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展歷程
1.1 企業創立
速騰聚創的創立可追溯至2014年8月28日,這家充滿活力的高科技企業誕生于中國深圳。公司創始人邱純鑫是一位富有遠見的企業家,他的創業之路充滿了創新精神和技術洞察力。
邱純鑫的創業靈感源于他在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的學術研究。在完成博士論文答辯后,他敏銳地捕捉到自動駕駛技術的巨大潛力,特別是激光雷達在智能交通領域的應用前景。這種前瞻性的思考為速騰聚創的創立奠定了基礎。
速騰聚創的創立背景反映了產學研深度融合的趨勢。邱純鑫及其團隊將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為商業產品,這種模式不僅加速了技術的產業化進程,也為公司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持。公司成立后,迅速組建了一支由激光雷達專家、算法工程師和軟件開發人員組成的精英團隊,為后續的技術突破和產品創新奠定了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速騰聚創的創立得到了多方支持。公司的兩位關鍵人物——首席科學家朱曉蕊和聯合創始人兼CTO劉樂天,在公司創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朱曉蕊曾擔任大疆首席科學家,擁有豐富的機器人技術研發經驗,而劉樂天則在激光雷達算法方面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這種多元化的專業背景組合為公司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1.2 技術積累
速騰聚創在技術積累方面的表現令人矚目,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和人才儲備,公司已在激光雷達技術領域取得多項關鍵突破。
公司的技術積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研發投入
- 2023年研發總投入約5.1億元
- 約30%用于AI研發,約22%用于芯片研發
-
人才儲備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有563名研發人員
- 約100名專注芯片研發,近150名專注AI算法研究
-
產品迭代
- 自2021年起持續迭代M及E平臺產品
- 目前已推出M1、M1Plus、M2、M3、MX和E1共6款產品
-
技術突破
- 2024年1月發布超長距激光雷達M3,采用940nm激光收發方案,實現300m@10%測距能力
- 打破業界“只有1550nm才能實現大于250m@10%測距”的技術瓶頸
-
車規級產品
- 2024年4月推出車規級中長距激光雷達MX,搭載全自研SoC芯片M-Core
- 最遠測距可達200米,ROI區域等效251線
-
AI感知軟件
- 2017年推出HyperVision 1.0,基于深度學習算法實現環境感知
- 2020年推出HyperVision 2.0,提供全棧式算法解決方案,支持目標感知、環境感知、預測決策及運動規劃
這些技術成果不僅展示了速騰聚創在激光雷達領域的領先地位,也為公司未來的產品創新和市場拓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通過持續的技術積累,速騰聚創正逐步構建起完整的智能激光雷達系統生態,為自動駕駛和機器人等領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1.3 里程碑事件
速騰聚創在發展歷程中取得了多個里程碑式的成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2020年2月26日獲得IATF 16949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這一認證標志著公司的固態激光雷達生產線達到了國際汽車行業的高標準要求,為其在智能固態激光雷達大規模量產方面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全球首款獲得該認證的固態激光雷達產品,RS-LiDAR-M1的成功量產不僅展示了速騰聚創在技術研發和生產管理方面的實力,也為公司在汽車行業的深度合作開辟了新的機遇。
二.業務概況
2.1 產品矩陣
在速騰聚創的產品矩陣中,公司展現了其在激光雷達技術領域的全面布局。公司的產品線涵蓋了多個系列,每個系列都針對特定的應用場景和市場需求進行了優化設計。以下是速騰聚創的主要產品系列及其特點:
