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學習實戰寶典:用scikit-learn打造智能應用

書接上文——《數據探險家的終極指南:用Python挖掘機器學習的奧秘》

前文我們在這段精彩的機器學習探險之旅中,從基礎概念出發,深入探索了使用Python和scikit-learn庫進行數據分析和模型構建的全過程。

我們首先了解了機器學習的基本原理,包括監督學習、無監督學習以及強化學習,并為探險準備了必要的工具——安裝和配置了scikit-learn庫。

數據預處理是探險的重要環節,我們學習了如何加載和查看數據,處理缺失值,進行數據轉換和標準化,以及類別變量編碼。隨后,我們掌握了特征選擇與提取的技巧,包括特征重要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

在分類算法的篇章中,我們接觸了線性模型如邏輯回歸和支持向量機(SVM),非線性模型如決策樹和隨機森林,以及過擬合問題和交叉驗證的解決方案~

文章目錄

    • 6. 聚類算法
      • 6.1 K-means聚類
      • 6.2 層次聚類
    • 7. 降維技術
      • 7.1 主成分分析(PCA)深入
      • 7.2 t-SNE
    • 8. 模型評估與選擇
      • 8.1 評估指標
      • 8.2 模型選擇與調優
        • Grid Search與Randomized Search
    • 9. 結論
      • sklearn庫學習總結
      • 機器學習實踐中的注意事項
    • 參考文獻
      • 在線資源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6. 聚類算法

聚類算法在機器學習中就像是一群探險隊員圍坐在篝火旁,分享他們一天的發現。通過交流,他們開始意識到,盡管森林廣闊,但可以根據樹木的種類、地形的起伏,將森林劃分成不同的區域。在數據科學中,聚類算法幫助我們發現數據內在的結構,將數據點分組成相似的簇。

6.1 K-means聚類

K-means聚類是聚類算法中的“老馬識途”,它通過迭代地移動“質心”來將數據點劃分為K個簇。這就像是你根據地圖上的標記,將森林劃分為幾個區域,每個區域都有其獨特的特征。

下面是一個使用K-means聚類的例子: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創建K-means聚類對象,假設我們想要分成3個簇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3)# 訓練模型
kmeans.fit(X)# 預測每個點的簇標簽
labels = kmeans.predict(X)# 可視化聚類結果
plt.scatter(X[:, 0], X[:, 1], c=labels, cmap='viridis')
plt.scatter(kmeans.cluster_centers_[:, 0], kmeans.cluster_centers_[:, 1], s=300, c='red', marker='x')
plt.title('K-means Clustering')
plt.xlabel('Feature 1')
plt.ylabel('Feature 2')
plt.show()

在這個例子中,X 是我們的數據集,我們使用K-means算法將其分成3個簇,并通過散點圖展示了聚類結果。

6.2 層次聚類

層次聚類則像是一群探險隊員根據親疏關系逐漸形成不同的小團體。層次聚類通過構建一個聚類樹(稱為“譜系圖”或“樹狀圖”)來組織數據點,從而不需要預先指定簇的數量。

以下是使用層次聚類的一個簡單示例: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AgglomerativeClustering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使用scikit-learn內置的鳶尾花數據集
iris = datasets.load_iris()
X = iris.data# 創建層次聚類對象,這里我們沒有指定簇的數量
hierarchical = AgglomerativeClustering(n_clusters=None)# 訓練模型
hierarchical.fit(X)# 可視化聚類樹狀圖
plt.figure(figsize=(12, 8))
plt.title('Hierarchical Clustering Dendrogram')
plt.xlabel('Sample index')
plt.ylabel('Distance')
plt.show()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使用了鳶尾花數據集,并讓層次聚類算法自動決定簇的數量,通過樹狀圖展示了聚類的過程。

聚類算法不僅幫助我們理解數據的內在結構,還能揭示數據中可能未被注意到的模式和關聯。在下一章,我們將學習降維技術,這就像是用望遠鏡觀察星空,雖然星星繁多,但我們可以通過降維技術將它們分組,更清晰地看到星座的輪廓。準備好了嗎?讓我們繼續我們的探險,揭開數據的神秘面紗吧!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7. 降維技術

在機器學習的旅途中,降維技術就像是一副神奇的眼鏡,它幫助我們在復雜的數據星系中,找到那些最亮的星星。通過降維,我們可以簡化數據的復雜性,同時保留最重要的信息,讓數據的模式和結構更加清晰可見。

7.1 主成分分析(PCA)深入

主成分分析(PCA)是我們在第3章初步探索過的技術,現在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它。PCA就像是一張星系地圖,它通過找到數據中最重要的方向(主成分),來簡化我們的數據星系。

