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語言之路————并發

Go語言之路————并發

  • 前言
  • 協程
  • 管道
  • Select
  • sync
    • WaitGroup

前言

  • 我是一名多年Java開發人員,因為工作需要現在要學習go語言,Go語言之路是一個系列,記錄著我從0開始接觸Go,到后面能正常完成工作上的業務開發的過程,如果你也是個小白或者轉Go語言的,希望我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
  • 有關go其他基礎的內容的文章大家可以查看我的主頁,接下來主要就是把這個系列更完,更完之后我會在每篇文章中掛上連接,方便大家跳轉和復習。

協程

在學go之前,大家肯定聽說過go底層天然支持并發,相信這也是很多人選擇學習這款語言的原因之一,那么它到底怎么個天然法,怎么個支持,下面我就一一道來。

Goroutine(輕量級線程),正如標題一樣,它也叫做協程,它是go的并發執行單元,是一種比線程更加輕量級的單位,創建一個協程非常簡單,只需要用到一個關鍵詞:go,go后面一定要更一個函數:

func main() {go func() {fmt.Print(1)}()
}

我這里用一個go啟動一個匿名函數,如果你copy這個代碼去執行,你會發現控制臺沒有任何打印,因為協程就跟Java的線程一樣,它是并發去執行的,當我們的main方法跑完的時候,如果協程未執行,那么 整個程序都會關掉,就沒有任何輸出了。

那怎樣讓它正常輸出呢?聰明的同學肯定會想到,讓main線程沉睡一下不就行了,我們來看看代碼:

func main() {go func() {fmt.Print(1)}()time.Sleep(1 * time.Second)
}控制臺打印:1

由此可見,讓主線程沉睡確實可以做到這點,那么我就要提出下一個問題了,如果有多個協程呢?看看下面代碼:

func main() {for i := 0; i < 10; i++ {go fmt.Println(i)}time.Sleep(1 * time.Second)
}

當把這段代碼執行后,你會發現每次執行的結果都是不一樣的,這也引出了協程的一個特性,那就是執行的時候是無序的,那有啥方法解決嗎,我們先用上面的sleep看能否解決:
每次執行協程前,我們都讓它沉睡一秒,然后主線程沉睡十秒

func main() {for i := 0; i < 10; i++ {time.Sleep(1 * time.Second)go fmt.Println(i)}time.Sleep(10 * time.Second)
}

執行后的結果:

0
1
2
3
4
5
6
7
8
9

目前來看,是做到了,但是這個方法太笨了,有啥辦法可以優雅的解決嗎,當然,go提供了管道、信號量、上下文、鎖等各種工具來輔助開發者進行并發編程。

管道

管道:channel,官方對它的解釋:Do not communicate by sharing memory; instead, share memory by communicating.
我用白話文在翻譯一次:它的作用就是解決協程之間的通信的,數據傳輸或者共享的。
一個通道,用chan來定義,定義的時候必須要指定它存的數據類型:

var ch chan int

此時的管道還沒初始化,是不能使用的,在go中,初始化一個管道,有且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make關鍵詞,make關鍵詞提供一個額外參數:緩沖區

var ch = make(chan int, 1)

這里就是用make創建了一個緩沖區為1的管道,先看看使用:

func main() {var ch = make(chan int, 1)ch <- 1println(<-ch)
}
輸出:1

結合例子,說一下管道的輸出和輸出:<-,沒錯就是用箭頭表示,箭頭的指向表示數據流向,a <- 1,表示把1發到a,<- a,表示從a讀取數據

如何理解緩沖區:可以理解為Java中線程池中的阻塞隊列,往管道中發送的數據會先存到緩沖區,然后才會被讀取,如果一個管道沒有緩沖區,那么發送信息后需要立馬有讀取的操作,否則程序就會阻塞,我們通過下面例子來看:

func main() {var ch = make(chan int)ch <- 1<-ch
}

我們創建一個沒有緩沖區的管道,像管道里面輸入1,馬上再讀取。看似人畜無害的代碼,執行起來確是這個結果:deadlock

fatal error: all goroutines are asleep - deadlock!goroutine 1 [chan send]:
main.main()D:/goland/workspace/test/main.go:5 +0x2dProcess finished with the exit code 2

那讀者又會想了,既然這樣,那豈不是所有的管道創建都需要緩沖區。其實不然,如果我們通過協程去輸入就能正常輸出:

func main() {var ch = make(chan int)go func() {ch <- 1}()println(<-ch)
}
輸出:1

思考:為啥有協程的參與就能正常讀寫?我們回到緩沖區的本質,它是存數據的緩沖的,如果我們沒有緩沖區,那么證明這個管道是沒辦法存數據的,就意味著,我這邊寫了,必須馬上有人讀,但是通過同步操作是實現不了的,有協程異步來操作才可行。

