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虛擬局域網vlan
目的:劃分廣播域
思科設備如何去配置vlan
- 創建vlan
- 設置對應的接口模式
- 將接口加入vlan
- 全局模式配置vlan
vlan 2
- 設置接口模式(目前需要將接口加入對應vlan,一般用于連接PC)
en
conf t
int f0/0
switchport mode access #接入模式,一般情況下連接PC的接口都是接入模式
- 將接口加入vlan?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二、vlan trunk
目的:實現相同vlan跨交換機進行通信
如果交換機上面所承載的vlan比較多的情況下,那么中間的物理線路增加的就會很多,這樣就會很耗費我們的物理接口,對設備上的物理接口數量要求比較高。(我們知道設備上的物理接口其實是非常昂貴的。)
所以有沒有辦法把中間的這條鏈路整合起來呢?整合成一條鏈路,讓它看可以承載任何vlan。
把中間的鏈路成為trunk鏈路,接口的模式需要設置下trunk。
查看交換機接口模式的命令??
en
???????show int f0/1 switchport
1、交換機接口協商
(1)只有一臺交換機
operational Mode:down?這個就是它最終協商出來的模式,因為我只在思科模擬器Cisco Packet Tracer放了一臺交換機,沒有連接主機。所以operational Mode是down。
???????
?結論:交換機的所有接口默認是動態自動dynamic aut,operational Mode是down
(2)接一臺主機到交換機
然后我連接一臺PC到交換機的int f0/1接口,operational Mode變成了static access靜態接入。
結論:交換機接口保持默認dynamic auto,有主機接入交換機后,operational Mode 由down變為static access。
(3)交換機再接一臺交換機
再接入一臺交換機,交換機上的接口保持默認動態自動,協商出來的還是靜態接入。
結論(交換機接口模式)
連接主機協商出的接口模式是static access
連接交換機 dynamic auto? To?dynamic auto 協商結果static access
(4)動態自動-動態企望
?dynamic模式下有auto和desirable兩種模式
接著我們show int f0/2 sw看下,交換機0設置模式就成了dynamic desirable,協商結果變成了trunk。
???????
?所以可以得出結論:
dynamic auto? To?dynamic desirable 協商結果是trunk
(5)動態自動-靜態接入
?結論:dynamic auto To?static access 協商結果是static access
(5)動態自動-trunk
設置f0/2為trunk模式
?結論:dynamic auto TO trunk 協商結果是static access
2、交換機接口模式
3、交換機接口模式協商

nonegotiate非協商一般用不到平常設置,要想設置時trunk鏈路,兩個都設置成trunk模式,要想static access ,兩個接口都設置成static access即可。
4、案例演示
(1)網絡拓撲
?設置PC0和PC3為vlan10,設置PC1和PC2為vlan20,查看是否設置好了vlan 10 和vlan 20 接口?
思科模擬器連線:
也能直接點那個閃電來連,只不過這個不能選接口就很煩。選交叉線連接能選接口。
同層設備用交叉線,不同層設備用直通線。
(2)具體步驟
01.交換機0上創建vlan
en
conf t
vlan 10
vlan 20
exit
show vlan brief
02.添加接口到vlan?
- ?添加接口f0/1到vlan10
- 添加接口f0/2到vlan20
show vlan brief???????
03.trunk接口設置
- ?設置f0/20接口為trunk模式
??交換機0的 Fa0/20接口設置成trunk之后,交換機1的Fa0/15接口默認是dynamic auto,
trunk TO?ynamic auto協商出來就是trunk,實際上交換機1 上面可以不用設置交換機接口模式了。
這里我們學習這塊知識,可以都設置一下。
- 設置?交換機1的f0/15接口為trunk
?交換機1這邊的f0/15接口也設置成trunk,簡寫命令switchport mode trunk為sw mo tr
補充知識點:
交換機0的f0/20接口trunk模式設置:設置之前最好封裝一下:
管理員所設置的trunk鏈路的封裝模式:
trunk鏈路要承載所有的vlan信息,針對不同的設備它要能允許,所以在這里封裝的時候要把它封裝成標準的幀。交換機的幀又EthernetII的幀和802.3的幀,這里要封裝成802.3的幀。
因為我們這里是相同的設備(都是交換機)所以不做也沒事。
這里不支持這條命令就算了,我們再ENS3上面是可以的。
04.交換機1上創建vlan
在交換機1上創建vlan10 和vlan 20,然后將f0/2接口加入vlan 10 ,將f0/1接口加入vlan 20
?05.PC的IP配置
vlan10就配置192.168.10.X網段,vlan20就配置192.168.20.X網段
?
