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程序執行結構:順序結構、選擇結構和循環結構。
這三種結構對應的是:順序執行所有的語句、選擇執行部分語句和循環執行部分語句。
順序結構是程序最基本的結構。就是程序按照語句順序,從上到下依次執行各條語句。
例如:
num1 = 15
num2 = 25
num3 = 5
num4 = num1 + num2 # 將15+25=40賦值給num4
num4 = num1 + num3 # 將15+5=20賦值給num4
print(num4) # 運行結果:20
交換兩個變量的值:
根據順序結構,可以引入第三個變量temp,先將第一個變量的值暫存在第三個變量temp里,再將第二個變量的值賦值給第一個變量,最后將第三個變量temp的值賦值給第二個變量,完成交換。
在Python編程中,temp通常用來表示一個臨時變量,它的值在程序執行過程中可能會發生變化。臨時變量通常用來存儲一些中間結果,或者在程序中傳遞一些參數。
temporary 英 /?tempr?ri/ ?adj.臨時的;暫時的;短暫的 n.臨時工
str1 = 'The first String.'
str2 = 'The Second String.'
temp = str1
str1 = str2
str2 = temp
print(str1) # 運行結果:The Second String.
print(str2) # 運行結果:The first String.
程序中幾乎都不是單一的某一種結構,而是由順序結構、選擇結構和循環結構這三種基本結構組合的。
三種結構的流程圖待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