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7日,德國尼爾莫爾商業區的一起鋰電池儲能集裝箱火災事件引起了全球關注。這起事故不僅導致兩名消防員在救援過程中受傷,更暴露了儲能系統在安全領域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根據德國消防隊的出警記錄,火災發生在晚上9點前不久。消防人員抵達現場時,雖然只觀察到輕微的煙霧,但打開儲能集裝箱的瞬間卻發生了帶有火焰閃光的爆炸。這一突發狀況不僅給現場消防員帶來了嚴重的威脅,也使得火災控制變得更加復雜和困難。為防止火勢進一步蔓延到其他集裝箱,消防隊員緊急使用起重機將起火的集裝箱移至空地進行滅火。
此次火災事件迅速得到了周邊多個城市消防隊及警察的支援,經過大約10小時的緊張撲救,火勢最終得到了控制。然而,火災造成的濃煙使得附近的31號高速公路在夜間至凌晨時段被迫關閉,周邊居民也被要求關閉門窗以確保安全。德國警方估計,此次火災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50萬歐元,但更為嚴重的是,起火原因至今尚未明確,這無疑給儲能系統的安全性再次敲響了警鐘。
據悉,涉事儲能集裝箱來自德國電池儲能系統制造商INTILION公司,其產品以高品質鋰離子電池為基礎,廣泛應用于室內外特殊應用。然而,即便采用了磷酸鐵鋰電池等被認為相對安全的電池技術,此次火災事件仍然暴露出儲能系統在安全管理和風險控制方面存在的巨大挑戰。
鋰離子電池以其高能量密度和優異的循環壽命在儲能領域占據重要地位,但與此同時,其安全風險也不容忽視。電池內部的物理和化學反應可能導致熱量和氣體的過度產生,一旦超出穩定溫度區域,就可能引發熱失控現象,進而導致火災或爆炸。
在儲能系統大規模應用的背景下,如何有效預防和控制鋰離子電池的熱失控和火災風險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雖然技術上尚未有絕對保證鋰電池不發生熱失控的方法,但通過氣體傳感器技術等手段對儲能電池進行實時監測和預警,仍被視為一種可行的預防措施。
針對儲能電池熱失控,要堅持“早發現,早處置”的原則,對儲能集裝箱鋰電池熱失控初級階級進行超前探測預警,將火災隱患撲滅在萌芽階段。工采網能夠為儲能安全監測提供可燃氣體傳感器TGS6812、一氧化碳傳感器TGS5141、氫氣傳感器TGS2616,VOC傳感器TGS2602等多種傳感器及整體傳感器解決方案,歡迎工采網官網在線咨詢FAE技術工程師。
此次德國儲能項目火災事件再次提醒我們,儲能系統的安全性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投入。在追求性能優化和成本降低的同時,必須確保安全措施的完善和有效,以避免類似的事故再次發生。對于整個儲能行業來說,這不僅是一起個別事故,更是一個需要深入反思和改進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