舉個例子,我們可以使用PCA來降低鳶尾花數據集的維度,從四個特征降到兩個,以便進行可視化:

from sklearn.decomposition import PCA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加載鳶尾花數據集
iris = datasets.load_iris()
X = iris.data# 創建PCA對象,將數據降到2維
pca = PCA(n_components=2)# 對數據進行降維
X_pca = pca.fit_transform(X)# 可視化降維后的數據
plt.figure(figsize=(8, 6))
plt.scatter(X_pca[:, 0], X_pca[:, 1], c=iris.target, cmap='viridis')
plt.xlabel('Principal Component 1')
plt.ylabel('Principal Component 2')
plt.colorbar()
plt.title('PCA of IRIS dataset')
plt.show()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首先加載了鳶尾花數據集,然后使用PCA將其降到了兩個主成分,并通過散點圖展示了降維后的數據。

7.2 t-SNE

t-SNE(t-分布隨機鄰域嵌入)是另一種強大的降維技術,尤其擅長將高維數據降到二維或三維,用于可視化。t-SNE就像是一臺高分辨率的望遠鏡,它能夠讓我們在復雜的數據星系中,看到更多細節。

下面是一個使用t-SNE的例子:

from sklearn.manifold import TSNE# 使用PCA降維后的數據
X_pca = pca.fit_transform(X)# 創建t-SNE對象
tsne = TSNE(n_components=2, random_state=0)# 對數據進行降維
X_tsne = tsne.fit_transform(X_pca)# 可視化t-SNE的結果
plt.figure(figsize=(8, 6))
plt.scatter(X_tsne[:, 0], X_tsne[:, 1], c=iris.target, cmap='viridis')
plt.xlabel('t-SNE Feature 1')
plt.ylabel('t-SNE Feature 2')
plt.colorbar()
plt.title('t-SNE Visualization of IRIS dataset')
plt.show()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首先使用PCA將數據降到了兩個主成分,然后使用t-SNE進一步將數據降到了兩個維度,并通過散點圖展示了t-SNE的結果。

通過降維技術,我們不僅能夠更直觀地理解數據,還能夠提高機器學習模型的效率和性能。在下一章,我們將學習如何評估和選擇模型,這就像是在探險結束后,回顧我們的路線,評估哪些決策是正確的,哪些可以改進。準備好了嗎?讓我們繼續前進,成為更優秀的數據探險家!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8. 模型評估與選擇

在機器學習的探險旅程中,評估和選擇模型就像是我們在探險結束后,圍坐在篝火旁回顧一天的經歷。我們需要確定哪些策略有效,哪些不太行,以便為下一次探險做出更好的準備。在這一章,我們將探討如何評估模型的性能,并選擇最適合我們數據的模型。

8.1 評估指標

評估指標就像是我們探險隊的成績單,它告訴我們每個模型的表現如何。不同的任務需要不同的評估指標:

  • 準確率:這是最直觀的指標,告訴我們模型正確預測的比例。
  • 召回率:特別適用于分類問題,它衡量了模型識別所有正類樣本的能力。
  • F1分數:是準確率和召回率的調和平均,給我們一個平衡兩者的指標。

在scikit-learn中,我們可以使用相應的函數來計算這些指標: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 recall_score, f1_score# 假設我們有一些真實標簽y_true和模型預測的標簽y_pred
y_true = [0, 1, 0, 1]
y_pred = [0, 1, 1, 0]# 計算準確率
accuracy = accuracy_score(y_true, y_pred)
print(f"Accuracy: {accuracy}")# 計算召回率
recall = recall_score(y_true, y_pred)
print(f"Recall: {recall}")# 計算F1分數
f1 = f1_score(y_true, y_pred)
print(f"F1 Score: {f1}")

