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判斷B類或C類IP地址是否劃分了子網,核心在于通過子網掩碼分析其網絡位長度是否超過該類地址的默認網絡位長度。以下是具體的判斷方法和細節說明:
一、基礎概念:IP地址類別與默認網絡位
IP地址分為A、B、C三類(常用),每類地址的默認網絡位長度(即未劃分子網時,用于標識“網絡”的位數)是固定的:
- B類IP地址:第1-2位為“10”,默認網絡位長度為16位(前16位是網絡位,后16位是主機位),默認子網掩碼為
255.255.0.0
(或表示為/16
,即前綴長度16)。 - C類IP地址:第1-3位為“110”,默認網絡位長度為24位(前24位是網絡位,后8位是主機位),默認子網掩碼為
255.255.255.0
(或表示為/24
)。
二、劃分子網的本質
子網劃分的核心是“從主機位中借用部分位數作為子網位”,從而將一個大網絡拆分為多個小子網。
- 劃分子網后,總網絡位長度 = 默認網絡位長度 + 子網位長度(子網位長度≥1)。
- 因此,判斷是否劃分子網的關鍵是:實際網絡位長度是否大于默認網絡位長度。
三、具體判斷步驟
1. 確定IP地址的類別
- B類IP地址:第一段范圍為
128-191
(如172.16.0.1
、191.255.3.4
)。 - C類IP地址:第一段范圍為
192-223
(如202.100.5.3
、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