注意:每個管道用完后需要我們手段關閉,直接調用系統提供的close方法,一個管道只能close一次,多次close會報錯

func close(c chan<- Type)

但是通常,我們建議把通道的關閉結合defer來用:

func main() {var ch = make(chan int)go func() {ch <- 1defer close(ch)}()println(<-ch)
}

注意點,除了同步讀寫無緩沖管道會造成堵塞之外,下面幾種情況也會造成deadlock:

  1. 緩沖區滿了繼續噻數據:
    func main() {var ch = make(chan int, 1)defer close(ch)ch <- 1ch <- 1println(<-ch)
    }
    
    緩沖區大小為1,寫入一個后滿了沒讀,繼續寫
  2. 有緩沖區,但是數據為空
    func main() {// 創建的有緩沖管道intCh := make(chan int, 1)defer close(intCh)// 緩沖區為空,阻塞等待其他協程寫入數據<-intCh
    }
    
  3. 管道未初始化
    func main() {var intCh chan intintCh <- 1
    }
    

管道數據除了一個個讀之外,我們還可以用for range來遍歷一個管道:

func main() {intCh := make(chan int, 10)go func() {for i := 0; i < 10; i++ {intCh <- i}}()for ch := range intCh {println(ch)}
}

看看輸出:

0
1
2
3
4
5
6
7
8
9
fatal error: all goroutines are asleep - deadlock!goroutine 1 [chan receive]:
main.main()D:/goland/workspace/test/main.go:10 +0xa8

在輸出之后出現了阻塞,這是因為for range會一直去讀寫管道中的數據,當管道中數據為空時就會死鎖,直到有其他協程向管道寫入數據才會解除,所以我們代碼改一下,在寫入數據完畢后就關閉管道:

func main() {intCh := make(chan int, 10)go func() {for i := 0; i < 10; i++ {intCh <- i}close(intCh)}()for ch := range intCh {println(ch)}
}

最后再補充一個知識點,管道的讀取其實是有返回值的:

v, ok := <-intCh

第一個是值,第二個是個bool代表是否讀取成功:

func main() {intCh := make(chan int, 10)go func() {intCh <- 1}()a, ok := <-intChprintln(a, ok)
}輸出:1 true

Select

在 Go 中,select 是一種管道多路復用的控制結構,某一時刻,同時監測多個元素是否可用,在這里我們可以用來檢測多個管道:

func main() {ch1 := make(chan int, 10)ch2 := make(chan int, 10)ch3 := make(chan int, 10)defer func() {close(ch1)close(ch2)close(ch3)}()select {case i := <-ch1:fmt.Println("ch1 is ", i)case j := <-ch2:fmt.Println("ch2 is ", j)case k := <-ch3:fmt.Println("ch3 is ", k)default:fmt.Print("檢測失敗")}
}

創建三個管道,然后用select分別去監測三個管道的數據,然后doSomething,讓我們沒有往管道輸入任何數據的時候,默認輸出檢測失敗,我們在select前往ch1輸入一個數據看看:

func main() {ch1 := make(chan int, 10)ch2 := make(chan int, 10)ch3 := make(chan int, 10)defer func() {close(ch1)close(ch2)close(ch3)}()ch1 <- 1select {case i := <-ch1:fmt.Println("ch1 is ", i)case j := <-ch2:fmt.Println("ch2 is ", j)case k := <-ch3:fmt.Println("ch3 is ", k)default:fmt.Print("檢測失敗")}
}輸出:ch1 is  1

sync

講到了并發,怎么能離開鎖,go的sync包下面提供了很多鎖相關的工具類,就類似于Java的juc包,我們下面簡單說點常用的。

WaitGroup

WaitGroup 即等待執行,它的方法只有三個,使用起來也非常簡單:

  • Add:添加一個計數器,表示總數
  • Done:每調用一次計數器減1
  • Wait:如果計數器不為0,則等待

還記得我們文章開頭提到的例子嗎,就是在main線程中使用了協程,協程還未執行但是main已經結束了,當時我們用的是sleep方法,現在我們看看怎么用WaitGroup去解決這個問題:
先看看原例子:

func main() {println("start")go func() {println("doSomething")}()println("end")
}

