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概述思維導圖:
51單片機引腳介紹
STC89系列51單片機引腳介紹
STC89系列51單片機的引腳是單片機與外部電路連接的接口,用于實現電源供電、時鐘信號輸入、控制信號輸出以及數據輸入輸出等功能。
PDIP封裝引腳圖:
1. 電源引腳:VCC(Pin 40):接+5V電源、GND(Pin 20):接地、
2.?晶振引腳:XTAL1(Pin 19)、XTAL2(Pin 18)、XTAL1為輸入端,XTAL2為輸出端
3.?復位引腳:RST(Pin 9):復位引腳,高電平有效;
4.?下載引腳:TXD(Pin 11)串行數據發送端(UART)、TXD(Pin 10)串行數據接收端(UART);
5.?GPIO引腳:P0、P1、P2、P3;每組8個引腳一共32個引腳
注意:小伙伴們可能看到下載引腳中的發送腳和接收腳與GPIO的P3端口引腳重復了,會有疑惑。因為有些引腳有兩種功能既可以當I/O輸入輸出引腳用也可以當其它特定的功能用!
GPIO引腳介紹
GPIO是通用輸入輸出端口的簡稱,可以通過軟件來控制其輸入和輸出;
GPIOP0端口
P0端口:P0.0~P0.7(Pins 32-39)
P0端口結構:
????????8位漏極開路雙向I/O口,無內部上拉電阻,需外接上拉電阻(如10KΩ)。
P0端口功能:
????????普通I/O:輸出低電平時驅動能力強,輸入時需先置1。
????????地址/數據總線:作為低8位地址(A0-A7)或數據總線時,無需外接上拉電阻。
P0端口配置:
????????上電復位后為開漏輸出模式。
P0端口總結:
????????P0端口有兩個模式,第一個模式可以當I/O口使用,但是使用這個模式需要外接上拉電阻;并且輸入時要先置1;第二個模式可以當地址/數組總線使用,不需要外接上拉電阻;
GPIOP1端口
P1端口:P1.0~P1.7(Pins 1-8)
P1端口結構:
????????8位準雙向I/O口,內部有上拉電阻,驅動能力較弱。
P1端口功能:
????????普通I/O:輸出高電平時通過弱上拉提供電流,輸入時需先置1。
????????P1.0(T2):定時器/計數器2的外部計數輸入;
????????P1.1(T2EX):定時器/計數器2的觸發控制;
P1配置:
????????上電復位后為準雙向口/弱上拉模式。
P1端口總結:
????????P1端口可以當I/O口用,輸入是要先置1;并且P1.0可以做定時器/計數器2的外部計數輸入、P1.1(T2EX):定時器/計數器2的觸發控制功能;并且因為內部配置上拉電阻不用像P0端口一樣配置外接上拉電阻;
GPIOP2端口
P2端口:P2.0~P2.7(Pins 21-28)
P2端口結構:
????????8位準雙向I/O口,內部上拉電阻,驅動能力同P1。
P2端口功能:
????????普通I/O:輸出高電平時通過弱上拉提供電流,輸入時需先置1。
P2配置:
????????上電復位后為:準雙向口/弱上拉模式。
P2端口總結:
????????P2端口可以當I/O口用,輸入時要先置1;
GPIOP3端口
P3端口:P3.0~P3.7(Pins 21-28)
P3端口結構:
????????8位準雙向I/O口,內部上拉電阻,驅動能力同P1、P2。
P3端口功能:
????????普通I/O:輸出高電平時通過弱上拉提供電流,輸入時需先置1。
第二功能:
????????P3.0(RXD):串行數據接收。
????????P3.1(TXD):串行數據發送。
????????P3.2(INT0):外部中斷0輸入。
????????P3.3(INT1):外部中斷1輸入。
????????P3.4(T0):定時器/計數器0外部計數輸入。
????????P3.5(T1):定時器/計數器1外部計數輸入。
????????P3.6(WR):外部數據存儲器寫控制。
????????P3.7(RD):外部數據存儲器讀控制。
P3配置:
????????上電復位后為:準雙向口/弱上拉模式。
P3端口總結:
????????P3端口可以當I/O口用,輸入時先置1;并且每個引腳都有獨立的第二功能;
GPIO工作模式介紹
工作模式:
1、準雙向口/弱上拉(P1、P2、P3默認模式):
輸出:低電平時驅動能力強,高電平時通過弱上拉提供電流。
輸入:需先置1,允許外部設備下拉引腳至低電平。
2、開漏輸出(P0口默認):
輸出:需外接上拉電阻,低電平時驅動外部負載,高電平時呈高阻態。
輸入:通過檢測引腳電平判斷狀態,需先置1。
制作不易!喜歡的小伙伴給個小贊贊!喜歡我的小伙伴點個關注!有不懂的地方和需要的資源隨時問我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