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初級軟件測試-測試用例、缺陷報告的認識與使用
- 軟件測試簡介
- 測試分類
- 模型
- 質量模型
- 測試模型
- 用例編寫的八大要素
- 用例設計方法
- 缺陷
初級軟件測試-測試用例、缺陷報告的認識與使用
軟件測試簡介
- 什么是軟件測試?
使用技術手段驗證軟件是否滿足需求
- 主流技能
- 功能測試
- 自動化測試
- 接口測試
- 性能測試
- 軟件測試的目的
減少BUG,保證軟件質量
測試分類
- 分類
階段劃分:(1. 單元測試(單元:最小獨立功能代碼段)2. 集成測試(接口測試)3. 系統測試 4. 驗收測試)
代碼代碼可見度(1. 黑盒測試 2. 灰盒測試 3. 白盒測試)
黑盒測試:主要針對功能(階段劃分->系統測試)
灰盒測試:針對接口測試(階段劃分->集成測試)
白盒測試:針對程序源代碼進行測試(階段劃分->單元測試)
模型
質量模型+測試模型
質量模型
重點:功能、性能、兼容、易用性、安全
結論:無論測試硬件或軟件,都應該從以上幾點來進行分類驗證
測試模型
需求分析—測試計劃—用例設計—執行用例—缺陷管理—測試報告
用例編寫的八大要素
- 用例編號
- 用例標題
- 模塊/項目
- 前置條件
- 優先級
- 測試步驟
- 測試數據
- 預期結果
用例設計方法
- 等價類劃分
在所有測試數據中具有某種共同特征的數據集合進行劃分。
分類:有效等價類 無效等價類
步驟:1.明確需求 2.確定有效和無效等價類 3.提取數據編寫測試用例
- 邊界值分析法
重點:開內閉外(開區間選包含的點,閉區選不包含的點)
- 判定表
使用場景:有多個輸入條件,多個輸出結果,輸入條件之間有組合關系,輸入條件和輸出結果之間有依賴(制約)關系
判定表一般適用于條件組合數量較少的情況,多條件之間有依賴關系,使用判定表來進行測試覆蓋.如果超過4個條件可使用正交法
- 場景法(流程圖)
- 錯誤推測法
缺陷
能夠說出軟件缺陷判定標準
能夠說出項目中缺陷的管理流程
能夠使用Excel對于缺陷進行管理
能使用工具管理缺陷
提示:用例執行不通過為缺陷,需要進行缺陷管理
- 定義
軟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都為缺陷,簡稱BUG - 缺陷標準
- 少功能
- 功能錯誤
- 多功能
- 缺少隱性功能
- 易用性
- 缺陷產生的原因
需求文檔
架構設計
編碼
環境
- 缺陷核心要素
標題
預置條件
復現步驟
-
缺陷管理
提交注意事項:可復現、唯一性、規范性 -
缺陷管理工具:(禪道,JIRA,TFS)
-
excel管理
禪道 地址:https://demo.zentao.net/user-log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