t) 是一個連續時間隨機過程,具有以下性質:
W ( 0 ) = 0 W(0) = 0 W(0)=0- 獨立增量:對于任意 0 ≤ s < t 0 \leq s < t 0≤s<t,增量 W ( t ) ? W ( s ) W(t) - W(s) W(t)?W(s)與 W ( u ) W(u) W(u)( u ≤ s u \leq s u≤s)獨立。
- 正態增量:對于任意 0 ≤ s < t 0 \leq s < t 0≤s<t,增量 W ( t ) ? W ( s ) W(t) - W(s) W(t)?W(s) 服從正態分布 N ( 0 , t ? s ) N(0, t-s) N(0,t?s)。
- 連續路徑:幾乎所有的樣本路徑都是連續的。
- 布朗運動 W ( t ) W(t) W(t) 是一個連續時間隨機過程,具有以下性質:
- 幾何布朗運動
- 幾何布朗運動 S ( t ) S(t) S(t)是描述資產價格的常用模型,其動態方程為:
d S ( t ) = μ S ( t ) d t + σ S ( t ) d W ( t ) dS(t) = \mu S(t) dt + \sigma S(t) dW(t) dS(t)=μS(t)dt+σS(t)dW(t)
其中, μ \mu μ是資產的漂移率, σ \sigma σ是資產的波動率。解此方程可得:
S ( t ) = S ( 0 ) exp ? ( ( μ ? σ 2 2 ) t + σ W ( t ) ) S(t) = S(0) \exp\left( \left( \mu - \frac{\sigma^2}{2} \right) t + \sigma W(t) \right) S(t)=S(0)exp((μ?2σ2?)t+σW(t))
- 幾何布朗運動 S ( t ) S(t) S(t)是描述資產價格的常用模型,其動態方程為:
(二)伊藤過程與伊藤公式
- 伊藤過程
- 伊藤過程 X ( t ) X(t) X(t)是布朗運動的推廣,其一般形式為:
d X ( t ) = μ ( t ) d t + σ ( t ) d W ( t ) dX(t) = \mu(t) dt + \sigma(t) dW(t) dX(t)=μ(t)dt+σ(t)dW(t)
其中, μ ( t ) \mu(t) μ(t) 和 σ ( t ) \sigma(t) σ(t)是適應過程。
- 伊藤過程 X ( t ) X(t) X(t)是布朗運動的推廣,其一般形式為:
- 伊藤公式
- 伊藤公式是隨機微積分的核心工具,用于計算隨機過程的函數變化。設 X ( t ) X(t) X(t)是伊藤過程, f ( t , X ( t ) ) f(t, X(t)) f(t,X(t)) 是關于 t t t和 X ( t ) X(t) X(t)的二階可微函數,則:
d f ( t , X ( t ) ) = ( ? f ? t + μ ? f ? x + 1 2 σ 2 ? 2 f ? x 2 ) d t + σ ? f ? x d W ( t ) df(t, X(t)) = \left( \frac{\partial f}{\partial t} + \mu \frac{\partial f}{\partial x} + \frac{1}{2} \sigma^2 \frac{\partial^2 f}{\partial x^2} \right) dt + \sigma \frac{\partial f}{\partial x} dW(t) df(t,X(t))=(?t?f?+μ?x?f?+21?σ2?x2?2f?)dt+σ?x?f?dW(t)
- 伊藤公式是隨機微積分的核心工具,用于計算隨機過程的函數變化。設 X ( t ) X(t) X(t)是伊藤過程, f ( t , X ( t ) ) f(t, X(t)) f(t,X(t)) 是關于 t t t和 X ( t ) X(t) X(t)的二階可微函數,則:
(三)馬爾可夫過程
- 定義
- 馬爾可夫過程具有“無記憶性”,即未來的狀態只依賴于當前狀態,而不依賴于過去的路徑。其轉移概率 P i j ( t ) P_{ij}(t) Pij?(t)滿足:
P i j ( t ) = P ( X ( t ) = j ∣ X ( 0 ) = i ) P_{ij}(t) = P(X(t) = j | X(0) = i) Pij?(t)=P(X(t)=j∣X(0)=i)
- 馬爾可夫過程具有“無記憶性”,即未來的狀態只依賴于當前狀態,而不依賴于過去的路徑。其轉移概率 P i j ( t ) P_{ij}(t) Pij?(t)滿足:
- 應用
- 在金融領域,馬爾可夫過程常用于信用風險評估和利率模型。例如,信用評級轉移矩陣可以建模為馬爾可夫鏈。
四、金融衍生品定價
(一)Black-Scholes模型
- 模型假設
- 市場無摩擦,不存在交易成本和稅收。
- 無風險利率 r r r為常數。
- 股票價格遵循幾何布朗運動。
- 期權為歐式期權,即只能在到期日行使。
- 定價公式
- 對于歐式看漲期權,其定價公式為:
C ( S , t ) = S N ( d 1 ) ? K e ? r ( T ? t ) N ( d 2 ) C(S, t) = S N(d_1) - K e^{-r(T-t)} N(d_2) C(S,t)=SN(d1?)?Ke?r(T?t)N(d2?)
其中,
d 1 = ln ? ( S / K ) + ( r + σ 2 / 2 ) ( T ? t ) σ T ? t d_1 = \frac{\ln(S/K) + (r + \sigma^2/2)(T-t)}{\sigma \sqrt{T-t}} d1?=σT?t?ln(S/K)+(r+σ2/2)(T?t)?
d 2 = d 1 ? σ T ? t d_2 = d_1 - \sigma \sqrt{T-t} d2?=d1??σT?t?
S S S是當前股票價格, K K K 是行權價格, T T T 是到期時間, r r r 是無風險利率, σ \sigma σ 是股票價格的波動率, N ( ? ) N(\cdot) N(?) 是標準正態分布的累積分布函數。 - 對于歐式看跌期權,其定價公式為:
P ( S , t ) = K e ? r ( T ? t ) N ( ? d 2 ) ? S N ( ? d 1 ) P(S, t) = K e^{-r(T-t)} N(-d_2) - S N(-d_1) P(S,t)=Ke?r(T?t)N(?d2?)?SN(?d1?)
- 對于歐式看漲期權,其定價公式為:
(二)二叉樹模型
- 基本思想
- 通過構建離散時間的二叉樹來模擬資產價格的可能路徑,進而計算期權等衍生品的價值。在每個時間步長,資產價格可以向上移動或向下移動。
- 定價步驟
- 確定每個節點的資產價格。
- 從到期日開始,逆向計算期權價值。
- 在每個節點,期權價值為:
V = e ? r Δ t ( p V u + ( 1 ? p ) V d ) V = e^{-r \Delta t} \left( p V_u + (1-p) V_d \right) V=e?rΔt(pVu?+(1?p)Vd?)
其中, V u V_u Vu?和 V d V_d Vd?分別是向上和向下移動后的期權價值, p p p是向上移動的概率, Δ t \Delta t Δt 是時間步長。
- 應用
- 二叉樹模型適用于美式期權等復雜衍生品的定價,因為美式期權可以在到期前的任何時間行使。
(三)蒙特卡洛模擬
- 基本思想
- 通過隨機抽樣模擬資產價格的路徑,計算衍生品的期望收益。這種方法適用于復雜的金融產品和多因素模型。
- 模擬步驟
- 生成隨機數,模擬資產價格路徑。
- 計算每個路徑下的衍生品收益。
- 取所有路徑收益的平均值作為衍生品的期望價值。
- 應用
- 蒙特卡洛模擬常用于定價路徑依賴型期權(如亞式期權)和多資產期權。
五、固定收益證券
(一)債券定價
- 基本概念
- 債券是一種固定收益證券,發行方承諾在特定時間支付固定金額的利息(票息)和本金。
- 定價公式
- 債券價格 P P P可以通過貼現現金流來計算:
P = ∑ t = 1 T C ( 1 + r ) t + F ( 1 + r ) T P = \sum_{t=1}^{T} \frac{C}{(1+r)^t} + \frac{F}{(1+r)^T} P=t=1∑T?(1+r)tC?+(1+r)TF?
