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路由器基礎認知
1. 路由器的核心功能
2. 路由器與交換機的區別
二、路由器配置基礎操作
1. CLI(命令行界面)模式體系
2. 基礎配置命令示例
(1)基礎信息配置
(2)接口IP地址配置(關鍵步驟)
三、靜態路由配置(核心重點)
1. 靜態路由的定義與適用場景
2. 靜態路由配置命令
示例場景
3. 默認路由(特殊靜態路由)
四、動態路由配置(擴展學習)
1. 動態路由 vs 靜態路由
2. 動態路由協議示例(以RIP為例)
五、關鍵排錯命令
六、配置實驗示例(綜合場景)
七、學習總結
一、路由器基礎認知
1. 路由器的核心功能
路由器是連接不同網絡的設備,工作在 ?OSI模型第三層(網絡層)?,主要功能包括:
- ?
?路徑選擇?:通過路由協議(如靜態路由、動態路由)計算最優路徑。
- ?
?數據包轉發?:根據IP地址將數據包從一個網絡轉發到另一個網絡。
- ?
?網絡隔離?:通過劃分不同網段(如VLAN間通信)實現邏輯隔離。
2. 路由器與交換機的區別
?對比項? | ?路由器? | ?交換機? |
---|---|---|
?工作層次? | 網絡層(IP地址) | 數據鏈路層(MAC地址) |
?核心功能? | 跨網絡通信(如WAN/LAN) | 同一網絡內設備互聯 |
?轉發依據? | 目標IP地址 | 目標MAC地址 |
?典型應用? | 互聯網接入、多網段互聯 | 局域網內設備通信 |
二、路由器配置基礎操作
1. CLI(命令行界面)模式體系
路由器的配置通過CLI完成
- ?
?用戶模式?(Router>):僅查看基礎信息,無修改權限。
- ?
?特權模式?(Router#):可查看設備詳細狀態(如
show ip route
)。 - ?
?全局配置模式?(Router(config)#):配置全局參數(如主機名、密碼)。
- ?
?接口/協議模式?:針對特定接口或路由協議配置(如設置IP地址、啟用路由協議)。
2. 基礎配置命令示例
(1)基礎信息配置
Router> enable # 進入特權模式
Router# configure terminal # 進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 hostname R1 # 設置路由器主機名為R1
Router(config)# enable secret 123 # 設置特權模式加密密碼(123)
Router(config)# line console 0 # 進入控制臺登錄配置
Router(config-line)# password abc # 設置控制臺登錄密碼(abc)
Router(config-line)# login # 啟用登錄驗證
(2)接口IP地址配置(關鍵步驟)
路由器需為每個連接的接口分配IP地址,才能實現跨網絡通信:
Router(config)#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 # 進入G0/0接口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 設置IP地址和子網掩碼
Router(config-if)# no shutdown # 啟用接口(默認關閉)
Router(config-if)# exit Router(config)#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1
Router(config-if)# ip address 10.0.0.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 no shutdown
注:no shutdown
是必須執行的命令,否則接口處于“administratively down”狀態,無法通信。
三、靜態路由配置(核心重點)
1. 靜態路由的定義與適用場景
- ?
?定義?:由網絡管理員手動配置的固定路徑,適用于 ?小型網絡或拓撲穩定的環境。
- ?
?特點?:配置簡單、安全性高(無路由協議交互),但擴展性差(需逐條配置)。
2. 靜態路由配置命令
Router(config)# ip route 目標網絡地址 子網掩碼 下一跳IP地址
- ?
?目標網絡地址?:需要訪問的遠程網絡的IP段(如192.168.2.0)。
- ?
?子網掩碼?:目標網絡的子網掩碼(如255.255.255.0)。
- ?
?下一跳IP地址?:數據包離開當前路由器后,下一個路由器的接口IP(如10.0.0.2)。
示例場景
假設:
- ?
路由器R1的G0/0接口連接本地網絡192.168.1.0/24,G0/1接口連接中間網絡10.0.0.0/24。
- ?