8.2 模型選擇與調優

模型選擇和調優就像是在探險前精心挑選裝備和規劃路線。我們希望找到最合適的工具和路徑來達到目的地。在機器學習中,這通常涉及到模型超參數的選擇。

Grid Search與Randomized Search
  • Grid Search:這是一種通過遍歷給定的參數網格,來尋找最佳的參數組合的方法。就像是我們嘗試不同的裝備組合,看看哪一組在實際探險中表現最好。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GridSearchCV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Classifier# 定義參數網格
param_grid = {'n_estimators': [10, 50, 100],'max_depth': [None, 10, 20, 30]
}# 創建隨機森林分類器和GridSearchCV對象
forest = RandomForestClassifier()
grid_search = GridSearchCV(forest, param_grid, cv=5)# 訓練模型并進行參數調優
grid_search.fit(X_train, y_train)# 輸出最佳參數
print(f"Best parameters: {grid_search.best_params_}")
  • Randomized Search:與Grid Search不同,Randomized Search不是遍歷所有可能的參數組合,而是隨機選擇參數進行搜索。這就像是我們隨機嘗試一些裝備組合,看看是否有意外的好表現。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RandomizedSearchCV
from scipy.stats import randint# 定義參數分布
param_dist = {'n_estimators': randint(10, 200),'max_depth': [None] + list(randint(1, 50).rvs(size=100))
}# 創建隨機森林分類器和RandomizedSearchCV對象
rand_search = RandomizedSearchCV(forest, param_dist, cv=5, n_iter=100)# 訓練模型并進行參數調優
rand_search.fit(X_train, y_train)# 輸出最佳參數
print(f"Best parameters: {rand_search.best_params_}")

通過這些方法,我們可以找到最適合數據的模型和參數,從而提高模型的性能。

在下一章,我們將總結我們學到的所有知識,并討論在機器學習實踐中應注意的事項。這就像是在探險結束后,分享我們的經驗和教訓,為未來的旅程做好準備。準備好了嗎?讓我們繼續前進,成為更出色的數據探險家!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9. 結論

在這段機器學習的探險旅程中,我們經歷了從數據預處理到模型評估的每一個環節,就像在森林中尋找寶藏一樣,我們學會了如何使用各種工具和技術來解讀大自然的密碼。現在,我們來到了旅程的終點,是時候回顧一下我們所學到的寶貴經驗,并且思考如何將這些知識應用到未來的探險中。

sklearn庫學習總結

scikit-learn庫是機器學習領域的瑞士軍刀,它為我們提供了從數據加載到模型訓練、評估的一站式解決方案。通過這個庫,我們學會了:

  • 如何使用pandas加載和探索數據。
  • 應用數據清洗技術,比如處理缺失值和標準化特征。
  • 掌握特征選擇和降維技術,比如PCA和t-SNE。
  • 實施分類算法,包括線性模型和非線性模型,以及如何處理過擬合問題。
  • 應用回歸算法,從簡單的線性回歸到嶺回歸和Lasso回歸。
  • 探索聚類算法,發現數據的內在結構。
  • 評估模型性能,使用不同的指標和調優技術,如Grid Search和Randomized Search。

機器學習實踐中的注意事項

在實際應用機器學習時,有幾點需要特別注意:

  1. 理解業務和數據:在開始任何機器學習項目之前,先花時間理解業務需求和數據特性。這有助于你選擇合適的算法和評估指標。

  2. 數據質量:垃圾進,垃圾出。確保你的數據是準確和完整的,這對于模型的性能至關重要。

  3. 避免過擬合:通過交叉驗證、正則化等技術,確保你的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

  4. 迭代和實驗:機器學習是一個迭代的過程。不要期望第一次就能得到完美的模型。不斷嘗試不同的算法和參數,直到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5. 模型解釋性:一個好的模型不僅要準確,還要可解釋。理解模型是如何做出預測的,這對于建立信任和透明度至關重要。

  6. 持續學習:機器學習是一個快速發展的領域。持續學習最新的技術和理論,可以幫助你保持競爭力。

通過本教程,我們不僅學習了如何使用scikit-learn庫,還了解了機器學習項目的整個流程。現在,你已經準備好開始你自己的機器學習項目了。記住,每一次探險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不斷嘗試,不斷進步,你將成為一個出色的數據探險家!

在接下來的旅程中,愿你的模型總是準確的,你的預測總是靠譜的,你的機器學習之路充滿發現和成功!如果你想要繼續深入學習,或者在實踐中遇到任何問題,記得查閱我們的參考文獻,那里有豐富的資源和社區支持。祝你好運,數據探險家!


參考文獻

在線資源

  1. Scikit-Learn官方文檔

    • https://scikit-learn.org/stable/documentation.html
    • 官方文檔是學習scikit-learn的最佳起點,提供了豐富的教程和API文檔。
  2. Kaggle

    • https://www.kaggle.com/
    • Kaggle是數據科學競賽的著名平臺,提供大量的數據集和學習資源。
  3. Coursera Machine Learning課程

    • https://www.coursera.org/learn/machine-learning
    • Andrew Ng的這門課程是機器學習領域的經典入門課程,適合初學者。
  4. GitHub機器學習項目

    • https://github.com/topics/machine-learning
    • GitHub上有大量的開源機器學習項目,是學習和參考的好地方。
  5. arXiv Machine Learning論文