其中, C C C是每期票息, F F F 是面值, r r r 是到期收益率, T T T是到期時間。
- 債券價格 P P P可以通過貼現現金流來計算:
- 久期與凸性
- 久期:衡量債券價格對利率變化的敏感性,定義為:
D = ? 1 P ? P ? r D = -\frac{1}{P} \frac{\partial P}{\partial r} D=?P1??r?P? - 凸性:衡量久期對利率變化的敏感性,定義為:
C = 1 P ? 2 P ? r 2 C = \frac{1}{P} \frac{\partial^2 P}{\partial r^2} C=P1??r2?2P? - 久期和凸性是債券風險管理的重要指標。
- 久期:衡量債券價格對利率變化的敏感性,定義為:
(二)利率模型
- Vasicek模型
- Vasicek模型是一個均值回歸的利率模型,其動態方程為:
d r ( t ) = a ( b ? r ( t ) ) d t + σ d W ( t ) dr(t) = a(b - r(t)) dt + \sigma dW(t) dr(t)=a(b?r(t))dt+σdW(t)
其中, a a a是均值回歸速度, b b b是長期利率均值, σ \sigma σ 是利率波動率。
- Vasicek模型是一個均值回歸的利率模型,其動態方程為:
- Cox-Ingersoll-Ross (CIR)模型
- CIR模型是一個非負利率模型,其動態方程為:
d r ( t ) = a ( b ? r ( t ) ) d t + σ r ( t ) d W ( t ) dr(t) = a(b - r(t)) dt + \sigma \sqrt{r(t)} dW(t) dr(t)=a(b?r(t))dt+σr(t)?dW(t)
該模型保證利率不會變為負值。
- CIR模型是一個非負利率模型,其動態方程為:
六、投資組合優化
(一)均值-方差模型
- 基本思想
- 由馬科維茨提出,通過最大化預期收益和最小化風險(方差)來構建最優投資組合。該模型引入了資產之間的相關性,強調了分散化投資的重要性。
- 優化公式
- 設 w \mathbf{w} w是資產權重向量, r \mathbf{r} r是資產收益率向量, Σ \Sigma Σ 是資產收益率的協方差矩陣,則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為:
E [ w T r ] = w T μ E[\mathbf{w}^T \mathbf{r}] = \mathbf{w}^T \mathbf{\mu} E[wTr]=wTμ
投資組合的風險(方差)為:
Var ( w T r ) = w T Σ w \text{Var}(\mathbf{w}^T \mathbf{r}) = \mathbf{w}^T \Sigma \mathbf{w} Var(wTr)=wTΣw
其中, μ \mathbf{\mu} μ 是資產收益率的期望值向量。 - 最優投資組合可以通過求解以下優化問題得到:
min ? w w T Σ w subject?to w T μ = μ p and w T 1 = 1 \min_{\mathbf{w}} \mathbf{w}^T \Sigma \mathbf{w} \quad \text{subject to} \quad \mathbf{w}^T \mathbf{\mu} = \mu_p \quad \text{and} \quad \mathbf{w}^T \mathbf{1} = 1 wmin?wTΣwsubject?towTμ=μp?andwT1=1
其中, μ p \mu_p μp?是目標預期收益, 1 \mathbf{1} 1 是全1向量。
- 設 w \mathbf{w} w是資產權重向量, r \mathbf{r} r是資產收益率向量, Σ \Sigma Σ 是資產收益率的協方差矩陣,則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為:
(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
- 基本假設
- 市場是有效的,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一致。
- 投資者可以無限制地以無風險利率借貸。
- 所有投資者都采用均值-方差模型進行投資決策。
- 定價公式
- CAPM模型給出了資產預期收益與市場收益的關系:
E [ R i ] = R f + β i ( E [ R m ] ? R f ) E[R_i] = R_f + \beta_i (E[R_m] - R_f) E[Ri?]=Rf?+βi?(E[Rm?]?Rf?)
