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瀏覽器解析網址的過程
我的回答
當你在瀏覽器地址欄輸入一個URL(比如www.example.com)并按下回車后,會發生以下一系列步驟:
首先,瀏覽器會解析URL結構,確定要訪問的協議、域名和路徑。如果你沒有輸入協議部分,瀏覽器會自動添加"http://"或"https://",現在大多數瀏覽器默認是HTTPS。
接下來是DNS解析階段。瀏覽器需要把域名轉換成IP地址才能建立連接。這個過程會按順序查詢瀏覽器緩存、操作系統緩存、本地hosts文件,如果都沒找到,就會向DNS服務器發起請求。DNS查詢過程可能會經過多級服務器,比如,解析www.example.com可能會先查詢根域名服務器,然后是.com服務器,最后是example.com的權威DNS服務器,最終得到IP地址,比如"93.184.216.34"。
獲得IP地址后,瀏覽器會與服務器建立TCP連接,這就是著名的"三次握手"過程:客戶端發送SYN包,服務器回應SYN-ACK包,客戶端發送ACK包確認
如果是HTTPS網站,在TCP連接建立后還需要進行TLS握手,這個過程包括:客戶端發送支持的加密算法列表和隨機數,服務器選擇加密算法,發送證書和另一個隨機數,客戶端驗證證書,生成預主密鑰并加密發送給服務器,雙方根據交換的信息生成會話密鑰,確認加密通信可以開始
連接建立后,瀏覽器會發送HTTP請求到服務器,包括請求方法(如GET)、路徑、HTTP版本、各種請求頭等信息。
服務器處理請求后返回HTTP響應,包含狀態碼(如200?OK)、響應頭和響應體(通常是HTML內容)。
瀏覽器收到HTML后開始解析渲染過程:解析HTML構建DOM樹,解析CSS構建CSSOM樹,將DOM和CSSOM合并成渲染樹,計算元素位置和大小(布局/回流),將頁面繪制到屏幕上
在解析HTML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外部資源(如CSS、JavaScript、圖片等),瀏覽器會發起新的請求來獲取這些資源。JavaScript可能會阻塞渲染,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通常建議將JS放在底部或使用async/defer屬性。
頁面交互完成后,當瀏覽器或服務器決定關閉連接時,會進行TCP的"四次揮手"來終止連接:發起方發送FIN包,接收方發送ACK確認,接收方發送FIN包,發起方發送ACK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