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認識一下對象
世間萬物皆是"對象"
student_1={
"姓名":"小樸",
"愛好":"唱、跳、主持"
.........
}
白紙填寫太落伍了
設計表格填寫先進一些些
終極目標是程序使用對象去組織數據程序中設計表格,我們稱為 設計類 class class Student: #類名
# -*- coding: utf-8 -*-
"""
@Project : 01-python-learn
@File : 01_類和對象初體驗.py
@IDE : PyCharm
@Author : 劉慶東
@Date : 2025/9/5 9:20
"""
# 1.聲明了一個類
# class關鍵字 空格 類名 【首字母要大寫,不建議類名中出現數字】
class Student:name=None# 成員變量 # 姓名屬性age=None # 年齡屬性#方法 出現在類的外面叫函數 出現在類的內部稱為方法[類的行為操作]def sayHi(self):print("Hello, my name is %s" % self.name)"""方法定義參數列表中有一個 self 關鍵字self 關鍵字是成員方法定義的時候必須要填寫的!!!表示類對象自身的意思我們要想訪問成員變量 必須使用self."""def sayHi2(self,msg):print(f"{msg},Hello, my name is %s" % self.name)#2.創建對象
# 語法
# 對象名 =類名()
stu1=Student()#3.給屬性賦值
stu1.name="張三豐"
stu1.age=103#4.使用
print(stu1.name)
print(stu1.age)# 4. 調用方法
stu1.sayHi()stu1.sayHi2("同學們")"""類 :抽象的 存在共性的抽取 就是類 舉例:車 人 筆 對象: 客觀存在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的事物 舉例:樓下黑色的桑塔納轎車 張無忌同學手里的白板筆成員變量也稱為 屬性 : 對象具有的特征方法: 對象的行為操作 """
總結:
語法 | 說明 |
---|---|
class 類名: | class是關鍵字,表示要定義類了 |
類的屬性 | 定義在類中的變量(成員變量) |
類的行為 | 在類中定義的函數(成員方法) |
創建類對象的語法
對象名= 類名稱()
2. 構造方法
# -*- coding: utf-8 -*-
"""
@Project : 01-python-learn
@File : 02_構造方法.py
@IDE : PyCharm
@Author : 劉慶東
@Date : 2025/9/5 10:06
"""class Teacher:#定義類#有了構造方法成員變量是可以省略的!!!# name=None #姓名屬性# age=None#年齡屬性# phone=None#電話屬性# 每個類的構造 方法 都這么寫 __init__def __init__(self,name,age,phone):#構造方法 其他的方法都需要你手動調用 構造方法不需要它能自動執行self.name=nameself.age=ageself.phone=phoneprint("構造方法執行了。。。。1")#原來的賦值方式
# t1 = Teacher()
# t1.name="liushao"
# t1.age=18
# t1.phone="0123456789"#新的屬性賦值方式 使用構造方法
#創建對象的時候直接通過構造方法給屬性賦值
#構造方法是在創建對象的時候執行的
t2= Teacher("劉老師",18,"18698789339")#通過 對象名.屬性 獲取 成員變量的值
print(t2.name)
print(t2.age)
print(t2.phone)"""
輸出結果:
構造方法執行了。。。。1
劉老師
18
186987893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