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實戰(63)】配送區域與運費設置全解析

【商城實戰】專欄重磅來襲!這是一份專為開發者與電商從業者打造的超詳細指南。從項目基礎搭建,運用 uniapp、Element Plus、SpringBoot 搭建商城框架,到用戶、商品、訂單等核心模塊開發,再到性能優化、安全加固、多端適配,乃至運營推廣策略,102 章內容層層遞進。無論是想深入鉆研技術細節,還是探尋商城運營之道,本專欄都能提供從 0 到 1 的系統講解,助力你打造獨具競爭力的電商平臺,開啟電商實戰之旅。

目錄

  • 一、配送區域設置的重要性
  • 二、后臺管理系統設置配送區域
    • 2.1 技術選型與架構基礎
    • 2.2 具體實現步驟
      • 2.2.1 數據庫表結構設計
      • 2.2.2 后端接口開發
      • 2.2.3 PC 前端實現
      • 2.2.4 移動前端實現
  • 三、制定運費計算規則
    • 3.1 規則制定的考量因素
    • 3.2 技術實現細節
      • 3.2.1 數據庫存儲運費規則
      • 3.2.2 后端運費計算邏輯
      • 3.2.3 前端展示與交互
  • 四、前端自動計算運費功能實現
    • 4.1 地址解析與定位技術
    • 4.2 前后端數據交互流程
    • 4.3 優化與異常處理
  • 五、總結與展望


一、配送區域設置的重要性

在商城運營中,配送區域設置是極為關鍵的一環,如同基石之于高樓,對整個業務的順暢開展起著基礎性的支撐作用。從用戶角度來看,配送區域直接影響著用戶的下單決策。當用戶滿心歡喜地挑選好心儀商品,準備結賬時,卻發現自己所在地區不在配送范圍內,無疑會像被潑了一盆冷水,極大地降低用戶體驗,甚至導致用戶直接放棄購買,轉而投向其他能提供配送服務的競品商城。這就好比一家線下超市,位置偏遠、交通不便,顧客前往購物十分困難,自然就會門可羅雀。

從商城運營成本角度而言,合理的配送區域劃分能夠顯著優化物流資源的配置。如果配送區域設置不合理,比如范圍過大,會導致配送路線變長、配送時間增加,不僅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還可能因配送效率低下而引發用戶不滿;相反,如果配送區域過小,又可能會錯失潛在的市場和客戶,影響商城的業務拓展和銷售額增長。以京東商城為例,其通過精準的配送區域設置,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主要城市設立物流中心,實現了對周邊地區的快速配送,既提高了配送效率,又降低了運營成本,贏得了用戶的信賴和市場份額 。因此,科學合理地設置配送區域,是商城提升用戶滿意度、降低運營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在商城系統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關鍵地位。

二、后臺管理系統設置配送區域

2.1 技術選型與架構基礎

在構建商城配送區域設置功能時,我們采用了一套強大且高效的技術架構。后端選用 Spring Boot 框架,它基于 Spring 框架,以其快速開發、自動配置和微服務支持等特性,極大地簡化了后端開發流程。例如,在處理復雜的業務邏輯和與數據庫交互時,Spring Boot 的依賴注入和 AOP(面向切面編程)功能,能使代碼結構更加清晰,提高開發效率。

PC 前端借助 Element plus 組件庫,它是基于 Vue 3 構建的桌面端組件庫,擁有豐富的組件集合,如表單、表格、按鈕等,能快速搭建出美觀且功能豐富的前端界面。其主題定制功能可以輕松滿足不同項目的風格需求,響應式設計確保了在各種屏幕尺寸下都能有良好的展示效果。

移動前端則使用 uniapp 框架,它允許開發者使用 Vue.js 語法進行跨平臺應用開發,能將代碼編譯到 iOS、Android、H5 以及各種小程序等多個平臺,真正實現了 “編寫一次,到處運行”,大大降低了開發成本和維護成本。同時,uniapp 還提供了豐富的 API 和插件,方便與手機設備功能進行交互。

數據庫操作方面,我們采用 Mybatis-plus,它是 MyBatis 的增強工具包,在 MyBatis 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便捷的方法和特性,如提供了更加便捷的 CRUD 操作、強大的查詢功能以及代碼生成器等,能有效減少開發人員編寫 SQL 語句的工作量,提高開發效率。

2.2 具體實現步驟

2.2.1 數據庫表結構設計

配送區域表是整個配送區域設置功能的數據基礎,其設計至關重要。該表主要包含以下字段:

  • 區域 ID(area_id):作為主鍵,采用自增長或 UUID(通用唯一識別碼)生成,用于唯一標識每個配送區域,確保數據的唯一性和準確性,方便在系統中對各個區域進行精確管理和調用。
  • 區域名稱(area_name):用于存儲配送區域的具體名稱,如 “北京市”“上海市” 等,讓用戶和管理員能直觀地識別和區分不同區域。
  • 父區域 ID(parent_area_id):用于建立區域之間的層級關系,比如省級區域下包含市級區域,市級區域下又包含縣級區域等。通過該字段,可以構建出完整的區域層級樹狀結構,方便進行區域的分類管理和查詢。例如,當查詢某個市級區域時,可以通過父區域 ID 快速找到其所屬的省級區域。
  • 其他字段:還可以根據實際業務需求添加一些其他字段,如區域描述(area_description),用于記錄該區域的特殊配送說明或注意事項;是否支持配送(is_support_delivery),以布爾值形式表示該區域是否在配送范圍內,方便系統進行配送范圍的判斷。

通過這樣的表結構設計,不僅能夠清晰地存儲配送區域的基本信息,還能有效地建立區域之間的層級關系,為后續的配送區域管理和運費計算等功能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持。

