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系列文章:
AWS AI認證考試中經常提及幾個重要的工具介紹
簡單理解機器學習中top_k、top_p、temperature三個參數的作用
用Deepseek + Kimi 快速生成高質量的ppt
在機器學習中,top_k、top_p 和 temperature 是用于控制生成模型(如語言模型)輸出質量的參數,尤其在文本生成任務中常見。然而,網上文章很多很全,但大多晦澀難懂,今天我們來用最簡單的語言談談它們的具體作用:
1. 點菜式篩選法:top_k參數
英文全稱:top-k
中文名稱:前k個
具體意義:
top_k參數就像是你在餐廳點菜時,服務員只給你推薦菜單上前k名的招牌菜。在AI文本生成中,top_k參數用于限制模型在每個詞生成時考慮的候選詞數量。當設置top_k=n時,模型會從預測概率最高的n個詞中隨機挑選一個作為下一個生成的詞。
舉例說明:
假設我們要讓AI續寫“舉頭望明月”,如果設置top_k=3,AI可能會從以下候選詞中選擇一個:
低頭思故鄉(概率58%)
對影成三人(概率27%)
疑似地上霜(概率10%)
這時,AI生成的句子很可能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既符合語境又經典。但如果設置top_k=50,就可能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組合,比如“舉頭望明月,外賣還沒到”,這樣的句子雖然有趣,但可能并不符合我們的預期。
2. 智能購物車模式:top_p參數
英文全稱:top-p(有時也被稱為Nucleus Sampling,即核采樣)
中文名稱:前p%
具體意義:
top_p參數則更像是你在超市購物時,設定了一個預算上限。當購物車里的商品總價達到這個上限時,你就停止購物。在AI文本生成中,top_p參數用于限制模型考慮的候選詞的累積概率。當設置top_p=p時,模型會選取累積概率達到p%的候選詞作為可選范圍,然后從中隨機挑選一個。
舉例說明:
假設我們要讓AI續寫“人工智能將”,如果設置top_p=0.9,AI可能會從以下候選詞中選擇:
改變世界(45%)
引領未來(30%)
替代人類(15%)
幫我寫作業(10%)
做蛋炒飯(5%)
這時,AI會考慮累積概率達到90%的候選詞,即前四個詞,并自動過濾掉“做蛋炒飯”這種低概率且不太相關的詞。最終生成的句子可能是“人工智能將改變世界,引領未來”,既專業又合理。
3. 創意溫度計:temperature參數
具體意義:
temperature參數就像是你調節火鍋火力的開關。低溫時,火鍋清湯寡水,味道保守;高溫時,火鍋麻辣鮮香,味道多變。在AI文本生成中,temperature參數用于控制模型生成文本的隨機性。低溫值使模型生成更保守、更確定的文本;高溫值則使模型生成更隨機、更多樣化的文本。
舉例說明:
低溫(0.2):生成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種穩妥詩句,適合寫公文或正式文件。
中溫(0.7):可能產出如“月光灑鍵盤,代碼寫成詩”的跨界組合,適合寫廣告文案或創意寫作。
高溫(1.2):會創造如“明月照冰箱,剩菜在發光”的神奇腦洞,適合寫玄幻小說或進行腦暴創意。
參數組合實戰案例
生成情人節文案:
保守方案:top_p=0.8 + temperature=0.3 → 生成如“你是我心中的日月星辰,永遠照亮我前行的路”這樣穩妥而深情的文案。
創意方案:top_k=20 + temperature=0.9 → 生成如“我們的愛情,就像WiFi滿格,無論走到哪里都不斷線”這樣富有創意的比喻。
腦洞方案:top_p=0.95 + temperature=1.5 → 生成如“在平行宇宙的咖啡廳,我點了杯加糖的量子糾纏,只為與你共享這份跨越時空的甜蜜”這樣充滿奇幻色彩的文案。
綜合使用:找到生成文本的完美平衡
在實際應用中,我們通常會結合使用這三個參數,以找到生成文本的完美平衡。比如:
對于學術論文或技術文檔的生成,可以設置較低的top_k(如5)、top_p(如0.8)和temperature(如0.2),以確保生成內容嚴謹、邏輯性強。
對于創意寫作或詩歌生成,則可以設置較高的top_k(如50)、top_p(如0.9)和temperature(如1.2),以生成內容豐富多彩、富有詩意的文本。
總結
top_k: 限制候選詞數量,提升文本質量。
top_p: 動態調整候選詞集,平衡質量與多樣性,想創意高點,top_p就大點。
temperature: 控制生成文本的隨機性,影響文本的確定性與多樣性。溫度高就多樣性高,確定性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