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閱讀筆記【物理信息機器學習】:Physics-informed machine learning

文獻閱讀筆記:Physics-informed machine learning

  • Summary
  • Research Objective
  • Background / Problem Statement
    • 問題背景
    • 研究現狀
    • 需解決的問題
    • 問題出現的原因分析
    • 問題解決思路
  • Method(s)
    • 問題建模
    • 作者解決問題的方法/算法
      • 1. 觀測偏差(Observational Biases)
      • 2. 歸納偏差(Inductive Biases)
      • 3. 學習偏差(Learning Biases)
      • 4. 混合方法
    • 是否基于前人的方法:是
    • 基于了哪些:
  • Evaluation
    • 作者如何評估自己的方法:
      • 評估指標:
    • 實驗的setup是什么樣的:
      • 參數設置:
      • 實驗場景:
    • 感興趣實驗數據和結果有哪些:
    • 有沒有問題或者可以借鑒的地方:
      • 存在的問題:
      • 可借鑒的地方:
  • Conclusion
    • strong conclusions(明確結論)
    • weak conclusions(待驗證/局限結論)
  • Notes
  • References

出版時間:24 May 2021
作者:George Em Karniadakis, Ioannis G. Kevrekidis, Lu Lu, Paris Perdikaris, Sifan Wang & Liu Yang
期刊:Nature Reviews Physics

Summary

【背景】
傳統基于偏微分方程(PDE)數值離散的多物理場模擬存在顯著局限:難以無縫整合噪聲/缺失數據、網格生成復雜、高維參數化PDE問題無法處理;且求解含隱藏物理的逆問題(如推斷材料屬性)成本極高,需復雜公式與代碼。另一方面,純數據驅動的機器學習(ML)雖在多領域有潛力,但訓練深度神經網絡(DNN)需大量數據,而科學問題中常面臨數據稀缺;且純ML模型可能因缺乏物理約束導致預測不物理(如違反守恒律)或泛化性差。因此,需構建“物理信息機器學習”(physics-informed learning),將物理定律作為先驗約束嵌入ML,解決上述雙重局限。

【方法】
核心是通過三種途徑將物理知識嵌入ML模型,形成物理信息學習框架:

  1. 觀測偏差(Observational biases):通過含物理信息的數據(如多保真觀測數據)或數據增強,使模型學習物理結構;
  2. 歸納偏差(Inductive biases):設計特殊網絡架構,隱式滿足物理約束(如CNN的平移不變性、GNN的圖結構、協變網絡的旋轉/平移不變性、滿足辛結構的哈密頓系統網絡);
  3. 學習偏差(Learning biases):通過軟懲罰損失函數顯式約束模型滿足物理定律,典型代表為物理信息神經網絡(PINNs)——將PDE殘差嵌入損失函數,結合自動微分計算導數。

PINN的核心框架以粘性Burgers方程為例,通過“數據損失+PDE殘差損失”構建總損失,采用梯度優化器(Adam、L-BFGS)訓練網絡。

【結果】

  1. 物理信息學習在逆問題與不適定問題中表現優異(如從溫度數據反演3D流場、從部分觀測反演等離子體電場),且無需完整初始/邊界條件;
  2. 小數據場景中泛化性強:通過物理約束將模型限制在低維流形上,少量數據即可訓練,且支持空間外推;
  3. 可處理高維與隨機問題:如用DeepONets解決高維PDE的維數災難,用物理信息GAN(PI-GAN)量化隨機PDE的參數不確定性;
  4. 應用廣泛:覆蓋流體力學(咖啡杯流場)、生物物理(4D-flow MRI血管流場)、核聚變(等離子體動力學)、量子化學(FermiNet解薛定諤方程)、材料科學(3D打印材料屬性提取)等領域。

【結論】
物理信息學習可無縫整合數據與物理模型,解決傳統PDE方法和純ML的核心局限,尤其適用于小數據、逆問題、高維場景;未來需突破多尺度/多物理問題的高頻學習瓶頸、建立標準化基準、完善理論基礎(如誤差分析),并探索算子回歸、內在變量搜索、數字孿生等方向。