2.2.2 后端接口開發

在 Spring Boot 中,后端接口開發主要包括接收前端請求、處理業務邏輯和調用 Mybatis-plus 操作數據庫。首先,創建一個控制器類(Controller),用于接收前端發送的 HTTP 請求。例如,創建一個名為 DeliveryAreaController 的類,使用 @RestController 注解將其標識為一個 RESTful 風格的控制器,該注解是 @ResponseBody 和 @Controller 的組合,能自動將返回值轉換為 JSON 格式并返回給前端。

在該控制器中,定義用于增刪改查配送區域的接口方法。以添加配送區域為例,代碼如下:

@PostMapping("/addArea")
public Result addArea(@RequestBody DeliveryArea area) {try {deliveryAreaService.save(area);return Result.success("添加配送區域成功");} catch (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return Result.error("添加配送區域失敗");}
}

上述代碼中,@PostMapping 注解表示該方法處理 HTTP POST 請求,請求路徑為 “/addArea”。@RequestBody 注解用于將前端發送的 JSON 格式數據轉換為 DeliveryArea 對象,方便在后端進行處理。在方法內部,調用 DeliveryAreaService 的 save 方法將配送區域信息保存到數據庫中,如果保存成功,返回成功信息;如果出現異常,捕獲異常并返回失敗信息。

查詢配送區域列表的接口方法示例如下:

@GetMapping("/areaList")
public Result areaList() {List<DeliveryArea> areaList = deliveryAreaService.list();return Result.success(areaList);
}

此方法使用 @GetMapping 注解處理 HTTP GET 請求,請求路徑為 “/areaList”。通過調用 DeliveryAreaService 的 list 方法從數據庫中獲取所有配送區域信息,并將其封裝成 Result 對象返回給前端。

2.2.3 PC 前端實現

在 PC 前端,使用 Element plus 組件庫來展示配送區域設置界面。首先,在 Vue 項目中引入 Element plus,在 main.js 文件中添加如下代碼:

import { createApp }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App.vue'
import ElementPlus from 'element-plus'
import 'element-plus/dist/index.css'const app = createApp(App)
app.use(ElementPlus)
app.mount('#app')

上述代碼通過 import 語句引入 Element plus 及其樣式文件,然后使用 app.use (ElementPlus) 將其應用到 Vue 項目中。

在配送區域設置頁面,使用 Element plus 的表格組件(el-table)來展示配送區域列表,代碼示例如下:

<template><div><el-table :data="areaList" border stripe><el-table-column prop="area_id" label="區域ID"></el-table-column><el-table-column prop="area_name" label="區域名稱"></el-table-column><el-table-column prop="parent_area_id" label="父區域ID"></el-table-column><el-table-column label="操作"><template #default="scope"><el-button type="primary" size="mini" @click="editArea(scope.row)">編輯</el-button><el-button type="danger" size="mini" @click="deleteArea(scope.row)">刪除</el-button></template></el-table-column></el-table><el-button type="primary" @click="addAreaDialogVisible = true">添加區域</el-button><!-- 添加區域對話框 --><el-dialog v-model="addAreaDialogVisible" title="添加配送區域"><el-form :model="addAreaForm" :rules="addAreaRules" ref="addAreaFormRef"><el-form-item label="區域名稱" prop="area_name"><el-input v-model="addAreaForm.area_name"></el-input></el-form-item><el-form-item label="父區域ID" prop="parent_area_id"><el-input v-model="addAreaForm.parent_area_id"></el-input></el-form-item></el-form><template #footer><span class="dialog-footer"><el-button @click="addAreaDialogVisible = false">取消</el-button><el-button type="primary" @click="addArea">確定</el-button></span></template></el-dialog></div>
</template><script>
import { ref } from 'vue'
import { getAreaList, addArea, editArea, deleteArea } from '@/api/deliveryArea'export default {setup() {const areaList = ref([])const addAreaDialogVisible = ref(false)const addAreaForm = ref({area_name: '',parent_area_id: ''})const addAreaRules = {area_name: [{ required: true, message: '請輸入區域名稱', trigger: 'blur' }],parent_area_id: [{ required: true, message: '請輸入父區域ID', trigger: 'blur' }]}const addAreaFormRef = ref(null)// 獲取配送區域列表const getList = async () => {const res = await getAreaList()areaList.value = res.data}getList()// 添加配送區域const addArea = async () => {await addAreaFormRef.value.validate()try {await addArea(addAreaForm.value)addAreaDialogVisible.value = falseaddAreaForm.value = {area_name: '',parent_area_id: ''}getList()} catch (error) {console.log(error)}}// 編輯配送區域const editArea = async (row) => {console.log(row)}// 刪除配送區域const deleteArea = async (row) => {try {await deleteArea(row.area_id)getList()} catch (error) {console.log(error)}}return {areaList,addAreaDialogVisible,addAreaForm,addAreaRules,addAreaFormRef,addArea,editArea,deleteArea}}
}
</script>

上述代碼中,使用 el-table 組件展示配送區域列表,通過:data 屬性綁定區域數據。el-table-column 組件用于定義表格列,分別展示區域 ID、區域名稱、父區域 ID 以及操作列。在操作列中,通過 template 插槽定義了編輯和刪除按鈕,并綁定相應的點擊事件。

添加區域功能通過 el-dialog 對話框實現,對話框中包含一個 el-form 表單,用于收集用戶輸入的區域名稱和父區域 ID。表單使用:model 屬性綁定數據,:rules 屬性定義校驗規則。點擊確定按鈕時,調用 addArea 方法,先對表單數據進行校驗,然后將數據發送到后端進行添加操作,成功后關閉對話框并刷新區域列表。

2.2.4 移動前端實現

在移動前端,使用 uniapp 來實現配送區域設置功能。首先,在 uniapp 項目中安裝并引入 uni-ui 組件庫,它是 uniapp 官方提供的組件庫,包含了豐富的移動端組件,如按鈕、表單、彈窗等,能滿足移動應用開發的各種需求。

