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微軟Active Directory(AD)作為企業身份管理和訪問控制的核心組件,承擔著用戶認證、權限分配、資源目錄管理等基礎職能。
然而,隨著政策、合規與網絡安全壓力不斷加劇,AD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政策驅動加速替代:國家大力推進“信創”工程,提出“2+8+N”行業替代路徑,黨政機關、金融、電信、電力等關鍵領域必須在2027年前完成核心系統國產化替代。
合規壓力持續增強:《國資委第79號文》等政策明確要求全面替換微軟AD系統,確保關鍵基礎設施的可控可管可替代。
安全風險頻發:AD的核心地位使其天然成為攻擊焦點。研究顯示,過去一到兩年內,高達50%的組織遭遇了針對AD的直接攻擊。
長期以來,AD都面臨基于密碼的暴力攻擊、Kerberos濫用、復制機制攻擊(DCSync、DCShadow)、黃金票據等嚴重漏洞,成為黑客橫向移動和權限控制的重災區。
AD的替代,早已不再是“是否替換”的技術選擇,而是“何時替換”的戰略決策!
一、不止是登錄工具,AD控制著整個IT神經系統
眾所周知,微軟AD在企業組織應用中,不僅僅是一個“用戶登錄系統”,而是嵌入企業各層級IT管理體系的“身份中樞”。
其核心能力是通過目錄結構(Directory)來統一管理網絡中的用戶身份、訪問權限、設備資源及安全策略,具體包括:
身份認證與授權:支持Kerberos/NTLM協議、SSO等機制,影響所有用戶登錄與訪問控制流程。
目錄服務與組織架構管理:構建完整的組織層級,分發賬號和權限。
組策略與桌面管理:集中配置安全策略、軟件分發、系統更新等終端控制。
此外,在上述核心功能基礎上,企業網絡準入、郵箱、文件共享等系統功能實現均依托AD構建,依賴性強。
正因微軟AD深度綁定著各業務系統,其替換的挑戰也就并非只是功能等價,更在于體系化遷移和安全可控替代。
二、從替代到超越,ParaAD構建下一代身份基礎設施
為解決AD深度替換問題,派拉軟件推出了ParaAD國產化身份管理解決方案,以IAM為核心底座,全面覆蓋AD原有職能并在以下方面實現超越:
多協議支持:LDAP、Radius、SAML 2.0、OIDC、CAS等,兼容AD認證方式,支持異構系統對接。
信創生態適配:支持統信UOS、中標麒麟、銀河麒麟等操作系統,兼容國產數據庫與中間件等。
功能全面覆蓋:身份認證、目錄服務、權限控制、多因素認證、合規審計等模塊一應俱全。
支持業務系統無縫接入:如OA、ERP、VPN、WiFi、郵箱、IM等。
從核心功能場景對比來看,ParaAD還很好的解決了傳統AD存在的不足,具體如下:
1、加強安全性
微軟AD往往大量使用非加密通道;密碼策略單一,大量存在簡單密碼和重復密碼;特權賬號密碼無強認證,管理員需要登錄域控本機操作;不支持國密算法(密碼存儲、數據通道)等。
ParaAD國產化替換解決方案依托IAM,可以有效快速解決上述問題,還可以在替換過程中為企業身份賬號、密碼等進行統一清洗與梳理,形成統一標準化管理制度,為后續擴展與管理提供基礎。
2、擺脫平臺局限
微軟AD受限于Windows平臺,與微軟系應用服務綁死,無法兼容Mac系統、國產化系統,商業化、自開發應用對接困難,往往被互聯網應用拋棄。
而ParaAD國產化替換解決方案可以很好的兼容各種系統,并已完成全體系國產化軟硬件、系統等的兼容認證。
3、簡化復雜管理
微軟AD管理平臺繁瑣,無法支持Web化管理;備份恢復操作困難,批量操作缺乏,運維人員工作量大;與IIS、ADFS等聯合配置也非常復雜繁瑣。
這些ParaAD都可以很好的解決,通過提供統一、操作簡便的管理平臺,有效簡化管理員工作。
4、多因素認證
微軟AD只能支持簡單的用戶名密碼登錄,無法進行多因素認證,無法支持認證協議并進行單點登錄。而這些功能在ParaAD國產化替換解決方案中已經是基礎核心功能。
平臺滿足多種認證方式,如生物識別、基于智能手機的無密碼身份認證、釘釘微信掃碼等,甚至基于用戶實體行為分析(UEBA)能力,結合AI大模型與大數據、算法算力等技術,以用戶實體行為為依據進行智能強安全認證。
5、突破網絡架構限制
微軟AD一般只能部署在企業內網,外部用戶必須撥入VPN后才能使用;離線情況基本不可控,跨組織無法互信、同步。
而ParaAD國產化替換解決方案可以結合最新的零信任架構理念,構建用戶可信、設備可信、流量可信、應用可信的端到端可信鏈。
通過IAM、SDP、API、風險識別與管理等核心技術產品,為企業應用帶來以身份為核心、業務安全訪問、持續信任評估、動態訪問控制等核心能力。
......
三、五步走實施策略,構建安全平穩替換路徑
實際落地執行過程中,ParaAD提供了標準化、模塊化的“AD替代五步走”,支持按需部署、漸進式替換:
1、數據兼容(1個月)
IAM將AD作為上游數據源接入,建立ParaAD與AD之間的鏡像同步關系。通過構建聯邦認證架構,讀取AD賬號、組織、密碼數據等,形成IAM自身身份源。
2、身份遷移(3個月)
部分使用AD作為認證源的Web應用,IAM提供LADP服務和此類應用系統實現單點登錄。
隨后,逐步由AD的kerberos協議對接遷移到IAM的單點認證(如支持其他認證協議,也可直接進行調試)。
3、認證遷移(2個月)
在PC上安裝ESSO——如有桌管,則通過桌管下推。如無桌管,則通過域名下發進行下載;
替換開機認證,拓展多因素認證手段,啟用OTP/掃碼/設備綁定等多因子認證;AD認證切換為IAM的下游系統,主動觸發統一改密操作。
4、應用遷移(3個月)
郵箱、DNS、文件管理、網絡準入等業務模塊遷移至國產替代系統;接入桌面管理、網絡準入、文件管理、DNS服務等能力;
選擇性疊加細粒度授權、身份安全風險控制等功能;隨后,AD系統停止使用,冷備6個月。
5、系統遷移(1個月)
切換主操作系統為國產終端,完成AD徹底下線,ParaAD成為主身份源。
四、不僅是替代,更是一場體系升級
ParaAD不只是解決AD替代問題,更是從根本上為組織構建可持續演進的身份治理能力:
在安全威脅持續加劇、國產化推進提速的背景下,替換AD,不再是選擇題,而是生存題。企業身份系統必須加速重構。
ParaAD,不只是一個替代AD的工具,更是一整套面向未來的身份安全基礎設施,幫助越來越多企業組織實現身份基礎建設的戰略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