    • https://arxiv.org/list/cs/recent
    • 對于想要跟蹤機器學習領域最新研究的讀者,arXiv是一個很好的資源。

回歸算法讓我們能夠預測連續數值,我們學習了線性回歸、嶺回歸和Lasso回歸,并了解了如何處理多重共線性問題。
聚類算法幫助我們發現數據的內在結構,我們探討了K-means聚類和層次聚類。降維技術如PCA和t-SNE,讓我們能夠簡化數據,更清晰地看到數據的模式。
模型評估與選擇是探險的關鍵,我們學習了如何使用不同的評估指標來衡量模型性能,并通過Grid Search和Randomized Search進行超參數調優。最后,我們總結了學習要點,并討論了在機器學習實踐中應注意的事項。

通過本教程,我們不僅學習了如何使用scikit-learn庫,還了解了機器學習項目的整個流程。現在,你已經準備好開始你自己的機器學習項目了。記住,每一次探險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不斷嘗試,不斷進步,你將成為一個出色的數據探險家!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web/9925.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web/9925.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web/9925.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Mysql 鎖

鎖 從鎖的性能有樂觀鎖和悲觀鎖;鎖的粒度有行鎖、頁鎖、表鎖;鎖的對數據庫操作類型有讀鎖、寫鎖、意向鎖 樂觀鎖:采用cas機制,不會阻塞數據庫操作,只會針對當前事務進行失敗重試。(用于寫操作不多的情況)悲觀鎖&…

[c++]多態的分析

多態詳細解讀 多態的概念多態的構成條件 接口繼承和實現繼承: 多態的原理:動態綁定和靜態綁定 多繼承中的虛函數表 多態的概念 -通俗的來說:當不同的對象去完成某同一行為時,會產生不同的狀態。 多態的構成條件 必須通過基類的指針或者引用調用虛函數1虛…

【C++刷題】優選算法——遞歸第一輯

什么是遞歸? 函數自己調用自己的情況為什么會用到遞歸? 本質:在解決主問題的時候衍生出一個相同處理過程的子問題,子問題再繼續衍生子問題…如何理解遞歸? 第一層次的理解:遞歸展開的細節圖第二層次的理解&…

C語言/數據結構——(鏈表的回文結構)

一.前言 今天在牛客網上刷到了一道鏈表題——鏈表的回文結構https://www.nowcoder.com/practice/d281619e4b3e4a60a2cc66ea32855bfa?,巧合的是它的解題思路恰好是我們一起分享過兩道鏈表題的匯總。這兩道題分別是反轉鏈表和鏈表的中間節點。廢話不多數&#xff0c…

mybatis 多表查詢

一對一&#xff1a; 第一&#xff1a;在一中的類添加另外一個類作為屬性。如&#xff08;在Order類中添加private User orderUser;&#xff09; 第二&#xff1a;在mapper.xml配置關聯。&#xff08;mapper接口不變&#xff09; <!-- resultMap標簽&#xff1a;解決查詢結…

Redis 源碼安裝和入門介紹

Linux下的redis源碼安裝 redis介紹 Redis 是一個開源&#xff08;BSD許可&#xff09;的&#xff0c;內存中的數據結構存儲系統&#xff0c;它可以用作數據庫、緩存和消息中間件。它支持多種類型的數據結構&#xff0c;如 字符串&#xff08;strings&#xff09;&#xff0c;…

智能商品計劃系統:引領未來零售業的革新之路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xff0c;人工智能&#xff08;AI&#xff09;和大數據技術已成為推動各行業革新的關鍵動力。在零售行業中&#xff0c;智能商品計劃系統的出現&#xff0c;正逐步改變著傳統的商品規劃與管理方式&#xff0c;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與競爭力。本文將對智能商…

Java入門基礎學習筆記14——數據類型轉換

類型轉換&#xff1a; 1、存在某種類型的變量賦值給另一種類型的變量&#xff1b; 2、存在不同類型的數據一起運算。 自動類型轉換&#xff1a; 類型范圍小的變量&#xff0c;可以直接賦值給類型范圍大的變量。 byte類型賦值給int類型&#xff0c;就是自動類型轉換。 pack…

基于大數據的醫療信息化系統

基于大數據的醫療信息化系統是一個復雜且不斷發展的領域,它結合了現代信息技術和醫療專業知識,以提高醫療服務的效率、質量和可及性。以下是一個關于基于大數據的醫療信息化系統的概述 一、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醫療改革的深入推進,醫療信息化已成為醫療領域的重…

Android 屏幕適配全攻略(中)-從九宮格到矢量圖,揭秘Android多屏幕適配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xff0c;無論是小小的手機屏幕&#xff0c;還是大大的平板顯示器&#xff0c;Android 應用都必須做到完美適配&#xff0c;給用戶以極佳的體驗。本文將剖析 Android 多屏幕適配背后的種種技術細節&#xff0c;為您揭開最佳實踐的正確打開方式&#xff0c;讓…

速賣通ip地址會相互影響嗎?如何防止賬號關聯?

