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搭鐵與接地的概念
首先在這里解釋一下“搭鐵”與“接地”的概念,不要混為一團!
先說接地,大地是可導電的,其電位通常取為零。電力系統和電氣裝置的中性點、電氣設備的外露導電部分及裝置外導電部分通過導體與大地相連,稱作接地。接地的目的是使可能觸及的導電部分降到接近地電位,當產生電氣故障時,即使這些導電部分帶電,其電位與人體所處位置的大地電位基本接近,可降低觸電的危險。接地是保證人身及設備安全的措施。
所謂搭鐵,是汽車行業,對接于車體的線稱為搭鐵(負極搭鐵較為常見),就是電子行業的GND,或公用線,和接地有相似之處,但不是真的接地,兩個意義不同,功用也不同。搭鐵,其意思是將需要保護接地的導線與汽車上鐵質材料直接相連進行接地。這個俗稱尤其在福建閩南一帶相當流行。在汽車上么為什么將搭鐵等同于接地呢?這是因為,汽車上的鐵質材料導電的面積最大,分布范圍也最廣,各個部位的的鐵質材料又都是電氣連通的,選擇鐵質材料作為汽車這個在電氣上是獨立的電系統的地是很合適的。同時電流經過用電器后從車身回到蓄電池,也可以節省了很多導線,降低成本,一般傳統燃油汽車電氣系統工作電壓低于安全電壓,不會造成人身安全問題。由于汽車上的電系統通過汽車輪胎的絕緣,與大地沒有聯系,如果沒有靜電等方面因素的影響或不考慮這方面影響的話,汽車上的電系統就是一個完全與大地獨立的系統,即和大地是沒有關聯的系統,而兩個沒有關聯的電系統之間的電位是不能確定的。將汽車上鐵質材料作為汽車的地,其電位是否與大地相等也無關緊要。
搭鐵,實際上就是選定汽車車身為電位的參考點,即車上電池、各用電器件都以車身為零電位點。并非是指接“地”。在無線電技術發展初期,還鬧過笑話:飛機上的無線電設備要“地線”,就有人建議在飛機上要放花盆,以為放土后就有了“地”線。
只有一些轎車、燃油運輸車,會在車身后拖一根鐵鏈接地,汽車輪胎與地面高速摩擦會使車體帶有大量電荷,車體拖的尾巴可以將電荷導入地下,從而使車身與大地等電位,以免車身吸附灰塵或靜電電勢過高打火花造成危險。
提醒:對于新能源電動汽車高壓線束設計應當采用雙線制,此時電氣系統能夠產生的高壓電為幾百伏,已經超過人體的承受范圍的安全電壓,電池包負極是不能與車身連接的,車身不能被當做整車搭鐵點。
二.汽車線束搭鐵的設計原則
在選擇搭鐵點時,我們必須要將電子地和功率地區分開來,也要將模擬地和數字地分開來接,以避免信號間的相互干擾,因為他們對地的沖擊是不同的,而這種對地的沖擊會影響較敏感的電子電器元件的工作。但是對同一控制器而言,而不能將兩者分開太遠,因為,如果兩者距離過遠,那么兩者間的電位差就越大,那么對同一控制器而言,地電位就存在比較大的差異,這個也會影響用電器的工作,搭鐵分配和布置原則如下:
1)就近搭鐵;
2)電機類(刮水器電機、洗滌泵電機、暖風電機、電磁閥等)接地線單獨接地(分布在駕駛室內、車架上);
3)收放機地線單獨接地(駕駛室內);
4)弱信號傳感器的接地線(儀表地線)應單獨接地(接蓄電池負極),保證信號正常傳輸;
5)ECU(安全氣囊ECU、發動機ECU)地線易受其他零件工作時干擾,分別單獨搭鐵到蓄電池負極;
6)車架上各接地點之間地線互相連接,接地點直接通過螺栓、齒形墊片,安裝到車架上;
7)蓄電池負極與發動機和車身分別單獨搭鐵;
8)搭鐵點盡量布置在容易維護的地方,便于搭鐵點維護;
9)搭鐵點位置優先選擇在各主要的梁上,除非特殊的情況外,不允許使用支架搭鐵,避免搭鐵不良;
10)不要把接地裝置布置在嚴重的飛濺區域;
11)不要把和電有關的組成部件或接地螺絲釘布置在油箱和油管的附近;
12)電子扇需要單獨接地,大功率設備單獨搭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