Research Objective

  1. 整合物理定律(如PDE、守恒律、對稱性)與機器學習,彌補傳統PDE數值方法(網格依賴、難整合噪聲數據)和純數據驅動ML(需大數據、預測不物理)的局限;
  2. 實現對多物理、多尺度系統(如地球系統、等離子體、分子動力學)的高效建模,尤其針對逆問題、不適定問題、小數據場景
  3. 提升科學ML模型的可解釋性、物理一致性與泛化性,避免純數據驅動模型的外推偏差;
  4. 探索物理約束嵌入ML的通用框架(如PINNs、DeepONets),并拓展至數字孿生、不確定性量化等前沿應用。

Background / Problem Statement

問題背景

多物理、多尺度系統(如地球系統的時空尺度跨度17個數量級、核聚變邊緣等離子體)的建模與預測是開放科學問題。這類系統的動力學由物理、化學、生物過程耦合驅動,傳統方法難以平衡精度、效率與數據兼容性。

研究現狀

  1. 傳統PDE數值方法:過去50年通過有限差分、有限元、譜方法等實現了多尺度物理的理解,但存在固有瓶頸——依賴網格生成(復雜幾何成本高)、難以整合噪聲/缺失數據、高維參數化PDE(如含數百個不確定參數)計算不可行;
  2. 純數據驅動ML:ML(尤其深度學習)可處理高維數據、挖掘復雜關聯,但在科學問題中面臨數據稀缺(實驗/模擬成本高)、預測可能違反物理定律(如不滿足質量守恒)、可解釋性差的問題;
  3. 初步融合嘗試:數據同化方法試圖結合物理模型與觀測,但數據的時空異質性、缺乏通用模型導致效果有限;部分研究(如稀疏識別SINDy)嘗試從數據中發現PDE,但依賴大量高質量數據。

需解決的問題

  1. 傳統PDE方法:① 無法無縫整合噪聲/缺失邊界條件;② 高維參數化PDE計算成本極高;③ 逆問題(如推斷材料屬性)需復雜公式與代碼,經濟性差;
  2. 純數據驅動ML:① 科學問題中數據不足,難以訓練;② 預測可能不物理(如流體力學中違反Navier-Stokes方程);③ 泛化性差,外推時誤差劇增;
  3. 缺乏通用框架:現有融合方法(如數據同化)局限于特定場景,未形成可擴展的物理-ML整合范式。

問題出現的原因分析

  1. 傳統PDE方法:依賴完整物理模型與結構化網格,對數據噪聲、模型不確定性的魯棒性差;高維問題受“維數災難”限制,離散后自由度爆炸;
  2. 純ML:以“數據擬合”為核心,缺乏物理先驗約束,無法利用科學問題中的已知定律(如守恒律、對稱性),導致模型在物理約束空間外的預測不可靠;
  3. 跨領域壁壘:PDE數值方法的數學嚴謹性與ML的經驗驅動特性難以結合,缺乏同時兼顧物理一致性與計算效率的理論框架。

問題解決思路

將物理定律(如PDE、守恒律、對稱性)作為先驗約束嵌入ML模型,形成“物理信息學習”:

  • 對傳統PDE方法:用ML的無網格特性、高維擬合能力彌補網格依賴與高維瓶頸;
  • 對純ML:用物理約束縮小解空間,降低數據需求,確保預測的物理一致性;
  • 核心路徑:通過觀測偏差(物理數據)、歸納偏差(特殊架構)、學習偏差(軟懲罰損失)三種方式嵌入物理,典型實現為PINNs。

Method(s)

問題建模

PDE約束+數據驅動為核心,將科學問題建模為“物理定律正則化的數據擬合問題”,典型形式如下:

  1. 物理約束:以PDE為核心(如粘性Burgers方程,描述流體運動):
    ?u?t+u?u?x=ν?2u?x2\frac{\partial u}{\partial t} + u \frac{\partial u}{\partial x} = \nu \frac{\partial^2 u}{\partial x^2}?t?u?+u?x?u?=ν?x2?2u?
    其中u(x,t)u(x,t)u(x,t)為流場速度,ν\nuν為粘性系數,需滿足初始條件u(x,0)=u0(x)u(x,0)=u_0(x)u(x,0)=u0?(x)與Dirichlet邊界條件;
  2. 數據約束:觀測數據{(xi,ti,ui)}\{(x_i,t_i,u_i)\}{(xi?,ti?,ui?)}(如實驗測量的速度/溫度);
  3. 目標函數:最小化“數據擬合誤差+PDE殘差誤差”,確保模型同時滿足數據與物理。

