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管理者,一談到生產管理,你可能會想到很多生產過程中的問題:訂單準交率不高、計劃達成率不高、生產效率低、再制品太多、生產周期長等等一系列問題;如果你不僅僅是一名管理者,你還是一名企業主,你甚至經常會對管理層、對下屬大發雷霆,因為在制品有很多,但是客戶要的貨、急著要出的貨又做不出來,不急的貨卻做出來一大堆擺在倉庫里。
其實,這些問題不是單方面存在的,而是相互疊加、交織在一起,那么究竟這些問題我們該怎么系統性的來解決?下面總結了一些制造型企業生產管理的技巧,分享給大家~
一、任務不斷細化
生產計劃要細化到最小單位,能夠細化到機臺就細化到機臺,能夠細化到班組就細化到班組,能夠細化到個人就細化到個人。
當然,不同的企業類型細化的單位也有區別:如果是注塑車間,你得將生產任務細化到機臺,每一個機臺今天注塑什么產品?做多少量?如果是一條流水線,那你就要細化到這個班組今天的任務量是多少?如果是一個小組的計件,那你就要細化到這個小組中的3個人、5個人的一個任務量,要通過各種方式將生產任務傳達給每一個員工,讓每一個員工都明確的知道自己每天的工作任務是多少。
只有這樣你的任務不斷細化,做的才有意義,你的日計劃才算是貫徹到底了,也才有基礎去落實,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所以,現在回想下你企業做計劃是否只是停留在文字、數字層面,或者只是停留在管理層的層面?不要讓你的生產計劃止于“最后一公里”,真正要打通這最后一公里,就是要讓生產任務深入到每一個員工心中,而且要讓每一個基層的作業員工都知道任務是多少,并且這個任務一定是能夠完成的,最終能夠考核的。
二、物資提前排查
當你制定了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將生產任務細化到了最小單位之后,就要圍繞著這個計劃來提前做排查。
在這里,很多管理者會有個思想誤區:無生產不管理。
其實“生產管理”要分為兩個詞來看,一個是生產,一個是管理。生產是一種狀態,而管理呢?應該是在生產之前來做的。物料準備、品質要求、技術圖紙、設備狀態等等很多工作都應該是由產中提到產前來做,而不是邊生產邊來做。
很多企業里面生產線上看著忙得不得了,生意好像紅紅火火的,但是在制品堆得到處都是,倉庫也是堆得滿滿的成品,為什么?
因為有什么物料就做什么產品,而不是根據需要做什么產品才來配什么物料,所以我第一個強調的是任務細化而不是講物資準備。
任務是根據客戶需求,通過訂單評審、通過交期分解、一直到主計劃、月計劃、周、日計劃來分解,這個就需要物料要跟著計劃走,而不是計劃跟著物料走。
如果你還在說,明天有什么物料我就派哪條生產線去生產什么產品,明天哪些物料齊套了,我再排給車間做……這樣的結果就是車間里面看著大家都有事做、都在忙,但結果就是整體組織效率下降、生產周期延長、資金周轉率降低,因為做出來的產品不能出貨,沒做出來的,客戶又催得很急。
所以,物資提前排查,我們需要注意的一定是物料嚴格跟著計劃走,而不是計劃跟著物料走。
三、異常快速處理
很多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是什么?供應鏈不穩定,生產狀態不穩定,甚至生產工藝不穩定,我們經常處于一種非穩定狀態,而且很多企業是給大企業代工的,給國內龍頭企業做配套生產的,這個時候,我們沒有非常主動的話語權。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非穩定狀態下頻繁地、快速地處理異常。
針對生產異常,我們可以生成一個生產報工流程,在這個流程里面,我們卡住一些關鍵的時間節點,規定生產線出現品質異常以后,責任人幾分鐘以內寫異常提報單,品質人員、生產主管幾分鐘以內要到達現場,多少分鐘以內處理不了的則要上報至上一級,這個里面我們都規定得非常的清楚,而不是籠統的說出現了什么異常由誰快速處理,由誰及時處理。這樣詳細的責任劃分后,異常快速處理的效率就會更高。
四、動作現場落實
稻盛和夫先生講“現場有神靈”,為什么說現場有神靈呢?因為一到現場我們看的是“是什么”,而不是總在辦公室問“為什么”。在辦公室里面,我們就會問“為什么會出現這個品質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個客訴問題?”……
我們問了太多的“為什么”,而“為什么”背后的答案會有很多種,但我們如果到了問題現場以后,“為什么這個供應商交不了貨?”,就會變成是不是供應商的產能有限?是不是環保又在查了?是不是又停電了?是不是我們的付款又不及時了?
沒必要問太多“為什么”,遇到問題多到現場去看“是什么”,要化“為什么”為“是什么”,這就是動作現場落實的要訣。
五、結果數據呈現
做生產管理,無論是品質狀況、任務達成情況、生產周期、訂單準交率、生產異常等,每天都要用量化的數據來進行呈現。
作為管理者,要做的是懂得結果數據呈現,因為數據代表著和反映著的是事實,而我們很多時候靠感覺,大家感覺對感覺,感覺本來就是個空的,你用空對空的,所以,特別是生產型的企業,生產部跟各個部門之間都在互相抱怨,怨聲載道,這其實就是感覺對感覺的一種體現。
如果每一件事情我們都能夠有量化思維,能夠把結果和影響以及過程當中的管理數據用量化的方式呈現出來,那么所有人關注的焦點就在事情上面,就在問題上面。
最后,總結一下,做好制造型企業生產管理你需要爛熟于心的30字要訣:任務不斷細化、物資提前排查、異常快速處理、動作現場落實、結果數據呈現。
另外在此情形下,我們更需合理且高效地運用數字化工具,因為合適的工具不僅可以讓企業業務高效運轉,還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團隊目標達成。
比如我們公司正在用的數字化工具:織信Informat,這是一款低代碼應用搭建平臺,該平臺基于數據模型優先的設計理念,提供大量標準化組件,內置了:AI助手、數據表、儀表盤、工作流、角色權限、組件設計器、自動化、監聽器、腳本、API等功能。能幫助企業一站式構建高度復雜核心的系統應用(如OA、ERP、MES、CRM、PLM、SRM、項目管理等)。采用一套平臺,相當于擁有了 N 套系統,省去了一大筆購買其他多套系統費用。現申請可免費試用全功能版本,且先看看合不合適吧。
以上!碼字不易,點贊收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