在頁面中,使用 uni-ui 的列表組件(uni-list)來展示配送區域列表,代碼示例如下:

<template><view><uni-list :border-bottom="false"><uni-list-item v-for="(area, index) in areaList" :key="index" :title="area.area_name"><view slot="right" class="operation"><view @click="editArea(area)" class="operation-item">編輯</view><view @click="deleteArea(area)" class="operation-item">刪除</view></view></uni-list-item></uni-list><button @click="addAreaDialogVisible = true">添加區域</button><!-- 添加區域彈窗 --><uni-popup v-model="addAreaDialogVisible" type="bottom" :mask-click-close="false"><view class="popup-content"><view class="form-item"><text class="label">區域名稱:</text><input v-model="addAreaForm.area_name" placeholder="請輸入區域名稱"></view><view class="form-item"><text class="label">父區域ID</text><input v-model="addAreaForm.parent_area_id" placeholder="請輸入父區域ID"></view><button @click="addArea">確定</button><button @click="addAreaDialogVisible = false">取消</button></view></uni-popup></view>
</template><script>
import { ref } from '@vue/composition-api'
import { getAreaList, addArea, editArea, deleteArea } from '@/api/deliveryArea'export default {setup() {const areaList = ref([])const addAreaDialogVisible = ref(false)const addAreaForm = ref({area_name: '',parent_area_id: ''})// 獲取配送區域列表const getList = async () => {const res = await getAreaList()areaList.value = res.data}getList()// 添加配送區域const addArea = async () => {try {await addArea(addAreaForm.value)addAreaDialogVisible.value = falseaddAreaForm.value = {area_name: '',parent_area_id: ''}getList()} catch (error) {console.log(error)}}// 編輯配送區域const editArea = async (area) => {console.log(area)}// 刪除配送區域const deleteArea = async (area) => {try {await deleteArea(area.area_id)getList()} catch (error) {console.log(error)}}return {areaList,addAreaDialogVisible,addAreaForm,addArea,editArea,deleteArea}}
}
</script><style scoped>
.operation {display: flex;align-items: center;
}.operation-item {margin-left: 10px;color: #1aad19;
}.popup-content {padding: 20px;background-color: #fff;
}.form-item {margin-bottom: 15px;
}.label {display: inline-block;width: 80px;margin-right: 10px;
}
</style>

上述代碼中,使用 uni-list 組件展示配送區域列表,通過 v-for 指令循環渲染每個區域。在 uni-list-item 組件中,使用 slot=“right” 插槽定義右側操作區域,包含編輯和刪除按鈕,并綁定相應的點擊事件。

添加區域功能通過 uni-popup 彈窗實現,彈窗從底部彈出,包含一個表單用于收集區域名稱和父區域 ID。點擊確定按鈕時,調用 addArea 方法將數據發送到后端進行添加操作,成功后關閉彈窗并刷新區域列表 。同時,通過 CSS 樣式對頁面元素進行了布局和樣式調整,以適應移動端的展示需求。

三、制定運費計算規則

3.1 規則制定的考量因素

運費計算規則的制定是一個復雜且關鍵的過程,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以在成本與用戶體驗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 。從商品屬性來看,重量和體積是直接影響運輸成本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重量越大、體積越大的商品,在運輸過程中占用的空間和資源就越多,相應的運輸成本也就越高。例如,運輸一臺大型冰箱和一件小型飾品,冰箱的重量和體積都遠超飾品,其運費自然會更高。

配送距離也是決定運費的關鍵因素之一。通常情況下,配送距離越長,運輸過程中消耗的燃料、人力等成本就越高,運費也就相應增加。以京東物流為例,從北京到上海的配送費用與從北京到天津的配送費用相比,由于前者距離更遠,運費會明顯更高。

然而,在制定運費規則時,不能僅僅從成本角度出發,還必須充分考慮用戶體驗。過高的運費可能會讓用戶望而卻步,導致訂單流失;相反,過低的運費又可能無法覆蓋成本,影響商城的盈利能力 。因此,需要通過合理的規則設計,在保證商城盈利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用戶的運費負擔,提高用戶的滿意度和購買意愿。比如,可以設置滿一定金額免運費的政策,鼓勵用戶增加購買量,既提升了用戶體驗,又能保證商城的銷售額和利潤 。同時,對于一些偏遠地區,可以適當調整運費計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補貼運費,以擴大配送范圍,滿足更多用戶的需求 。總之,科學合理的運費計算規則是商城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需要在成本與用戶體驗之間進行謹慎權衡和精心設計。

3.2 技術實現細節

3.2.1 數據庫存儲運費規則

在數據庫中,我們創建一張運費規則表(freight_rules)來存儲運費計算規則。該表主要包含以下字段:

  • 規則 ID(rule_id):作為主鍵,用于唯一標識每條運費規則,確保數據的唯一性和準確性,方便系統對規則進行管理和調用。
  • 配送區域 ID(area_id):關聯配送區域表的區域 ID,用于確定該規則適用的配送區域,通過外鍵關聯建立起運費規則與配送區域之間的聯系。
  • 重量范圍下限(weight_min):表示該規則適用的商品重量下限,單位可以是千克(kg),用于判斷商品重量是否在該規則的適用范圍內。
  • 重量范圍上限(weight_max):表示該規則適用的商品重量上限,單位同樣為千克(kg),與重量范圍下限一起確定了規則適用的重量區間。當重量范圍上限為 NULL 時,表示該規則適用于大于等于重量范圍下限的所有重量。
  • 體積范圍下限(volume_min):表示該規則適用的商品體積下限,單位可以是立方米(m3),用于判斷商品體積是否在該規則的適用范圍內。
  • 體積范圍上限(volume_max):表示該規則適用的商品體積上限,單位為立方米(m3),與體積范圍下限一起確定了規則適用的體積區間。當體積范圍上限為 NULL 時,表示該規則適用于大于等于體積范圍下限的所有體積。
  • 每單位重量運費(weight_fee_per_unit):在該規則下,每單位重量(如每千克)對應的運費金額,用于根據商品重量計算運費。
  • 每單位體積運費(volume_fee_per_unit):在該規則下,每單位體積(如每立方米)對應的運費金額,用于根據商品體積計算運費。
  • 基礎運費(base_fee):無論商品重量和體積如何,都需要收取的基礎運費金額,它包含了一些固定成本,如訂單處理費等。