作者解決問題的方法/算法

核心是三種物理約束嵌入途徑,及基于此的PINN、DeepONets等框架:

1. 觀測偏差(Observational Biases)

  • 機制:通過含物理信息的數據或數據增強,使模型學習物理結構;
  • 實例:① 用大渦模擬(LES)數據訓練NN,構建湍流模型閉合項;② 數據增強生成符合物理的樣本(如流體運動的連續性約束樣本);
  • 適用場景:有一定物理數據,但不足以直接訓練純ML模型的場景。

2. 歸納偏差(Inductive Biases)

  • 機制:設計特殊網絡架構,隱式滿足物理約束,無需額外損失懲罰;
  • 典型架構:
    • CNN/GNN:利用平移不變性(流體力學)、圖結構(分子動力學);
    • 協變網絡(Covariant Networks):滿足多體系統的旋轉/平移不變性(圖1a);
    • 辛網絡(SympNets):保留哈密頓系統的辛結構,確保能量守恒;
    • 基于Lax-Oleinik公式的網絡:直接表示哈密頓-雅可比PDE的粘性解(圖1b),公式為:
      f(x,t)=min?i∈{1,...,m}{tL(x?uit)+ai}f(x,t) = \min_{i \in \{1,...,m\}} \left\{ t L\left(\frac{x-u_i}{t}\right) + a_i \right\}f(x,t)=i{1,...,m}min?{tL(tx?ui??)+ai?}
      其中LLL為凸Lipschitz激活函數,ui,aiu_i,a_iui?,ai?為網絡參數,f(x,t)f(x,t)f(x,t)滿足HJ-PDE:
      {?f?t+H(?xf)=0x∈Rn,t>0f(x,0)=J(x)x∈Rn\begin{cases} \frac{\partial f}{\partial t} + H(\nabla_x f) = 0 & x \in \mathbb{R}^n, t>0 \\ f(x,0) = J(x) & x \in \mathbb{R}^n \end{cases}{?t?f?+H(?x?f)=0f(x,0)=J(x)?xRn,t>0xRn?
  • 優勢:物理約束嚴格滿足,無需調優懲罰權重;劣勢:僅適用于已知簡單對稱性(如平移、旋轉)的場景,復雜物理難以嵌入。

3. 學習偏差(Learning Biases)

  • 機制:通過軟懲罰損失函數,顯式約束模型近似滿足物理定律,代表為物理信息神經網絡(PINNs)
  • PINN核心算法(Box 3):
    1. 構建NN u(x,t;θ)u(x,t;\theta)u(x,t;θ)θ\thetaθ為權重/偏置),輸入為時空坐標,輸出為PDE解;
    2. 定義總損失函數(數據損失+PDE殘差損失):
      L=wdataLdata+wPDELPDE\mathcal{L} = w_{\text{data}} \mathcal{L}_{\text{data}} + w_{\text{PDE}} \mathcal{L}_{\text{PDE}}L=wdata?Ldata?+wPDE?LPDE?
      其中:
      • 數據損失(擬合初始/邊界條件與觀測):Ldata=1Ndata∑i=1Ndata(u(xi,ti)?ui)2\mathcal{L}_{\text{data}} = \frac{1}{N_{\text{data}}} \sum_{i=1}^{N_{\text{data}}} \left(u(x_i,t_i) - u_i\right)^2Ldata?=Ndata?1?i=1Ndata??(u(xi?,ti?)?ui?)2
      • PDE殘差損失(近似滿足PDE):LPDE=1NPDE∑j=1NPDE(?u?t+u?u?x?ν?2u?x2)(xj,tj)2\mathcal{L}_{\text{PDE}} = \frac{1}{N_{\text{PDE}}} \sum_{j=1}^{N_{\text{PDE}}} \left(\frac{\partial u}{\partial t} + u \frac{\partial u}{\partial x} - \nu \frac{\partial^2 u}{\partial x^2}\right)_{(x_j,t_j)}^2LPDE?=NPDE?1?j=1NPDE??(?t?u?+u?x?u??ν?x2?2u?)(xj?,tj?)2?
      • wdata,wPDEw_{\text{data}},w_{\text{PDE}}wdata?,wPDE?為平衡權重(用戶定義或自動調優);
    3. 用梯度優化器(Adam+L-BFGS)最小化損失,直至L<?\mathcal{L}<\epsilonL<?(閾值)。

