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申請歐盟?EN 18031 認證(針對消費類物聯網設備的網絡安全標準)的流程與智能門鎖類似,但需結合手表的功能特性(如數據交互、定位、支付等)調整合規重點。以下是具體流程和關鍵要點:
一、標準適配與前期準備
1.?明確適用標準與功能風險
-
標準范圍:EN 18031 適用于消費類物聯網設備,智能手表需符合?“收集、存儲、處理或傳輸個人數據或金融數據”?的相關條款(如涉及健康數據、移動支付等功能)。
-
風險評估:
-
識別核心安全資產:用戶隱私數據(心率、位置)、金融交易數據(NFC 支付)、設備通信鏈路(藍牙、Wi-Fi)等。
-
重點評估功能:身份認證(如 PIN 碼、生物識別)、數據加密(本地存儲與傳輸)、安全更新機制(固件 OTA 升級)、抗攻擊能力(防黑客入侵)等。
-
2.?差距分析與文檔準備
-
對照標準自檢:
-
檢查是否滿足?14 項核心要求(如訪問控制、認證機制、安全日志等),例如:
? 賬戶是否強制設置強密碼?
? 數據傳輸是否使用加密協議(如 TLS/DTLS)?
? 是否具備防止未授權固件更新的機制?
(示例:若手表支持移動支付,需確保支付流程符合金融數據保護規范(如 PCI-DSS 間接要求)。
-
準備技術文檔:
-
產品規格書(含硬件架構、軟件組件清單)。
-
數據流程圖(說明數據采集、存儲、傳輸路徑)。
-
安全設計文檔(如威脅建模報告、風險評估記錄)。
-
隱私聲明(GDPR 合規性說明)。
-
-
樣機準備:提供可運行的測試樣機(含新固件),支持工程師調試和漏洞掃描。
二、選擇認證機構與提交申請
1.?認證機構(NB 機構)選擇
-
確認機構具備?EN 18031 認證資質(可通過歐盟官網查詢)。
-
提前溝通測試需求,如是否需拆分硬件與軟件模塊分別測試。
2.?提交申請材料
-
申請表(含企業信息、產品型號、預期用途)。
-
技術文檔初稿(需涵蓋上述風險評估與安全設計內容)。
-
測試樣品(通常需提供 3-5 臺樣機,含配套 APP 或云端服務接口)。
-
費用預估:認證費用約?1 萬 - 3 萬歐元,具體取決于功能復雜度、測試周期及機構定價。
三、工廠審核與實驗室測試
1.?工廠生產體系審核
-
認證機構審核工廠的?質量管理體系(如 ISO 9001)、生產流程追溯能力、零部件供應鏈安全(如芯片來源是否合規)。
-
重點檢查:
-
固件更新流程是否受控(如通過加密通道發布更新)。
-
缺陷產品召回機制是否完善。
-
2.?實驗室測試(核心環節)
-
測試項目分類:
測試維度 具體內容 通信安全 藍牙 / Wi-Fi 協議漏洞掃描、數據傳輸加密強度(AES-128/256 等)、抗中間人攻擊測試。 訪問控制 賬戶鎖定策略(如多次輸錯鎖定)、生物識別防偽造測試(如指紋假體檢測)。 數據安全 本地存儲加密測試(如密鑰管理機制)、數據刪除徹底性(恢復出廠設置后不可恢復)。 安全更新 OTA 升級包完整性校驗(如數字簽名驗證)、回滾攻擊防護(禁止降級到舊版本)。 物理安全 防拆機檢測(開蓋觸發數據擦除)、硬件抗篡改設計(如防探針攻擊涂層)。 隱私保護 數據小化原則落實(如僅收集必要健康數據)、用戶數據匿名化處理機制。 -
測試周期:約?4-8周,復雜功能(如金融支付)可能延長至 12 周。
-
特殊要求:若手表支持云端服務,需同步測試后臺服務器的安全配置(如防火墻策略、身份驗證接口)。
四、合規評估與證書頒發
1.?評估階段
-
技術文件審核:確認文檔與測試結果一致,如加密算法合規性、漏洞修復記錄等。
-
功能驗證:模擬真實使用場景,驗證安全機制有效性(如模擬黑客攻擊,測試設備抗入侵能力)。
-
隱私與 GDPR 合規:檢查數據收集是否獲得用戶明示同意,是否提供數據導出 / 刪除接口。
2.?頒發證書
-
若通過評估,認證機構頒發?EN 18031 合規證書,有效期通常為?3-5 年。
-
產品加貼?CE 標志?和?EN 18031 合規標識,可進入歐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