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學習
考綱內容
(一)通信基礎
???????????信道、信號、帶寬、碼元、波特、速率、信源與信宿等基本概念;
???????????奈奎斯特定理與香農定理;編碼與調制;
???????????電路交換、報文交換與分組交換;數據報與虛電路
(二)傳輸介質
???????????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與無線傳輸介質;物理層接口的特性
(三)物理層設備
???????????中繼器;集線器
復習提示
????????物理層考慮的是怎樣才能在連接各臺計算機的傳輸介質上傳輸數據比特流,而不是具體的傳輸介質。本章概念較多,易出選擇題,復習時應抓住重點,如奈奎斯特定理和香農定理的應用、編碼與調制技術、數據交互方式,以及電路交換、報文交換與分組交換技術等。
2.1 通信基礎
2.1.1 基本概念
????????1、數據、信號與碼元
????????2、信源、信道與信宿
????????3、速率、波特與帶寬
????????速率是指數據傳輸速率,表示單位時間內傳輸的數據量,常有兩種描述形式。
2.1.2 信道的極限容量
????????任何實際的信道都不是理想的,信號在信道上傳輸時會不可避免地產生失真。但是,只要接收端能夠從失真的信號波形中識別出原來的信號,這種失真對通信質量就沒有影響。但是,若信號失真很嚴重,則接收端就無法識別出每個碼元。碼元的傳輸速率越高,或者信號的傳輸距離越遠,或者噪聲干擾越大,或者傳輸介質的質量越差,接收端波形的失真就越嚴重。
????????1、奈奎斯特定理(奈氏準則)
????????2、香農定理
????????奈氏準則只考慮了帶寬與極限碼元傳輸速率之間的關系,而香農定理不僅考慮了帶寬,也考慮了信噪比。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表明,一個碼元對應的二進制位數是有限的。
2.1.3 編碼與調制
????????信號是數據的具體表示形式,數據無論是數字的還是模擬的,為了傳輸的目的,都要轉換成信號。將數據轉換為模擬信號的過程稱為調制,將數據轉換為數字信號的過程稱為編碼。
????????數字數據可通過數字發送器轉換為數字信號傳輸,也可通過調制器轉換成模擬信號傳輸;同樣,模擬數據可通過PCM編碼器轉換成數字信號傳輸,也可通過放大器調制器轉換成模擬信號傳輸。這樣,就形成了如下4種編碼與調制方式。
????????2、模擬信號編碼為數字信號
????????3、數字數據調制為模擬信號
????????4、模擬數據調制為模擬信號
????????為了實現傳輸的有效性,可能需要較高的頻率。這種調制方式還可使用頻分復用(FDM)技術,充分利用帶寬資源。電話機和本地局交換機采用模擬信號傳輸模擬數據的編碼方式。
2.2 傳輸介質
2.3 物理層設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