4. 混合方法

結合上述途徑,如:

  • DeepM&Mnet:先用DeepONets分別學習單物理場,再通過監督學習耦合多物理(如電對流、高超聲速流);
  • 多保真框架:用低保真數據(如大量有限元模擬)訓練基礎NN,再用高保真數據(如少量實驗)微調,降低數據需求。

是否基于前人的方法:是

物理信息學習的框架基于傳統數值方法與ML的融合,核心方法(如PINNs)繼承并拓展了前人工作。

基于了哪些:

  1. 傳統PDE數值方法:Runge-Kutta積分器(PINN的時間離散靈感)、有限元方法(弱形式PDE殘差設計)、多網格方法(CNN的層級結構);
  2. ML基礎框架:深度Galerkin方法(Sirignano 2018)、高斯過程回歸(物理約束的核方法實現);
  3. 關鍵前人研究
    • Raissi等人2019年提出的PINN框架(J. Comput. Phys.),首次將PDE殘差嵌入NN損失;
    • Brunton等人2016年的SINDy方法(從數據中識別PDE);
    • Lu等人2021年的DeepONets(學習非線性算子,解決PDE的算子回歸問題)。

Evaluation

作者如何評估自己的方法:

通過應用案例驗證+不確定性量化+與傳統方法對比,評估模型的物理一致性、精度、效率與泛化性,核心邏輯是“在傳統方法失效的場景(如逆問題、小數據)中驗證優勢”。

評估指標:

  1. 損失函數值Ldata\mathcal{L}_{\text{data}}Ldata?(數據擬合誤差)、LPDE\mathcal{L}_{\text{PDE}}LPDE?(PDE殘差),反映模型對數據與物理的滿足程度;
  2. 實驗對比精度:與實驗測量數據(如粒子圖像測速PIV、4D-flow MRI)的誤差,如咖啡杯流場反演中速度場的RMS誤差;
  3. 物理一致性檢驗:驗證模型預測是否滿足核心物理定律(如流體力學中質量守恒、能量守恒的偏差);
  4. 泛化能力:空間外推(如邊界外的流場預測)、參數外推(如改變流體粘性系數后的預測穩定性);
  5. 計算效率:與傳統方法(如有限元)的計算時間、內存占用對比(如PINN無網格,復雜幾何下效率提升1-2個數量級)。

實驗的setup是什么樣的:

參數設置:

  1. 網絡架構
    • 基礎模型:多層感知器(MLP,適用于散點數據)、CNN(適用于網格數據,如MRI)、GNN(適用于分子/圖結構);
    • 激活函數:ReLU(通用場景)、凸Lipschitz函數(HJ-PDE場景)、自適應激活函數(加速PINN收斂);
  2. 優化器:兩階段優化——先用Adam(學習率1e-3~1e-4)快速下降,再用L-BFGS精細優化;
  3. 權重與采樣wdata、wPDEw_{\text{data}}、w_{\text{PDE}}wdata?wPDE?默認設為1,復雜場景用自動調優;PDE殘差采樣點{(xj,tj)}\{(x_j,t_j)\}{(xj?,tj?)}在全域隨機生成(密度根據梯度大小自適應調整);
  4. 軟件工具:基于TensorFlow/PyTorch,依賴DeepXDE(PINN專用庫)、GPyTorch(核方法)、Neural Tangents(網絡分析)。

實驗場景:

覆蓋6大領域,均針對傳統方法難處理的問題:

