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智融雙碳示范基地作為聚焦 “雙碳” 目標的標桿項目,其建筑設備管理系統與智能照明系統的調試完成,標志著基地在 “設備高效運維、能源精準管控、低碳場景落地” 方面邁出關鍵一步。兩大系統深度契合示范基地 “以技術賦能雙碳” 的核心定位,通過智能化手段實現建筑運營從 “粗放管理” 向 “精益化、低碳化” 轉型,為后續雙碳目標達成與綠色運營模式復制提供堅實支撐。
亞川科技20年專注于IBMS系統集成3D可視化數字孿生管理平臺、建筑設備一體化監控系統、建筑設備管理系統、樓宇自控DDC系統、冷熱源群控系統、空氣質量監控系統、智能照明系統、能源能耗管理系統、FMCS廠務信息管理系統,DCIM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系統、空氣流向管理系統、消防防排煙一體化監控系統。源頭廠家,一站式服務!
一、兩大系統調試完成:精準匹配雙碳示范基地核心需求
1. 建筑設備管理系統:讓 “雙碳設備” 高效運轉
示范基地涵蓋光伏互補供電、儲能、綠色建筑等雙碳相關設施,建筑設備管理系統聚焦核心設備全生命周期管控,解決傳統運維 “效率低、能耗高、故障難預判” 痛點:
全設備實時監控與協同:通過物聯網傳感器實時采集中央空調、光伏逆變器、儲能電池、給排水泵等設備運行數據(如空調 COP 值、光伏出力、儲能 SOC 狀態),在統一平臺可視化呈現。例如,當監測到光伏出力驟增(日照增強),系統自動指令儲能系統加大充電功率,同時協調中央空調優先使用綠電,減少電網火電消耗,綠電利用率提升至 85% 以上。
預測性維護降本減碳:基于設備運行時長、負荷波動、環境溫濕度等數據,AI 算法預測設備健康狀態。如提前 7 天預警 “某臺冷水機組冷凝器臟堵,將導致 COP 下降 15%、碳排放增加 20kg / 天”,并推送 “清洗維護工單”,避免設備低效運行產生的額外碳排。調試后,設備突發故障減少 60%,維護成本降低 40%,間接減少因故障維修產生的運輸、耗材碳排放。
雙碳目標聯動管控:系統內置碳足跡計算模塊,實時統計各設備碳排放(如根據電網碳排放因子計算空調用電碳排、光伏發電等效減碳量),生成 “設備能耗 - 碳排” 聯動報表。例如,清晰顯示 “中央空調月耗碳 50 噸,光伏月減碳 30 噸”,為基地碳配額管理與減排策略制定提供數據支撐。
2. 智能照明系統:打造 “零碳照明” 示范場景
照明能耗雖占建筑總能耗比例較低,但作為高頻使用系統,其智能化升級是雙碳基地 “全域低碳” 的重要一環。系統調試完成后,實現 “按需照明、綠電優先、場景適配”:
?綠電聯動與動態節能:深度對接基地光伏 - 儲能系統,當光伏出力充足(如正午時段),系統自動切換照明電源至綠電直供;當光伏出力不足(如陰天),優先使用儲能供電,僅在儲能 SOC 低于 20% 時切換電網電,照明綠電使用率達 90% 以上。同時,結合人體感應與光照傳感器,走廊、樓梯間等公共區域實現 “人來燈亮(亮度 100%)、人走燈滅(延時 30 秒關閉)”,地下車庫照明能耗降低 70%。
雙碳場景化照明適配:針對基地不同功能區(展示廳、研發室、會議室、戶外廣場)定制 “雙碳主題場景”:
展示廳 “低碳宣講模式”:照明自動切換暖白光(色溫 3000K),配合屏幕雙碳數據展示,增強觀眾體驗;
戶外廣場 “夜間節能模式”:22:00 后僅保留 30% 路燈開啟(亮度 50%),且采用 LED 節能光源,單盞燈功率從 150W 降至 50W,年節電超 1.2 萬度,等效減碳 8.5 噸。
能耗與碳排實時可視:系統自動統計各區域照明能耗、綠電使用量、等效減碳量,生成日 / 周 / 月報表。例如,研發室 “加班照明” 月耗碳 0.8 噸,通過優化加班時段照明策略(如集中加班區域、調低非工作區亮度),次月減碳 0.3 噸,讓照明低碳效果可量化、可追溯。
二、系統協同:構建 “設備 - 照明 - 雙碳” 聯動閉環
兩大系統并非獨立運行,調試完成后形成的協同機制進一步放大雙碳效益:
能耗異常聯動排查:當建筑設備管理系統監測到某區域能耗突增(如 “研發樓 3 層日耗比往常高 20%”),自動關聯智能照明系統數據,排查是否存在 “長明燈”(如會議室忘記關燈)。若確認,系統遠程關閉冗余照明,并推送提醒至區域負責人,從源頭減少能源浪費與碳排。
雙碳場景協同響應:舉辦 “雙碳主題論壇” 時,通過統一平臺一鍵觸發 “論壇模式”:建筑設備管理系統提前 1 小時調節會議室空調至 26℃(節能溫度)、提升新風量(保障人員舒適);智能照明系統切換至 “會議照明模式”(主會場亮度 100%、休息區亮度 70%),同時戶外廣場開啟 “雙碳主題燈光秀”(使用綠電供電),全程實現 “零額外碳排” 場景落地。
應急雙碳保障:若基地突發電網停電,建筑設備管理系統立即啟動應急發電機,優先保障關鍵設備(如儲能監控、應急照明)供電;智能照明系統同步切換至 “應急模式”,點亮疏散通道、樓梯間應急照明,且所有應急照明均使用儲能供電,避免發電機燃油產生的臨時碳排。
三、項目價值:為雙碳示范基地注入 “智能低碳” 核心動能
作為 “雙碳示范” 標桿,兩大系統的投用不僅帶來直接運營效益,更彰顯示范基地的技術引領性:
雙碳目標落地加速:建筑設備管理系統使核心設備能耗降低 25%-30%,智能照明系統實現照明能耗降低 60% 以上,預計基地全年可減少碳排放 150-200 噸,為區域雙碳目標達成提供 “可復制、可推廣” 的實踐經驗。
運營效率全面升級:設備故障響應時間從 “小時級” 縮短至 “分鐘級”,照明運維從 “人工巡檢” 轉為 “遠程管控”,基地整體運維人員工作量減少 50%,運營成本降低 30%。
示范效應凸顯:兩大系統的協同運行,構建了 “設備高效運維 + 能源低碳利用 + 場景智能適配” 的雙碳運營模式,為后續同類雙碳基地、綠色園區建設提供技術參考,助力 “雙碳” 理念從 “口號” 變為 “可落地的現實”。
后續,隨著系統運行數據的積累,基地還可進一步優化雙碳策略(如基于照明與設備能耗數據,調整光伏儲能充放電計劃),持續深化 “智能 + 低碳” 融合,真正成為南溪乃至全國雙碳示范項目的 “標桿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