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半年,我如何用AI高效寫作,節省數倍時間
過去六個月,我幾乎所有文章都用AI輔助完成。我的朋友——大多是文字工作者,對語言極為敏感——都說看不出我的文章是AI寫的還是親手創作的。
我的AI寫作靈感部分來自丘吉爾。這位英國前首相不僅是政治家,還摘得諾貝爾文學獎,生涯產出千萬字的文字。試想,丘吉爾哪有時間每天伏案敲打打字機?
丘吉爾的秘訣是口述。他口述核心想法,由速記員記錄初稿,再交由秘書潤色。大人物的寫作往往如此:提供關鍵要點和思路,助手便能將其轉化為完整文章。
如今,AI讓每個人都能像大人物一樣寫作。只需對著手機說出想法,十分鐘后,AI就能將零散的語言整理成結構清晰、保留個人風格的文章。
通過AI寫作,我的文字工作效率提升了2到3倍。過去一篇3000字的文章需要一整天,現在從口述到潤色只需不到兩小時。
以下是我總結的AI寫作方法,包含詳細步驟和實用技巧。
一、輸入決定輸出:信息質量是關鍵
很多人抱怨AI寫作平庸,充滿“AI味”。問題不在于技術,而在于輸入的信息質量。
AI大模型擅長信息壓縮。如果輸入的內容單薄,它只能用空洞的套話填充。因此,提供豐富、優質的信息是創作者的核心價值。
我總結了三種提升輸入質量的方法:
-
窮舉法 :讓AI搜索網絡上的相關內容。如果AI無法聯網,可用Perplexity等工具收集信息后輸入。這種方法信息全面,但AI可能誤判信息的優先級,尤其在垂直領域。
-
索引法 :通過可信信息源篩選內容。例如,寫科技新聞,我會參考The Information等權威媒體;寫人物故事,我會輸入Lex Fridman播客的轉錄文本。關鍵是找到領域內的“信任節點”。
-
口述法 :適合原創內容,尤其是細分領域、時效性話題或獨特觀點。我會用語音記錄5-6分鐘的想法,生成4-5條核心內容,AI再將其整理成提綱。熟練后,我能一次性口述20分鐘,AI轉錄后結構化。
口述法提供獨一無二的原創內容,網上難以找到類似信息,因此文章充滿個人特色,讀起來不像AI生成。
二、口述法操作指南
以下是口述法的具體步驟:
第一步:語音記錄
使用飛書、訊飛或任何語音轉錄工具,將想法轉為文本。像自言自語一樣說出所有相關內容,不必在意邏輯或語病,盡可能多說。一般5-6千字的口述可生成2-3千字的文章。
第二步:整理提綱
將轉錄文本輸入AI,添加以下指令:
我要寫一篇標題為《xxxxx》的文章,內容講述xxxx。這是我的口述轉錄,邏輯可能混亂,包含錯字或語病。請整理出一份簡潔的提綱,等待我的進一步指示。
AI會生成清晰的提綱。修改提綱是關鍵環節,能讓你深度參與創作,融入更多原創想法。例如,可以要求AI“將第三部分的案例移到開頭”或“用更具沖擊力的故事替換開場”。這種交互確保文章擺脫平庸,達到80-90分的水平。
不過,AI生成的提綱通常已較為完善。這篇文章的提綱我就未作修改。
第三步:基于提綱撰寫全文
讓AI按提綱寫作,指令如下:
請按照提綱撰寫全文,使用流暢的自然語言,避免羅列要點。保留我的語言風格,適當引用原話。避免濫用形容詞和副詞,用簡潔的動詞和名詞表達。
對于2000字以下的文章,可一次性生成。超過2000字,建議分段寫作(如先寫第一部分,再寫第二部分),以確保AI投入更多注意力,避免敷衍。
每部分完成后,可要求AI針對具體段落進行調整,確保表達更貼合需求。
第四步:核查與潤色
讓AI核查文章的數據和表述:
請仔細核對文章中的數據和關鍵表述,與原始資料一一對應。確保每個案例有說服力、支持論點,信息來源可靠、細節準確。
將文章重新輸入AI,核查數據和例證的準確性。建議使用穩定性高的模型(如Claude 3.7 Sonnet),避免幻覺率高的DeepSeek R1。
最后,手動調整個別詞句,使語言更生動自然。
三、模型與工具推薦
推薦模型 :Claude 3.7 Sonnet、Gemini 2.5 Pro、Qwen 3
首選 :Claude 3.7 Sonnet。它執行指令精準,輸出穩定,文風簡潔平實,適合寫作。
模型能力排序 :Claude 3.7 Sonnet ≈ DeepClaude > Gemini 2.5 Pro > ChatGPT 4.5 > Qwen 3 > DeepSeek R1
其他模型特點 :
- Gemini 2.5 Pro :支持超長上下文(可處理十幾萬字),幾乎免費,但輸出偶爾不穩定,語氣詞或文風可能生硬。
- ChatGPT 4.5 :指令執行準確但缺乏特色,價格較高。
- DeepSeek R1 :文風夸張,常堆砌科幻術語,不適合直接寫作。
- Qwen 3 :指令執行準確,文風穩定,幻覺較少,國內可免費使用。
- DeepClaude :結合DeepSeek的推理能力和Claude的寫作能力,略優于Claude 3.7 Sonnet,但優勢不明顯。
四、實用技巧
1. 設定個人寫作風格
我將自己寫過的文章存入文件夾,喂給AI并用以下指令總結文風:
請分析這些文本,總結我的寫作風格,形成結構化的要點。
總結的文風可用于窮舉法和索引法,為非原創內容注入個人特色。例如,我的文風是:
- 直接簡潔,邏輯緊湊,避免拖沓
- 以具體案例開篇,段落短小
- 常用“所以”“因此”推進論述
- 禁止空洞的氛圍烘托句
- 結尾突出核心觀點,避免模糊詞如“可能”“似乎”
- 從小切口切入大主題,注重數據和案例
- 善于挖掘規律,敢于表達獨特觀點
當處理超長口述(如幾萬字)時,我會在撰寫全文的指令中加入文風總結,確保AI輸出貼合我的風格。
2. 長文本處理
對于非原創內容,我會將領域內的PDF文章輸入AI,先讓AI總結成結構化要點,再用這些要點指導寫作。這樣既節省token,又提高準確性。
五、總結:提升AI寫作的關鍵
- 分步執行 :先生成提綱,再寫全文,強制AI更專注。
- 具體指令 :對提綱提出明確修改要求,增加交互。
- 簡化指令 :讓工作流自然形成,避免復雜指令。
- 文風控制 :要求自然語言,保留個人特色。
最核心的一點:AI無法寫出超越你認知的內容。正如維特根斯坦所說,“語言的邊界就是世界的邊界”。清晰表達需求的前提,是對事物有深入的思考。想要在職場中脫穎而出?點擊→立即嘗試 讓 AI 成為你職業成功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