-
RS-LiDAR-M系列 :
- 型號:M1、M1 Plus、M2
- 特點:全球首款實現車規前裝量產交付的第二代智能固態激光雷達
- 優勢:結構精簡、體積小、點云質量高、適應極端工況
-
RS-Helios系列 :
- 特點:新一代定制化激光雷達平臺
- 應用:機器人、智能駕駛車輛、V2X、高精度地圖等
-
RS-Ruby系列 :
- 特點:面向L4+自動駕駛的128線激光雷達
- 優勢:0.1°垂直角分辨率,提供高精度環境感知
-
RS-Ruby Lite系列 :
- 特點:面向中高速自動駕駛的80線激光雷達
- 優勢:最遠探測距離達230米,適用于高速行駛場景
-
RS-Bpearl系列 :
- 特點:360°×90°超廣視場角
- 應用:近距離補盲激光雷達,適用于復雜城市環境
-
RS-Reference系列 :
- 特點:高精度真值數據和評測系統
- 應用:為自動駕駛算法開發提供高質量的基準數據
在這些產品系列中,RS-LiDAR-M系列作為公司的核心產品,在整體業務中占據了重要地位。特別是M1和M1 Plus兩款產品,由于其在車規前裝量產方面的突破性進展,已成為公司營收的主要貢獻者。據內部數據顯示,這兩款產品在2023年的銷售額占公司總營收的約70%,充分體現了其在公司產品矩陣中的核心地位。
2.2 技術優勢
在速騰聚創的技術優勢中, 全棧芯片化重構 技術尤為突出。這項創新實現了掃描、處理和收發系統的全面芯片化,顯著提升了激光雷達的性能和可靠性。
公司于2024年推出的MX產品是這一技術的集大成之作,厚度僅25mm,展示了激光雷達全棧芯片化設計的完整形態。這一突破不僅優化了產品結構,還大幅降低了成本,為激光雷達在更多領域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基礎。
2.3 客戶布局
速騰聚創在客戶布局方面展現了全面而多元化的戰略。公司的客戶群體主要分布在 汽車和機器人兩大領域 ,形成了雙輪驅動的業務格局。
在汽車行業,速騰聚創的客戶網絡覆蓋廣泛,包括 全球28家整車廠及Tier 1供應商 。這些客戶不僅來自中國,還延伸至國際市場,充分體現了公司的全球視野和國際化戰略。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與這些客戶達成了92款車型的定點合作,其中 12家客戶的25款車型已實現SOP(Start of Production) 。
這種廣泛而深入的客戶布局為速騰聚創在汽車領域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速騰聚創在汽車客戶中特別注重與 頭部車企 的合作。公司的第一大客戶是 華為智選車業務主導的品牌鴻蒙智行 ,其主銷車型問界M7已成為速騰聚創激光雷達產品的重要應用平臺。這種與行業領先企業的緊密合作不僅為公司帶來了穩定的訂單,還提升了其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技術影響力。
除了汽車行業,速騰聚創在機器人領域的客戶布局也取得了顯著進展。公司已與 2600家機器人領域的合作伙伴 建立了合作關系,這一數字充分展示了公司在機器人市場的廣泛影響力。
在海外市場,速騰聚創更是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公司已通過某海外機器人頭部客戶的開發驗證項目驗收,并成功拿下多個海外機器人重點領域客戶的正式定點。
這一成就不僅拓寬了公司的國際市場版圖,也為其在全球機器人產業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礎。
速騰聚創與客戶的合作模式主要包括 定點合作和SOP量產 兩種形式。定點合作通常涉及產品開發和技術驗證階段,而SOP則標志著產品正式進入量產階段。這種循序漸進的合作模式有助于公司與客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同時也為產品的持續改進和優化提供了機會。
通過這種全面而多元化的客戶布局,速騰聚創不僅在汽車和機器人兩大核心領域建立了穩固的市場地位,還為未來的業務拓展和技術創新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這種雙輪驅動的客戶戰略使公司能夠在不同市場周期中保持穩健增長,同時也為其在智能感知領域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營收表現
3.1 銷量增長
在速騰聚創的營收表現中,激光雷達產品的銷量增長尤為突出。公司在2024年展現出強勁的市場表現,為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速騰聚創2024年激光雷達產品的銷量增長令人矚目。公司全年激光雷達銷量達到約54.42萬臺,較2023年的約25.96萬臺實現了近一倍的增長。這一顯著增長主要得益于 車載激光雷達產品的快速放量 ,特別是ADAS應用的激光雷達銷量增長迅猛。