其中, E [ R i ] E[R_i] E[Ri?] 是資產 i i i的預期收益, R f R_f Rf?是無風險利率, β i \beta_i βi?是資產 i i i 的貝塔系數,表示資產 i i i的系統性風險, E [ R m ] E[R_m] E[Rm?]是市場組合的預期收益。
- CAPM模型給出了資產預期收益與市場收益的關系:
- 應用
- CAPM模型用于評估資產的合理收益水平,幫助投資者判斷資產是否被高估或低估。
(三)套利定價理論(APT)
- 基本思想
- APT模型認為資產收益由多個因素決定,而不僅僅是市場風險。通過多因素模型可以更準確地解釋資產收益的差異。
- 定價公式
- APT模型的一般形式為:
E [ R i ] = R f + β i 1 F 1 + β i 2 F 2 + ? + β i n F n E[R_i] = R_f + \beta_{i1} F_1 + \beta_{i2} F_2 + \cdots + \beta_{in} F_n E[Ri?]=Rf?+βi1?F1?+βi2?F2?+?+βin?Fn?
其中, F 1 , F 2 F_1, F_2 F1?,F2?, … \ldots …, F n F_n Fn? 是 n n n個因素, β i 1 \beta_{i1} βi1?, β i 2 \beta_{i2} βi2?, … \ldots …, β i n \beta_{in} βin? 是資產 i i i對這些因素的敏感度。
- APT模型的一般形式為:
- 應用
- APT模型用于構建多因素投資策略,幫助投資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投資組合的風險。
七、風險管理
(一)風險度量
- 價值在險(VaR)
- VaR 是一種常用的風險度量指標,表示在給定置信水平下,投資組合在一定時間內的最大可能損失。例如,95% 的 VaR 表示有 95% 的概率投資組合的損失不會超過 VaR 值。
- VaR 的計算方法包括:
- 歷史模擬法:直接使用歷史數據計算損失分布的分位數。
- 參數法:假設損失分布為正態分布,通過計算均值和標準差來確定 VaR。
- 蒙特卡洛模擬法:通過模擬資產價格路徑計算損失分布的分位數。
- 條件風險價值(CVaR)
- CVaR 是 VaR 的擴展,表示在損失超過 VaR 的情況下,平均損失的大小。CVaR 考慮了尾部風險,比 VaR 更全面地反映了投資組合的風險。
(二)信用風險
- 信用評級
- 信用評級是對借款人信用狀況的評估,通常由專業評級機構(如標準普爾、穆迪等)給出。信用評級分為多個等級,從 AAA(最高信用等級)到 D(違約)。
- 違約概率模型
- 信用風險可以通過違約概率模型進行量化。例如,KMV 模型通過分析公司資產價值和負債結構來估計違約概率。
- 信用風險定價
- 信用風險可以通過信用違約互換(CDS)等金融工具進行定價。CDS 的價格反映了市場對信用風險的預期。
(三)市場風險
- 風險因子分析
- 市場風險主要來源于資產價格的波動。通過分析資產價格對各種風險因子(如利率、匯率、股票價格等)的敏感性,可以評估市場風險。
- 敏感性分析
- 敏感性分析用于評估資產價格對風險因子變化的敏感度。例如,Delta 衡量期權價格對標的資產價格變化的敏感度,Gamma 衡量 Delta 對標的資產價格變化的敏感度。
- 壓力測試
- 壓力測試是一種評估投資組合在極端市場條件下表現的方法。通過模擬極端市場情景(如金融危機、利率大幅波動等),可以評估投資組合的風險承受能力。
八、數值方法
(一)有限差分法
- 基本思想
