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組交換網絡中的四種時延類型
1. 排隊時延
在隊列中,當分組在鏈路上等著被傳輸時的時延為排隊時延,一個分組的排隊時延長度取決于該分組前方等待傳輸的分組數量,如果排隊隊列為空,且沒有正在傳輸的分組那么該分組的排隊時延為零,如果流量很大有很多分組在排隊隊列中那么排隊時延將會很長。
2. 傳輸時延
在分組交換網中常見的是先到先服務的傳輸方式,只有當所有已到達的分組都傳輸完成之后才能傳輸剛到達的分組,用 L
來表示分組的長度,r
用來表示以太網中的傳輸速率,傳輸時延 為L / r
,傳輸時延指的是分組從路由器端口推向物理鏈路的速度
3. 傳播時延
假設分組從路由器A向路由器B傳播,一旦一個比特從路由器A推向物理鏈路該比特就會向路由器B傳播。該比特穿越路由器A、B所需要的時間為傳播時延。物理鏈路的傳播速率與物理介質有關(光線、同軸電纜、雙絞線等),速率范圍在2x10的8次方~3x10的8次方m/s,該速率接近于光速。假設路由器A、B之間的距離為d
,傳輸速率為s
那么A、B之間的傳播時延為d/s
4. 處理時延
檢查分組首部和決定將該分組發往哪條鏈路所需要的時間為處理時延的一部分。處理時延還包括檢查比特級的差錯所需要的時間
5. 對比傳輸時延和傳播時延
傳輸時延指的是一個位于排隊隊列首部的一個分組由路由器推向物理鏈路所需要的時間,該時間的大小取決于A、B鏈路上的傳輸速率。傳播時延指的是在路由器A、B之間的物理鏈路傳播所需要的時間,物理鏈路上的傳輸速率與物理介質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