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發微度假,席卷江浙滬
作者 | AgeClub呂嬈煒
前言
均價200-300元的兩天一夜微度假產品,正在中老年客群中走紅。
“我們屬于酒店直營,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老年人乘坐地鐵到目的地站,會有大巴負責接送,半小時到達酒店。”蘇州一位酒店運營負責人透露,為了滿足周邊地區銀發族對慢節奏、深體驗的短途休閑需求,特地開發出兩天一夜、三天兩夜的旅行套餐,日均接待20個老年團,年營收超500萬元。
相比動輒1周甚至10多天的長途旅行,節奏適中、行程輕量化的“微度假”形式,目前受到更多銀發族的青睞。
這類產品單價低,大部分用戶都能接受;行程短,省去了長途旅行的舟車勞頓,又比吃頓飯、唱個歌的常規聚會模式更加深度;服務透明,多數為酒店直營,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圖源:蘇州新聞)
在銀發退休潮來臨、健康意識增強和中老年社交剛需的多重背景下,聚焦銀發族的大眾旅游形式也在持續推陳出新,以跟上中老年不斷變化的文娛需求。
一個不容忽視的情況是,對于多數中老年用戶而言,“價格是否親民”仍然是他們選擇旅行產品時考慮的首要因素,這也促成了低門檻、高復購率的“微度假”模式能夠順利跑通。
本文,AgeClub將從供需兩端切入,解析銀發微度假的產品策略、服務模式與運營挑戰,探尋這一細分賽道背后的商業機會。
PART 01
瞄準“家門口”的銀發客源
銀發旅游市場,正呈現出產品創新、需求分層的趨勢。
對于一部分老人而言,對旅游的理解是去更遠的遠方,看更小眾的風景;而對另一部分老人而言,旅游意味著和三五好友說走就走,是一種常態化的高頻消費。
根據MobTech研究院與庫潤數據聯合發布的報告,相較于Z世代,銀發族更喜歡本地游和短途周邊游,受訪者中40.3%的銀發族選擇本地游,46.3%的銀發族選擇周邊游。
(圖源:MobTech研究院)
目前,隨著銀發族出游熱情持續走高,大眾交通不斷便捷,景區服務更加適老,加上淡季酒店空置壓力增加,圍繞中老年客群打造兼顧生活、社交和旅游等多重屬性的輕量化短途游產品,正成為市場一大趨勢。
尤其以江浙滬等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地區為代表,伴隨退休人群規模逐年增加,對社交、旅游的需求不斷上升,催生出一批結合大巴接送+酒店住宿+景區游覽的微度假模式。
(圖源:人民網)
除了上文提到的由酒店方直營的本地游/周邊游產品外,目前市場上也有許多旅行社依托自身積累的運營經驗及龐大的老年客群,與酒店方、景區牽頭合作,既滿足了長輩多樣化的出游需求,又有效填補了酒店淡季空置率。
“長線游的老年客群,通常都集中在淡季,比如每年的三四月份,是銀發人群的出游高峰期,但短途游不同,一年四季都是旺季,如果是夏季和冬季,老年人可以選擇待在酒店以室內活動為主,春秋季的話則可以更多外出活動,前往周邊景點游覽,然后回到酒店用餐、休息。”上海一家專注退休人群的D旅行社負責人告訴AgeClub。
該旅行社與江蘇、浙江、上海、安徽等地數十家酒店合作,每家酒店每月都會發十團左右,平均每3天1團,單團人數50人左右。“以浙江余姚的一家酒店為例,5月中旬的時候,6月一半的團就已經預定滿員,”該負責人表示,絕大多數客戶都是50+、60+的退休族,包括退休教師、國企職工等,也有一些爺爺奶奶帶著孫輩一起游玩。
(旅行社供圖)
以D旅行社推出的“三天兩晚”短途游產品為例,該類產品的主要特色包括:
-
大巴統一接送,入住五鉆酒店,含3天的品質早餐+正餐,享受酒店服務;
-
純玩0購物,全程跟車走景點,3天均各自安排了周邊代表性景點行程,部分景點配備導游講解;
-
隨時使用酒店棋牌、KTV、健身房、恒溫游泳池等康體設施。
“叔叔阿姨們游玩不挑時間,與我們合作的酒店,即使是工作日也都有很高的入住率,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通常都在周一、三、五發團的原因,”負責人告訴AgeClub,該旅行社接待的短途游客戶基本都來自上海,輻射江浙皖地區,多數2小時左右就能到達,無論是接送還是景點游覽,會盡量控制乘車時間,減少旅途勞累,讓長輩們都能獲得輕松的行程體驗。
