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數據虛擬化
用來描述所有數據管理方法的涵蓋性術語,這些方法允許應用程序檢索并管理數據,且不需要數據相關的技術細節,例如它格式化的方式或物理位置所在。數據整合的過程,以此獲得更多的數據信息,這個過程通常會引入其他技術,例如數據庫,應用程序,文件系統,網頁技術,大數據技術等等。
568、數據虛擬化之父
Denodo 創始人 & CEO Angel Vi?a。20 世紀 90 年代,數據架構變革至傳統的數據倉庫,Angel Vi?a 的一個大學項目在這一時期孕育了 Denodo 的數據虛擬化技術。
569、Node 發布
2009 年 5 月 27 日,Node 發布。Node 由瑞安·達爾開發,是一個開源、跨平臺 JavaScript 運行時環境,可以在 Web 瀏覽器之外執行 JavaScript 代碼,推動了服務器端 JavaScript 領域的快速發展。Node 是首個使用非阻塞編程模型的主流框架。
570、圖靈提交劃時代論文
1936 年 5 月 28 日,圖靈提交劃時代論文。圖靈在《論可計算數及其在判定問題上的應用》中闡述了圖靈機的概念。圖靈機屬于思想實驗,體現了現代計算機的所有邏輯功能。這臺“機器”由無限長的紙帶、讀寫頭、控制器和寄存器組成。
571、一個塵封55年的Bug
1969年11月,由17歲學生Jim Storer 通過 PDP-8 特有的編程語言FOCAL開發、用不到50行的代碼寫出了 第一個“登月游戲”,風靡了半個世紀的經典游戲。后來,軟件工程師Martin C.Martin 發現了其計算錯誤的bug,但這并不能影響其帶來的樂趣。
572、Universal Product Code
你能猜出這是什么產品的條形碼嗎?1974 年 6 月 25 日,通用產品代碼首次商用。通用產品代碼(Universal Product Code),簡稱 UPC,是主要在美國及加拿大使用的一種商品條形碼。在全世界范圍內應用最廣的是 EAN(European Article Number,歐洲商品編碼)。
573、條形碼的發明
這種碼和條形碼是什么關系?1949 年,伍德蘭和西爾弗基于摩爾斯電碼發明了環狀條形碼,是條形碼概念的最初提出者。此后,許多組織和個人為條形碼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其中最為突出的要數勞雷爾,他提出了斑馬條紋狀條形碼。
574、分布式系統領域奠基性論文發表
"斯利·蘭波特發表“Time, Clocks, and the Ordering of Events in a Distributed System”。這篇論文探討了分布式系統中事件和時間的關系,并引入“邏輯時鐘”(分布式系統的核心概念),被公認為該領域的開山之作。"
?
記錄前輩的功績與成就,激勵我們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