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外包流程和步驟之人機界面HMI, Human-Machine Interface
- 1. 源由
- 2. 流程&步驟
- 2.1 明確需求
- 2.2 尋找外包公司
- 2.3 簽訂合同
- 2.4 項目啟動
- 2.5 設計過程
- 2.6 迭代開發
- 2.7 驗收和交付
- 2.8 維護和支持
- 3. 工具和平臺推薦
- 4. 總結
- 5. 補充 - 需求、交付、驗收
- 5.1 需求
- 5.2 交付
- 5.3 驗收
1. 源由
公司經費不足,市場預期不確定,或者短平快項目,通常采用設計外包。
而設計外包可以整個系統、產品、模組(模塊)等分層分塊進行外包。因此,在對整個外包的流程和步驟方面,需要一個適合公司運作外包項目的流程和具體可落地的操作步驟。
當然,具體情況與商務模式、研發條件、經費情況、落地需求都有關系,這里不做展開討論。
先對于人機界面這塊相對獨立的內容進行一個流程和步驟的討論,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后續,我們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些其他ODM項目的方法和細節落地的辦法。
2. 流程&步驟
2.1 明確需求
- 定義項目范圍:明確需要外包的具體工作內容,例如界面設計、交互設計、用戶體驗優化等。
- 確定目標用戶和使用場景:了解用戶需求和使用場景,以便設計公司能夠針對性地進行設計。
2.2 尋找外包公司
- 市場調研:通過網絡搜索、行業推薦等方式尋找專業的HMI設計外包公司。
- 評估潛在供應商:查看其案例、客戶評價、專業領域和成功項目。
- 發出請求提案(RFP):向選中的公司發送RFP,說明項目需求、目標和時間表。
2.3 簽訂合同
- 討論細節:與候選公司討論項目細節,包括時間表、費用、交付物和評估標準。
- 簽訂合同:確保合同中明確規定所有條款,包括保密協議、知識產權歸屬、項目交付、驗收標準和付款條款。
2.4 項目啟動
- 初始會議:召開啟動會議,介紹項目背景、目標和時間表。確保所有相關方了解項目的總體方向。
- 提供資源:向外包公司提供必要的資料和資源,如品牌指南、現有界面原型、用戶調研數據等。
2.5 設計過程
- 需求分析和調研:外包公司進行詳細的需求分析和市場調研,了解用戶需求和競爭產品。
- 概念設計:外包公司提出多個設計概念,進行初步設計。此階段可能包括線框圖、低保真原型等。
- 用戶測試和反饋:進行用戶測試,收集反饋并優化設計。
2.6 迭代開發
- 設計迭代:根據反饋不斷優化設計,制作高保真原型和交互模型。
- 定期溝通:定期召開項目會議,確保項目進展順利,及時解決問題和調整計劃。
2.7 驗收和交付
- 驗收標準:合同中應明確驗收標準,包括功能性要求、用戶體驗標準、界面一致性和兼容性等。
- 驗收測試:在實際環境中對設計進行詳細測試,確保其可用性、穩定性和符合預定標準。
- 反饋和修改:根據驗收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求外包公司進行必要的修改和優化。
- 最終交付:審核外包公司提供的最終設計文件,確保符合合同要求和質量標準。
2.8 維護和支持
- 持續支持:合同中應包含后期維護和支持條款,以便在產品上線后能及時解決問題和進行優化。
- 反饋循環:收集用戶反饋,持續改進HMI設計,保持產品的競爭力。
3. 工具和平臺推薦
- 項目管理工具:如Jira、Asana、Trello,用于管理任務和時間表。
- 設計工具:如Sketch、Figma、Adobe XD,用于設計和原型制作。
- 溝通工具:如Slack、Microsoft Teams,用于日常溝通和文件分享。
4. 總結
通過以上步驟,包括明確驗收標準和詳細的驗收流程,可以有效地管理智能產品HMI外包項目,確保最終設計符合預期并滿足用戶需求。
當然,在實際操作中,需要考量更多在商務模式、研發條件、經費情況、落地需求方面的具體信息。
總的來說,圍繞交付件方式落地,始終是最為緊要的關鍵指標。
- 首先,確保有交付件;
- 其次,交付功能滿足需求;
- 最后,核對交付特性質量;
5. 補充 - 需求、交付、驗收
在HMI(Human-Machine Interface)外包項目中,明確需求和交付件內容至關重要,以確保項目順利進行并達到預期目標。通過詳細列出需求和交付件內容,確保外包項目在各個階段都能按計劃進行,并最終交付高質量的HMI設計。這樣可以有效地管理外包過程,確保最終成果符合預期并滿足用戶需求。
5.1 需求
-
項目背景
- 詳細描述項目背景、目標和范圍。
- 說明項目的商業需求和預期收益。
-
目標用戶和使用場景
- 描述目標用戶群體及其特征。
- 說明主要的使用場景和環境。
-
功能需求
- 列出必須實現的所有功能。
- 每個功能的詳細說明和優先級。
-
非功能需求
- 性能要求:響應時間、加載時間等。
- 兼容性要求:不同設備、瀏覽器等的兼容性。
- 安全要求:數據保護、用戶隱私等。
-
用戶體驗(UX)要求
- 用戶流:用戶在界面上的操作路徑和流程圖。
- 可用性要求:易用性標準、用戶測試要求等。
- 無障礙設計:確保界面對所有用戶可用,包括有特殊需求的用戶。
5.2 交付
-
項目計劃和進度表
- 項目時間表:包括每個階段的開始和結束日期。
- 關鍵里程碑:如初稿提交、用戶測試、最終交付等。
-
設計文檔
- 線框圖和草圖:展示界面布局和基本交互。
- 視覺設計稿:高保真設計稿,展示最終的界面外觀。
- 交互設計說明:詳細說明每個交互元素的功能和行為。
-
原型
- 低保真原型:初步展示界面和基本交互流程。
- 高保真原型:接近最終設計的原型,展示完整的交互和界面效果。
-
用戶測試報告
- 用戶測試計劃:測試目標、方法和用戶樣本。
- 測試結果和分析:用戶反饋、問題分析和改進建議。
-
設計規范文檔
- 顏色和字體:詳細說明界面使用的顏色和字體。
- 圖標和組件:說明界面使用的圖標和UI組件。
- 交互模式:詳細說明各類交互的模式和規則。
-
技術文檔
- API文檔:與前端界面交互的后端API說明。
- 數據結構文檔:描述界面中使用的數據結構。
- 兼容性說明:界面在不同設備和瀏覽器上的兼容性說明。
-
最終設計文件
- 所有設計源文件:如Sketch、Figma、Adobe XD等設計工具的源文件。
- 切圖和資源:所有需要用于開發的圖像資源和圖標。
-
培訓和支持文檔
- 使用指南:詳細說明如何使用設計工具和資源。
- 維護手冊:指導如何進行界面的后期維護和更新。
5.3 驗收
-
驗收標準
- 界面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 功能的全面實現和無明顯缺陷。
- 用戶體驗測試通過率。
- 性能和兼容性要求的達成。
-
驗收過程
- 初步驗收:對初步交付的設計進行評審和反饋。
- 最終驗收:根據驗收標準對最終交付件進行全面驗收,確保所有要求都已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