通過這樣的表結構設計,能夠全面、準確地存儲不同配送區域、不同重量體積范圍對應的運費計算規則,為后端的運費計算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

3.2.2 后端運費計算邏輯

在 Spring Boot 后端,創建一個運費計算服務類(FreightCalculationService),用于處理運費計算的業務邏輯。首先,在該類中注入 Mybatis-plus 的運費規則表 Mapper 接口(FreightRulesMapper),以便從數據庫中獲取運費規則數據。

以下是計算運費的方法示例:

@Service
public class FreightCalculationService {@Autowiredprivate FreightRulesMapper freightRulesMapper;public BigDecimal calculateFreight(Double weight, Double volume, Long areaId) {// 根據配送區域ID、重量和體積范圍從數據庫中獲取對應的運費規則FreightRules freightRules = freightRulesMapper.selectByAreaAndWeightVolume(areaId, weight, volume);if (freightRules == null) {// 如果沒有找到匹配的規則,返回默認運費或拋出異常return BigDecimal.ZERO;}BigDecimal weightFee = BigDecimal.ZERO;BigDecimal volumeFee = BigDecimal.ZERO;if (weight != null) {weightFee = new BigDecimal(weight).multiply(freightRules.getWeightFeePerUnit());}if (volume != null) {volumeFee = new BigDecimal(volume).multiply(freightRules.getVolumeFeePerUnit());}// 計算總運費 = 基礎運費 + 重量運費 + 體積運費return freightRules.getBaseFee().add(weightFee).add(volumeFee);}
}

在上述代碼中,calculateFreight 方法接收商品的重量(weight)、體積(volume)和配送區域 ID(areaId)作為參數 。首先,通過調用 FreightRulesMapper 的 selectByAreaAndWeightVolume 方法,根據傳入的參數從數據庫中查詢匹配的運費規則 。如果沒有找到匹配的規則,可以返回默認運費(這里設置為 0)或者根據業務需求拋出異常。

接著,根據獲取到的運費規則,分別計算重量運費(weightFee)和體積運費(volumeFee)。如果重量或體積不為空,則將其與對應的每單位運費相乘得到相應的運費金額 。最后,將基礎運費(baseFee)、重量運費和體積運費相加,得到最終的總運費,并返回計算結果。

在 FreightRulesMapper 接口中,定義 selectByAreaAndWeightVolume 方法的 SQL 語句如下:

<select id="selectByAreaAndWeightVolume" resultType="FreightRules">SELECT * FROM freight_rulesWHERE area_id = #{areaId}AND ((weight_min IS NULL OR weight_min <= #{weight}) AND (weight_max IS NULL OR weight_max >= #{weight}))AND ((volume_min IS NULL OR volume_min <= #{volume}) AND (volume_max IS NULL OR volume_max >= #{volume}))
</select>

該 SQL 語句通過條件篩選,從運費規則表中查詢出適用的運費規則,確保查詢結果符合傳入的配送區域 ID、重量和體積范圍條件。

3.2.3 前端展示與交互

在 PC 前端,使用 Element plus 組件庫展示運費計算結果。在訂單確認頁面,當用戶填寫完收貨地址、商品重量和體積等信息后,前端通過調用后端的運費計算接口獲取運費數據,并將其展示在頁面上 。例如,使用 Element plus 的 el-input 組件收集用戶輸入的商品信息,使用 el-button 組件觸發運費計算按鈕,點擊按鈕后,通過 Axios 發送 HTTP 請求到后端,獲取運費數據并更新頁面展示。代碼示例如下:

<template><div><el-form :model="orderForm" ref="orderFormRef"><el-form-item label="收貨地址"><el-input v-model="orderForm.address"></el-input></el-form-item><el-form-item label="商品重量(kg)"><el-input v-model.number="orderForm.weight"></el-input></el-form-item><el-form-item label="商品體積(m3)"><el-input v-model.number="orderForm.volume"></el-input></el-form-item><el-button type="primary" @click="calculateFreight">計算運費</el-button><el-form-item label="運費"><el-input v-model="freight" disabled></el-input></el-form-item></el-form></div>
</template><script>
import { ref } from 'vue'
import axios from 'axios'export default {setup() {const orderForm = ref({address: '',weight: null,volume: null})const freight = ref('')const calculateFreight = async () => {try {const res = await axios.post('/api/calculateFreight', {weight: orderForm.value.weight,volume: orderForm.value.volume,areaId: 1 // 假設配送區域ID為1,實際應用中應根據用戶選擇的地址獲取})freight.value = res.data} catch (error) {console.log(error)}}return {orderForm,freight,calculateFreight}}
}
</script>

在上述代碼中,使用 el-form 組件創建一個表單,用于收集用戶輸入的訂單信息。el-input 組件用于輸入收貨地址、商品重量和體積等信息,通過 v-model 指令綁定到 orderForm 對象上 。el-button 組件的 @click 事件綁定 calculateFreight 方法,點擊按鈕時觸發該方法。

