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方法集中在如何利用LLM的強大推理能力和語言理解能力來增強自動駕駛系統的感知、決策和規劃能力。以下是幾種典型的方法和思路:
1. 基于LLM的駕駛決策與規劃
方法:將LLM作為駕駛決策的核心模塊,利用其強大的推理能力生成駕駛行為或軌跡。
示例:
DriveGPT4:將傳感器數據(如攝像頭圖像)投影為語言模型的輸入,利用LLM生成駕駛控制信號(如轉向、加速、剎車)和解釋性文本。
GPT-Driver:將感知到的場景狀態編碼為提示(prompt),依賴LLM生成合理的駕駛計劃。
優點:LLM能夠處理復雜的推理任務,生成人類可理解的駕駛決策,增強系統的可解釋性。
挑戰:LLM的推理速度較慢,難以滿足實時駕駛的需求。
2. 多模態融合與視覺語言模型(VLM)
方法:將傳感器信息(如圖像、激光雷達數據)與語言信息結合,利用多模態模型(如BLIP-2、LLaMA-Adapter)進行感知和推理。
示例:
DriveLM:通過圖結構的視覺問答(GVQA)任務,將感知、預測和規劃階段的問答對連接起來,利用視覺語言模型VLM進行多步推理。
挑戰:需要大量的多模態數據進行訓練,且模型的復雜度較高。
3. 基于LLM的場景理解與問答QA
方法:利用LLM進行場景理解,通過問答QA形式提取關鍵信息(如對象狀態、交通規則等),并將其用于駕駛決策。
示例:
DriveLM:通過圖結構的問答對(GVQA),逐步推理出駕駛場景中的關鍵信息(如“前方是否有行人?”、“車輛應該采取什么行動?”)。
LingoQA:通過視頻問答任務,提取自動駕駛場景中的關鍵信息。
優點:問答形式能夠增強系統的可解釋性,幫助人類理解自動駕駛系統的決策過程。
挑戰:問答對的生成需要高質量的標注數據,且LLM可能生成不準確的答案。
4. 基于LLM的軌跡生成與控制
方法:將LLM用于生成車輛的軌跡或控制信號,利用其推理能力生成合理的駕駛行為。
示例:
DriveLM:通過軌跡標記化技術,將連續的軌跡離散化為語言模型的詞匯表,生成車輛的未來軌跡。
優點:LLM能夠生成復雜的軌跡,適用于多變的駕駛場景。
挑戰:軌跡生成需要高精度的控制信號,LLM的輸出可能不夠穩定。
5. 基于LLM的零樣本泛化與長尾場景處理
方法:利用LLM在互聯網規模數據上訓練的知識,處理自動駕駛中的長尾場景(如罕見物體、復雜交通規則)。
示例:
DriveLM:通過零樣本泛化測試,驗證模型在未見過的傳感器配置和場景中的表現。
優點:LLM具備強大的泛化能力,能夠處理未見過的場景。
挑戰:LLM可能生成不合理的決策,尤其是在安全關鍵場景中。
6. 基于LLM的交互與可解釋性
方法:利用LLM生成自然語言解釋,增強自動駕駛系統與人類用戶的交互能力。
示例:
DriveGPT4:生成駕駛決策的解釋性文本(如“車輛減速是因為前方有行人”)。
DriveLM:通過問答對的形式,逐步解釋駕駛決策的邏輯。
優點:增強系統的透明度和用戶信任。
挑戰:生成的解釋可能不完全準確,需要額外的驗證機制。
7. 基于LLM的閉環規劃與實時控制
方法:將LLM應用于閉環駕駛系統,實時生成控制信號并調整駕駛行為。
示例:
LMDrive:利用LLM進行閉環駕駛,實時生成控制信號。
DriveLM:未來計劃擴展到閉環規劃任務。
優點:閉環系統能夠更好地適應動態變化的駕駛環境。
挑戰:LLM的推理速度較慢,難以滿足實時控制的需求。
8. 基于LLM的多智能體交互
方法:利用LLM進行多智能體(如車輛、行人)的交互推理,生成合理的駕駛行為。
示例:
MotionLM:將多智能體運動預測建模為語言生成任務,利用LLM生成未來軌跡。
DriveLM:通過圖結構的問答對,推理出不同對象之間的交互關系。
優點:能夠處理復雜的多智能體交互場景。
挑戰:多智能體交互的復雜性較高,LLM可能生成不合理的決策。
9. 基于LLM的異常檢測與安全監控
方法:利用LLM進行異常檢測,識別駕駛場景中的潛在危險。
示例:
DriveLM:通過問答對的形式,推理出潛在的危險場景。
優點:增強系統的安全性,減少事故發生的概率。
挑戰:異常檢測需要高精度的感知數據,LLM可能生成誤報。
總結:將LLM應用于自動駕駛的主要方法包括:
①駕駛決策與規劃:利用LLM生成駕駛行為或軌跡。
②多模態融合:結合視覺和語言信息,增強場景理解能力。
③場景理解與問答:通過問答形式提取關鍵信息。
④軌跡生成與控制:利用LLM生成車輛的軌跡或控制信號。
⑤零樣本泛化:處理未見過的場景和長尾問題(如罕見物體、復雜交通規則)。
⑥交互與可解釋性:生成自然語言解釋,增強用戶信任。
⑦閉環規劃與實時控制:實時生成控制信號并調整駕駛行為。
⑧多智能體交互:推理多智能體之間的交互關系。
⑨異常檢測與安全監控:識別潛在的危險場景。
這些方法展示了LLM在自動駕駛中的巨大潛力,但也面臨推理速度、數據需求和安全性等挑戰。未來的研究可能會集中在如何優化LLM的效率、增強其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其在安全關鍵場景中的可靠性。
如果此文章對您有所幫助,那就請點個贊吧,收藏+關注 那就更棒啦,十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