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碳足跡概念
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CFP)是用來衡量個體、組織、產品或國家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標。產品碳足跡屬于碳排放核算的一種,一般指產品從原材料加工、運輸、生產到出廠銷售等流程所產生的碳排放量總和,是衡量生產企業和產品綠色低碳水平的重要指標。
2018年8月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發布了《ISO14067:2018溫室氣體-產品碳足跡-量化要求及指南》,該標準取代了技術規范(ISO/TS14067:2013)并成為一項國際公認的用于量化產品碳足跡的ISO標準。
該標準規定了量化和報告產品碳足跡(CFP)的原則、要求和指南,其方式與國際生命周期評估(LCA)標準(ISO14040和ISO14044)一致。為企業界評估產品碳排放提供了統一的規范,是有效推動綠色商品或服務評價的工具。
該標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有前期諸多標準鋪墊而逐步形成(發展歷程見下圖),本文從時間維度梳理了國際主流標準,這些標準公認力強、具有里程碑意義,文章主要內容圍繞圖示中的相關標準展開。
(圖 產品碳足跡國際標準發展歷程)
二、碳足跡主要國際標準
1、ISO 14040/14044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價
ISO 14040和ISO 14044共同構成了生命周期評價(LCA)的框架和方法。LCA的重要性在于它為后續更加精細化的碳足跡標準提供了一種科學且系統性的方法,以評估產品、服務或活動在整個生命周期內的碳排放量。
ISO 14040標準主要是為了提供生命周期評價的一般原則和框架,以確保評價的可比性、透明度和科學性。標準規定了生命周期評價的定義、目的和范圍,并提供了評價過程的指導原則。強調了LCA應該采用綜合性的方法,考慮產品或服務的整個生命周期,從原材料采集、生產、使用階段,到廢棄處理等環節。
ISO 14044標準進一步細化了生命周期評價的具體要求和指南,以便實施和進行LCA的操作。標準明確了LCA的步驟和方法,包括目標和范圍的確定、生命周期庫的建立、數據采集與處理、結果解釋等。提供了關于如何選擇功能單元、系統邊界、生命周期階段、影響類別等方面的指導。
2. PAS 2050商品和服務在生命周期內的溫室氣體排放評價標準
PAS 2050由英國標準協會(BSI)與Carbon Trust等機構制定,代表"Publicly Available Specification",即公開可用規范。依照ISO 14040和ISO 14044,根據LCA方法和原則,旨在為各種組織提供一種評估其產品或服務溫室氣體排放的標準方法。
PAS 2050針對B2C和B2B兩種形式的產品,規定了兩種生命周期的流程。
計算B2C產品的碳足跡,需要包含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即“從搖籃到墳墓”,包括原材料--制造--分銷和零售--消費者使用--最終廢棄或回收。
計算B2B碳足跡的周期,截止到產品運送到另一個企業時,即“從搖籃到大門”,包括原材料--制造--分銷給企業客戶。
3. ISO 14067溫室氣體 - 產品碳足跡 - 量化與溝通的規則與指南
ISO 14067由2013年國際標準化組織出版,建立在現有的生命周期評價、環境標志和聲明等國際標準的基礎上,專門針對產品碳足跡的量化和外界交流而制定的國際權威標準。它是ISO 14000系列標準的一部分,這個系列涵蓋了各種環境管理方面的標準。
標準規定了量化和報告產品碳足跡的原則、要求和指南,其方式與LCA標準一致。集合環境標志與宣告、商品生命周期分析、溫室氣體盤查等內容,可把商品整個生命周期中95%以上的碳足跡都計算進去。在ISO14067中,產品碳足跡的定義為:基于生命周期法評估得到的一個產品體系中對溫室氣體排放和清除的總和,以二氧化碳當量(CO2eq)表示其結果。ISO14067標準頒布之后,其它產品碳足跡的相關標準將被終止使用或者根據此國際標準進行修正。
三、其他標準與標準應用
1、GHG Protocol
是一個廣泛采用的標準框架,用于企業和政府機構評估、報告和管理溫室氣體排放。為公司及各類組織提供一種統一的方法來量化和報告其溫室氣體排放,將溫室氣體排放分為三個范圍。范圍1為直接排放,即組織直接控制的排放源,如生產設施和車輛。范圍2為間接能源排放,即與購買的電力、蒸汽或熱量生產相關的排放。范圍3為其他間接排放,包括與組織活動相關的其他間接排放,如供應鏈排放、員工通勤、廢棄物處理等。
2、TSQ0010
2013 碳足跡的公共通報框架:由日本工業標準化組織(JISC)制定。標準提供了碳足跡公開通報的框架和指南,以促進碳足跡信息的公開透明,為利益相關者提供準確、可靠的碳足跡數據,從而推動企業和消費者更好地認識和管理碳排放。標準為日本企業和組織提供了一個統一的框架,以便他們能夠公開和共享其碳足跡信息,同時也為全球碳足跡標準化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3、ISO 14025
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發布的標準,ISO 14025確定了三種類型的環境產品聲明——類型Ⅰ、類型Ⅱ和類型Ⅲ。其中,類型Ⅰ聲明是由第三方機構進行驗證和認證的,提供了全面的、可比的產品環境信息;類型Ⅱ聲明(EPD)是自愿性聲明,由制造商自行制定;類型Ⅲ聲明提供了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環境性能信息,并通過第三方驗證和認證。
4、ISO 14025標準的應用
ISO 14025是EPD的國際標準,規定了EPD的制定、驗證和認證流程,確保EPD的一致性、可靠性和可比性。EPD也被稱為Ⅲ型環境聲明,是一份經第三方審核且注冊過的系統化文件,它就產品生命周期對環境產生的影響提供透明且可對比的信息。此類聲明根據國際標準ISO 14025編制和審核,并以符合ISO 14040和ISO 14044標準的生命周期評估結果為依據。
小結:碳足跡作為環境信息的重要傳遞者,是一種用于衡量產品在整個生命周期對環境影響的制度,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未來,產品碳足跡可能成為國際市場和品牌供應鏈的準入條件,中國出海企業應密切關注全球資源環保相關政策,主動加強供應鏈碳管理,通過不斷提高降碳能力,提高在國際市場上的碳競爭力。
本文來自:AMT企源碳管理團隊。
往期推薦
碳課堂|入門必看!碳足跡(CFP)主要國際標準一覽
碳實踐|供應鏈碳管理是什么?為什么?如何做?
碳課堂|ISO 14067 產品碳足跡國際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