在 calculateFreight 方法中,通過 Axios 發送 POST 請求到后端的 “/api/calculateFreight” 接口,將用戶輸入的商品重量、體積和配送區域 ID(這里假設為 1,實際應用中應根據用戶選擇的地址獲取)作為請求參數發送過去 。獲取到后端返回的運費數據后,將其賦值給 freight 變量,從而更新頁面上運費輸入框的顯示內容 。由于運費是后端計算得出,為防止用戶手動修改,將 el-input 組件設置為 disabled 狀態。

在移動前端,使用 uniapp 實現類似的功能。同樣,在訂單頁面使用 uni-ui 的表單組件收集用戶輸入信息,通過調用后端接口獲取運費數據并展示 。代碼示例如下:

<template><view><form @submit="calculateFreight"><view class="form-item"><label>收貨地址:</label><input type="text" v-model="orderForm.address"></view><view class="form-item"><label>商品重量(kg):</label><input type="number" v-model.number="orderForm.weight"></view><view class="form-item"><label>商品體積(m3):</label><input type="number" v-model.number="orderForm.volume"></view><button formType="submit">計算運費</button><view class="form-item"><label>運費:</label><text>{{ freight }}</text></view></form></view>
</template><script>
import { ref } from '@vue/composition-api'
import axios from 'axios'export default {setup() {const orderForm = ref({address: '',weight: null,volume: null})const freight = ref('')const calculateFreight = async () => {try {const res = await axios.post('/api/calculateFreight', {weight: orderForm.value.weight,volume: orderForm.value.volume,areaId: 1 // 假設配送區域ID為1,實際應用中應根據用戶選擇的地址獲取})freight.value = res.data} catch (error) {console.log(error)}}return {orderForm,freight,calculateFreight}}
}
</script><style scoped>
.form-item {margin-bottom: 15px;
}.form-item label {display: inline-block;width: 80px;margin-right: 10px;
}
</style>

上述代碼中,使用 form 組件創建表單,通過 @submit 事件綁定 calculateFreight 方法,當用戶點擊提交按鈕時觸發運費計算 。input 組件用于收集用戶輸入的訂單信息,v-model 指令綁定到 orderForm 對象上 。獲取到后端返回的運費數據后,將其賦值給 freight 變量,并通過 text 組件在頁面上展示運費結果 。同時,通過 CSS 樣式對表單元素進行了布局和樣式調整,以適應移動端的展示需求 。此外,還為用戶提供了修改商品信息重新計算運費的交互功能,用戶只需在表單中修改商品重量、體積等信息,再次點擊 “計算運費” 按鈕,即可重新獲取新的運費計算結果。

四、前端自動計算運費功能實現

4.1 地址解析與定位技術

在實現前端根據用戶收貨地址自動計算運費功能時,首先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準確獲取用戶的收貨地址。目前,主要有兩種常見的技術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利用第三方地址解析接口和借助 HTML5 定位技術。

第三方地址解析接口,如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等提供的 API,具有強大的地址解析能力。以高德地圖 API 為例,前端可以通過發送 HTTP 請求,將用戶輸入的地址或相關位置信息(如經緯度)傳遞給高德地圖服務器 。服務器接收到請求后,利用其龐大的地址數據庫和先進的解析算法,對地址進行解析和匹配,返回詳細的地址信息,包括省、市、區、街道等。使用這些接口時,首先需要在項目中引入相應的 SDK(軟件開發工具包),并獲取有效的 API Key,以確保能夠正常調用接口服務 。例如,在 uniapp 項目中使用高德地圖 API,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 在 uniapp 項目中安裝高德地圖 SDK,可通過 npm install 命令進行安裝。
  2. 在項目的 manifest.json 文件中配置高德地圖的 API Key,確保 SDK 能夠正確訪問高德地圖服務。
  3. 在需要獲取地址的頁面或組件中,調用 SDK 提供的地址解析方法,傳入用戶輸入的地址信息,獲取解析后的詳細地址數據。

HTML5 定位技術則是利用瀏覽器自身的功能來獲取用戶的地理位置信息。通過調用 navigator.geolocation.getCurrentPosition () 方法,該方法接受兩個回調函數作為參數:一個用于處理成功獲取位置信息的情況,另一個用于處理獲取失敗的情況 。當用戶允許瀏覽器獲取其位置信息時,瀏覽器會嘗試通過 GPS、Wi-Fi、基站等技術確定用戶的位置,并將位置信息以經緯度的形式返回給前端應用 。在成功回調函數中,可以進一步將經緯度信息通過第三方地圖接口(如百度地圖、谷歌地圖等)轉換為具體的地址信息 。例如,使用 HTML5 定位技術結合百度地圖接口獲取地址的代碼示例如下:

function getLocation() {if (navigator.geolocation) {navigator.geolocation.getCurrentPosition(function (position) {var latlon = position.coords.latitude + ',' + position.coords.longitude;var url = 'http://api.map.baidu.com/geocoder/v2/?ak=your_ak&callback=renderReverse&location=' + latlon + '&output=json&pois=0';$.ajax({type: 'GET',dataType: 'jsonp',url: url,beforeSend: function () {$('#baidu_geo').html('正在定位...');},success: function (json) {if (json.status == 0) {$('#baidu_geo').html(json.result.formatted_address);}},error: function (XMLHttpRequest, textStatus, errorThrown) {$('#baidu_geo').html(latlon + '地址位置獲取失敗');}});}, function (error) {switch (error.code) {case error.PERMISSION_DENIED:alert('定位失敗,用戶拒絕請求地理定位');break;case error.POSITION_UNAVAILABLE:alert('定位失敗,位置信息是不可用');break;case error.TIMEOUT:alert('定位失敗,請求獲取用戶位置超時');break;case error.UNKNOWN_ERROR:alert('定位失敗,定位系統失效');break;}});} else {alert('瀏覽器不支持地理定位。');}
}

