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什么是推薦系統
- 你需要推薦系統嗎
- 總結
什么是推薦系統
讓我們來換一個角度回答三個問題,從而重新定義什么是推薦系統:
1、它能做什么?
2、它需要什么?
3、它怎么做。
對于第一個問題“它能做什么”,我的回答是:推薦系統可以把那些最終會在用戶(User)和物品(Item)之間產生的連接提前找出來。人是互聯的終極意義,‘其他’統稱為物品,物品可能是人,資訊,消費品、服務等。推薦系統就是要在這張巨大的網中,不斷去發現那些很可能會和人發生連接的另一類物品節點,讓它們和用戶真的建立連接。
提煉一下上述邏輯:
1、世界的發展趨勢是萬物傾向于建立越來越多的連接。
2、人是這一切趨勢的意義所在,為人建立連接是要義。
3、根據已有的連接預測和人有關的連接,就是推薦系統。
舉例,一個電商平臺,用戶剛買過什么,常買什么,你正在瀏覽什么,這些都是用戶和物品之間已經存在的連接,用這些連接去預測還會買什么,還會看什么也是推薦系統。
按照上面的分析,我也同時回答了第二個問題‘它需要什么’:推薦系統需要已經存在的連接,從已有連接去預測未來的連接。
第三個問題:怎么做?
預測用戶評分和偏好。這是推薦系統背后相關算法和技術的兩大分類,更抽象的視線方式分類是:機器推薦和人工推薦,也就是通常說的‘個性化推薦’和‘編輯推薦’。兩者之間還存在現在最常見的領域專家推薦,也就是網紅推薦,如何為用戶找到適合他的網紅也屬于推薦系統范疇。
總結一些推薦系統就是:用已有的連接去預測未來用戶和物品之間會出現的連接。
你需要推薦系統嗎
我已經根據能做什么、需要什么、怎么做三個方面,討論了什么是推薦系統。那么只有前兩個條件成熟,你就需要一個推薦系統,那么如何判斷條件是否成熟了呢?
我們可以考慮兩點:
第一點,看看產品的目的。如果一款產品的目的是建立越多連接越好,那么它最終需要一個推薦系統。有哪些產品的目的不是建立連接呢?一種典型的產品就是工具類,比如一個視頻編輯器,則不需要推薦系統,至少在工具屬性很強時不需要推薦系統。
第二點,看看產品現有的連接。如果你的產品中物品很少,少到用人工就可以應付過來,那么用戶產生的連接肯定不多,這時不適合搭建推薦系統,這時產品的瓶頸是物品的數量不足,應想辦法豐富物品種類。如果你現在物品種類也很多用戶數量也很多,就是用戶和物品的連接很少,表現就是用戶的留存回訪很低,這時也不是很需要一個推薦系統。你應該想辦法找到用戶流失的原因,直到他們能貢獻第一批連接才行。
關于第二點,長尾理論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如何把用戶和物品各種可能的連接匯總,包括用戶屬性、物品屬性等,應該要有長尾效應才可能讓推薦系統發揮效果。
這里我介紹一個簡單指標,用于判斷是不是需要推薦系統:
分子是增加的連接數,分母是增加的活躍用戶數和增加的有效物品數。
如果增加的連接數主要靠增加的活躍用戶數和增加的物品數貢獻,則該值會較小,不適合加入推薦系統;
如果增加的連接數和新增活躍用戶和物品關系不大,那說明連接數已有自發生長的趨勢了,適合加入推薦系統加速這一過程。
總結
到底要不要上推薦系統,如果僅僅從戰術上來看,是一個關乎投入產出比的問題,搭建一個推薦系統的前期投入不小,你需要:組建團隊、購置計算資源、積累數據、花費時間優化。這些成本在早期不必要或者不成熟的情形下投入,顯然投入產出比不是很優;如果是戰略問題,另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