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儲類服務實踐
是什么:
云硬盤( Elastic Volume Service )是一種為 ECS(彈性云服務器)、BMS(裸金屬服務器) 等計算服務提供持久性存儲的服務。
作用:
它通過數據冗余和緩存加速等多項技術,提供高可用性和持久性,以及穩定的低時延性能。
用戶可以對云硬盤做格式化、創建文件系統等操作,并對數據做持久化存儲。
本實驗介紹了云硬盤創建,掛載等基本操作。
實驗目的/作業:
-
- 創建云硬盤
- 初始化云硬盤
- windows掛載云硬盤
- linux掛載云硬盤
服務器是一臺不會關閉的電腦,而云硬盤就等于電腦的硬盤,幫助其更持久化的存儲數據
掛載就是教我們怎么在這個電腦上裝硬盤
準備:使用華為云登錄
共建智能世界云底座-華為云
1.1為 Windows 操作系統的 ECS 掛載云硬盤
1.1.1創建云硬盤
步驟一:
新建VPC:
進入VPC
創建私有云(VPC)
定義:上海一 | vpc-sh01 | subnet-sh01
創建完成
步驟二:
進入ECS(彈性云服務器)
基礎配置
網絡配置
高級配置
密碼Wang123123
購買成功
步驟三:
點擊磁盤
磁盤
彈性云服務器和云硬盤的磁盤可用區必須相同才可掛載
完成購買
點擊“返回云服務器控制臺”。在“云硬盤”頁面,此時可以看到2塊磁盤,一塊是 40GB的系統盤,一塊是新購買的20GB數據盤
返回“云硬盤”頁面,查看云硬盤狀態,可以檢查云硬盤狀態及掛載信息是否正常。
1.1.2初始化云硬盤
云硬盤掛載至云服務器后,需要登錄云服務器初始化云硬盤,即格式化云硬盤,之后云硬盤才可以正常使用。
步驟一:
進入ECS
找到剛剛創建的win1遠程登錄
登錄
步驟二:
點擊回收站
進入此電腦 發現新掛載的20G硬盤沒有出現
步驟三:
服務器管理器
工具>計算機管理
步驟四:
存儲>磁盤管理
新創建的磁盤,需要先進行初始化,在“初始化磁盤”對話框中,選擇“MBR(主啟動記錄)”或者“GPT( GUID 分區表)”單擊“確定”,對新掛載的磁盤進行初始化。
MBR確定
步驟五:
步驟六:
步驟七:
步驟八:
步驟九:
完成狀態良好
返回觀察,完成已掛載
截圖這個是作業
1.1.3卸載 Windows 云硬盤并驗證
步驟一:
步驟二:
命名test
隨便添加測試內容,如:huawei cloud
步驟三:
脫機完成
步驟三:
創建這個云服務器
進入ECS
購買云服務器
和之前一樣
購買成功
步驟四:
卸載剛剛的云硬盤
卸載完成
步驟五
步驟六:
步驟七:
步驟八:
找到test文件
二次掛載輕松
1.2為 Linux 操作系統的 ECS 掛載云硬盤
1.2.1Linux 操作系統的 ECS 掛載云硬盤
步驟一:
創建linux系統的彈性云服務器
進入ECS
創建Linux彈性云服務器
選擇配置
網絡配置
高級配置
創建成功
步驟二:
進入磁盤
創建硬盤
成功
步驟三:
輸入 查看磁盤信息
fdisk -l
分析一下數據
系統盤是創建時自帶的
數據盤是剛剛掛載新增的所以無分區
步驟四:
fdisk /dev/vdb
執行分區操作
下達分區命令
創建分區
保存分區
保存成功
查看一下磁盤信息
fdisk -l
創建分區成功
步驟五:
mkfs.ext4 /dev/vdb1
格式化ext4成功
步驟六:
新建文件夾
mkdir /data
df查看,發現創建了的文件并沒有任何掛載
df -Th
步驟六:
用mount命令去掛載
mount /dev/vdb1 /data
查看
df -Th
掛載成功
步驟七:
cd切換到data文件內
cd /data
新建文件evs
touch evs
在data里查看
ls
步驟八:
vi進入文件
vi evs
先點擊i
進入編輯,輸入內容(可能有點卡)
退出esc,輸入:發現卡住
刷新再輸入:wq就可以了
cat查看內容是否添加
cat evs
添加成功
1.2.2開機自動掛載
步驟一:
vi編輯配置文件
vi /etc/fstab
步驟二:
umount卸載剛剛的分區
umount /dev/vdb1
df查看
df -Th
卸載成功
步驟三:
重新加載
mount -a
查看
df -Th
看到剛剛新寫的配置文件
步驟四:
reboot
步驟五:
df查看
df -Th
成功
2.對象存儲服務 (OBS)
是什么:
OBS 是一種穩定、安全、高效、易用的云存儲服務,具備標準 Restful API 接口。
作用:
可存儲任意數量和形式的非結構化數據。
本實驗介紹了如何通過 OBS Browser+完成基本的對象存儲管理操作。
實驗目的/作業:
- 新建OBS桶
- 上傳文件
- 分享(傳輸)文件、鏈接本地下載
2.1創建OBS桶
