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效生命值
1、計算公式
有效生命=生命值/(1-傷害減免率)/(1-閃避率)
2、前搖和后搖
對數值來說,戰斗由兩大模塊組成,一個是戰斗公式生效前的戰斗攻擊流程,一個是戰斗公式與自身流程。
比如說:砍死一只兔子,需要0.5s去拔起斧子。砍死后需要0.5s拔出斧子,這就相當于前搖和后搖。之后才能進入到下一個攻擊循環。
3、CD
在下一個攻擊循環之前,還有一個冷卻時間,CD。
如果計算1分鐘之內不同情況下的攻擊次數,以下是計算表格。
二、遠程攻擊前后搖
1、法師
以上內容所提到的 都是 戰士。
因此展示的攻擊 前搖、命中、后搖 都是一個線性的過程。
但是法師比較特殊,釋放技能需要一個“吟唱”的過程,因此這個過程就是前搖。
但技能釋放出去后,飛行時間==后搖時間。游戲設計中會盡量減小飛行時間。
圖為法師攻擊的前后搖圖示。
注:飛行時間不可控。因此,后搖時間不一定會比后搖時間長。
2、公共冷卻時間
設計原因:限制角色在單位時間內的指令量和輸出量。
如果沒有公共CD,輸出量會不好控制,
3、攻速
衡量攻速快慢時,需要衡量單位統一。
游戲中,攻擊速度會和武器掛鉤,也有游戲會與敏捷掛鉤。
攻速低的武器容易傷害高,但輸出少 ;攻速高的武器容易傷害低,但輸出穩定
三、戰斗公式流程
一般是兩種:a.圓桌理論 b.逐步判斷理論、
1、逐步判斷
也就是一步一步判斷流程。
但這種方式有一定的缺點。如果是大型游戲,戰斗時產生的結果比較多,那么控制數值就比較艱難了。
因此只適用于一些小型的戰斗流程。
2、圓桌理論
一個圓桌的面積是固定的,如果幾件物品已經占據了圓桌的所有面積,其他物品將無法再被擺上圓桌
也就是說,如果優先級高的各結果的和超過100%,會把優先級低的各種結果擠出桌面——即為“圓桌理論”。
a.未命中概率:30%
b.命中且暴擊:(1-30%)×10%=7%。
注:此處的暴擊率是命中的0.7的暴擊率,要計算出命中時的暴擊率,而不是百分百命中的暴擊率
c.命中目標但未暴擊產生了普通攻擊,概率為(1-30%)×(1-10%)=63%。
注:就是用命中率乘以未暴擊率,計算得出。
如果命中率改為20%。其他概率為多少?
暴擊:7%=》2%? ?命中:63%=》18%
所以,相當于進行了等比稀釋,這就是逐步判斷公式的優勢。
會將各種可能性維持在一個穩定的比例。
四、一級屬性和二級屬性
關于攻擊力(Attack Power,下文簡稱AP)的計算公式如下。
獵人/盜賊:AP=角色等級×2+力量+敏捷-20
戰士/圣騎士:AP=角色等級×3+力量×2-20
薩滿:AP=角色等級×2+力量×2-20
德魯伊:AP=力量×2-20
法師/牧師/術士:AP=力量-10
1、屬性計算的次序
計算力量的公式比較復雜,有針對所有裝備力量的百分比加成,也有針對所有力量的百分比加成。公式如下。
a.裝備力量和=武器力量×(1+武器力量百分比加成)+頭盔力量×(1+頭盔力量百分比加成)……(計算所有裝備力量和)
b.力量總值=裝備力量和×(1+裝備力量百分比)+加點系統力量和×(1+加點系統力量百分比)+升階系統力量和×(1+升階系統力量百分比)+人物自身力量×(整體力量百分比加成+預留位置)
2、閃避公式
閃避公式有兩個核心屬性:攻屬性、防屬性。
攻屬性是命中,防屬性是閃避。
閃避公式有兩種思路方向:
·命中先減去閃避,由差距的大小來決定命中的概率有多大。這種做法相對較少。
·命中和閃避進行除法公式計算,最終決定概率有多大。
如果使用除法公式,會更有優勢。
命中率=命中/(命中+閃避)
總結:
1.命中和閃避在前期的加點效果非常明顯,玩家很容易從數值提升感受到戰斗效果提升,從而對屬性的需求變得強烈,進而促進消費。
2.命中和閃避在達到一定數值時,開始產生邊際效應,但也不會完全無效,玩家依然有提升意義。
3、暴擊公式
在暴擊公式中,會遇到只有暴擊值的情況
1.暴擊減去抗暴擊(如果沒有防屬性,那就直接算暴擊),然后差值換算為暴擊率。
2.暴擊和抗暴擊進行除法,計算出暴擊率。
公式:暴擊率=職業基礎暴擊率+暴擊值轉換暴擊率
4、減法公式
傷害=攻擊-防御
會造成強烈的差距感。
假設玩家初始攻擊為10,此時新手村的弱雞生命值為80。不難計算出空手情況下我們需要8次攻擊才可以擊殺弱雞。此時我們做任務獲得了一把攻擊加5的武器,裝備之后只需要6次攻擊,弱雞就會死掉,整整提升了33%的效率。而大部分國產游戲肯定會來一個類似1元送攻擊加100的充值獎勵。你充值之后,幾乎在一定等級之內的怪物都可以被秒殺。這種效率的提升給玩家帶來了巨大的誘惑。
5、乘除法公式
乘除法的傷害公式主要分兩種。
a. 傷害=攻擊 x (1 -?傷害減免百分比)
b. 傷害減免百分比=護甲/(護甲+人物等級 x?K1 + K2)
另外的傷害計算公式:
傷害=攻擊 X 攻擊/(攻擊+防御)
6、暴擊傷害計算公式
公式如下:暴擊傷害=普通傷害×(1+傷害暴擊系數+特殊效果系數)+暴擊后附加傷害
暴擊后附加傷害是暴擊之后直接附加的傷害,這是無視防御的。如果你想計算防御,那就把這個影響加在之前計算傷害的公式中并額外說明。
一般游戲在計算傷害的時候還會有兩個系數,一個是傷害加成系數,一個是最終傷害減免系數。
最終傷害=傷害×(1+傷害加成系數)×(1-最終傷害減免系數)
五、屬性價值
各個屬性像不同國家貨幣一樣,只要找到中間的匯率,這樣就可以統一價值。
攻擊屬性我們是以提升了多少輸出能力作為依據的;
防御屬性我們是以提升了多少生存能力作為依據的;
輸出能力是看屬性可以提升多少每秒輸出(DPS);
生存能力則是看屬性可以提升多少有效生命值(EHP);
最終輸出和生命的平衡看我們預期的戰斗時長或回合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