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騰陽?關注
作者 l 騰陽? ?
轉載請聯系授權
讀書到底有什么意義?
有一個鳥語花香的農場里,住著老農夫和他的小孫子。
老農夫經常在清晨會坐在窗邊,捧著厚厚的《圣經》,沉浸在知識的海洋里。
小孫子問他:“爺爺,我每天都像你這樣子讀圣經,但讀完以后腦子里好像什么都沒留下,那還有什么意義呢?”
老農夫呢也不說話。
轉頭從墻角拿出一個被煤炭染的烏漆抹黑的籃子。
“孫子誒,你用這個籃子去河邊打一籃水回來。”
小家伙莫名其妙。
真當我是三歲小孩啊?竹籃打水一場空,懂不懂?
但是這孫子呢,還是想著試一試看。
結果當然是撈不住,水順著籃子縫隙流走了。
他只能垂頭喪氣的回來,一頓抱怨爺爺把他當猴耍。
爺爺笑笑不說話,讓孫子仔細看籃子。
他才發現,原本烏漆抹黑的籃子,已經變得亮堂堂了。
老農夫說:“孫子誒,讀書也是一樣的。看似什么都沒記住,但那些知識故事和智慧就像河水一樣會流進你的內心,沖刷你的靈魂,讓你的內心變得更純凈明亮。”
網上流傳著一位北大校長說過的話,也不知道究竟是哪個校長說的。
“讀書的意義到底是什么?物質的貧窮能摧毀你一生的尊嚴,精神的貧窮能耗盡你幾世的輪回。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人生沒有白讀的書,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你的認知,悄悄幫你擦去臉上的污漬和膚淺。書便宜,但不意味著知識廉價,雖然讀書不一定會功成名就。不一定能讓你錦繡前程,但它能讓你說話有德,做事有余,出言有尺,嬉鬧有度。讀書是最低門檻的高貴。”
是啊,你曾經讀過的文字就像一顆顆種子,悄無聲息的扎根在你的心田,慢慢改變著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張愛玲說,“你的氣質里,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以及你愛過的人。”
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年前看過的書都成為了過眼云煙。
其實它們都在你的氣質里,談吐里,生活里……
在一些不經意的瞬間,就會悄然迸發生機。
所以不必說讀書無用,我們要做的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毛澤東在1917年8月寫給老師黎錦熙的信中就表達了對曾國藩的敬佩之情。
“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滿無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滿乎?”
蔣介石對曾的評價則更為深入具體,多次在家書中要求蔣經國多讀《曾文正公家書》,特別指出曾國藩家書皆閱歷之語,自立立人,自達達人。
梁啟超認為中國五千年歷史中立德,立功,立言兼備且事業后繼有人者,唯有曾國藩。
那有些讀者可能就會問了,為什么曾國藩能被近代這么多名人給予這么高的評價和推崇?
(讀者:我哪有問???)
(作者:你問了問了,你不問我怎么往下講呢?)
別看曾國藩日后取得這么大的成就,其實他小時候可是個笨小孩。
一天晚上小偷溜進曾國藩的書房,正打算撈點油水。
結果運氣不太好,曾回來了,還揣著本書念念有詞的背誦《岳陽樓記》。
小偷心想,這個我熟啊!那就等他背完睡覺,我再走。
可沒想到啊,遇到個讀書困難戶。
曾國藩背了好幾個時辰,還沒背完!
小偷心里火急火燎,這瓜娃子是不是傻呀?就這么簡單的文章都背不下來?
在房梁上聽著聽著就睡著了,突然之間,聽到大街上更夫打更的聲音。
“天干物燥,小心火燭。”
原來已經到三更了。
小偷終于忍不住,跳下來把曾國藩罵了個狗血淋頭。
“這么點東西都背不下來,還讀書?回家耕田去吧你。”
說著,一把把書搶過來,流利的背完了整篇《岳陽樓記》。
曾國藩深受打擊,難道我連一個毛賊都比不上?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肯定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
他思來想去,覺得應該是自己不夠心靜,不是想著吃的,就是想著隔壁老王家的女兒。
這樣下去,成何體統?改!