上述代碼中,首先檢查瀏覽器是否支持地理定位功能 。如果支持,調用 navigator.geolocation.getCurrentPosition () 方法獲取用戶位置信息 。在成功回調函數中,將獲取到的經緯度信息拼接成百度地圖接口所需的請求 URL,通過 Ajax 請求發送到百度地圖服務器 。服務器返回解析后的地址信息,在 success 回調函數中更新頁面上的地址顯示 。如果獲取位置信息失敗,根據不同的錯誤代碼進行相應的提示。

4.2 前后端數據交互流程

當前端成功獲取用戶的收貨地址后,接下來需要將地址信息發送到后端進行運費計算,并接收后端返回的運費結果,展示給用戶 。整個前后端數據交互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 前端發送請求:前端通過 HTTP 協議向后端服務器發送請求。在 PC 前端,使用 Axios 庫來發送請求,例如:
import axios from 'axios';const calculateFreight = async () => {try {const res = await axios.post('/api/calculateFreight', {address: orderForm.value.address,weight: orderForm.value.weight,volume: orderForm.value.volume});freight.value = res.data;} catch (error) {console.log(error);}
};

在上述代碼中,當用戶點擊 “計算運費” 按鈕時,觸發 calculateFreight 函數 。該函數使用 Axios 的 post 方法向后端的 “/api/calculateFreight” 接口發送 POST 請求,請求體中包含用戶輸入的收貨地址、商品重量和體積等信息。

在移動前端,使用 uniapp 的 request 方法發送請求,代碼示例如下:

const calculateFreight = async () => {try {const res = await uni.request({url: '/api/calculateFreight',method: 'POST',data: {address: orderForm.value.address,weight: orderForm.value.weight,volume: orderForm.value.volume}});freight.value = res.data;} catch (error) {console.log(error);}
};
  1. 后端處理請求:后端服務器接收到前端發送的請求后,Spring Boot 框架會根據請求的 URL 和方法,找到對應的控制器方法進行處理 。在控制器方法中,首先從請求體中獲取用戶的收貨地址、商品重量和體積等參數 。然后,根據收貨地址查詢對應的配送區域 ID,這可以通過在數據庫中進行地址匹配來實現 。例如,在數據庫中存儲了詳細的地址信息和對應的配送區域 ID,通過編寫 SQL 語句或使用 Mybatis-plus 的查詢方法,找到與用戶地址匹配的配送區域 ID。

接著,調用運費計算服務類(FreightCalculationService)的 calculateFreight 方法,傳入商品重量、體積和配送區域 ID,計算運費 。如前文所述,在 calculateFreight 方法中,會根據配送區域 ID、重量和體積范圍從數據庫中獲取對應的運費規則,并計算出總運費。

  1. 后端返回響應:后端計算出運費后,將運費結果封裝成 JSON 格式的數據,并返回給前端 。在 Spring Boot 中,可以使用 @ResponseBody 注解將返回值轉換為 JSON 格式并返回 。例如:
@PostMapping("/calculateFreight")
@ResponseBody
public BigDecimal calculateFreight(@RequestBody FreightRequest request) {Double weight = request.getWeight();Double volume = request.getVolume();String address = request.getAddress();// 根據地址查詢配送區域IDLong areaId = deliveryAreaService.getAreaIdByAddress(address);return freightCalculationService.calculateFreight(weight, volume, areaId);
}

上述代碼中,@PostMapping 注解表示該方法處理 HTTP POST 請求,請求路徑為 “/calculateFreight” 。@RequestBody 注解用于將前端發送的 JSON 格式數據轉換為 FreightRequest 對象,方便獲取請求參數 。方法返回的 BigDecimal 類型的運費數據會被自動轉換為 JSON 格式返回給前端。

  1. 前端接收響應:前端接收到后端返回的運費數據后,根據不同的前端框架進行相應的處理 。在 PC 前端,將運費數據賦值給相應的變量,更新頁面上運費的顯示 。在移動前端,同樣將運費數據賦值給變量,通過綁定的方式在頁面上展示運費結果。

4.3 優化與異常處理

在實現前端自動計算運費功能時,優化響應速度和處理異常情況是提升用戶體驗的關鍵環節。

為了優化自動計算運費功能的響應速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緩存機制:在前端和后端分別設置緩存 。前端可以緩存用戶最近一次的運費計算結果和相關地址信息,當用戶再次進入運費計算頁面時,如果地址和商品信息沒有變化,可以直接展示緩存的運費結果,減少不必要的請求 。后端可以緩存常用的運費規則和計算結果,對于相同條件的運費計算請求,直接從緩存中獲取結果返回,避免重復計算 。例如,在后端使用 Redis 緩存工具,將運費規則和計算結果以鍵值對的形式存儲在 Redis 中,當接收到相同的計算請求時,先從 Redis 中查詢是否有緩存結果,如果有則直接返回。
  • 異步加載:在前端發送運費計算請求時,采用異步加載的方式,避免頁面卡頓 。當用戶點擊 “計算運費” 按鈕后,按鈕可以顯示 “正在計算…” 等提示信息,同時在后臺發送請求 。在請求過程中,用戶仍然可以操作頁面的其他部分,提高用戶體驗 。在 PC 前端,Axios 庫默認采用異步請求方式;在移動前端,uniapp 的 request 方法也支持異步請求。

在異常處理方面,需要考慮以下幾種常見情況:

  • 地址解析失敗:如果使用第三方地址解析接口或 HTML5 定位技術獲取地址失敗,前端應及時給予用戶提示,告知用戶地址解析出現問題,并提供重新輸入地址或手動選擇地址的功能 。例如,在使用 HTML5 定位技術時,如果用戶拒絕授權或定位超時等原因導致定位失敗,可以彈出提示框,提示用戶 “定位失敗,請手動輸入收貨地址”。
  • 網絡異常:在前后端數據交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網絡異常的情況,如網絡中斷、請求超時等 。前端應設置合理的請求超時時間,當請求超時未收到響應時,提示用戶網絡異常,并提供重試按鈕 。在 Axios 庫中,可以通過設置 timeout 屬性來設置請求超時時間;在 uniapp 的 request 方法中,也有 timeout 參數可供設置 。同時,當網絡異常時,后端可以返回特定的錯誤狀態碼,前端根據錯誤狀態碼進行相應的提示和處理。
  • 后端計算錯誤:如果后端在運費計算過程中出現錯誤,如數據庫連接失敗、運費規則數據缺失等,后端應返回詳細的錯誤信息給前端 。前端接收到錯誤信息后,展示給用戶,告知用戶運費計算出現問題,并建議用戶稍后重試或聯系客服 。在后端,可以通過自定義異常類和全局異常處理器來統一處理異常,將錯誤信息封裝成合適的格式返回給前端。

通過以上優化和異常處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前端自動計算運費功能的性能和穩定性,為用戶提供更加流暢和可靠的購物體驗。

五、總結與展望

配送區域與運費設置在商城實戰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合理的配送區域設置能夠精準定位目標市場,有效提升用戶覆蓋范圍,為商城拓展業務版圖奠定堅實基礎;而科學的運費計算規則則在平衡商城運營成本與用戶體驗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是實現商城可持續盈利和用戶滿意度提升的重要保障。

通過本文詳細闡述的技術實現過程,我們成功運用 uniapp、Element plus、Spring Boot 和 Mybatis-plus 等技術,完成了從后臺管理系統配送區域設置,到運費計算規則制定以及前端自動計算運費功能的實現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深入了解了各個技術組件的優勢和應用場景,通過合理的架構設計和代碼編寫,實現了前后端的高效協作和數據交互。

展望未來,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和用戶需求的日益多樣化,我們還有許多優化方向值得探索。在運費計算方面,可以引入機器學習算法,對海量的歷史訂單數據、運輸成本數據以及市場動態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和挖掘 。通過建立更加智能的運費計算模型,能夠實時根據各種因素的變化自動調整運費,提高運費計算的準確性和靈活性 。例如,利用機器學習算法預測不同地區、不同時間段的運輸成本變化趨勢,以及用戶對運費的敏感度,從而制定出更加精準的運費策略,既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又能保證商城的利潤最大化。

在配送區域管理方面,可以進一步完善配送區域的動態調整機制。結合實時的物流數據、市場反饋和用戶分布變化,及時對配送區域進行優化和擴展,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 。同時,加強與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深度合作,利用其先進的物流技術和廣泛的配送網絡,提升配送效率和服務質量 。此外,還可以探索更多創新的配送模式,如無人機配送、智能快遞柜配送等,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配送體驗 。總之,配送區域與運費設置是一個不斷優化和創新的領域,我們將持續關注行業動態和技術發展,不斷提升商城在這方面的競爭力。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web/73280.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web/73280.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web/73280.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字節跳動實習生主導開發強化學習算法,助力大語言模型性能突破

目錄 禹棋贏的背景與成就 主要成就 DAPO算法的技術細節 算法優勢 禹棋贏的研究歷程 關鍵時間節點 字節跳動的“Top Seed人才計劃” 計劃特點 小編總結 在大模型時代&#xff0c;經驗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xff0c;好奇心、執行力和對新技術的敏銳洞察力成為推動技術…

Rust + 時序數據庫 TDengine:打造高性能時序數據處理利器

引言&#xff1a;為什么選擇 TDengine 與 Rust&#xff1f; TDengine 是一款專為物聯網、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時序數據場景優化設計的開源時序數據庫&#xff0c;支持高并發寫入、高效查詢及流式計算&#xff0c;通過“一個數據采集點一張表”與“超級表”的概念顯著提升性能…

使用LangChain實現基于LLM和RAG的PDF問答系統

目錄 前言一.大語言模型(LLM)1. 什么是LLM&#xff1f;2. LLM 的能力與特點 二、增強檢索生成(RAG)三. 什么是 LangChain&#xff1f;1. LangChain 的核心功能2. LangChain 的優勢3. LangChain 的應用場景4. 總結 四.使用 LangChain 實現基于 PDF 的問答系統 前言 本文將介紹 …

群核科技持續虧損近18億:營銷費用偏高,市場份額優勢面臨挑戰

《港灣商業觀察》施子夫 2025年開年&#xff0c;DeepSeek的爆火讓大眾將目光聚焦到了“杭州六小龍”。其中&#xff0c;杭州群核信息技術有限公司&#xff08;以下簡稱&#xff0c;群核科技&#xff09;因系“六小龍”中首家啟動上市的公司而被外界更多關注。 在此次遞表港交…

java版嘎嘎快充玉陽軟件互聯互通中電聯云快充協議充電樁鐵塔協議汽車單車一體充電系統源碼uniapp

演示&#xff1a; 微信小程序&#xff1a;嘎嘎快充 http://server.s34.cn:1888/ 系統管理員 admin/123456 運營管理員 yyadmin/Yyadmin2024 運營商 operator/operator2024 系統特色&#xff1a; 多商戶、汽車單車一體、互聯互通、移動管理端&#xff08;開發中&#xff09; 另…

音視頻學習(三十):fmp4

FMP4&#xff08;Fragmented MP4&#xff09;是 MP4&#xff08;MPEG-4 Part 14&#xff09;的擴展版本&#xff0c;它支持流式傳輸&#xff0c;并被廣泛應用于DASH&#xff08;Dynamic Adaptive Streaming over HTTP&#xff09;和HLS&#xff08;HTTP Live Streaming&#xf…

26考研——圖_圖的存儲(6)