- 有限差分法是求解偏微分方程的一種數值方法。通過離散化時間和空間變量,將連續問題轉化為離散問題進行求解。
- 應用
- 有限差分法常用于求解 Black-Scholes 方程,計算歐式期權和美式期權的價值。例如,對于美式期權,可以通過構建差分方程并使用迭代方法求解期權價值。
(二)數值積分與優化
- 數值積分
- 數值積分用于計算定積分的近似值。常見的數值積分方法包括梯形法則、辛普森法則等。
- 在金融數學中,數值積分常用于計算期權定價公式中的積分,例如 Black-Scholes 公式中的標準正態分布的累積分布函數。
- 優化方法
- 優化方法用于求解最優化問題,如投資組合優化。常見的優化方法包括線性規劃、非線性規劃等。
- 在投資組合優化中,可以通過線性規劃求解均值-方差模型的最優權重,也可以通過非線性規劃求解更復雜的優化問題。
九、時間序列分析
(一)基本概念
- 時間序列
- 時間序列是一系列按時間順序排列的觀測值,如股票價格、匯率等。時間序列分析的目的是通過分析歷史數據來預測未來值。
- 平穩性
- 平穩時間序列是指其統計特性(如均值、方差、自相關系數等)不隨時間變化。平穩性是時間序列分析的基礎假設。
- 自相關性
- 自相關性是指時間序列中不同時間點的觀測值之間的相關性。自相關系數衡量了時間序列的自相關程度。
(二)ARIMA模型
- 模型形式
- ARIMA(自回歸積分滑動平均)模型是一種常用的時間序列模型,其一般形式為:
( 1 ? ? 1 B ? ? 2 B 2 ? ? ? ? p B p ) ( 1 ? B ) d X t = ( 1 + θ 1 B + θ 2 B 2 + ? + θ q B q ) ? t (1 - \phi_1 B - \phi_2 B^2 - \cdots - \phi_p B^p)(1 - B)^d X_t = (1 + \theta_1 B + \theta_2 B^2 + \cdots + \theta_q B^q) \epsilon_t (1??1?B??2?B2????p?Bp)(1?B)dXt?=(1+θ1?B+θ2?B2+?+θq?Bq)?t?
其中, p p p是自回歸項的階數, d d d是差分階數, q q q是滑動平均項的階數, B B B是滯后算子, ? t \epsilon_t ?t?是白噪聲序列。
- ARIMA(自回歸積分滑動平均)模型是一種常用的時間序列模型,其一般形式為:
- 模型識別與參數估計
- 模型識別:通過觀察自相關圖和偏自相關圖來確定 p p p、 d d d和 q q q 的值。
- 參數估計:使用最大似然估計或最小二乘估計等方法估計模型參數。
- 預測
- ARIMA模型可以用于預測時間序列的未來值。通過擬合模型并使用模型進行外推,可以得到未來值的預測。
(三)GARCH模型
- 模型形式
- GARCH(廣義自回歸條件異方差)模型用于建模時間序列的波動性。其一般形式為:
? t = σ t η t \epsilon_t = \sigma_t \eta_t ?t?=σt?ηt?
σ t 2 = ω + α 1 ? t ? 1 2 + ? + α p ? t ? p 2 + β 1 σ t ? 1 2 + ? + β q σ t ? q 2 \sigma_t^2 = \omega + \alpha_1 \epsilon_{t-1}^2 + \cdots + \alpha_p \epsilon_{t-p}^2 + \beta_1 \sigma_{t-1}^2 + \cdots + \beta_q \sigma_{t-q}^2 σt2?=ω+α1??t?12?+?+αp??t?p2?+β1?σt?12?+?+βq?σt?q2?