  1. 流體力學:咖啡杯流場(從Tomo-BOS溫度數據反演3D速度/壓力,無邊界條件);
  2. 生物物理:4D-flow MRI(去噪并恢復豬降主動脈的血流速度、壓力、血管壁剪應力);
  3. 核聚變:邊緣等離子體(從部分電子密度/溫度觀測反演湍流徑向電場);
  4. 量子化學:多電子薛定諤方程(FermiNet,滿足費米-狄拉克統計);
  5. 材料科學:3D打印材料屬性(多保真框架從壓痕數據推斷彈性模量與屈服應力);
  6. 分子動力學:DeepMD(用NN替代人工勢能函數,實現ab initio精度的百萬原子模擬)。

感興趣實驗數據和結果有哪些:

  1. 咖啡杯流場反演(逆問題)
    • 輸入:6臺相機拍攝的Tomo-BOS溫度梯度數據(含噪聲);
    • 結果:PINN反演的3D速度場與PIV實驗數據的RMS誤差<5%,壓力場符合流體靜力學規律,無需任何邊界條件;
  2. 4D-flow MRI增強(小數據+去噪)
    • 輸入:低分辨率、高噪聲的豬主動脈MRI數據;
    • 結果:PINN(約束Navier-Stokes方程)去噪后信噪比提升30%,血管壁定位誤差<0.1mm,剪應力計算精度與侵入式測量一致;
  3. 材料屬性提取(多保真)
    • 輸入:少量高保真實驗數據(3D打印鈦合金壓痕測試)+ 大量低保真模擬數據(有限元);
    • 結果:屈服應力推斷誤差從傳統方法的100%+降至<5%,彈性模量誤差<3%;
  4. 高維PDE求解
    • 場景:144維Allen-Cahn系統(相變問題);
    • 結果:PINN通過協變網絡與自適應采樣,成功學習亞穩態間的躍遷路徑,計算效率比傳統有限元提升20倍。

有沒有問題或者可以借鑒的地方:

存在的問題:

  1. 譜偏差(Spectral Bias):全連接NN難以學習高頻成分(如湍流的小尺度結構),導致多尺度問題中精度不足;
  2. 訓練不穩定性:PINN的損失函數含數據與PDE殘差項,可能相互競爭導致梯度消失(尤其高維問題);
  3. 理論基礎薄弱:缺乏嚴格的誤差分析(如近似誤差、優化誤差、泛化誤差的量化),難以保證收斂性;
  4. 基準缺失:科學問題的物理一致性指標(如守恒律偏差)未標準化,不同方法難以對比。

可借鑒的地方:

  1. 無網格特性:PINN無需網格生成,可直接處理復雜幾何(如不規則血管、斷裂材料),值得在工程仿真中推廣;
  2. 多偏差融合:觀測偏差(數據增強)+歸納偏差(特殊架構)+學習偏差(軟懲罰)的組合策略,可提升模型魯棒性,適用于小數據科學問題;
  3. 不確定性量化:B-PINNs(貝葉斯PINN)通過貝葉斯框架量化數據/模型/物理的三重不確定性,為風險決策提供支持;
  4. 軟件生態:DeepXDE、SimNet等專用庫簡化了PINN實現(如自動計算高階導數、支持復雜幾何),降低了入門門檻。

Conclusion

strong conclusions(明確結論)

  1. 物理信息學習可無縫整合數據與物理模型,在部分已知物理、不確定、高維場景中表現優異,解決了傳統PDE方法與純ML的核心局限;
  2. PINNs是逆問題與不適定問題的高效工具:結合領域分解后可擴展至大規模工程問題(如多物理場耦合),且代碼實現簡單(基于TensorFlow/PyTorch);
  3. 核方法(如高斯過程)與NN的結合(如Neural Tangents分析)為物理信息學習提供了可解釋性基礎,可量化模型不確定性;
  4. 物理約束嵌入ML的三種途徑(觀測、歸納、學習偏差)并非互斥,混合方法(如多保真+PINN)可進一步提升性能,適用于多數科學問題。

weak conclusions(待驗證/局限結論)

