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園區能源結構轉型?
- 政策要求:
- 福建提出2025年可再生能源滲透率≥25%,山東強調“源網荷儲一體化”,安徽要求清潔能源就地消納。
- 系統解決方案:
- 多能協同調控:集成光伏、儲能、充電樁數據,通過AI算法動態優化綠電消納路徑,提升消納率。
- 虛擬電廠能力:聚合園區可調負荷資源,參與電網需求響應,降低峰谷電價成本。
碳排放精準管理(響應國家及地方碳核算標準)
- 政策要求:
- 需滿足ISO 14064碳核算、政府碳核查(如福建處罰7家數據造假園區),安徽要求對接省級碳平臺。
因此,面對能源結構轉型和碳排放的要求下,需要一套高效的微電網能源管理系統來管理零碳園區。
智慧能源管理平臺是一種集成了現代信息技術(如物聯網IoT、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AI)的系統,用于監測、 控制和優化能源使用,以提高效率并減少浪費。以電力系統監控數據為基礎,可分系統、多維度展示微網運行狀態,優化能源消納效率,提高微電網系統經濟、安全能源管理與智慧運維水平。
組成架構
功能亮點
安科瑞EMS3.0能源管理系統,立足“云邊端”一體化設計理念,圍繞園區電源側、電網側、負荷側、儲能側全流程建模、調度與優化,具備以下核心優勢:
分布式能源統一接入與調度
EMS3.0可實現對分布式光伏、電網電力、冷熱電聯供系統的接入與統一管理,通過策略調度算法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棄電風險,促進綠電本地消納。
儲能與負荷側響應控制
系統可智能分析用電曲線,聯動儲能系統實現峰谷電價套利、應急供電保障;并支持負荷削峰填谷與需求響應,提高園區的用電靈活性與經濟性。
智能微網與虛擬電廠支持
結合微電網與虛擬電廠技術,EMS3.0可聚合園區能源資源參與輔助服務、電力現貨交易,實現園區從“用能者”向“市場參與者”的角色轉變。
多維度能耗與碳排放監測
系統支持對園區及企業用能數據、工序能耗、設備耗能等進行實時采集、分析與碳足跡核算,生成碳排放報告,輔助用戶達成ESG目標及綠色認證需求。
全生命周期能源數據閉環管理
通過邊緣采集、云端處理、移動端呈現,EMS3.0構建了從數據采集、分析、優化到執行的閉環管理體系,為園區運營提供透明化、智能化的能碳支撐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