從季度數據來看,速騰聚創的銷量增長呈現加速態勢:
季度 | 激光雷達銷量 | 同比增長 |
---|---|---|
Q1 | 約8.23萬臺 | 317.3% |
Q2 | 約12.3萬臺 | 415.7% |
Q3 | 約13.86萬臺 | 487.7% |
這種逐季加速的增長趨勢反映了市場對速騰聚創產品的持續認可和需求的不斷擴大。特別是在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車載激光雷達銷量達到約13.14萬臺,同比增長147.0%,展現出強勁的市場競爭力。
速騰聚創銷量增長的主要原因包括:
- 技術優勢 :產品性能提升,如M3超長距激光雷達
- 市場拓展 :客戶群體擴大,獲得28家汽車整車廠及Tier 1供應商的92款車型定點合作
- 成本控制 :全棧芯片化技術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
- 行業發展 :智能駕駛市場需求增長,激光雷達作為關鍵傳感器需求增加
展望未來,速騰聚創有望繼續保持銷量增長勢頭。公司計劃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特別是在 人形機器人領域 ,公司正積極布局,有望為銷量增長開辟新的增長點。
3.2 毛利變化
在速騰聚創的營收表現中,毛利變化是一個關鍵指標,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通過分析公司歷年的毛利數據,我們可以深入了解其業務發展軌跡和市場競爭力。
速騰聚創的毛利變化呈現出明顯的改善趨勢。2023年,公司實現毛利約0.94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毛利虧損0.39億元有了顯著改善。這一轉變使得公司的毛利率從2022年的-7.4%提升至2023年的8.4%。
值得注意的是, ADAS激光雷達產品的毛利率改善尤為顯著 。2023年,該產品類別的毛利率從2022年的-101.1%大幅收窄至-5.9%。這一變化主要得益于公司在成本控制和規模效應方面的持續努力。
隨著公司產量規模的不斷擴大, 規模經濟效應逐漸顯現 。這不僅降低了單位產品的制造成本,還提高了整體毛利率。具體數據如下:
年份 | 毛利額(億元) | 毛利率 |
---|---|---|
2022 | -0.39 | -7.4% |
2023 | 0.94 | 8.4% |
進入2024年,速騰聚創的毛利表現持續改善。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毛利4450萬元,較2023年同期的毛損590萬元有了顯著改善。這一變化使得公司的毛利率從2023年第一季度的-4.1%提升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12.3%。
毛利改善的主要原因包括:
- 規模效應 :ADAS激光雷達產品產量規模持續增長
- 成本控制 :采用芯片化策略降低生產成本
- 產品優化 :推出高性能M3和性價比MX產品
這些因素共同作用,推動了公司毛利的持續改善,為未來實現盈利奠定了基礎。
3.3 資本市場
在速騰聚創的發展歷程中,資本市場的支持起到了關鍵作用。公司自成立以來已完成 14輪融資 ,累計融資金額達 36.28億元 。這些融資為公司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2023年4月完成了G-1系列4億元和G-2系列7.9億元的兩輪融資,顯示出資本市場對其發展前景的持續看好。
參與投資的機構包括 宇通集團、小米長江產業基金、立訊有限公司、吉利控股集團、北汽集團、廣汽集團、比亞迪集團、德賽西威 等,形成了強大的產業資本支持網絡。
四.產業地位
4.1 汽車領域
在汽車領域,速騰聚創憑借其先進的激光雷達技術和產品,已成為行業內的重要參與者。公司的產品應用廣泛,市場份額不斷擴大,與多家汽車企業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在智能駕駛技術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4.2 產品應用情況
速騰聚創的激光雷達產品在汽車領域主要應用于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公司的M平臺產品采用微機電系統(MEMS)掃描技術,實現了200米的探測距離和120°×25°的視場角,為車輛提供了全面的環境感知能力。
4.3 市場份額
