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 指針所占內存空間
1.1 驗證指針大小的代碼示例
1.2 不同系統架構下的差異
1.3 指針大小與類型無關
1.4 空指針的大小
1.5 多級指針的大小
1.6 實際應用中的注意事項
一. 指針所占內存空間
指針在內存中占用的空間大小取決于系統架構和編譯環境。
32位系統中指針通常占用4字節,
64位系統中通常占用8字節。這種差異源于CPU尋址能力的差異。
1.1 驗證指針大小的代碼示例
通過sizeof運算符可以驗證指針的大小: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int* pInt;double* pDouble;char* pChar;cout << "int指針大小: " << sizeof(pInt) << endl;cout << "double指針大小: " << sizeof(pDouble) << endl;cout << "char指針大小: " << sizeof(pChar) << endl;return 0;
}
1.2 不同系統架構下的差異
在32位Windows系統上運行上述代碼,輸出通常為4字節。在64位系統上運行,輸出通常為8字節。這與系統的尋址空間直接相關:32位系統使用32位地址(4字節),64位系統使用64位地址(8字節)。
1.3 指針大小與類型無關
無論指針指向何種數據類型(int、double、class等),指針本身的大小是固定的。指針變量存儲的是內存地址,而地址的長度由系統架構決定,與指向的數據類型無關。
1.4 空指針的大小
空指針(nullptr)也占用相同的空間:
int* pNull = nullptr;
cout << "空指針大小: " << sizeof(pNull) << endl;
1.5 多級指針的大小
多級指針(如指向指針的指針)同樣遵循這個規則:
int** ppInt;
cout << "二級指針大小: " << sizeof(ppInt) << endl;
1.6 實際應用中的注意事項
開發跨平臺應用時需要考慮指針大小的差異。涉及指針運算或內存操作時,明確指針大小可以避免潛在問題。在數據結構設計和內存分配策略中,指針大小會影響整體內存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