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玉珠|算法架構師
標簽:大模型訓練、數據集構建、GRPO、自監督聚類、指令調度系統、Qwen、LLaMA3
🧭 背景與挑戰
隨著 Qwen、LLaMA3 等開源大模型不斷進化,行業逐漸從“能跑通”邁向“如何高效訓練與部署”的階段。而在這條路徑上,數據始終是關鍵的基礎。
我們面臨的問題包括:
- 海量多格式文檔(PDF、PPT、DOCX、Excel)如何結構化解析?
- 如何基于業務意圖構建標準化指令數據集用于微調和強化學習(RLHF)?
- 如何評估不同任務在**多模型(不同參數量)**下的訓練效果?
- 如何在生成任務部署時,動態選擇最優模型以兼顧性能與成本?
為此,我們設計并落地了一套**“數據-訓練-部署”三位一體的大模型架構系統**,實現了從數據到模型再到推理分發的全鏈路閉環。
🧱 系統架構概覽
(注:圖中為示意圖,部署文末提供源碼與繪圖模板)
系統主要包含五大模塊:
- 多格式文檔解析與結構化抽取
- 基于指令的訓練數據構建(SFT + RLHF)
- 多模型微調與GRPO優化
- 自監督聚類 + 多模型評估反饋機制
- 推理階段的智能調度與成本控制系統
📄 多格式解析:從雜亂無章到結構清晰
我們支持以下格式:
- PDF:文本塊識別、段落重建、格式結構(標題/正文)抽取;
- PPT:頁級布局解析,文本、圖像、圖表區域分割;
- DOCX:基于 Word XML 樹解析出結構化標題、正文、表格等;
- Excel:Sheet-Cell 分布抽取,支持合并單元格定位。
工具棧:PyMuPDF
, python-docx
, python-pptx
, openpyxl
, pdfminer
, layoutparser
🎯 指令構建:SFT + RLHF 數據自動生成引擎
通過結構化后的內容,我們支持構建以下類型的指令樣本:
類型 | 示例任務 |
---|---|
摘要 | 文檔摘要、段落歸納 |
分類 | 多標簽歸類、事件識別 |
推理 | 原因-結果推導、決策輔助 |
改寫 | 軍事/醫療/金融領域標準語言改寫 |
排序 | 排序偏好對,用于Reward Model訓練 |
我們使用規則+模板+微調模型進行半自動構建,支持迭代式數據增強。
🧠 多模型訓練:支持 Qwen2.5 與 LLaMA3 的 SFT/GRPO
我們構建了統一的訓練流水線,支持:
- Qwen2.5(7B / 14B / 32B)
- LLaMA3(8B / 30B)
- LoRA / QLoRA 微調方式
- GRPO(General Reward Preference Optimization)替代PPO
GRPO 在我們實驗中表現出更快收斂與更高穩定性,尤其適合多模型部署情況下的快速對比。
📊 聚類反饋機制:讓每一類任務找到最優模型
我們采用自監督聚類方法(KMeans / Spectral Clustering)將生成任務進行聚類:
- 使用 embedding 模型(如 BGE、text-embedding-3)對任務特征向量化;
- 聚類后在每個類中分別評估模型微調表現(F1、BLEU、RM評分);
- 將評估結果存入任務-模型-聚類三維索引中,供調度階段使用。
🚦 智能調度系統:用最小成本選擇最優模型
每個生成任務在部署階段,根據其所屬聚類與指標表現:
selected_model = min_cost_best_perf_model(cluster_id=task_cluster, metrics=model_perf_index, constraints={"latency": 500, "cost_limit": 1.5}
)
這樣:
- 簡單任務由 Qwen7B/8B LLaMA3 處理;
- 高復雜推理類交給 Qwen32B/LLaMA3-30B;
- 整體 GPU 占用大幅下降,輸出質量穩定。
💡 系統優勢
- 結構全鏈路:從數據解析 → 指令構建 → 多模型訓練 → 應用推理;
- 訓練高性價比:通過聚類評估減少冗余訓練;
- 部署靈活調度:根據真實任務+指標選擇最合適的模型;
- 模塊高度解耦:可獨立部署每層組件,也便于未來接入LangChain Agent、RAG系統。
🚀 下一步計劃
- 加入模型訓練反饋回流機制,實現真正的在線自適應;
- 引入知識圖譜與外部數據庫,增強結構信息整合;
- 結合 Dify / Flowise 實現可視化Agent構建。
📦 源碼&架構圖提供
📎 即將開源部分工具鏈與結構圖模板(PDF/PPT/Markdown)。
歡迎關注后續更新!如需交流或協作,歡迎通過郵箱/私信聯系我。