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實的經歷&收獲
美賽這個過程,確實逼著自己學了不少東西,excel本身,以及發現Ai確實能幫忙處理不少的了,也第一次發現原來自己熬通宵也能很精神(當然確實是傷身體的)
好的經驗:
積極搜索同類型問題的論文,這一點很有幫助,了解別人對于同類型問題的應用方法和處理細節(可以先用關鍵字粗篩,再借助AI來輔助閱讀)
AI確實是蠻強大的,已經能夠理解數據處理等需求,可以請豆包直接來讀論文
方法論
擯棄”碰運氣“的思想,以結果為導向的時間規劃真的非常重要:我覺得這次是前期有點太自信了,太相信自己的經驗,期末考試的僥幸,加上前期沒有充分準備,只是莫名自信,事情就比較難實現讓人滿意的結果。應當以結果為導向,反推每一階段任務的大致時間:
積極主動:要想有好的結果,就要有主人翁意識,拒絕責任推脫,拒絕”我只是論文手,模型你負責“,積極主動非常重要,有想法就去學,去跟無論是不是組長,總是擔起領導的責任,
不在前期糾纏細節,拒絕盲目的完美主義::細節是在最后打磨的,不是在前期糾纏的,先定思路框架,再考量具體細節。完美主義要有優先順序,比如首先在摘要上完美才是正道,摘要有問題取打磨其他,那真是值得反思
ABOUT TEAMWORK
關于多人討論效率低:這可能就是會議的一個縮影,一方面,應該每個人單獨思考后再進行討論,提出可行的方案,不要總想著反駁,反駁要提出解決方案,
選團隊成員很重要:組隊選人,人的品質和能力都很重要,有的人很適合當朋友,但未必就適合一起工作,確認之前最好評估好個人品質,學習新東西的能力、工作產出(不僅僅是工作態度)
美賽本身的方法論
全隊的完整賽前模擬,真的非常重要,每個人特點不同,很難將以前的經驗直接套用
數據的發掘&量化落地才是是建模的核心:建模題應當都是這樣,美賽C題更是如此,關鍵在于數據的發掘,數據的量化很重要,一直停留在上層的思路層面,沒有實質進展,這是特別可怕的。
圖片搜集:相關官網,視覺中國等圖片平臺都可以
排版的過程也是很耗時間的:美賽論文本身的排本等也是很耗時間的,比如圖片大小的縮放,先后順序調整等。
每個隊員都應該看論文
存在問題
多次出現:這種時間跨度比較長,沒有安排好時間就極容易變成重要且緊急,很容易大意,很容易感覺進度不錯而松懈
想著某個部分很好處理,卻一直忽視,直到最后多處疊加在一起十分繁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