408答疑 文章目錄 二、圖的存儲圖的存儲相關概念鄰接矩陣存儲方式鄰接矩陣的定義頂點的度計算鄰接矩陣的特點鄰接矩陣的局限性 應用場景鄰接矩陣的冪次意義&#xff08;了解即可&#xff09; 鄰接表存儲方式鄰接表定義鄰接表結構鄰接表的特點 鄰接矩陣和鄰接表的適用性差異十字…

以高斯(GaussDB) 為例, 在cmd 命令行連接數據,操作數據庫,關閉數據庫的詳細步驟

以下是使用 Windows 命令行&#xff08;cmd&#xff09; 操作 GaussDB&#xff08;以 GaussDB(for openGauss) 社區版為例&#xff09; 的詳細步驟&#xff0c;涵蓋 連接數據庫、基本操作、關閉數據庫 的全流程&#xff1a; 1. 環境準備 前提條件&#xff1a; 安裝 GaussDB&a…

HAL庫定時器配置

定時器的開啟需要手動開啟&#xff0c;例如在driver_capature.c開啟&#xff0c;該文件主要寫了具體的函數實現&#xff0c;與driver_can.c一樣&#xff0c;同時還有回調函數等一些高級的自定義函數。 這段代碼是 STM32 HAL 庫中用于初始化 定時器 2 (TIM2) 的函數 MX_TIM2_In…

使用Python開發自動駕駛技術:車道線檢測模型

友友們好! 我是Echo_Wish,我的的新專欄《Python進階》以及《Python!實戰!》正式啟動啦!這是專為那些渴望提升Python技能的朋友們量身打造的專欄,無論你是已經有一定基礎的開發者,還是希望深入挖掘Python潛力的愛好者,這里都將是你不可錯過的寶藏。 在這個專欄中,你將會…

Modern C++面試題及參考答案

目錄 解釋右值引用的定義及其與左值引用的核心區別 std::move 的實現原理是什么?為什么它本身不執行移動操作? 移動構造函數與拷貝構造函數的調用場景有何不同? 實現一個支持移動語義的類需要遵循哪些原則? 完美轉發(Perfect Forwarding)的實現原理及 std::forward 的…

Thinkphp(TP)框架漏洞攻略

1.環境搭建 vulhub/thinkphp/5-rce docker-compose up -d 2.訪問靶場 遠程命令執行&#xff1a; ? sindex/think\app/invokefunction&functioncall_user_func_array&vars[0]system&vars[1] []whoami 遠程代碼執行&#xff1a; ? s/Index/\think\app/invokefunc…

QT筆記---JSON

QT筆記---JSON JSON1、JSON基本概念1.1、判斷.json文件工具 2、生成.json數據3、解析.json數據 JSON 在現代軟件開發中&#xff0c;數據的交換和存儲格式至關重要。JSON&#xff08;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xff09;作為一種輕量級的數據交換格式&#xff0c;以其簡潔易…

Unity 使用 Protobuf(Pb2)二進制數據全流程工具詳解

前言 在Unity游戲開發中&#xff0c;高效、快速、安全地讀取配置數據是一項重要需求。本文介紹一種完整的解決方案——使用Protobuf二進制格式&#xff08;Pb2&#xff09;存儲和讀取游戲數據&#xff0c;并詳細分享實現全流程的Unity工具。 一、技術流程概覽 實現Unity讀取…

MySQL-----視圖與索引

目錄 視圖 1.視圖 2.操作 11.索引 1.定義 2.優缺點: 3.分類 4.索引的設計原則 5.索引的使用 作業 視圖 1.視圖 ?如果需要在原表中隱藏部分字段時&#xff0c;怎么辦&#xff1f; 視圖 &#x1f4d6;視圖: 是一個沒有存儲任何數據的表&#xff0c;可以對其CRUD視圖…

stm32-IIC

i^2c,iiCBus,集成電路總線&#xff0c;同步串行半雙工通信總線方式 sck:時鐘同步信號 SDA:發送數據 GND&#xff1a;接地 通信對象&#xff1a;芯片與芯片 主從應答方式&#xff1a; SDA&#xff1a;數據總線 SCL&#xff1a;時鐘總線 在硬件設計中&#xff1a; 上拉電阻&#…

`chromadb` 是什么

chromadb 是什么 chromadb 是一個開源的向量數據庫,它專門用于存儲、索引和查詢向量數據。在處理自然語言處理(NLP)、計算機視覺等領域的任務時,通常會將文本、圖像等數據轉換為向量表示,而 chromadb 可以高效地管理這些向量,幫助開發者快速找到與查詢向量最相似的向量數…

機器視覺工程師如何看機器視覺展會,有些機器視覺兄弟參加機器視覺展會,真的是參加了?重在參與?

作為機器視覺工程師,參加機器視覺展會不僅是了解行業前沿技術的窗口,也是拓展專業網絡、尋找解決方案的重要機會。以下是結合展會信息和工程師視角的綜合建議: 一、聚焦技術趨勢與創新應用 參與技術論壇與研討會 展會同期的技術論壇是獲取行業洞見的核心渠道。例如: 上海展…

Centos操作系統安裝及優化

Centos操作系統安裝及優化 零、環境概述 主機名 centos版本 cpu 內存 Vmware版本 ip地址 test CentOS Linux release 7.6.1810 (Core) 2C 2G 15.5.1 10.0.0.10 一、介質下載 1、7.6版本下載 CentOS7.6標準版下載鏈接: https://archive.kernel.org/centos-vault/7.6.1810/i…

Edge瀏覽器如何默認啟動某個工作區 / 為工作區添加快捷方式

Edge瀏覽器的工作區確實非常好用&#xff0c;可以多端同步標簽頁。但是打開Edge時默認是沒有在工作區的狀態&#xff0c;這個狀態下的標簽頁可能會丟失。所以我研究了一下&#xff0c;如何點擊快捷方式時自動啟動一個工作區&#xff0c;方法如下&#xff1a; 先找到Workspace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