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應屆生公司內網說了一句’什么時候被pdd收購’,結果慘遭公司開除
這個事最近在圈子討論比較多
前二天,有一個上海交大畢業的應屆生,在京東實習了9個月,好不容易轉正12天后,只因在內網說了一句話,就被公司人事約談,火速開除。
據說當時是京東發了內網通知,說要規范午休的時間,他在下面評論了一句“什么時候被pdd收購”,直接導致了后面公司人事找到他,全場沒收手機,讓他主動提離職申請,一、二級主管火速審批,估計京東職業生涯結束了。
他自己表示只是頭腦一熱才評論的這句話,之后火速刪除了。
據稱是被劉強東看到了,所以才鬧這么大。
要說這個事的對錯,我覺得雙方都有問題。
首先,這個應屆生肯定是調侃,不是在認真提建議。
認真提建議,應該拿出理由,比如被拼多多收購的好處、可行性、利弊,要是你認真說,東哥說不定會認真考慮你的建議。
既然是調侃,就要看合不合適,自己作為公司員工,不能吃人家飯,砸人家碗。
如果不認可公司,可以選擇辭職去拼多多,加把勁工作,來日收購京東,當然大概率是腦袋一熱,沒細想合適不合適,就發了。
年輕人遭受的第一頓毒打。
這種評論放以前沒啥問題,東哥可能笑一笑,當作兄弟給他開玩笑,現在這種形勢,正是竄了一肚子氣,不知道往哪出,他正好撞上來。
看事情看本質,這件事背后折射出來的問題是什么,從這件事源頭說起,京東之所以會出臺考勤相關的政策,是拼多多和字節電商不斷攀升的市場占有率,從一季度財報數據也可以看出來;
拼多多一季度盈利300多億,京東89億。
而且從趨勢上看,多多勢不可擋;
拼多多一季度財報數據:一季度凈利潤同比暴增202%,經營利潤同比增長275%,現在這個經濟形勢,有超200%的增長,你們仔細想想,恐怖。。。。
反觀京東這邊,營收和增長壓力巨大,市場份額不斷被蠶食,高盛預測,到2025年,京東和阿里系市場份額加起來不到 50%.
理解了這個大勢之后,再來看這個事件,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這個應屆生為何會如此迅速的開除。
一般公司增長乏力,外部競爭壓力加劇,管理層一定會做點什么挽回頹勢。
這段時間正值 618 大促,京東和阿里系今年都非常重視,因為今年是第一個京東和阿里改變了電商策略,重視“價格力” 的第一年, 摩拳擦掌蓄勢待發。
之前還爆出來劉強東在國外遙控指揮國內業務,潛伏在各個業務群,時刻關注業務進展,甚至繞過CEO,直接跟負責具體業務的負責人,甚至下面二級業務員工直接對話,關注業務細節,加了很多業務相關的群,甚至因為人在國外有時差,一天只睡4個小時。
公司經營壓力大,內部士氣不振,內憂外患之際
老板剛出臺政策想整頓一下,重整旗鼓,再次發起沖鋒
這時候有個人站出來唱反調,擾亂軍心,不斬你斬誰
退一萬步講
即使這個事不是東子授意的,人事自己決策的,那也正常
大公司很注重價值觀,人事又是招聘和選拔人才過程中主要考核價值觀的人,這種價值觀有問題的人怎么招進來的?
人事如果不趕緊上措施,殺雞儆猴,畢竟那個發帖還有四十幾個給他點贊,一群人“價值觀有問題”的人跑出來,人事還想不想干了,再不開除這位“東哥兄弟”,人事估計自己也做不成東哥兄弟了,畢竟東哥兄弟不是那么好當的
5月25日,東子在高管會上講話:凡是長期業績不好,從來不拼搏的人,不是我的兄弟。
為什么說雙方都有問題,人事這邊處理方式也有點粗暴
HR是沒權利強制沒收員工手機,這屬于漠視基本人權
另外如果要辭退員工,也要協商賠償方案,兄弟們覺得這公司有人情味,也會更愿意拼搏
這波操作確實缺乏大公司人事的職業素養,一波直接把京東送上了頭條,對京東來說,這就是失敗。
這個事也給大家提了一個醒,在現在這種大環境下,在評論公司方面還是要謹言慎行,互聯網公司已經算相對開明自由的,如果說話時沒考慮當時所處的環境和背景,影響是不可逆的,最后因言獲罪,得不償失。
但我不是建議大家不說話或少說,而是建議大家多發表建設性的批評和建議,畢竟提問題和吐槽容易,提方案和改進辦法難,我記得京東內網曾經也有人給京東提過批評和公司問題,東子還是非常虛心的采納了。
包括阿里的內網,有人公開否定馬云,提的批評還很尖銳,馬云也是辯證看待,認真回復。
如果公司因為你提批評和建議開除你,那證明這個公司沒有糾錯能力,可以換公司了。
當然前提你出發點真的是希望公司變好,你畢竟還從公司領著一份工資,某種意義上講,你跟公司商業上是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