于是開始苦讀圣賢之書,其中就有《王陽明全集》。
經過長年累月的探索,總結出了修身13條:
一、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懼。無事時,心在腔子里;應事時,專一不雜。) 二、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片刻,來復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戀。) 四、讀書不二(一書未點完,斷不看他書。東翻西閱,都是徇外為人。) 五、讀史(每日圈點十頁,雖有事不間斷。) 六、謹言(刻刻留心。) 七、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八、保身(節欲、節勞、節飲食。) 九、寫日記(須端楷,凡日間身過、心過、口過,皆一一記出,終身不間斷。) 十、日知所亡(每日記茶余偶談一則,分德行門、學問門、經濟門、藝術門。) 十一、月無忘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的多寡,養氣之盛否。) 十二、作字(早飯后作字。凡筆墨應酬,當作自己功課。) 十三、夜不出門(曠功疲神,切戒切戒。)
定原則很簡單,難的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隨著年齡的增加,你不得不承認,人生絕大部分事情都是一場長跑,沒辦法速戰速決。
想一口吃成大胖子,畢其功于一役,那是很難得。
飯要一口一口吃,吃太大口容易噎著。
路要一步一步走,走太大步容易扯蛋。
曾國藩厲害的地方,在于能夠把自己這么一個資質如此平庸的人,死磕到底,各方面能力達到出類拔萃,成為中興名臣。
無權,無勢,無后臺,無背景,但他在北京當官,十年七遷,連躍十級,37歲至二品者,本朝尚無一人。
這是一個什么概念?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
如果你27歲是一個一級科員,那么37歲以后相當于是國家正部級。
清朝的二品官職在現代,相當于是高級行政官員或部長級別。
縱觀歷朝歷代,大部分王朝都是被農民起義搞垮的。
而太平天國則是其中持續時間長,戰爭規模大,死亡人數多,涉及地域廣著稱。
這場起義,聲勢浩大,氣吞山河,結果卻被一個從沒摸過槍,連馬都騎不穩的書生給剿滅地干干凈凈。
曾國藩憑借“結硬寨,打呆仗”的六字真言,竟然把搖搖欲墜的清王朝給拽了回來。
在當時,太平天國在廣西金田起義。
一路上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從廣西打到南京呢。
曾經號稱百萬雄師的清朝正規軍,遇到太平天國軍就好像紙糊的一樣,被打的稀里嘩啦,毫無招架之力。
這時候的清政府,就像是熱鍋上的螞蟻,到處召集地方武裝抵抗。
管你是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當時的清朝政府高層心想,唉,擋一天是一天,殺一人是一人吧。
有一些將領不信邪,非要說,讓我試試!
行吧,試試就逝世。
反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本來吧這是跟曾國藩沒啥關系,他這時還在家中守孝。
結果咸豐皇帝一道圣旨讓他去湖南當團練大臣。
這個時候他都已經43歲了,還是個文官,連馬都不會騎。
這不就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呀。
你們都打不過的,讓我去搞?
行吧,還能怎么地?硬著頭皮上咯!
國家軍隊不給力,那就組建湘軍。
太平天國對中國傳統文化那叫一個鄙視,惹毛了一大片的讀書人。
于是乎,湖南的儒生們還真跟著曾國藩上戰場,個個像打了雞血一樣。
說實話,曾國藩屠夫的名號非常不討喜,濫殺。
拋開這個來看,他確實是有兩把刷子。
湘軍被整頓地只認他一人。
本質上的曾國藩確實不適合帶兵打仗,為人謹慎又不喜歡冒險。
在靖港被太平軍打敗,氣的曾國藩跳水自殺,嚇得屬下趕緊營救。
既然沒死成,那就干吧!
這時候命運的齒輪轉動了。
湘軍抗擊打能力強,越挫越勇。
針對太平天國靈活機動速戰數據的作戰特點,曾國藩穩扎穩打,步步為營。
到處找塊好地方安營扎寨,修城墻,挖城壕,把敵人圍的水泄不通。
看似打呆仗,實際上是以靜制動,以逸待勞。
一步一步的把太平天國逼到了絕境,最后取得了勝利。
曾國藩出生于農民之家,能夠不斷的勵志自學,提升自己。
即使遇到各種挫折,都沒有放棄,最終考入岳麓書院,并且仕途就像做了直升機一樣。
這就是所謂的“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
《法華經》云:“乃至無量千萬劫,枝葉花果難復之知,以海為渚彌陀寺,勤念恭敬日觀上。”
意思是哪怕經歷了千萬劫的歲月,只要日日精進不懈,功不唐捐,最終必能成就正果,得到成佛。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會高估一年努力的成果,反而低估十年努力的結果。
但事實上,唯有厚積薄發,行穩致遠。
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沒有白跑的路,每一步都算數,但只有一直跑下去,才能見到終點。
別老說哎呀,我為啥沒別人好?
人與人之間差距也不是今天才有的。
十年前你還在玩泥巴,而別人在努力學習,種下什么因,就得什么果。
1.01的365次方是37.78,而0.99的365次方是0.03。
這告訴我們即使每天只進步或退步一點點,長時間累計下來也會有顯著的效果。
如果你進步的不是一點點呢?
最后,歡迎您來我號「騰陽」做客,一同踏上豐富的旅程,深入挖掘歷史故事背后的智慧和啟示,讓這些經驗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
在創業的道路上,每一次靈感的閃現和挑戰的克服,我都會一一分享那些鮮為人知的商機捕捉技巧和逆襲之路上的珍貴經驗。
我還匯集了與行業大咖深入交流得到的理財智慧,以及精心挑選的5000冊電子書籍和個性化書單,希望它們能成為您知識探索之旅中的指南針。
更有一系列高效而有趣的外語學習策略,幫助您輕松克服語言障礙。
特別為您準備的職場進階大禮包,涵蓋了公務員考試、編程、PS、PPT、Excel、短視頻剪輯、新媒體運營、寫作等實用技能教程,為您的職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在「騰陽」,您還會發現近百篇經過精心分類的優質文章,它們將為您的身心和思維帶來全面的革新。
我是騰陽,一個專注于大腦潛能開發的探索者。
我以故事為橋梁,與您一起挖掘智慧的寶藏,共同經歷覺醒和成長的過程。
期待在「騰陽」與您相遇,一起開啟我們的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