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政企單位對于通信基礎設施的管理要求日益提高。然而,傳統的管理模式,如Excel表格記錄和紙質審批流程,已難以滿足當前復雜多變的業務需求。在此背景下,我們實施了光纖管理的數字化轉型項目,旨在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維護成本,并增強信息化水平。本文將詳細介紹該項目的背景、要求、成果及其帶來的價值。
政企單位的通信基礎設施通常涵蓋多種業務類型,包括電話語音設備、傳輸專線(光纜)、運維服務等,這些資源分布廣泛且位置多樣。傳統的管理方式存在以下痛點:
-
數據分散:資源位置多且分散,難以統一匯總和管理。
-
維護成本高:大量老舊設備和雜亂線路導致維護成本高昂。
-
信息化水平低:依賴Excel表格和紙質審批,信息化程度低,效率低下。
-
數據不準確:臺賬和表格記錄的數據60%以上不準確,影響決策效率。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們為該項目設定了以下主要目標和要求:
-
網絡基礎設施資源統一管理:將分散的資源納入統一平臺,實現集中管理和監控。
-
建立運維流程與標準:制定并實施運維流程,建立KPI考核制度,形成閉環管理。
-
提升信息化水平:摒棄紙質流程,建立資產數據庫,逐步實現信息化管理。
收益成果如下:
1. 光纜記錄與可視化
通過引入GIS地圖可視化技術,我們實現了光纜線路的清晰展示。相比傳統的Excel表格,GIS地圖能夠直觀的展示光纜資源的分布位置。
2. 機柜記錄與可視化
機柜可視化可清晰直觀的看到每臺設備的上架U位,合理分配機柜的空閑U位,提高U位的利用率,為設計規劃節省大量的時間及人力成本。
3. 設備端口記錄與可視化
針對機柜和配線架,我們進行了詳細的可視化改造。通過系統記錄,運維人員可以清晰地看到每個端口的連接狀態和使用情況,為排查故障節省大量的時間,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4. 資產資料記錄與管理
傳統的大量紙質文檔已被數字化管理系統所取代。現在,運維工程師可以一鍵查詢設備相關的所有文檔,避免了繁瑣的翻查工作,顯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5. 業務管理與報表生成
系統記錄了所有設備承載的業務活動,并自動生成業務鏈路與拓撲。這不僅減少了人工記錄的錯誤率,還可以針對重要業務鏈路專項保護。
6. 查詢與查找功能優化
系統支持無限自定義設備屬性,如廠家、維保、IP、溫度、負責人等。通過高級檢索功能,運維工程師可以快速定位并查詢所需信息,極大地節省了查找時間。
方案價值意義:
-
安全價值:詳細的規劃管理使機房更加安全,避免了因線路雜亂帶來的火災等安全隱患。
-
時間價值:通過有效的管理工具,減少了大量的故障排查時間、查找資料時間和重復工作時間。據項目統計,資深運維工程師約有15%-20%的時間用于查找資料,這一比例在引入管理系統后得到了顯著降低。
-
經濟價值:運維成本的降低和資產利用率的提高直接帶來了經濟價值的提升。運維工程師能夠更精準地規劃資源,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
資產價值:管理系統使運維工程師對機房資產“心中有數”,能夠按需規劃,提高資產利用率,減少資產浪費,實現資產價值的最大化。
結語
通過本次光纖管理項目的實施,我們成功實現了政企單位通信基礎設施的數字化轉型。未來,我們將繼續優化和完善管理系統,為政企單位提供更加高效、安全、智能的通信基礎設施管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