路由器R2的G0/0接口IP為10.0.0.2,連接目標網絡192.168.2.0/24。
?R1的配置?(訪問192.168.2.0/24需經過R2):
R1(config)# 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10.0.0.2
解釋:當R1收到目標為192.168.2.x的數據包時,會將其轉發給下一跳10.0.0.2(R2的接口)。
3. 默認路由(特殊靜態路由)
當路由器需要將所有未知目標網絡的數據包轉發到特定下一跳(如連接互聯網的出口路由器)時,配置默認路由:
Router(config)# ip route 0.0.0.0 0.0.0.0 下一跳IP地址
示例(R1連接互聯網,下一跳為運營商路由器10.0.0.2):
R1(config)# ip route 0.0.0.0 0.0.0.0 10.0.0.2
四、動態路由配置(擴展學習)
1. 動態路由 vs 靜態路由
?對比項? | ?靜態路由? | ?動態路由? |
---|---|---|
?配置方式? | 手動配置 | 自動學習(路由協議) |
?適用場景? | 小型/穩定網絡 | 中大型/拓撲變化網絡 |
?維護成本? | 低(無需頻繁調整) | 高(需管理協議) |
?典型協議? | 無 | RIP、OSPF、EIGRP等 |
2. 動態路由協議示例(以RIP為例)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種簡單的距離矢量路由協議,適合小型網絡。
?配置步驟?:
Router(config)# router rip # 進入RIP協議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router)# version 2 # 使用RIP v2(支持VLSM,推薦)
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1.0 # 宣告直連網絡192.168.1.0/24
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 10.0.0.0 # 宣告直連網絡10.0.0.0/24
說明:RIP會自動與其他運行RIP的路由器交換路由信息,動態更新路由表。
五、關鍵排錯命令
配置完成后,需通過以下命令驗證和排查問題:
?功能? | ?命令? | ?關鍵輸出說明? |
---|---|---|
查看路由表 |
| 確認目標網絡是否出現在路由表中(C=直連,S=靜態,R=RIP) |
測試連通性 |
| 檢查是否能到達遠程網絡(如 |
查看接口狀態 |
| 確認接口IP是否配置成功且狀態為“up/up” |
查看特定路由協議信息 |
| 檢查動態學習的路由條目 |
六、配置實驗示例(綜合場景)
?場景需求?:
- ?
路由器R1的G0/0連接本地網絡192.168.1.0/24(PC1所在網段),G0/1連接中間網絡10.0.0.0/24。
- ?
路由器R2的G0/0連接中間網絡10.0.0.0/24,G0/1連接目標網絡192.168.2.0/24(PC2所在網段)。
- ?
實現PC1(192.168.1.10)與PC2(192.168.2.10)互通。
?配置步驟?:
- 1.
?R1配置?:
R1(config)# interface g0/0 R1(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R1(config-if)# no shutdown R1(config)# interface g0/1 R1(config-if)# ip address 10.0.0.1 255.255.255.0 R1(config-if)# no shutdown R1(config)# 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10.0.0.2 # 靜態路由
- 2.
?R2配置?:
R2(config)# interface g0/0 R2(config-if)# ip address 10.0.0.2 255.255.255.0 R2(config-if)# no shutdown R2(config)# interface g0/1 R2(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R2(config-if)# no shutdown R2(config)# 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0.0.0.1 # 靜態路由
- 3.
?驗證?:
- ?
在R1/R2上執行
show ip route
,確認目標網絡出現在路由表中。 - ?
從PC1 ping PC2的IP(192.168.2.10),觀察是否通。
- ?
七、學習總結
通過本章學習,掌握了路由器的核心配置流程:
- 1.
?基礎配置?:設置主機名、密碼、接口IP地址(關鍵!)。
- 2.
?路由配置?:靜態路由適用于小型網絡(手動指定路徑),動態路由適用于復雜網絡(自動學習)。
- 3.
?驗證排錯?:通過
show
命令和ping
測試確保配置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