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你的問題,我知道!
工作意義是啥?職業發展在人生啥角色?
1 工作意義
農村人努力學習考上大學,得好工作,為逃離同村同齡人十幾歲就工廠打工命運,過不凡人生,實現改命的唯一途徑。畢業就進入自帶光環的大廠,有份讓所有親戚羨慕的公司和薪水。我認為工作價值是讓自己自立,改變命運。
但現實挑戰才開始。
工作前幾年,職場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盡心盡力做靠譜人靠譜事。交代任務二話不說就是干,加班熬夜不敢喊累。
這時,工作好像為證明自己價值。升職加薪像考試:
- 通過,證明我還優秀
- 沒通過,自己還不行,還得努力
很快被現實沖垮。有時拼盡全力,卻發現塌方。整月還在加班趕項目,月底公司突然說戰略調整,項目延期或作廢。有些門,無論咋努力,就打不開。就像曾死磕要成為技術佬,后發現對技術佬理解過片面,且自己也確實不是技術極客料。
漸漸發現我不是無所不能:
- 有些事可能順手
- 而太多事一聽就頭麻
外人眼中我順風順水,而只有我知心翻江倒海。某天開完巨長會議,癱坐抬頭看,問自己,今天開這么大會,給社會創造啥價值了?無,無絲毫可聊以安慰的價值。
就想起馬斯克說:如果你明顯沒在創造價值,請立即退出會議或掛斷電話。這種離開不是一種粗魯行為,讓別人留下來浪費時間,那才是粗魯。顯然,那天我缺乏這勇氣,那明天?后天?難道人生就這樣繼續?這就是自己愿意在這破公司干一輩子的工作?
工作占據絕大人成年的一半時光,我們一直追問意義,在20、30、40甚至父母的50、60時都有不同答案。答案不重要,重要在追問過程,重新梳理了自己與世界,自己與自己的聯系。
現在的我28了,才體會到工作的意義應該給社會創造一些我認可的價值,助世界更好,貢獻自己哪怕一丁價值。才不枉費人界一趟。
大多人從最開始向外求,在乎名利title,在乎優渥薪水開始,到慢慢關注工作本身價值。因為生命的時間余額很貴,人生是無價的,我們希望把時間花在我們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
2 熱愛與工作
IT要求嚴密邏輯,不容半點自我感受,只能把那種“傷春悲秋”文字編碼棄如敝履。
職場最艱難時,在華為那半年每天工作十一二點,卻還堅持博客日更。半夜兩三點寫完,第二天又九點到崗。最終,寫作幫我從職場泥沼走出,完成重回軟件人生。
在之后,我開始想全職自媒體,內向不擅自我推銷,不會運營。又是寫作,幫我把真切感受、真實思考展示,完成轉型冷啟動。
而如今,博客已助我鏈接很多同頻、優秀人,就像通過博客認識屏幕前的你一樣,世界再次被拓寬和凝縮。
你的熱愛可能手工,養花養草。它們可能沒法立即養家糊口,但能以不同方式滋養我們。
不論何時,花時間與自己在一起,認真對待熱愛。
3 何謂幸福
學業和工作長期占絕對重心,即使有其它更多安排。多年不回家和父母親戚過年,才意識到工作已入侵我生活太多,我已成工作奴隸!如果說工作為自己過更幸福生活,那我現在就還在背道而馳。
人生大廈有幾柱,那你只有一根,工作,這柱特粗,其余啥都看不見。一旦工作柱塌,你的人生大廈崩塌!當人生大廈只有一柱,這座大廈就是“尖塔式”,遇到不確定性強事幾乎無轉圜空間,何來幸福?
《持續的幸福》的“幸福大廈”:
幸福如房有五柱:積極情緒、投入、人際關系、意義和成就。
有很多小伙伴因職業發展問題找我,多有名校背景,好經濟收入,不錯職場表現,但對未來充滿焦慮,恐懼,迫切想知咋面對當下,咋破局。
其實,我們還需看到工作外更全局人生:
在一個生命平衡論里,職業發展只占 1/8,人生不只職業發展,還有親情、友情,還有休閑娛樂,還有最最重要的個人健康,還有自我實現。
幾年前第一次做生命平衡輪,正處職場特焦慮時,發現自己生命平衡輪失衡。如滿分10 ,哪怕投入時間最多的職業發展自評就6分,親情、友情都是不及格,而個人健康、休閑娛樂、自我實現只有4分。
才意識到自己工作困境不是工作本身,而是自己系統失衡。才開始關注健康,花時間陪家人,去見朋友,去破圈認識我好奇的人和事。從那開始,我才真正挖掘自己優勢,嘗試找自己真正認可、長期有意義的事。
很多工作焦慮解藥不在工作,而在人生大盤。跳出工作狹小問題,有親密家人,有溫暖友情,強大社會支持系統,內心才充盈、篤定,有源源不斷動力向前。
4 總結
職業發展非并人生全部,愿你活出自我,找尋到自己向往的價值。
本文由博客一文多發平臺 OpenWrite 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