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體(Agent)速記指南》
📘 一句話核心:智能體 = 會判斷 + 會用工具,能獨立完成任務的系統。
一、智能體到底是什么?
? 一句話定義:能獨立跑完一個完整任務,不用人盯著。
?? 別搞混:
- 聊天機器人(只會問答) ?
- 單步 LLM 工具(比如情感分析) ?
👉 它們不算智能體,因為不能跑完完整流程。
🎯 必須具備 2 能力:
- 會判斷(能思考任務是否完成,錯了能修正,搞不定交給人)。
- 會辦事(能用 API、數據庫等工具干活,而且有約束,不亂來)。
二、什么時候該建智能體?
👉 滿足以下 3 種情況才值得做:
- 需要靈活判斷(客服退款要看歷史 + 上下文)。
- 規則太復雜(幾百條安全審查規則,改不動)。
- 處理非結構化數據(讀郵件、文檔,而不是結構化表格)。
📌 例子:支付反欺詐
- 傳統規則:大額 >5000 就報警 🚨
- 智能體:能結合“異地+半夜+平時只刷小額” → 揪出異常 🕵?
三、智能體的 3 個“零件”
像搭積木,缺一不可:
零件 | 作用(類比) | 例子 |
---|---|---|
模型 | 大腦:思考和判斷 | GPT-4 判斷“用戶說取消會員”是否真要流失 |
工具 | 雙手:執行操作 | 查訂單 API、數據庫工具 |
指令 | 說明書:約束和指導行為 | “只處理北京退款,沒訂單號先問用戶” |
📌 小技巧:
- 先用大模型跑通 → 再試小模型省錢。
- 工具要“單一功能”,別搞萬能。
- 指令要“具體動作”,別模糊。
四、組織方式:單打還是組隊?
-
單智能體(適合簡單任務)
- 小循環:直到任務完成(如“問城市 → 查天氣 → 回答”)。
-
多智能體(適合復雜任務)
- 經理模式:1 個經理分配任務(如“翻譯經理”協調多語翻譯)。
- 去中心化模式:各司其職,點對點協作(如客服分診 → 訂單 → 技術)。
📌 原則:能單干就單干,復雜才組隊。
五、安全防護:防護欄要裝好
🎯 3 個最常見的防護欄:
- 防跑偏 → 限定范圍(天氣智能體只回答天氣)。
- 防漏洞 → 防 prompt 注入(拒絕暴露系統指令)。
- 防泄密 → 自動過濾手機號、身份證號。
👉 建法:
- 優先防關鍵(隱私、品牌)。
- 出問題再補防護。
- 不要過度(靈活應對,別一刀切)。
六、必記 3 大建議
- 小步試點:先做簡單功能(查訂單)。
- 人工兜底:大風險(退款)、智能體搞不定的 → 人來接手。
- 持續優化:用著改(發現“分錯工種” → 調整指令或分拆智能體)。
🎯 口訣速記(方便背)
- 判斷要靈活,規則要減負,數據要能懂。
- 三件套:大腦(模型)+ 雙手(工具)+ 說明書(指令)。
- 單能獨立,復雜組隊。
- 護欄三道:防跑偏、防漏洞、防泄密。
- 三原則:小起步、人兜底、邊用邊調。
這樣你只要記住幾個關鍵詞(判斷、工具、指令、防護欄),就能快速復述整份內容。
精華七句速記版本:
- 定義升級:智能體 = 會跑流程+會判斷決策的“高級 LLM 系統”。
- 真實價值:不只是答問題,而是 執行完整任務流程。
- 三大組成:腦(強模型) + 手(工具) + 規(指令/行為準則),還要“先強后省”。
- 適合場景:復雜判斷、爛規則山、處理文檔郵件等非結構化數據。
- 組織模型:秘書型(單智能體) VS 小團隊(經理式 / 去中心化)。
- 守護機制:層級 Guardrails + 隨時降級人工處理。
- 落地建議:先試小功能 → 人兜底 → 看反饋不斷迭代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