  1. 多尺度、多物理問題仍需突破:當前方法難以同時處理高頻與低頻成分,學習多物理耦合時計算成本顯著增加;
  2. 理論框架不完善:缺乏統一的誤差分析與收斂性證明,模型參數(如PINN的權重wPDEw_{\text{PDE}}wPDE?)仍依賴經驗調優;
  3. 標準化基準缺失:需建立覆蓋多領域的物理信息學習基準數據集(如含噪聲的PDE解、多保真觀測)與評估指標;
  4. 數字孿生等前沿應用的可行性需進一步驗證:物理信息學習在實時數據同化、動態模型更新中的效率與穩定性尚未充分測試。

Notes

  1. 關鍵公式與原理補充

    • 哈密頓-雅可比PDE的NN表示(式1、2):直接將物理公式嵌入網絡架構,無需數值離散,適用于高維HJ-PDE;
    • PINN的自動微分:通過TensorFlow的tf.gradients計算一階/二階導數(如?u?t=tf.gradients(u,t)\frac{\partial u}{\partial t} = \text{tf.gradients}(u, t)?t?u?=tf.gradients(u,t)),DeepXDE的dde.grad.hessian支持懶計算與梯度緩存,提升高階導數效率;
    • 不確定性量化的三種來源:① 物理不確定性(如隨機PDE);② 數據不確定性(噪聲/缺失);③ 模型不確定性(NN近似誤差),需針對性處理(如SPDE用GAN、數據噪聲用B-PINNs)。
  2. 核心術語定義

    • 多保真數據(Multi-fidelity data):不同精度的數據(如實驗為高保真、簡化模擬為低保真),用于降低數據需求;
    • 譜偏差(Spectral Bias):NN優先學習低頻成分,高頻成分收斂慢的現象,需通過Fourier特征、領域分解緩解;
    • 辛結構(Symplectic Structure):哈密頓系統的核心屬性,SympNets通過架構設計保留該結構,確保能量守恒;
    • 算子回歸(Operator Regression):學習輸入(如PDE源項)到輸出(如PDE解)的非線性算子(如DeepONets),適用于參數化PDE的快速求解。
  3. 未來研究方向提示

    • 內在變量搜索:從觀測中自動識別物理意義明確的變量(如用流形學習發現“ emergent space-time”);
    • 等變網絡(Equivariant Networks):內置物理對稱性(如洛倫茲不變性)的架構,提升高能物理、量子力學場景的適用性;
    • 數字孿生:物理信息學習可融合實時傳感器數據與物理模型,實現工業設備(如發動機)的動態校準與故障預測。

References

  1. Raissi, M., Perdikaris, P. & Karniadakis, G. E. 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s: a deep learning framework for solving forward and inverse problems involving nonlinear PDEs. J. Comput. Phys. 378, 686–707 (2019)(PINN的奠基性論文);
  2. Lu, L., Jin, P., Pang, G. et al. Learning nonlinear operators via DeepONet based on the universal approximation theorem of operators. Nat. Mach. Intell. 3, 218–229 (2021)(算子回歸的核心工作,解決高維PDE);
  3. Cai, S. et al. Flow over an espresso cup: inferring 3-D velocity and pressure fields from Tomo-BOS via PINNs. J. Fluid Mech. 915 (2021)(PINN在流體逆問題中的經典應用);
  4. Lu, L. et al. Extrac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through deep learning from instrumented indenta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7, 7052–7062 (2020)(多保真物理信息學習在材料科學的應用);
  5. Yang, L., Meng, X. & Karniadakis, G. E. B-PINNs: Bayesian 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s for forward and inverse PDE problems with noisy data. J. Comput. Phys. 415, 109913 (2021)(不確定性量化的關鍵工作);
  6. Haghighat, E. & Juanes, R. SciANN: a Keras/TensorFlow wrapper for scientific computations and physics-informed deep learning. Comput. Meth. Appl. Mech. Eng. 373, 113552 (2020)(物理信息學習的實用工具庫)。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web/94268.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web/94268.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web/94268.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Linux服務環境搭建指南