PART 02
多重賦能目的地/旅行社/酒店方
當前城市老年群體的消費觀正在發生顯著轉變,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隨著新一代活力銀發族迎來退休潮,文化素養與消費能力同步提升,推動了本地旅游市場的產品升級。
根據浦東新區養老服務和產業促進會發布的《2025年浦東新區銀發經濟十大消費趨勢洞察》(下文簡稱《洞察》),浦東新區老齡群體年支出3萬到5萬元及以上占比達48.37%,月均支出達4200元,其中50+老年群體是提高性消費的主力軍。
《洞察》指出,超8成的老齡消費者對旅游服務存在個性化需求,他們偏好的銀發旅游方案更加聚焦于慢節奏、深體驗和強適配。
由此可見,過去以“價格導向、節儉為主”的出行方式,正逐漸讓位于對品質、服務、體驗感的關注。在此背景下,以本地游和周邊游為代表的旅游產品,因其高適配性和靈活運營優勢,正逐步成為銀發消費升級的重要承載形式。
這類產品不僅更易滿足中老年客群的個性化需求,也為目的地運營方、旅行社以及本地酒店提供了新的業務增量機會。
(圖源:蘇州新聞)
“通過短程、高頻、輕組織、低成本的產品模式,旅行社可實現更高的復購率和客戶粘性,酒店則可借助微度假場景提升平日入住率,延長老年客群停留時間。”D旅行社負責人表示,“除了旅行社和酒店外,目的地也有機會在散點+短線中打造區域化的旅游生態圈,帶動周邊景區、餐飲、文化消費。”
除了直觀上提升旅行社客流、酒店入住率外,微度假模式對產品策劃能力、服務適老化水平以及跨業態資源整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深耕中老年旅聚酒店業務板塊的泊心灣,聚焦中老年旅游、社交、聚會剛需,通過甄選高端度假酒店,承接傳統旅行社產品轉型需求,為中老年客戶打造一站式旅聚酒店產品。
泊心灣總裁李春光告訴AgeClub,針對合作的旅行社,會為他們提供新的C端服務模式,包括產品價格的統一、服務流程的規范,以及線上線下推廣策略的統一等標準化培訓。
(圖源:泊心灣)
在B端業務上,可實現為傳統旅行社和五星度假酒店提供賦能:
-
對旅行社:幫助傳統旅行社實現產品升級換代,滿足市場新需求。
-
對酒店方:為其提供產品賦能、運營賦能和流量賦能,協助酒店實現產品和運營的雙重升級。
“我們的合作邏輯可以總結為:統一價格、推廣方式及服務流程,確保與C端用戶的連接更加順暢。”李春光表示,通過高度規范化的合作模式,實現幫助傳統旅行社升級轉型,為中老年用戶提供更便捷和高質量的服務。
扎根中老年社交聚會業務的共比鄰,同樣捕捉到中老年旅游消費涌現出的新變化。
共比鄰創始人康嘉此前告訴AgeClub,與不斷上升的本地聚會需求一樣,中老年周邊游的頻次也在增加。“一些退休的活力老人旅游經歷較多、出游意愿更高,很多人傾向于去周邊地區短途旅游,并在這一過程中享受到與本地一日游類似的服務和娛樂形式。”
康嘉告訴AgeClub,中老年用戶的需求趨向多元化,但又相對穩定,對產品、服務有著一套明確標準。對此,共比鄰希望能夠通過產品的迭代創新不斷給用戶帶來新鮮感,例如飲食菜單、美拍服裝的更新,持續探索不同的聚會地點等。
(圖源:央視新聞)
整體而言,以本地游、周邊游為代表的短途微度假產品,盡管行程短、客單低,看似門檻不高,但實際運營中,旅行社和酒店方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精力打磨產品服務細節、提升滿意度。
“我們旅行社也有長線游產品,相比較下,短途游產品更新會更加高頻,我們會根據季節、用戶反饋和熱點及時調整內容。”D旅行社負責人告訴AgeClub,“我們還會定期對接合作酒店,在菜單、交通等方面更新適配老年人群的需求,確保每位用戶的反饋都能得到滿足。”
PART 03
海外視角:日本如何
針對銀發族開發短途游產品
放眼海外市場,“微度假”已經成為銀發族偏愛的主流出游形式。
