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章目錄
提示:這里可以添加系列文章的所有文章的目錄,目錄需要自己手動添加
例如:第一章 Python 機器學習入門之pandas的使用
提示:寫完文章后,目錄可以自動生成,如何生成可參考右邊的幫助文檔
文章目錄
- 系列文章目錄
- 前言
- 功能特點
- proxy_cache工作原理
- 示意圖
- 配置文件示例
- 參數詳盡說明
- 性能優化方案
- 總結
前言
Nginx 的 proxy_cache 模塊是 Nginx 代理功能的一部分,它允許 Nginx 緩存來自后端服務器的響應,以便在后續的請求中可以直接從緩存中提供內容,而無需再次向后端服務器請求。這種機制可以顯著提高靜態內容的響應速度,減輕后端服務器的負載,并提高網站的可擴展性。
功能特點
減少后端負載:通過緩存靜態內容,減少對后端服務器的請求,降低負載。
提高響應速度:緩存的內容可以快速響應后續相同的請求,提高用戶體驗。
靈活的緩存策略:可以根據不同的 HTTP 響應狀態碼設置不同的緩存有效期。
緩存控制:提供了豐富的指令來控制哪些請求可以被緩存,哪些請求應該繞過緩存。
`
proxy_cache工作原理
Nginx 的 proxy_cache
模塊允許 Nginx 作為反向代理服務器時緩存后端服務器的響應。以下是 proxy_cache
模塊的工作原理:
- 請求到達:客戶端向 Nginx 發送請求。
- 緩存查找:Nginx 首先檢查請求是否命中緩存。這是通過查找共享內存中的緩存鍵(由
proxy_cache_key
定義)來完成的。 - 緩存命中:如果請求命中緩存,Nginx 直接從緩存中讀取響應并返回給客戶端。
- 緩存未命中:如果請求未命中緩存,Nginx 將請求轉發到后端服務器。
- 后端響應:后端服務器處理請求并返回響應給 Nginx。
- 緩存存儲:Nginx 將后端服務器的響應存儲在本地文件系統中,同時在共享內存中更新緩存鍵和元數據。
- 返回響應:Nginx 將后端服務器的響應返回給客戶端,并根據
proxy_cache_valid
指令設置的規則決定緩存時間。
示意圖
+--------+ +---------+ +-----------+ +----------+
| 客戶端 | --> | Nginx | --> | 后端服務器 | --> | Nginx |
| |--> | (查找緩存) | | | <-- | (返回 |
| | | (緩存命中) | | | | 響應) |
| | | (緩存未命中) | | | +----------+
+---+----+ +---------+ +-----+---+---+| | || | | (緩存存儲)| | |+----------------+--------------+
配置文件示例
# 定義 http 塊,Nginx 的主要配置都在這個塊內
http {# 設置緩存路徑及其參數proxy_cache_path /data/nginx/cache levels=1:2 keys_zone=my_cache:10m max_size=10g inactive=7d use_temp_path=off;# levels 定義緩存目錄的層級,1:2 表示兩層# keys_zone 定義緩存鍵和大小,my_cache:10m 表示名稱為 my_cache,大小為 10MB# max_size 控制緩存區域的最大磁盤空間,這里設置為 10GB# inactive 定義緩存數據在指定時間內未被訪問則自動清除的時間,這里設置為 7 天# use_temp_path 設置為 off,表示緩存文件直接寫到 cache 中而不使用 temp_path,避免文件拷貝導致影響性能# 定義 server 塊,用于監聽 80 端口并處理對 example.com 的請求server {# 監聽 80 端口listen 80;# 設置服務器名,這里為 example.comserver_name example.com;# 定義 location 塊,用于處理根路徑下的請求location / {# 將請求代理到后端服務器,這里為 http://backendproxy_pass http://backend;# 啟用緩存,并指定緩存區域為 my_cacheproxy_cache my_cache;# 設置緩存鍵,這里包括請求方法、主機和請求 URIproxy_cache_key "$request_method$host$request_uri";# 設置不同 HTTP 狀態碼的緩存有效期,200 和 302 狀態碼的響應緩存 10 分鐘proxy_cache_valid 200 302 10m;# 設置 404 狀態碼的響應緩存 1 分鐘proxy_cache_valid 404 1m;# 定義條件跳過緩存,如果請求中包含 no_cache 參數或特定的 HTTP 頭,則不使用緩存proxy_cache_bypass $cookie_no_cache $arg_no_cache$http_pragma$http_authorization;# 定義條件不緩存響應,如果請求中包含 no_cache 參數或特定的 HTTP 頭,則不緩存響應proxy_no_cache $cookie_no_cache $arg_no_cache$http_pragma$http_authorization;}}
}
這段配置注釋詳細解釋了 Nginx 配置文件中的每個指令和它們的參數,以便更好地理解配置文件的作用和行為。
參數詳盡說明
-
proxy_cache_path
:定義緩存文件存儲路徑和參數。levels
:定義緩存目錄的層級。keys_zone
:定義共享內存中用于緩存鍵的區域。max_size
:定義緩存的最大磁盤空間。inactive
:定義緩存數據在指定時間內未被訪問則自動清除的時間。use_temp_path
:定義是否使用臨時路徑。
-
proxy_cache
:啟用緩存并指定緩存區域。 -
proxy_cache_key
:定義緩存的鍵,用于識別緩存數據。 -
proxy_cache_valid
:為不同的響應狀態碼設置緩存時間。 -
proxy_cache_bypass
和proxy_no_cache
:定義條件跳過緩存和避免緩存特定響應。
性能優化方案
- 緩存策略優化:合理配置
proxy_cache_valid
指令,為不同的響應狀態碼設置不同的緩存時間。 - 緩存空間管理:通過
proxy_cache_path
指令合理設置緩存空間的大小和有效期。 - 緩存鍵優化:使用
proxy_cache_key
指令定制緩存鍵,減少緩存沖突,提高緩存命中率。 - 緩存鎖定:通過
proxy_cache_lock
和proxy_cache_lock_timeout
指令,控制同時對同一緩存項的請求,減少對后端的并發請求。 - 使用 CDN:結合 CDN 使用 Nginx 緩存,可以將靜態資源緩存到離用戶更近的節點。
- 監控和調整:定期監控緩存命中率和響應時間,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緩存配置。
總結
通過以上配置和優化方案,可以有效地管理 Nginx 的緩存行為,提高網站的性能,同時保證敏感或動態數據的實時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