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man 使用
一、Postman 簡介
Postman是一個接口測試工具,在做接口測試的時候,Postman相當于一個客戶端,它可以模擬用戶發起的各類HTTP請求(如:get/post/delete/put…等等),將請求數據發送至服務端,獲取對應的響應結果。
二、Postman 功能簡介
三、Postman 下載安裝
Postman 下載地址
根據自己使用系統,下載對應的平臺版本,默認安裝即可。
四、postman 使用
1、變量的使用
(1)環境變量
環境變量用于 環境遷移。
postman中支持兩種環境,一種是 全局的環境變量
、另一種是 局部的環境變量
。
- 全局的環境變量:只有一組,就是global環境,所有的集合和請求可以共享這個環境的變量。
- 局部的環境變量:environment環境,可以設置多組,需要指定給集合或者請求才能使用。
使用場景:
假設我們一個系統有300條接口請求,突然有一天服務器的地址更換了,這時候需要把300個請求中的主機名部分(ip地址)更換一遍。
而全局環境及局部環境的變量就可以簡化這種操作。
1)globals全局環境
- 設置全局變量
Postman 界面后打開 Environments 選項卡,隨后選擇 Globals (這個就代表全局通用的環境變量)
然后輸入需要的變量鍵和值(注意:輸入后要 ctry + s 保存,才會生效):
- 使用全局變量
下面的完整 url 就是:http://10.10.888.107:8080/user/getAll
2)environment局部環境設置
現實的開發場景,不止一個環境,會有 dev、sit、uat 多個環境,所以很多值都是根據接口環境來變化的。
- 建立環境
打開 Environments 選項卡,點擊左上角的+號,新建對應的文件夾:
隨后,我們在 dev,sit 和 uat 環境內,均輸入對應的 url,如下圖:
- 使用局部變量
均保存后,在接口請求處就可以切換對應的環境了(一定要保存!!!)
(2)集合collection變量
綁定在集合上的變量,只能給集合下的請求使用。
然后在該集合中就可以直接使用{{password}}來參數化數據了。
注意:不能跨集合使用。
2、預處理和斷言(待定)
這兩個模塊采用的是 js 語法腳本。
3、配置全局公共的 Header
當有很多公共的請求頭,如果逐一導入會很麻煩,這個時候需要提前配置好,用的時候直接拿。
點 Headers —> 點 Presets —> 點 Manage Presets
然后跳出這個彈窗,點 Add:
在這里設定完這一組請求頭后,再次點擊 Add ,這個時候就已經預設置了一組請求頭了。隨后關閉彈窗,再次點擊 Presets ,就能看到剛添加的已經出現了
隨后關閉彈窗,再次點擊 Presets ,就能看到剛添加的已經出現了:
點擊這個 user_common_header
后,就會自動填充對應內容:
4、公共的 Body
如果多個接口 body 參數都一致的話(如下圖),可以設置公共的 Body:
在 Global 命名一個 common_body
的變量,并把對應的參數粘貼進去:
隨后,直接直接將請求參數替換如下:
postman 的 curl:
curl 就類似一種模板,將對應的請求格式化為統一的一種格式,我們可以通過它來實時校驗當前的請求參數、內容。
把它展開,選中為 cURL,可以看到我么需要的參數格式及內容:
還有一種情況:我大部分請求參數是一致的,只有極個別的不一致,這個時候也可以全局處理。
如下圖所示,body 參數有三個,其中 sign_type 是不固定的:
在 Global 設置全局變量,把大括號去掉:
body 中引用:
這種寫法,雖然 Postman 會爆紅,但是并不影響請求,可以正常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