根據第三方數據,2024年1至9月,速騰聚創在全球激光雷達裝機量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市場份額超過35%。這一成績不僅反映了公司產品的市場認可度,也凸顯了其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技術優勢。
4.3.1 與汽車企業的合作關系
速騰聚創已與28家汽車整車廠及一級供應商建立了合作關系,涉及92款車型的量產定點訂單。這種廣泛的合作網絡使公司能夠在不同級別的自動駕駛應用中發揮作用,從L2級別的輔助駕駛到L4級別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4.3.2 在汽車產業中的技術影響力
公司的技術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全棧芯片化技術 :
- 降低成本
- 提高可靠性
- 提升性能
-
AI感知軟件 :
- 提供環境感知
- 支持目標識別
- 實現預測決策
這些技術優勢使速騰聚創能夠為汽車制造商提供更完整、更智能的激光雷達解決方案,推動整個行業向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邁進。
4.4 機器人領域
在機器人領域,速騰聚創的技術創新和產品應用取得了顯著進展。公司展示的第二代靈巧手具有20個自由度和14個力傳感器,最大負載達5kg,能夠靈活復刻人手的精細動作。
這一成果展示了速騰聚創在機器人感知和操作能力方面的領先地位,為其在人形機器人和工業自動化等領域的應用奠定了基礎。此外,公司正加速打造通用的機器人核心部件,包括感知、移動和操作能力,旨在成為全球領先的機器人技術平臺公司。
4.5 市占份額
在激光雷達市場的激烈競爭中,速騰聚創憑借其卓越的技術實力和產品優勢,已確立了顯著的市場領先地位。公司在汽車和機器人領域的市占份額均呈現快速上升趨勢,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在汽車領域,速騰聚創的市場份額增長尤為突出。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數據,2024年上半年,速騰聚創以40.3%的市場份額穩居市場首位,遠高于第二名華為技術的24.6%。這一成績反映了公司在智能駕駛市場的強勢地位。
具體來看,2024年上半年,速騰聚創的激光雷達裝機量達到235,511臺,較2023年同期的37,890臺實現了近六倍的增長。這一迅猛增長主要得益于公司在ADAS領域的持續突破。其中,ADAS激光雷達銷量達到234,500臺,同比增長487.7%,占總銷量的98.3%。
在機器人領域,速騰聚創同樣展現出強勁的市場競爭力。盡管絕對值暫時落后于汽車應用,但其在該領域的銷量增長速度令人矚目。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機器人及其他領域的激光雷達銷量達到8,900臺,同比增長21.9%。這一增長趨勢反映了公司在多元化市場布局方面的成功。
速騰聚創的市場地位不僅體現在銷量和份額上,還體現在其廣泛的客戶基礎上。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獲得22家整車廠及Tier1的80款車型量產訂單,其中12家客戶的29款車型已實現大規模量產落地。這一客戶網絡為公司未來的市場拓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展望未來,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激光雷達在更多領域的應用,速騰聚創有望繼續鞏固其市場領先地位。公司的全棧芯片化技術和持續的研發投入將為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提供有力支撐。
五.競爭格局
5.1 國內對比
在國內激光雷達市場的激烈競爭中,速騰聚創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尤其在市場份額和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優勢。與主要競爭對手相比,速騰聚創在多個關鍵指標上表現突出:
-
市場份額 :
- 2024年上半年,速騰聚創以40.3%的市場份額穩居國內首位,遠超第二名華為的24.6%和第三名禾賽科技的19.9%。
- 這種領先地位反映了速騰聚創在國內激光雷達市場的強勢地位。
-
技術水平 :
- 速騰聚創在產品創新方面持續領先,如2024年1月推出的M3激光雷達,采用940nm激光收發方案,實現了300m@10%的超長測距能力,打破了業界“只有1550nm才能實現大于250m@10%測距”的技術瓶頸。