步驟一:
進入OBS
創建桶
步驟二:
步驟三:
2.2上傳文件或文件夾
步驟一:
步驟二:
在本地新建文件
輸入內容
上傳對象
上傳
成功
2.3文件的下載和傳輸
步驟一:
點擊下載
步驟二:
步驟三:
打包一下剛剛的文件
上傳對象
步驟四:
把鏈接在瀏覽器打開
下載成功
2.4刪除文件
步驟一:
點擊刪除
確定
刪除成功
2.5多版本控制
步驟一:
點擊概覽
步驟二:
下拉找到
點擊啟用
步驟三:
新建文本文件并且添加內容
步驟四:
點擊對象,上傳剛剛寫的文本文件
步驟五:
本地修改
步驟六:
再次上傳
步驟七:
步驟八:
點擊版本
可以看到文件的兩個版本,可以對不同的版本分別進行操作,比如下載分享等
指導大家把所有收費的內容進行刪除,以免多被收費
彈性云服務器
OBS
公網IP
VPC
網關和對象
3.彈性文件服務 (SFS)
是什么:
彈性文件服務 ( Scalable File Service,SFS ) 提供按需擴展的高性能文件存儲(NAS ),可為云上多個彈性云服務器( Elastic Cloud Server,ECS ),容器(CCE&CCI),裸金屬服務器(BMS)提供共享訪問。
本實驗將介紹 SFS 的基本操作。
實驗目的/作業:
- 創建彈性文件系統
- 將彈性文件系統掛載到(windows)彈性云服務器上
- 將彈性文件系統掛載到(Linux)彈性云服務器上
3.1創建文件系統
3.1.1創建彈性云服務器
步驟一:
步驟二:
步驟三:
3.1.2創建彈性文件系統
步驟一:
進入SFS
步驟二:
創建成功
步驟三:
記錄信息
點擊一下名稱進入詳情
windows:
查看詳情路徑
Linux掛載代碼命令
mount -t nfs -o vers=3,nolock,noresvport 6c52b0b6-7aaf-4f9d-8867-2cd90492447e.sfsturbo.internal:/ /mnt/sfs_turbo
3.2掛載文件系統到windows服務器上
3.2.1安裝NFS客戶端
步驟一:
先遠程登錄windows
點擊服務器管理器
點擊添加角色和功能
步驟二:
點擊下一步
到這個界面找到NFS服務器點擊
添加功能
步驟三:
再下一步到達功能
找到NFS客戶端點擊選擇
步驟四:
點擊下一步安裝并且等待
步驟五:
關閉
重啟
3.2.2掛載步驟
步驟一:
步驟二:
右鍵選擇屬性
TCP和硬裝載確定
步驟三:
管理員身份運行
輸入掛載代碼
ps:里面的路徑是上面共享路徑其一即可
mount -o nolock -o casesensitive=yes 192.168.0.184:/! E:
掛載完成
步驟四:
到此電腦內查看
windows掛載完成!
3.3掛載文件系統到Linux服務器上
步驟一:
步驟二:
用戶名:
密碼:
登錄成功
輸入命令,查看系統是否安裝NFS軟件包
rpm -qa |grep nfs
步驟三:
進入安裝NFS軟件包命令
yum install nfs-utils -y
加載完成
步驟四:
安裝bind-utils軟件包
yum -u install bind-utils
下載完成
步驟五:
查看下載安裝完成
步驟六:
步驟七:
mkdir /mnt/sfs_turbo
步驟八:
ps:可以清屏輸入clear或者按住
mount -t nfs -o vers=3,nolock,noresvport 6c52b0b6-7aaf-4f9d-8867-2cd90492447e.sfsturbo.internal:/ /mnt/sfs_turbo
復制粘貼入
步驟九:
查看掛載命令
df -Th
掛載完成
步驟十:
切換到剛剛創建的文件夾內
cd /mnt/sfs_turbo/
ls查看一下
ls
新建文件huawei_cloud
touch huawei_cloud
ls再查看一下
ls
新建完成
步驟十一:
進入編輯fstab文件
vi /etc/fstab
進入編輯狀態
查看路徑
新增最后一行
自己路徑:/ /mnt/sys_turbo nfs vers=3,nolock 0 0
步驟十二:
cd切換到上一個路徑
cd
卸載剛剛掛載的
umount /mnt/sfs_turbo/
加載剛剛寫的開機自動掛載文件
mount -a
df查看所有成功
ps:
如果遇到沒有掛載,并且卡機的情況要重啟
再進入fstab文件看看
然后再mount -a加載
步驟十三:
reboot
步驟十四:
重新登錄
df查看
df -Th
再查看一下文件還在不在
成功
刪除步驟,先刪除服務器,在刪除SFS彈性文件
再刪除 彈性公網 安全組
子網 VPC即可
運維類服務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