06.ping測試
- PC0 ping PC3
- PC1?ping?PC2?
這就實現了跨交換機實現不同vlan通信
如果中間交換機0與叫交換機1之間的鏈路不是trunk就無法正常通信。
疑問:PC0和PC1在這個網絡是不是不能通信?
在這個網絡里面PC0和PC1不能通信,因為不同網絡之間的通信要通過路由,這就是之后要講的單臂路由或者三層交換來解決的問題。
因為這是二層交換機它沒有路由功能,三層交換機有路由功能,那它就可以實現PC0的數據進入交換機之后通過一次路由后找到PC1這里。
三、補充知識點
? 1、管理員設置的trunk封裝模式
連接交換機 dynamic auto? TO dynamic auto 協商結果static access
設置Fa0/2接口模式,可通過sw mode ? 命令查查看又哪些模式
管理員所設置的trunk封裝模式
2、vlantrunk的標準
對于vlantrunk的標準其實有兩種標準,一種是思科私有的幀格式,還有另外一種是標準的幀格式。
(1)思科私有
ISL:在數據幀前面加了26字節的ISL頭,在后面加了4字節的ISL尾。
(2)標準的
802.1q 不同廠商的交換機使用的共有標準
在中間加入了802.1q的標記,其實就是802.3的幀它有Tag字段加了4字節的標記字段
本來VLAN20的數據接入鏈路是沒有標簽的,到了交換機0這里發現是vlan20發來,就會給數據打上標簽,通過中繼鏈路傳過到了交換機1,查看標簽發現時從vlan20傳來的,把標簽拆掉,然后從vlan20的接口轉發。
數據經過交換機都要拆標簽,如果是從接入鏈路就直接轉發出去,如果從trunk鏈路轉發就重新打上標簽。
3、trunk鏈路中的標簽拆解
(1)案例一
trunk封裝需要配置成802.3的幀。
PC1屬于vlan20,PC1發送數據給PC2,初始PC1數據接入鏈路是沒有標簽的,到達交換機0的Fa0/20接口,給數據打上vlan20的標簽,數據通過trunk鏈路到達交換機1的Fa0/15接口,交換機1會查看數據的標簽,發現標簽是vlan20,會把標簽拆掉,然后從vlan20轉發出去。
問題:如果中間再有一個 交換機呢?思考PC1發送數據給PC4 與 PC1發送數據給PC2 打標簽的過程有什么不一樣?當數據從交換機0到交換機2到交換機1的過程種,trunk鏈路如何處理標簽?
(2)案例二
PC1 TO PC2的數據轉發過程
數據從PC1-交換機0的鏈路中沒有標簽,數據到達交換機0的Fa0/3接口(trunk模式)會查看數據來自于vlan20,會打上vlan20標簽。
交換機0-交換機2
交換機2收到從交換機0發來的數據,首先查看標簽(來自vlan20),拆掉數據包,此時目標主機沒有與交換機2直連,根據交換機2上面的MAC 地址記錄,數據需要從交換機2的Fa0/2接口(trunk模式)轉發,交換機會將數據重新打上 vlan20的標簽,然后從Fa0/2轉發。
交換機2-交換機1
交換機1收到交換機2發來的數據,先進行拆標簽,然后根據MAC地址表知,目標主機與自己的Fa0/1接口直連,直接將數據從對應接口轉發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