- 這一突破展示了公司在激光雷達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
-
產品類型 :
- 速騰聚創的產品矩陣豐富,涵蓋了從車載激光雷達到機器人專用雷達的多個系列。其RS-LiDAR-M系列是全球首款實現車規前裝量產交付的第二代智能固態激光雷達,包括M1、M1 Plus、M2等型號,結構精簡、體積小、點云質量高,適應極端工況。
- 這種多元化的產品布局使公司能夠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
營收表現 :
- 2024年,速騰聚創的營收增長勢頭強勁。雖然公司仍處于虧損狀態,但虧損幅度同比收窄65.1%,展現出良好的財務改善趨勢。
- 這種營收表現反映了公司在市場拓展和成本控制方面的積極成果。
相比之下,國內其他激光雷達企業雖然在某些領域有各自的優勢,但在整體市場表現和技術創新方面仍落后于速騰聚創。例如:
- 禾賽科技 :雖然在2023年全球市場份額排名第一,但2024年前三季度已被速騰聚創超越。
- 華為 :雖然在智能網聯化方面展現潛力,但市場份額仍相對較小。
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速騰聚創在國內激光雷達市場中已確立了明顯的領先優勢。這種優勢不僅體現在市場份額上,還體現在技術創新和產品多元化方面,為公司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5.2 國際比較
在國際激光雷達市場的競爭格局中,速騰聚創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尤其在技術創新和市場份額方面取得了顯著優勢。與國際同行業企業相比,速騰聚創在多個關鍵指標上表現突出:
-
市場份額 :
- 2024年上半年,速騰聚創以40.3%的市場份額穩居全球首位,遠超第二名華為的24.6%和第三名禾賽科技的19.9%。
- 這種領先地位反映了速騰聚創在全球激光雷達市場的強勢地位。
-
技術水平 :
- 速騰聚創在產品創新方面持續領先,如2024年1月推出的M3激光雷達,采用940nm激光收發方案,實現了300m@10%的超長測距能力,打破了業界“只有1550nm才能實現大于250m@10%測距”的技術瓶頸。
- 這一突破展示了公司在激光雷達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
-
產品類型 :
- 速騰聚創的產品矩陣豐富,涵蓋了從車載激光雷達到機器人專用雷達的多個系列。其RS-LiDAR-M系列是全球首款實現車規前裝量產交付的第二代智能固態激光雷達,包括M1、M1 Plus、M2等型號,結構精簡、體積小、點云質量高,適應極端工況。
- 這種多元化的產品布局使公司能夠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
營收表現 :
- 2024年,速騰聚創的營收增長勢頭強勁。雖然公司仍處于虧損狀態,但虧損幅度同比收窄65.1%,展現出良好的財務改善趨勢。
- 這種營收表現反映了公司在市場拓展和成本控制方面的積極成果。
相比之下,國際激光雷達企業雖然在某些領域有各自的優勢,但在整體市場表現和技術創新方面仍落后于速騰聚創。例如:
- Velodyne :作為激光雷達行業的先驅,雖然在技術積累方面有一定優勢,但在市場份額和產品創新方面已被速騰聚創超越。
- Luminar :雖然在技術研發方面投入巨大,但在市場份額和營收表現方面仍落后于速騰聚創。
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速騰聚創在國際激光雷達市場中已確立了明顯的領先優勢。這種優勢不僅體現在市場份額上,還體現在技術創新和產品多元化方面,為公司未來的國際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5.3 技術差距
在技術方面,速騰聚創雖然在激光雷達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但與國際領先企業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別是在 固態激光雷達的性能和可靠性 方面,公司面臨著來自Velodyne和Luminar等競爭對手的挑戰。
這些國際企業在 高分辨率點云處理 和 復雜環境適應性 方面可能具有更先進的技術,這可能影響速騰聚創在高端自動駕駛市場的競爭力。然而,公司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正在逐步縮小這些差距,有望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取得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