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大力財經
據第一財經報道,娃哈哈在宗馥莉“鐵腕”策略推動下,正經歷經銷商體系的重大變革,陸續砍掉年銷低于300萬元的經銷商,方式有時頗為激進,“一刀切”的做法引發諸多爭議,部分經銷商反饋存在款項未結清情況。
同時,一些小經銷商被并入大型經銷商,由此衍生出經銷商之間款項結算等一系列問題。然而,娃哈哈官方對此尚無明確表態,這一系列變動猶如投入市場的巨石,激起千層浪,引發廣泛關注。
激進淘汰小經銷商
宗馥莉主導的這輪經銷商變革,以年銷售額300萬元為紅線,對眾多小經銷商采取“一刀切”式的淘汰。這一舉措看似簡單粗暴,卻深刻影響著娃哈哈龐大的經銷商網絡。
眾多年銷未達標的小經銷商,突然面臨合作終止,業務戛然而止,不僅打亂了他們的經營計劃,更對其生計造成直接沖擊。一些經銷商甚至還未做好應對準備,就不得不結束與娃哈哈多年的合作關系。
整合經銷商體系,減少經銷商數量,強化大經銷商的作用,有助于娃哈哈提升運營效率。大經銷商通常在資金實力、市場覆蓋、運營管理等方面具備優勢,能夠更好地執行娃哈哈的市場策略,實現產品更高效的鋪貨與推廣。同時,集中管理也有利于娃哈哈加強對市場的掌控,及時調整銷售策略,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
大經銷商接管模式
在淘汰小經銷商的同時,娃哈哈采取將小經銷商并入大型經銷商的整合模式。這一模式旨在解決區域經銷商長期存在的諸如串貨、多角債務等棘手問題。
通過將規模較小的經銷商淘汰并整合進實力更強的大經銷商體系,期望實現區域內銷售管理的集中化與規范化,由大經銷商統一處理債務與貨物相關事宜,提升運營效率。
娃哈哈此舉背后,有著深層的市場治理動機。長期以來,快消行業經銷商分區域經營模式下,利益糾葛復雜,串貨現象頻發,不僅擾亂市場價格體系,損害品牌形象,還導致市場競爭的不公平性。
多角債務問題也困擾著經銷商體系的健康發展,影響資金流轉與業務拓展。娃哈哈試圖通過此次變革,從根本上解決這些歷史遺留問題,重塑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
盡管大經銷商接管模式有著美好的初衷,但變革也蘊含著風險。若大經銷商出現資金鏈斷裂,可能導致貨物供應中斷、款項結算困難等連鎖反應,進而影響整個區域的市場銷售,甚至對娃哈哈品牌形象造成損害。
淘汰小經銷商并進行整合,短期內必然引發市場動蕩。小經銷商的突然離場,可能導致部分區域市場出現短暫的銷售空白或服務缺失,影響消費者購買體驗。同時,經銷商之間的整合與款項結算問題,若處理不當,容易引發矛盾與糾紛,破壞渠道穩定性,甚至可能引發部分經銷商對娃哈哈品牌的不滿與不信任,對長期建立的合作關系造成沖擊。
大力財經認為,宗馥莉推動的娃哈哈經銷商“大洗牌”,是一次大膽且具有戰略意圖的市場變革嘗試。
然而,變革過程中的風險與挑戰不容小覷,如何平衡變革力度與市場穩定性,加強對大經銷商的管理與監督,確保款項結算等問題妥善處理,是娃哈哈在后續發展中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關鍵。未來,娃哈哈能否憑借此次變革實現市場的良性發展,重塑經銷商體系的活力與競爭力?這一過程中又將面臨哪些新的變數?值得持續關注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