再看看解決后的:

var waitGroup sync.WaitGroupfunc main() {println("start")waitGroup.Add(1)go func() {println("doSomething")waitGroup.Done()}()waitGroup.Wait()println("end")
}看看輸出:
start
doSomething
end

go中常用的鎖有兩個:

  • 互斥鎖:sync.Mutex
  • 讀寫鎖:sync.RWMutex

互斥鎖sync.Mutex ,實現了Locker 接口,它的用法非常簡單,就三個:

func (m *Mutex) Lock() {m.mu.Lock()
}func (m *Mutex) TryLock() bool {return m.mu.TryLock()
}func (m *Mutex) Unlock() {m.mu.Unlock()
}

我們先來看看互斥鎖Mutex,下面我來模擬一個經典的場景,就是不同線程對共享數據操作,讓我們看看不用鎖的情況下,會不會得到正確結果:

var wait sync.WaitGroup
var count = 0func main() {wait.Add(10)for i := 0; i < 10; i++ {go func(data *int) {// 模擬訪問耗時time.Sleep(time.Millisecond * time.Duration(rand.Intn(1000)))// 訪問數據,這里必須要用temp當前數據存起來temp := *data// 模擬計算耗時time.Sleep(time.Millisecond * time.Duration(rand.Intn(1000)))// 修改數據*data = temp + 1fmt.Println(*data)wait.Done()}(&count)}wait.Wait()fmt.Println("最終結果", count)
}

運行起來發現,每次的輸出都不一樣,跟Java一樣,多線程對共享數據的修改是不安全的,必須要加鎖

1
1
2
1
1
1
1
1
1
3
最終結果 3

下面我們改進一下代碼,將同步代碼用互斥鎖包起來,類似于Java的同步代碼塊:

var lock sync.Mutex
var wait sync.WaitGroup
var count = 0func main() {wait.Add(10)for i := 0; i < 10; i++ {go func(data *int) {lock.Lock()// 模擬訪問耗時time.Sleep(time.Millisecond * time.Duration(rand.Intn(1000)))// 訪問數據temp := *data// 模擬計算耗時time.Sleep(time.Millisecond * time.Duration(rand.Intn(1000)))// 修改數據*data = temp + 1lock.Unlock()fmt.Println(*data)wait.Done()}(&count)}wait.Wait()fmt.Println("最終結果", count)
}

go的互斥鎖很簡單,用的時候就調用lock()方法,解鎖就調用unlock()方法,看看輸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最終結果 10Process finished with the exit code 0

讀寫鎖和互斥鎖一樣,只是說讀寫鎖的精度更高一點,可以根據讀多寫少,或者讀少寫多的情況來判斷,它同樣實現了Locker接口,只是方法多一些,讀寫鎖內部的讀和寫是互斥鎖,并不是說有兩個鎖

// 加讀鎖
func (rw *RWMutex) RLock()// 嘗試加讀鎖
func (rw *RWMutex) TryRLock() bool// 解讀鎖
func (rw *RWMutex) RUnlock()// 加寫鎖
func (rw *RWMutex) Lock()// 嘗試加寫鎖
func (rw *RWMutex) TryLock() bool// 解寫鎖
func (rw *RWMutex) Unlock()

下面看個讀寫鎖的例子(本例來自官方中文文檔):

var wait sync.WaitGroup
var count = 0
var rw sync.RWMutexfunc main() {wait.Add(12)// 讀多寫少go func() {for i := 0; i < 3; i++ {go Write(&count)}wait.Done()}()go func() {for i := 0; i < 7; i++ {go Read(&count)}wait.Done()}()// 等待子協程結束wait.Wait()fmt.Println("最終結果", count)
}func Read(i *int) {time.Sleep(time.Millisecond * time.Duration(rand.Intn(500)))rw.RLock()fmt.Println("拿到讀鎖")time.Sleep(time.Millisecond * time.Duration(rand.Intn(1000)))fmt.Println("釋放讀鎖", *i)rw.RUnlock()wait.Done()
}func Write(i *int) {time.Sleep(time.Millisecond * time.Duration(rand.Intn(1000)))rw.Lock()fmt.Println("拿到寫鎖")temp := *itime.Sleep(time.Millisecond * time.Duration(rand.Intn(1000)))*i = temp + 1fmt.Println("釋放寫鎖", *i)rw.Unlock()wait.Done()
}

該例開啟了 3 個寫協程,7 個讀協程,在讀數據的時候都會先獲得讀鎖,讀協程可以正常獲得讀鎖,但是會阻塞寫協程,獲得寫鎖的時候,則會同時阻塞讀協程和寫協程,直到釋放寫鎖,如此一來實現了讀協程與寫協程互斥,保證了數據的正確性。例子輸出如下:

拿到讀鎖
拿到讀鎖
釋放讀鎖 0
釋放讀鎖 0
拿到寫鎖
釋放寫鎖 1
拿到讀鎖
拿到讀鎖
拿到讀鎖
拿到讀鎖
拿到讀鎖
釋放讀鎖 1
釋放讀鎖 1
釋放讀鎖 1
釋放讀鎖 1
釋放讀鎖 1
拿到寫鎖
釋放寫鎖 2
拿到寫鎖
釋放寫鎖 3
最終結果 3Process finished with the exit code 0

OK 上面就是go中并發的一些常用案例,不多,但是一定是最常用的,掌握了這些你就可以去深入擴展了。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web/80150.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web/80150.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web/80150.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Gmsh劃分網格|四點矩形

先看下面這段官方自帶腳本 /*********************************************************************** Gmsh tutorial 1** Variables, elementary entities (points, curves, surfaces), physical* entities (points, curves, surfaces)********************************…

leetcode0215. 數組中的第K個最大元素-medium

1 題目&#xff1a;數組中的第K個最大元素 官方標定難度&#xff1a;中 給定整數數組 nums 和整數 k&#xff0c;請返回數組中第 k 個最大的元素。 請注意&#xff0c;你需要找的是數組排序后的第 k 個最大的元素&#xff0c;而不是第 k 個不同的元素。 你必須設計并實現時…

rocketmq 環境配置[python]

因本人是 python 開發&#xff0c;macbook 開發。windows 可以采取配置遠程 linux 解釋器或者 pycharm 專業版的 docker 解釋器進行開發 M1 芯片 本地運行 rocketmq rocketmq Python 開源地址&#xff1a; https://github.com/apache/rocketmq-client-python 因為需要 linu…

OCCT知識筆記之OCAF框架詳解

OCAF框架在OCCT項目中的構建與使用指南 Open CASCADE Application Framework (OCAF)是Open CASCADE Technology (OCCT)中用于管理CAD數據的核心框架&#xff0c;它提供了一種結構化方式來組織和管理復雜的CAD數據&#xff0c;如裝配體、形狀、屬性(顏色、材料)和元數據等。本文…

go-數據庫基本操作

1. 配置數據庫 package mainimport ("gorm.io/driver/mysql""gorm.io/gorm" ) #配置表結構 type User struct {ID int64 json:"id" gorm:"primary_key" // 主鍵ID自增長Username stringPassword string } #配置連接接信息 func…

【含文檔+PPT+源碼】基于大數據的交通流量預測系統

技術棧說明 技術棧&#xff1a; 后端&#xff1a;Django&#xff08;后端是前后端分離的&#xff09; 前端&#xff1a;Vue.js ElementUI 開發工具&#xff1a; Python3.9以上 Pycharm MySQL5.7/MySQL8 VSCode 項目演示視頻 基于大數據的交通流量預測系統

海盜王3.0的數據庫3合1并庫處理方案

原版的海盜王數據庫有3個accountserver&#xff0c;gamedb&#xff0c;tradedb&#xff0c;對應到是賬號數據庫&#xff0c;游戲數據庫&#xff0c;商城數據庫。 一直都有個想法&#xff0c;如何把這3個庫合并到一起&#xff0c;這樣可以實現一些功能。 涉及到sqlserver的數據庫…

Apollo Client 1.6.0 + @RefreshScope + @Value 刷新問題解析

問題描述 在使用 Apollo Client 1.6.0 結合 Spring Cloud 的 RefreshScope 和 Value 注解時&#xff0c;遇到以下問題&#xff1a; 項目啟動時第一次屬性注入成功后續配置變更時&#xff0c;Value 屬性會刷新&#xff0c;但總是刷新為第一次的舊值&#xff0c;而不是最新的配…

LearnOpenGL --- 你好三角形

你好&#xff0c;三角形的課后練習題 文章目錄 你好&#xff0c;三角形的課后練習題一、創建相同的兩個三角形&#xff0c;但對它們的數據使用不同的VAO和VBO 一、創建相同的兩個三角形&#xff0c;但對它們的數據使用不同的VAO和VBO #include <glad/glad.h> #include &…

STM32F407VET6實戰:CRC校驗

CRC校驗在數據傳輸快&#xff0c;且量大的時候使用。下面是STM32F407VET6HAL庫使用CRC校驗的思路。 步驟實現&#xff1a; CubeMX配置 c // 在CubeMX中啟用CRC模塊 // AHB總線時鐘自動啟用 HAL庫代碼 c // 初始化&#xff08;main函數中&#xff09; CRC_HandleTypeDef …