其中, η t \eta_t ηt?是標準正態分布的隨機變量, ω \omega ω 是常數項, α i \alpha_i αi?和 β i \beta_i βi?是模型參數。
- GARCH(廣義自回歸條件異方差)模型用于建模時間序列的波動性。其一般形式為:
- 應用
- GARCH模型常用于金融時間序列的波動性建模,如股票價格、匯率等。通過擬合 GARCH模型,可以預測未來的波動性,進而用于風險管理和投資決策。
十、機器學習在金融中的應用
(一)機器學習基礎
- 監督學習
- 監督學習是機器學習的一種方法,通過輸入特征和目標變量的樣本數據,訓練模型以預測新數據的目標變量。常見的監督學習算法包括線性回歸、邏輯回歸、決策樹、支持向量機等。
- 無監督學習
- 無監督學習用于分析沒有目標變量的數據,以發現數據中的結構和模式。常見的無監督學習算法包括聚類分析、主成分分析等。
- 強化學習
- 強化學習是一種通過與環境交互來學習最優行為的機器學習方法。在金融領域,強化學習可以用于投資策略的優化和風險管理。
(二)機器學習在金融中的應用
- 金融預測
- 機器學習算法可以用于預測股票價格、匯率、利率等金融時間序列。例如,使用神經網絡可以捕捉時間序列中的非線性關系,提高預測精度。
- 信用風險評估
- 機器學習算法可以用于信用風險評估,通過分析借款人的特征(如收入、信用歷史等)來預測違約概率。例如,使用決策樹或隨機森林可以構建信用風險評估模型。
- 投資組合優化
- 機器學習算法可以用于投資組合優化,通過分析資產收益率和風險特征,優化投資組合的權重。例如,使用強化學習可以動態調整投資組合,以適應市場變化。
- 高頻交易
- 機器學習算法可以用于高頻交易,通過分析市場數據(如訂單簿數據、價格數據等)來預測短期價格走勢,從而制定高頻交易策略。
十一、案例分析
(一)Black-Scholes模型的應用
- 案例背景
- 假設某公司股票當前價格為 S 0 = 100 S_0 = 100 S0?=100元,無風險利率為 r = 0.05 r = 0.05 r=0.05,股票價格的波動率為 σ = 0.2 \sigma = 0.2 σ=0.2,歐式看漲期權的行權價格為 K = 105 K = 105 K=105元,到期時間為 T = 1 T = 1 T=1年。
- 計算步驟
- 計算 d 1 d_1 d1? 和 d 2 d_2 d2?:
d 1 = ln ? ( 100 / 105 ) + ( 0.05 + 0. 2 2 / 2 ) × 1 0.2 1 ≈ ? 0.197 d_1 = \frac{\ln(100/105) + (0.05 + 0.2^2/2) \times 1}{0.2 \sqrt{1}} \approx -0.197 d1?=0.21?ln(100/105)+(0.05+0.22/2)×1?≈?0.197
d 2 = d 1 ? 0.2 1 ≈ ? 0.397 d_2 = d_1 - 0.2 \sqrt{1} \approx -0.397 d2?=d1??0.21?≈?0.397 - 計算標準正態分布的累積分布函數值:
N ( d 1 ) ≈ 0.4222 , N ( d 2 ) ≈ 0.3457 N(d_1) \approx 0.4222, \quad N(d_2) \approx 0.3457 N(d1?)≈0.4222,N(d2?)≈0.3457 - 計算期權價值:
C = 100 × 0.4222 ? 105 × e ? 0.05 × 1 × 0.3457 ≈ 8.32 元 C = 100 \times 0.4222 - 105 \times e^{-0.05 \times 1} \times 0.3457 \approx 8.32 \text{元} C=100×0.4222?105×e?0.05×1×0.3457≈8.32元
- 計算 d 1 d_1 d1? 和 d 2 d_2 d2?:
(二)投資組合優化案例
- 案例背景
- 假設投資者有三種資產可供選擇,其預期收益率分別為 μ 1 = 0.1 \mu_1 = 0.1 μ1?=0.1、 μ 2 = 0.15 \mu_2 = 0.15 μ2?=0.15、 μ 3 = 0.2 \mu_3 = 0.2 μ3?=0.2,協方差矩陣為:
Σ = ( 0.04 0.01 0.02 0.01 0.09 0.03 0.02 0.03 0.16 ) \Sigma = \begin{pmatrix} 0.04 & 0.01 & 0.02 \\ 0.01 & 0.09 & 0.03 \\ 0.02 & 0.03 & 0.16 \end{pmatrix} Σ= ?0.040.010.02?0.010.090.03?0.020.030.16? ? - 投資者的目標是構建一個預期收益率為 μ p = 0.15 \mu_p = 0.15 μp?=0.15 的投資組合。
- 假設投資者有三種資產可供選擇,其預期收益率分別為 μ 1 = 0.1 \mu_1 = 0.1 μ1?=0.1、 μ 2 = 0.15 \mu_2 = 0.15 μ2?=0.15、 μ 3 = 0.2 \mu_3 = 0.2 μ3?=0.2,協方差矩陣為:
- 計算步驟
- 設資產權重分別為 w 1 w_1 w1?、 w 2 w_2 w2?和 w 3 w_3 w3?,則有:
w 1 + w 2 + w 3 = 1 w_1 + w_2 + w_3 = 1 w1?+w2?+w3?=1
w 1 × 0.1 + w 2 × 0.15 + w 3 × 0.2 = 0.15 w_1 \times 0.1 + w_2 \times 0.15 + w_3 \times 0.2 = 0.15 w1?×0.1+w2?×0.15+w3?×0.2=0.15 - 通過求解優化問題:
min ? w 1 , w 2 , w 3 w 1 2 × 0.04 + w 2 2 × 0.09 + w 3 2 × 0.16 + 2 w 1 w 2 × 0.01 + 2 w 1 w 3 × 0.02 + 2 w 2 w 3 × 0.03 \min_{w_1, w_2, w_3} w_1^2 \times 0.04 + w_2^2 \times 0.09 + w_3^2 \times 0.16 + 2w_1w_2 \times 0.01 + 2w_1w_3 \times 0.02 + 2w_2w_3 \times 0.03 w1?,w2?,w3?min?w12?×0.04+w22?×0.09+w32?×0.16+2w1?w2?×0.01+2w1?w3?×0.02+2w2?w3?×0.03
可以得到最優權重 w 1 w_1 w1?、 w 2 w_2 w2?和 w 3 w_3 w3?。
- 設資產權重分別為 w 1 w_1 w1?、 w 2 w_2 w2?和 w 3 w_3 w3?,則有:
(三)信用風險評估案例
- 案例背景
- 假設某銀行有一批貸款客戶,需要評估其違約概率。客戶的特征包括收入、信用歷史、貸款金額等。
- 計算步驟
- 使用邏輯回歸模型對違約概率進行建模:
P ( 違約 ) = 1 1 + e ? ( β 0 + β 1 收入 + β 2 信用歷史 + β 3 貸款金額 ) P(\text{違約}) = \frac{1}{1 + e^{-(\beta_0 + \beta_1 \text{收入} + \beta_2 \text{信用歷史} + \beta_3 \text{貸款金額})}} P(違約)=1+e?(β0?+β1?收入+β2?信用歷史+β3?貸款金額)1? - 通過最大似然估計方法估計模型參數 β 0 \beta_0 β0?、 β 1 \beta_1 β1?、 β 2 \beta_2 β2? 和 β 3 \beta_3 β3?。
- 使用模型對新客戶的違約概率進行預測,從而進行信用風險評估。
- 使用邏輯回歸模型對違約概率進行建模:
十二、總結
金融學是金融領域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工具,它通過數學模型和方法來解決金融問題,幫助投資者和金融機構做出更科學的決策。從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基礎到隨機過程,從金融衍生品定價到投資組合優化,從風險管理到數值方法,金融學涵蓋了多個領域的知識。通過學習金融學,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場的運行機制,掌握金融工具的定價方法,優化投資組合,管理金融風險,并在復雜多變的金融市場中獲得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