實驗拓撲概述**實驗拓撲&#xff1a; APPSRV&#xff1a; 主機名&#xff1a;appsrv.example.com ip地址&#xff1a;192.168.100.10 網關&#xff1a;192.168.100.254 網卡為NAT模式 STORAGESRV&#xff1a; 主機名&#xff1a;storagesrv.example.com ip地址&#xff1a;192.…

[特殊字符] 數據庫知識點總結(SQL Server 方向)

一、數據庫基礎概念數據庫&#xff08;Database&#xff09;&#xff1a;存儲和管理數據的容器。數據表&#xff08;Table&#xff09;&#xff1a;以行和列形式組織數據。行&#xff08;Row&#xff09;&#xff1a;一條記錄。列&#xff08;Column&#xff09;&#xff1a;字…

【PSINS工具箱】MATLAB例程,二維平面上的組合導航,EKF融合速度、位置和IMU數據,4維觀測量

文章目錄關于工具箱程序簡介代碼概述核心功能與步驟運行結果MATLAB代碼關于工具箱 本文所述的代碼需要基于PSINS工具箱&#xff0c;工具箱的講解&#xff1a; PSINS初學指導&#xff1a;https://blog.csdn.net/callmeup/article/details/137087932 本文為二維平面上的定位&am…

MiMo-VL 技術報告

摘要 我們開源了 MiMo-VL-7B-SFT 和 MiMo-VL-7B-RL 兩個強大的視覺語言模型,它們在通用視覺理解和多模態推理方面均展現出最先進的性能。MiMo-VL-7B-RL 在 40 項評估任務中的 35 項上優于 Qwen2.5-VL-7B,并在 OlympiadBench 上獲得 59.4 分,超越了參數量高達 780 億的模型。…

CTFshow Pwn入門 - pwn 19

先看main函數&#xff1a;fclose(_bss_start) fclose(stdout) 關閉了默認fd1的輸出&#xff0c;所以system的結果無法直接看到。 思路&#xff1a; 輸出重定向。 ls 1>&0 ls >&0 ls >&2 ###三種寫法均可將輸出重定向到能回顯的終端并獲得一個新的交互…

Redis(以Django為例,含具體操作步驟)

簡介Redis&#xff08;Remote Dictionary Server&#xff09;是一個開源的內存數據結構存儲系統&#xff0c;支持多種數據結構&#xff08;如字符串、哈希、列表、集合、有序集合等&#xff09;&#xff0c;可用作數據庫、緩存或消息隊列。其核心特點包括&#xff1a;高性能&am…

瀏覽器解析網址的過程

問題瀏覽器解析網址的過程我的回答當你在瀏覽器地址欄輸入一個URL&#xff08;比如www.example.com&#xff09;并按下回車后&#xff0c;會發生以下一系列步驟&#xff1a;首先&#xff0c;瀏覽器會解析URL結構&#xff0c;確定要訪問的協議、域名和路徑。如果你沒有輸入協議部…

NVIDIA Nsight Systems性能分析工具

* 性能分析 NVIDIA Nsight Systems (推薦)&#xff1a; 這是 NVIDIA 官方推薦的更現代、功能更強大的分析工具。 安裝 Nsight Systems在 Docker 容器中啟動程序&#xff1a;# 確保你在啟動容器時掛載了/usr/local/cuda/targets/x86_64-linux/lib/ 和 /usr/local/nvidia/lib64 #…

后臺管理系統-14-vue3之tag標簽頁的實現

文章目錄 1 tag靜態實現 1.1 CommonTag.vue(el-tag) 1.2 Main.vue(普通組件標簽) 2 tag通過pinia管理 2.1 CommonAside.vue(菜單點擊事件) 2.2 stores/index.js(selectMenu()和tags) 2.3 CommonTag.vue(計算屬性tags) 3 點擊tag之后跳轉到指定頁面 3.1 views/Mail.vue(商品) 3.…

CMake2: CMakeLists.txt的常用命令

參考鏈接: 愛編程的大丙 | CMake教程 CMakeLists指令以及常用方法 現代 CMake 教程 文章目錄1. cmake_minimum_required( )2. project( )3. add_executable( )4. set()5. aux_source_directory( )6. file( )7. include_directories( )8. add_library( )9. link_libraries()與li…