Vue3中實現輪播圖

目錄 1. 輪播圖介紹 2. 實現輪播圖 2.1 準備工作 1、準備至少三張圖片&#xff0c;并將圖片文件名改為數字123 2、搭好HTML的標簽 3、寫好按鈕和圖片標簽 ?編輯 2.2 單向綁定圖片 2.3 在按鈕里使用方法 2.4 運行代碼 3. 完整代碼 1. 輪播圖介紹 首先&#xff0c;什么是…

Linux遠程連接服務

遠程連接服務器簡介 遠程連接服務器通過文字或圖形接口方式來遠程登錄系統&#xff0c;讓你在遠程終端前登錄linux主機以取得可操作主機接口&#xff08;shell&#xff09;&#xff0c;而登錄后的操作感覺就像是坐在系統前面一樣。 遠程連接服務器的功能 分享主機的運算能力 遠…

MySQL面試知識點詳解

一、MySQL基礎架構 1. MySQL邏輯架構 MySQL采用分層架構設計&#xff0c;主要分為&#xff1a; 連接層&#xff1a;處理客戶端連接、授權認證等 服務層&#xff1a;包含查詢解析、分析、優化、緩存等 引擎層&#xff1a;負責數據存儲和提取&#xff08;InnoDB、MyISAM等&am…

牛客網NC22000:數字反轉之-三位數

牛客網NC22000:數字反轉之-三位數 &#x1f50d; 題目描述 時間限制&#xff1a;C/C/Rust/Pascal 1秒&#xff0c;其他語言2秒 空間限制&#xff1a;C/C/Rust/Pascal 32M&#xff0c;其他語言64M &#x1f4dd; 輸入輸出說明 輸入描述: 輸入一個3位整數n (100 ≤ n ≤ 999)…

C++跨平臺開發:突破不同平臺的技術密碼

Windows 平臺開發經驗 開發環境搭建 在 Windows 平臺進行 C 開發&#xff0c;最常用的集成開發環境&#xff08;IDE&#xff09;是 Visual Studio。你可以從Visual Studio 官網下載安裝包&#xff0c;根據安裝向導進行安裝。安裝時&#xff0c;在 “工作負載” 界面中&#xff…

[250516] OpenAI 升級 ChatGPT:GPT-4.1 及 Mini 版上線!

目錄 ChatGPT 迎來重要更新&#xff1a;GPT-4.1 和 GPT-4.1 mini 正式上線用戶如何訪問新模型&#xff1f;技術亮點與用戶體驗優化 ChatGPT 迎來重要更新&#xff1a;GPT-4.1 和 GPT-4.1 mini 正式上線 OpenAI 宣布在 ChatGPT 平臺正式推出其最新的 AI 模型 GPT-4.1 和 GPT-4.…

計算機指令分類和具體的表示的方式

1.關于計算機的指令系統 下面的這個就是我們的一個簡單的計算機里面涉及到的指令&#xff1a; m就是我們的存儲器里面的地址&#xff0c;可以理解為memory這個意思&#xff0c;r可以理解為rom這樣的單詞的首字母&#xff0c;幫助我們去進行這個相關的指令的記憶&#xff0c;不…

前端腳手架開發指南:提高開發效率的核心操作

前端腳手架通過自動化的方式可以提高開發效率并減少重復工作&#xff0c;而最強大的腳手架并不是現成的那些工具而是屬于你自己團隊量身定制的腳手架&#xff01;本篇文章將帶你了解腳手架開發的基本技巧&#xff0c;幫助你掌握如何構建適合自己需求的工具&#xff0c;并帶著你…

SpringBoot常用注解詳解

文章目錄 1. 前言2. 核心注解2.1 SpringBootApplication2.2 Configuration2.3 EnableAutoConfiguration2.4 ComponentScan2.5 Bean2.6 Autowired2.7 Qualifier2.8 Primary2.9 Value2.10 PropertySource2.11 ConfigurationProperties2.12 Profile 3. Web開發相關注解3.1 Control…

項目管理進階:全文解讀企業IT系統全生命周期管理與運營平臺建設方案【附全文閱讀】

本文介紹了《企業IT系統全生命周期管理與運營平臺建設方案》的項目內容&#xff0c;包括項目背景、藍圖架構、核心業務流程、系統總體架構、解決方案等。 重點內容&#xff1a; 1. 項目背景&#xff1a;介紹企業IT系統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性。 2. 藍圖架構&#xff1a;描述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