在跨境電商行業&#xff0c;大部分平臺都是不允許一個賣家操作多個店鋪的&#xff0c;如果被平臺檢測出賬戶關聯&#xff0c;可能會被封店。在速賣通平臺&#xff0c;會通過IP地址來判斷是否經營多個賬號嗎?IP地址會使店鋪相互影響嗎? 一、速賣通IP地址會關聯嗎? 首先各位賣…

解決mybatis的配置文件沒代碼提示的問題

1.將org.apache.ibatis.builder.xml包里的兩個dtd文件復制出來&#xff0c;jar包里復制 2.復制dtd的url地址&#xff1a; http://mybatis.org/dtd/mybatis-3-mapper.dtd 一樣的做法&#xff01; 3.關閉兩個配置文件&#xff0c;重新打開&#xff0c;就可以有代碼提示了&…

【智能優化算法】白鯊智能優化算法(White Shark Optimizer,WSO)

白鯊智能優化算法(White Shark Optimizer,WSO)是期刊“KNOWLEDGE-BASED SYSTEMS”&#xff08;中科院一區期刊 IF8.6&#xff09;的2022年智能優化算法 01.引言 白鯊智能優化算法(White Shark Optimizer,WSO)的核心理念和基礎靈感來自大白鯊的行為&#xff0c;包括它們在導航和…

從項目開始學習Vue——02(若依框架)

往期&#xff1a; 從項目開始學習Vue——01 目錄標題 一、基礎插件&#xff08;一&#xff09;路由Vue Router&#xff08;二&#xff09;導航守衛&#xff08;路由攔截器&#xff09;二、Vuex&#xff08;一&#xff09;什么是VuexVuex的部分介紹內容&#xff1a; &#xff08…

QQ超大文件共享(別用,傳進去后,壓縮都顯示不出來,LJ qq!)(共享文件)

文章目錄 需要共享雙方同時在線開啟方法第一次會提示設置默認共享目錄&#xff0c;默認是E:\QQFileShare\<qq號>\&#xff1a;然后新建共享會在其后創建共享目錄&#xff0c;共享目錄中只能共享文件。需要點擊添加文件&#xff0c;直接把文件拷貝到目錄里好像還不行&…

C語言/數據結構——(相交鏈表)

一.前言 今天在力扣上刷到了一道題&#xff0c;想著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這道題——相交鏈表https://leetcode.cn/problems/intersection-of-two-linked-lists廢話不多說&#xff0c;讓我們開始今天的分享吧。 二.正文 1.1題目描述 是不是感覺好長&#xff0c;我也這么覺得。哈…

網絡編程套接字和傳輸層tcp,udp協議

認識端口號 我們知道在網絡數據傳輸的時候&#xff0c;在IP數據包頭部有兩個IP地址&#xff0c;分別叫做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IP地址是幫助我們在網絡中確定最終發送的主機&#xff0c;但是實際上數據應該發送到主機上指定的進程上的&#xff0c;所以我們不僅要確定主機&…

OAuth 2.0 和 OAuth 2.1

OAuth 2.0 和 OAuth 2.1比較&#xff1a; OAuth 2.0 和 OAuth 2.1 是授權框架的不同版本&#xff0c;它們用于允許應用程序安全地訪問用戶在另一個服務上的數據。以下是它們之間的一些主要區別&#xff1a; 安全性增強&#xff1a;OAuth 2.1 旨在提高安全性&#xff0c;它整合…

什么是云原生架構,我們該如何做好云原生安全,引領云計算時代的應用程序革新

隨著云計算技術的飛速發展&#xff0c;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在這個高度競爭的市場中&#xff0c;傳統的應用程序架構因其僵化、不易擴展和維護的特點&#xff0c;已難以滿足當今企業對靈活性、可伸縮性和高效性的追求。在這樣的背景下&#xff0c;云原生架構應運而…

git rebase 合并當前分支的多個commit記錄

git rebase 合并當前分支的多個commit記錄 git rebase 相關的選項和用法step1&#xff1a;找到想要合并的 commitstep2. 使用 rebase -istep3. 編輯提交歷史&#xff1a;step4.編輯合并后的提交信息step5.完成 rebase 過程&#xff1a;step6.**推送更新&#xff1a;**step6.**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