Ansible入門:自動化運維基礎

Ansible 基礎概念與安裝1. 自動化動機 (Motivation for Automation)概念解釋&#xff1a; 指為什么要用Ansible等工具來替代手動管理服務器。核心動機包括&#xff1a;效率與速度&#xff1a; 同時在上百甚至上千臺服務器上執行任務&#xff0c;秒級完成&#xff0c;遠非人工可…

【測試】基于博客系統的測試報告

前言 本篇博客對簡易的博客系統做的測試總結一份測試報告&#xff0c;包含功能測試&#xff0c;自動化測試&#xff0c;性能測試 &#x1f493; 個人主頁&#xff1a;zkf ? 文章專欄&#xff1a;測試 若有問題 評論區見&#x1f4dd; &#x1f389;歡迎大家點贊&#x1f44d;…

Oracle:配置讓插入語句時id自動輸入

Oracle:配置讓插入語句時id自動輸入無需手動指定&#xff0c;核心是利用 序列&#xff08;Sequence&#xff09; 或 自增列&#xff08;Identity Column&#xff09; 來自動生成唯一值。以下是兩種常用方案&#xff1a;方案 1&#xff1a;使用序列&#xff08;Sequence&#xf…

秒殺服務的回調方案

在秒殺場景中&#xff0c;用戶點擊“搶購”后&#xff0c;后端需要通過異步處理應對高并發&#xff08;避免請求阻塞&#xff09;&#xff0c;同時需通過實時回調機制將最終結果&#xff08;成功/失敗&#xff09;推送給客戶端并展示。核心方案是&#xff1a;“前端發起請求→后…

php apache無法接收到Authorization header

Apache 默認不傳遞 Authorization頭到后端環境&#xff08;如 PHP&#xff09;。其表現是&#xff1a;print_r($_SERVER)時&#xff0c; 沒有 [Authorization] &#xff1a;Array ([Accept-Language] > zh,en;q0.9,zh-CN;q0.8,en-US;q0.7[Accept-Encoding] > gzip, defla…

當我們想用GPU(nlp模型篇)

在個人設備上“把 GPU 真正用起來”做 NLP&#xff0c;分五步&#xff1a;準備 → 安裝 → 驗證 → 訓練/推理 → 踩坑排查。下面每一步都給出可復制命令和常見錯誤。 ────────────────── 1. 硬件準備 ? 一張 NVIDIA GPU&#xff0c;算力 ≥ 6.1&#xff08…

CryptSIPVerifyIndirectData函數分析

可以使用此函數從SIP接口對應的文件中提取簽名信息 CryptSIPVerifyIndirectData&#xff1a;將當前文件的哈希結果做為“指紋”&#xff0c;并與從CryptSIPGetSignedDataMsg中提取的簽名信息進行比較。 如果哈希結果相同&#xff0c;則意味著當前文件與之前簽名的文件相同&…

20250823解決榮品RD-RK3588-MID開發板在充電的時候大概每10s屏幕會像水波紋閃爍一下

20250823解決榮品RD-RK3588-MID開發板在充電的時候大概每10s屏幕會像水波紋閃爍一下 2025/8/23 17:58【結論】&#xff1a;使用直流電源供電&#xff0c;給電池【快速】充電&#xff0c;但是直流電源的電壓穩定&#xff0c;電流抖動導致的&#xff01;那個是2.4G 已經知道了我司…

CANN安裝

前提條件 請參考本文檔正確安裝和使用CANN軟件,不建議將CANN安裝在共享磁盤后,通過掛載的方式使用CANN,因為CANN對文件系統有文件鎖的依賴,部分共享存儲不支持文件鎖,可能導致任務拉起失敗。 root用戶和非root用戶安裝CANN軟件包的步驟一致,當前示例步驟以非root用戶為例…

docker的基礎配置

目錄 數據卷 數據卷容器 端口映射與容器互聯 互聯機制實現便捷互訪(基于容器搭建論壇) 數據卷 1.創建數據卷 [rootopenEuler-1 /]# docker volume create test test [rootopenEuler-1 /]# docker volume ls DRIVER VOLUME NAME local test [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