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背景
故事發生在中國四川成都的2075年,展現科技與自然深度交融的未來城市圖景。通過六個充滿想象力的生態裝置場景,描繪市民在智慧城市中詩意棲居的生活狀態,展現環境保護與人文傳承的和諧共生。
故事內容
在電子竹林輕軌站,通勤者用竹葉車票獲取生態早餐;九宮格能源塔將火鍋地熱轉化為清潔能源;千年銀杏樹頂的懸浮茶館激蕩著跨界創意;浣花溪畔的代碼藝術喚醒古詩意境;太陽神鳥交通樞紐實現無障礙出行;府南河上的麻辣裝置將環保變成全民游戲。每個場景都展現著未來成都人對生態文明的獨特理解。
分鏡信息-共6個
分鏡 1/6 : 竹林晨曦輕軌站
俯視視角下的電子竹林如同翡翠幕簾,半透明輕軌如水晶游龍穿行其間。晨光透過竹節狀立柱,在月臺投射出流動的光斑。熊貓機器人手持光膜養護儀,絨毛上沾著晨露,正為剛采摘的竹筒飯更換保鮮磁場。通勤者手持發光竹葉車票掃描時,車頂藤蔓狀機械臂應聲垂下花籃,新鮮出爐的熊貓造型飯團蒸騰著熱氣。竹瀝清香與機械潤滑劑的味道奇妙交融,電子鳥鳴與軌道電磁聲構成晨曲。
分鏡2/6 : 九宮格能源交響曲
正午陽光下,九層樓高的九宮格塔體蒸騰著七彩氣霧。退休火鍋店主們操控著龍形機械臂,將地熱井口的蒸汽注入雕花銅鼎。每個格口噴出的氣泡裹挾著不同香型——花椒的麻、牛油的醇、菌菇的鮮,在磁懸浮集市上空交織成香氣星云。買菜主婦們舉著竹編捕網追逐氣泡,觸碰瞬間便化作可供三小時家用的清潔能源。塔底全息火鍋沸騰著數據流,辣度指數實時顯示在塔頂的琉璃屏風上。
分鏡3/6 : 銀杏云端創想茶館
千年銀杏的每片金葉都是天然投影屏,懸浮茶館在枝椏間若隱若現。程序員指尖劃過茶湯,激起的漣漪在空氣中展開全息代碼墻;川劇演員甩動水袖,袖口光粒重組為變臉譜數據庫。當兩人的茶杯相碰,銀杏氣根突然垂下光絲,將創意具象成發光新葉。飄落的葉片化作AR路標,指引著下方巷道里的無人快遞車。樹心年輪投影著成都千年大事記,年輪間隙游動著修復古建筑的納米機器人。
分鏡4/6 : 浣花溪數字詩境
少女盤坐溪石,光屏上的電子芙蓉隨水流舒展。代碼花瓣觸碰水面剎那,整條溪流泛起杜詩光紋:「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錦鯉銜著發光水草游弋,鱗片反射的二維碼倒映在青城山輪廓上。對岸古城墻遺址正被生態混凝土自動修復,腳手架間飛舞著預約志愿者的無人機。突然暴雨將至,少女指尖輕劃,溪中升起透明氣泡傘廊,雨滴在傘面敲擊出《春夜喜雨》的平仄韻律。
分鏡5/6 : 神鳥光軌樞紐站
金沙太陽神鳥圖騰在穹頂旋轉,十二道金烏光束指引不同交通工具。孕婦走近時,地面升起蒲公英座椅,絨球輕觸虹膜確認信息后,載著她沿蜀繡紋樣的光軌滑行。座椅扶手生長出桑葉狀耳機,用四川方言講述武侯祠典故。窗外掠過無人機運送的郫縣豆瓣原料桶,桶身閃爍著發酵倒計時。站內空氣調節系統釋放著竹葉青茶香,中和著來自三星堆考古現場的青銅器養護劑味道。
分鏡6/6 : 麻辣生態協奏曲
暴雨中的府南河翻涌赤浪,辣椒狀生態裝置展開花瓣形濾網。市民手機屏幕上跳動著「川辣凈化者」游戲界面,操控機械花椒粒吸附油污。每當進度條滿格,裝置頂端的朝天椒噴嘴就向云層噴射彩虹水霧。水霧在低空凝結成辣椒云,為屋頂菜園輸送智能灌溉。河岸全息屏顯示實時水質數據,溶解氧數值隨著市民游戲得分同步上升。雨幕中,歷史悠久的合江亭與未來感的生態裝置隔空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