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軟件設計模式的產生背景
“設計模式”這個術語最初并不是出現在軟件設計中,而是被用于建筑領域的設計中。
1977 年,美國著名建筑大師、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環境結構中心主任克里斯托夫·亞歷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在他的著作《建筑模式語言:城鎮、建筑、構造(A Pattern Language: Towns Building Construction)中描述了一些常見的建筑設計問題,并提出了 253 種關于對城鎮、鄰里、住宅、花園和房間等進行設計的基本模式。
1987 年,肯特·貝克(Kent Beck)和沃德·坎寧安(Ward Cunningham)首先將克里斯托夫·亞歷山大的模式思想應用在 Smalltalk 中的圖形用戶接口的生成中,但沒有引起軟件界的關注。
1994 年,艾瑞克·伽馬(ErichGamma)、理査德·海爾姆(Richard Helm)、拉爾夫·約翰森(Ralph Johnson)、約翰·威利斯迪斯(John Vlissides)等 4 位作者合作出版了《設計模式:可復用面向對象軟件的基礎》(Design Patterns: Elements of Reusable Object-Oriented Software)一書,系統地介紹了23種經典的設計模式,這是設計模式領域里程碑的事件,導致了軟件設計模式的突破。這 4 位作者在軟件開發領域里也以他們的“四人組”(Gang of Four,GoF)匿名著稱。
2. 軟件設計模式的概念與意義
2.1 軟件設計模式的概念
軟件設計模式(Software Design Pattern),又稱設計模式,是一套被反復使用、多數人知曉的、經過分類編目的、代碼設計經驗的總結。它描述了在軟件設計過程中的一些不斷重復發生的問題,以及該問題的解決方案。也就是說,它是解決特定問題的一系列套路,是前輩們的代碼設計經驗的總結,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以反復使用。其目的是為了提高代碼的可重用性、代碼的可讀性和代碼的可靠性。
2.2 學習設計模式的意義
設計模式的本質是面向對象設計原則的實際運用,是對類的封裝性、繼承性和多態性以及類的關聯關系和組合關系的充分理解。正確使用設計模式具有以下優點。
- 提高代碼復用性:設計模式提供了一種標準化的解決方案,避免了重復造輪子。
- 增強代碼可維護性:通過使用設計模式,代碼結構更加清晰,易于理解和修改。
- 提升開發效率:開發人員可以直接使用成熟的設計模式,減少設計時間。
- 促進團隊協作:設計模式為開發團隊提供了一種共同的語言,便于溝通和協作。
- 降低系統復雜度:通過合理的模式選擇,可以將復雜問題分解為更小的、可管理的部分。
3. 軟件設計模式的基本要素
軟件設計模式使人們可以更加簡單方便地復用成功的設計和體系結構,它通常包含以下幾個基本要素:模式名稱、別名、動機、問題、解決方案、效果、結構、模式角色、合作關系、實現方法、適用性、已知應用、例程、模式擴展和相關模式等,其中最關鍵的元素包括以下 4 個主要部分。
3.1 模式名稱(Pattern Name)
- 每一個模式都有自己的名字,通常用一兩個詞來描述,可以根據模式的問題、特點、解決方案、功能和效果來命名。模式名稱(PatternName)有助于我們理解和記憶該模式,也方便我們來討論自己的設計。例如,“單例模式”、“工廠模式”等。
3.2 問題(Problem)
- 描述了設計模式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或場景。例如,如何確保一個類只有一個實例,或者如何動態地創建對象。
3.3 解決方案(Solution)
- 模式問題的解決方案(Solution)包括設計的組成成分、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各自的職責和協作方式。因為模式就像一個模板,可應用于多種不同場合,所以解決方案并不描述一個特定而具體的設計或實現,而是提供設計問題的抽象描述和怎樣用一個具有一般意義的元素組合(類或對象的 組合)來解決這個問題。
3.4 效果(Consequences)
- 描述了模式的應用效果以及使用該模式應該權衡的問題,即模式的優缺點。主要是對時間和空間的衡量,以及該模式對系統的靈活性、擴充性、可移植性的影響,也考慮其實現問題。顯式地列出這些效果(Consequence)對理解和評價這些模式有很大的幫助。
4. 設計模式的應用場景
- 單例模式:用于需要全局唯一實例的場景,如數據庫連接池、日志管理器。
- 工廠模式:用于需要動態創建對象的場景,如依賴注入框架。
- 觀察者模式:用于事件驅動系統,如GUI框架中的事件監聽。
- 適配器模式:用于整合不兼容的接口,如舊系統與新系統的對接。
- 裝飾器模式:用于動態擴展對象功能,如Java的I/O流。
5. 設計模式的局限性
盡管設計模式有很多優點,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 過度使用:濫用設計模式可能導致代碼過度設計,增加復雜性。
- 學習成本:掌握設計模式需要時間和經驗,新手可能難以理解。
- 適用性:并非所有場景都適合使用設計模式,需要根據具體問題選擇。
6. 總結
設計模式是軟件開發中的寶貴財富,它提供了一種高效、可復用的解決方案,幫助開發人員應對復雜系統的設計挑戰。通過理解設計模式的背景、概念、意義和基本要素,開發人員可以更好地應用這些模式,提升代碼質量和開發效率。然而,設計模式并非銀彈,合理使用才能發揮其最大價值。在實際開發中,應根據具體需求選擇合適的設計模式,避免過度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