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出立體數據文件(IGES/STEP/SAT/STL 格式)的參數設置界面,各參數含義如下:
1. 起始面/終止面:設定要輸出立體數據對應的光學表面范圍,從第 0 個表面到第 9 個表面 ,限定參與輸出的光學結構表面區間。
2. 光線數:設置用于計算、采樣的光線數量,這里設為 6 ,決定光線追跡等過程中光線的密度。
3. 波長:選擇參與輸出的光波長范圍,“所有”表示涵蓋軟件中定義的全部波長 。
4. 光線樣式:選“XY 扇形圖” ,指光線分布、采樣的模式,以 XY 平面扇形方式排布光線。
5. 視場:選“所有” ,即涵蓋軟件中定義的全部視場角參與運算、輸出 。
6. 光線層:設定光線所屬層級,影響光線分組處理,這里為 1 層 。
7. 樣條段:值為 32 ,用于曲線、曲面擬合時的分段數,影響精度與計算量。
8. 透鏡層:設為 0 ,指定光學透鏡等元件所屬層級,用于分層管理結構 。
9. 文件類型:選“STEP” ,確定輸出的立體數據文件格式,還有 IGES、SAT、STL 等可選 。
10. 虛擬面厚度:值為 1 ,定義虛擬光學表面的厚度參數,影響虛擬結構模擬 。
11. 公差:“1.00E - 4” ,是計算、擬合等過程的精度閾值,控制誤差范圍 。
12. 角度公差:設“低” ,控制角度計算精度等級,低等級計算更快但精度稍低 。
13. 結構:選“當前” ,指輸出當前軟件中加載的光學結構數據 。
14. 刪除漸暈:勾選后,移除因光學限制導致的光線漸暈(部分光線被遮擋)效果 。
15. 輸出虛擬表面:勾選則輸出模擬的虛擬光學表面數據,用于復雜光學結構 。
16. 面作為實體:勾選后,將光學表面按實體結構處理,影響模型輸出方式 。
17. NSC光線分裂:未勾選,涉及非序列(NSC)光線追跡時,控制光線是否分裂計算 。
18. NSC光線散射:未勾選,決定非序列光線追跡中是否模擬光線散射現象 。
19. 使用偏振:未勾選,控制是否考慮光線偏振特性參與計算、輸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