今年4月,日本專門針對銀發族的調查平臺Cosmo Lab發布的一份關于國內旅行市場的調查報告指出,51.1%的受訪者在過去一年有過旅行消費,每年3-5月和9-11月是銀發族出游的高峰期,這一趨勢與國內基本一致。
與此同時,在關于“最近一次旅行時長”的調查中,選擇“兩天一夜”和“三天兩夜”的老年人比例分別為45.1%和22.2%,另有23.6%的老年人選擇當日往返,選擇住宿3晚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比僅為9%。
(圖源:Cosmo Lab)
另據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NRI發布的數據顯示,日本60歲以上銀發族中,超過90%的人在旅游時傾向于選擇“住宿3晚以內(含當日往返)”,隨著受訪者年齡增加,選擇“兩天一夜”和“三天兩夜”的人群占比也在升高。
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微度假產品在銀發群體中的適配性和現實需求——無需長途奔波、時間安排靈活、行程相對輕松,既滿足了休閑放松的愿望,也更符合老年人身體狀況與生活節奏。同時,這類產品更易與社區活動、興趣社群相結合,形成“旅游+社交”的融合場景。
針對銀發族的短途游需求,日本涌現出了一系列旅游品牌,開發出相應的短途游和微度假產品。
1. PokeCal:短途游+復合型體驗
成立于2001年的PokeCal,主要面向50歲及以上老年人推出短途一日游產品。旗下PokeCal俱樂部擁有23萬名會員,其中大多數是居住在東京都內的50歲以上老年人。
目前國內針對中老年的短途游產品多數以酒店住宿為核心,觀光體驗項目較少,整體行程設計仍偏單一。而PokeCal則區別于傳統的短途游線路,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包括巴士游、游船、城市漫步、工廠參觀、文化體驗等,旨在為用戶帶來輕松且富有文化內涵的非日常體驗。
(圖源:PokeCal)
此外,PokeCal還積極與不同行業展開跨界合作,共同開發符合中老年人興趣和需求的短途旅游產品,形成“旅游+教育”“旅游+文化”“旅游+健康”等復合型體驗。
例如聯合通信運營商推出“智能手機教學+巴士一日游”,在途中安排手機攝影、應用操作講座,讓中老年人在輕松出游的同時掌握新技能;同時PokeCal還曾與百貨公司合作,圍繞會員體系定期組織適合中老年人的城市漫步活動,一方面促進消費,另一方面也強化了客戶黏性。
2. Hato Bus:行程豐富的城市觀光游產品
在積極探索適老化休閑出行方式的背景下,東京的Hato Bus成為一個典型范例。作為一家擁有超過70年歷史的觀光巴士品牌,Hato Bus的主要目的地范圍集中在東京都內,通過不斷優化服務內容與體驗方式,贏得了銀發族群體的長期青睞。
Hato Bus的路線設計以“短時間、輕負擔、深度體驗”為核心,時長通常為兩天一夜或三天兩夜,同時也推出了一日游產品。對于行動力相對有限或偏好舒適出行方式的中老年游客來說,這種“上車即游覽”的形式,具備極高的適配度。
(圖源:Hato Bus)
在產品設計上,Hato Bus會根據季節變化,與當地酒店、旅館和景點合作,推出如“春日賞櫻”、“秋季紅葉”、“溫泉療養”等限定線路,實現短途游過程中的深度體驗。再加上東京市內完備的無障礙交通接駁系統,讓Hato Bus幾乎成為了銀發族探索都市的首選方式。
顯而易見,Hato Bus所代表的“輕度行程+深度體驗”模式,與銀發旅游當前的主要訴求高度契合,不僅有效降低了銀發人群出游的體力與心理門檻,也提升了他們對目的地文化的感知密度和旅行滿足感。
結語
銀發微度假并非僅是“短途+低價”的機械組合,而是一次對旅游產品邏輯的重構。正如業內人士所說:“它要求從賣行程轉向做生活,從標準化走向適配化。”在這其中,真正的商業機會不在于復制多少條路線,而在于誰能率先構建出“興趣社群+生活方式+服務閉環”的運營模型。這不僅是旅游業的增量,更是中老年生活場景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